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山西旅游号原创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 洪洞大槐树
地址: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槐树是明代迁民的遗址,历史记载,元末动乱,中原、江南等地人烟稀少,而同期蒙古地主察罕帖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明朝建立后,为了发展生产、恢复人口和国力,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政府屡迁山西之民于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当年迁民最集中的地区就是洪洞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苏三监狱
地址:洪洞县新建南路莲花广场
“苏三监狱”在今洪洞县政府院内西南,亦即明洪洞县衙西南角,明代监狱设计巧夺天工,大门挂有“明代监狱”的匾额,记忆苏三的塑像,外院当年监狱的办公场所,右边的院落是普通监牢,中间是过道,两边共有监牢十余间,过道顶上布有铁丝网,网上挂有铜铃,一有犯人企图越墙逃跑,便会触响铜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过道的尽头,正对的是狱卒的值班室,右面的墙上有狱神的供位,传说当年囚犯入狱都要参拜狱神,就是狱神下面的墙基处,有一小洞,是当年运送尸体的出口,犯人在狱中病死或是被打死,是不能从大门抬出去的,只能从这个小洞拉出去
过道尽头的左边,便是死囚牢的大门,死囚牢双门双墙,门上画有狴犴,狴犴是龙的儿子,长得却象老虎,因此人们误称为“虎头牢”,大约是因为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狴犴专门掌管刑狱,大门只有一米六高,所有进入死囚牢的人都要在狴犴像前低头,显示对法律的敬畏,进了门洞,里面还有一道门,而这两道门却是一扇从右开,一扇从左开,不明就里的囚犯如果越狱,往往出了第一道门却怎么也打不开第二道门,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起到拖延犯人越狱时间的作用,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进入死牢院,右面是一堵高墙,左面就是当年关押苏三的牢房,里面有苏三的塑像,死囚院的中央还有当年苏三坐监时洗衣的水井和石槽,井口留有一道道绳索磨下的印记,井口只有半尺多宽,这是为了防止死囚投井自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据说,右面的高墙里灌装的都是流沙,如果犯人想要挖墙越狱,流沙便会从挖开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地流来,使其难以挖通围墙
3 霍泉
地址: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之麓
霍泉,即霍山泉水,位霍山脚下,离广胜寺下寺不过百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又名广胜寺泉,由海场、分水亭、碑亭、水神庙组成,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灌溉水源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唐“十历大才子”之一李瑞有一首咏霍泉的诗:“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素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道阮郎家。”阮郎家即指环境幽静的美好世界,李瑞诗里期望霍泉能流出美好的世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飞虹塔
地址: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的广胜上寺
飞虹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的。 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清 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 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 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飞虹塔的内部构造也别具一格,正中是一尊高达5米左右的释伽牟尼铜像像,四周用琉璃构件组合成了美丽的勾栏、楼阁、盘龙、人物,顶部还有绚烂多姿的藻井,整个布局宛若西天胜境,曲曲折折的云梯可以一直攀缘到宝塔的十层的内部构造也别具一格,正中是一尊高达5米左右的释伽牟尼铜像像,四周用琉璃构件组合成了美丽的勾栏、楼阁、盘龙、人物,顶部还有绚烂多姿的藻井,整个布局宛若西天胜境,曲曲折折的云梯可以一直攀缘到宝塔的十层
这四大旅游景点你去过哪几个呢?
本文由山西旅游号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