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地方,仅仅是看了一眼,便注定千年迷恋。总有一种风情,一旦遇见,便刻到了骨子里,与往后余生,一气呵成。

天涯虽远,但在吉林就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叫松花湖。

纵有千般风情,但在松花湖游过,便知何为忘不了。

松花湖,位于吉林市区东南14公里处,水面开阔,呈狭长型,与连绵起伏的山、一眼千里的川排列在一起,在巍峨苍茫中添了一笔秀;在雄浑壮阔中加了一笔柔;仿佛,青花瓷上最惹人注目的一笔线条,不多言语、不费心机,就成了映在一双双明眸里的灵动倒影,也在无数人的心中,点下了这颗吉林的朱砂痣。

说到松花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1937年,松花江被筑坝拦截,丰满水电站建设而成,而后,松花湖开始了它的今生。全长158.8公里,总面积550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北京密云水库,可与浙江千岛湖相媲美,是笑傲东北地区的最大的大型人工湖泊。这样的开端,注定松花湖会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以后。1988年,设立的松花湖风景区,是东北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1年,松花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步步走来,它似无声,但却是在无声处惊雷。因为它太美了。

春:泛一叶舟 寻一段情

松花湖风景区共有11个景区74个景点,距离主城区仅有14公里,周边配套设施完备。你的梦与现实,完全可以在这里深情相拥。

波光粼粼的湖,率先从冬眠中醒来,闭了一冬天的眼,终于睁开,在春阳之下,泛起朦朦爱意,爱这世间万物,爱这一叶舟,和那在舟上哼着小曲的人。

此时,来到松花湖,真的是人在花中游。湖边的枝丫上、草丛里、小岛中,稳稳地绽放出姹紫嫣红。无须计较那些花儿的名字,看看这繁多的颜色就已觉得足够得好。黄的、粉的,五颜六色的。来了,心情也随着这湖边的花,靓了。

许是这湖水养万物,花丛中,偶尔栖着一两只鸟。怕是还未曾睡醒吧,懒懒地划着双翅,慢慢地划出一道弧线,它们的生活也开始了。

大地复苏,人与自然都忽然生动了起来。“春心”萌动,对水、花、鸟的热爱再次被点燃,身与心在松花湖,都害羞了起来。

傍晚,渔舟唱晚,响彻松花之滨。

夏:放鱼入水 绿波荡漾 22°C的美

夏天来到松花湖,景与景、画与画、人与人,都雀跃了很多。

因为有了那绿。放眼望去,即是大片大片的绿。光慷慨地洒下人间,点亮了每一个叶片、每一支小草、每一张脸庞、每一段回忆。

松花湖,林深处见你;云雾中见你;归航的船队中,亦可见你。

因为22°C的“体温”,你成了“中国夏季避暑第一湖”。避暑,仅这一个词,就足以让无数悸动的心,在夏天与你相遇。

人纳凉,鱼入湖。“放鱼入湖”,是松花湖水域的夏日传统活动:在业内专家的见证及指导下,人们向湖区投放鳊花、鳌花等“三花一岛”名优土著鱼类,以及鲢、鳙、草鱼等鱼种。自由和重生,人与鱼皆可有。

转眼夜色浓了些,深邃的蓝宝石似的天穹,缓缓地压了下来。翻滚了一天的绿波也倦了,静静地开始酝酿睡意,终于盖上了蓝丝绒的被子,睡了。

秋:藏在心头的一枚五色书签

秋啊,是秋啊!就是现在。层林尽染,松花湖美得璀璨。它迎来了颜值的高光时刻。金,是扑了一层粉,眉间、嘴角,尽是精心调出的颜色。这是怎样的功力啊,美得相辅相成,美得惊心动魄。

衔一枚彩色的叶,做一只南迁的雁,每一根羽毛都写满了不舍。羡慕那镜头后面的人儿,随意地一拍,都是永恒的美卷,挂在了相纸上,融进了生命里。

一直执拗地认为,秋季的松花湖最浪漫。不信,去看看,湖边山坡上泛着的金、崖壁上绽放的红、树梢上的彩,以及偶尔江面上的蓝,是绘画大师用尽毕生心血调出的秋色。

再看一眼松花湖。这湖,成了藏在心间的一枚书签,一首诗。

冬:寒江玉树 冰湖腾鱼

湖到了冬天,就睡了吗?

或许是吧。但也不是。

银装素裹,莽原飞雪是一定的了。玉树琼枝,仿若天宫;也有一两个孤独的人,偏偏选在这时,独钓寒江雪。我也忍不住,捧起银碗,盛雪。

天地间空灵,风儿回荡,这是湖面上的景象。湖面下,鱼虽入了眠,但呼出的气泡被凝固住的瞬间,绘制出了又一幅印象派的名画作。

生生不息,令人感动。

也有热闹的——全国距市区最近的城区滑雪场——松花湖万科青山滑雪场上,人声鼎沸,人们正乐享滑雪之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苏尔哈渔场热闹非凡,参加冰下捕鱼的选手们铆足了劲儿,将渔网从冰窟窿里往外拽,冰湖腾鱼的盛况,在松花湖,同样可见。

一处冬,一座湖,一番景,一生情。

春、夏、秋、冬皆有盛景,早、中、晚、午都是风情。松花湖,秀外慧中,值得每一个人随时来访。

十一将至,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是藏在我心头的那枚书签。

记者:杨雪妍

摄影:齐玉范 田宇 高峰 程英铁 任庆友 韩涛 程功 李志成 任明勇 赵玉娟 丛强礼 张荫海 崔毅 李建新 杨巍 纪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