
7月10日上午,宁波最大、浙江省内一流的宁波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正式开张。这个“超级”大菜场究竟如何?百姓买菜方便吗?记者今天上午前去领市面。
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I期实景
大块头!相当于43个足球场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农副批发市场一般比较简朴、拥挤。但走进位于宁南贸易物流园区内的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大气。大气体现在物流中心占地约460亩,相当于43个国际标准足球场。
过去宁波城区农副批发市场较为分散,交通、环卫瓶颈日见突出,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求。作为省市民生重点工程,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I期经过4年多建设,于2019年9月竣工。今年5月30日,蔬菜批发市场、肉禽蛋批发市场整体搬迁试运营,实现新老市场无缝衔接、平稳运行。
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I期占地220亩,总投资8亿元,分为蔬菜交易区、肉禽蛋交易区、功能配套区三大区块,商户约600户,其中,蔬菜市场5.6万平方米,肉禽蛋市场1.2万平方米,食堂、餐饮、公寓楼等配套设施完善,软硬件条件提升明显。
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规划图,相当于43个标准足球场。
市商贸集团董事长张行波介绍,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省内最大、全国一流的冷链物流基地。项目I期、II期全部建成后,园区将满足宁波及周边地区1000万人口的消费需求,集聚从业常驻人口5万人以上,年交易额预计超过100亿元。
芯智慧!关键还价格实惠
宽敞明亮的交易区,崭新的电子交易设备,线上线下的交易系统。除了大,园区还有不少智慧设备。
在结算追溯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刷卡交易的流程。买卖双方分别通过买主卡和货主卡,实现刷卡交易。货物上了电子秤后,交易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结算系统 ,电子秤“吐”出纸质小票,品类、价格、产地等一目了然,方便进行数据分析、源头追溯。
在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市场交易的蔬菜品种进行抽检,实时公布,保障食品安全。
在园区,记者还不时碰到三三两两的直播带货人员,一部直播手机,主播带着网友逛市场。“在线上展示新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拓宽产销渠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市民最关心的还是价格。记者在现场转了近1小时,发现肉禽蛋、蔬菜等交易区人气兴旺。“价格比较实惠,我一周来买两三次。”家住奉化城区的戴女士说,市场里品种特别丰富,有逛头,而且价格便宜一大截。
35年来,四次搬迁
35年来,宁波农副批发市场四次搬迁,见证了宁波“菜篮子”“米袋子”商品跨越发展的时代进程。
我市最早的蔬菜批发市场是1985年开设的,位于灵桥路,为露天简易大棚。1993年迁至兴宁路时,蔬批市场占地80亩,年销售额冲到4亿元;2007年市场斥资2亿元收购了位于周宿渡的神马汽车厂,辟为新市场,占地140亩,2019年交易量100余万吨,年交易额近20亿元。
“这些年市场面积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新市场I期的蔬菜日供3500吨,白条肉日供1000头,年交易额预计50亿元。”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经理楼松松表示,物流中心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辐射舟山、绍兴、台州等二级市场,起到了“保民生、保供应、保安全、稳价格”的作用。随着甬舟一体化的推进,他们积极对接舟山菜篮子企业,实现同城互认、互联互通。记者 周晖 摄影 胡龙召 通讯员 叶佳 刘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