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岩溶洞,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位于河源市的翁源县的一个山村里头,从山下需要盘绕着上山,路况虽然有一些弯道,但难度不大,路面都是水泥路的,看来当地人还是比较重视的,要想富先修路,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去的人流不是很多,所以基本上也是不会有太多会车的机会的,但还是要小心的,安全第一。
遥望黄龙岩
从山下的乡村道路一路盘山而上,在连绵起伏的山头上盘绕,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远远就可看到有一个山头写着“黄龍岩”三个大字,看到打字就知道距离不远了。
售票大厅&大型广场
前面有几栋建筑,最大的那个就是售票大厅了,前面是一个大型的广场,也是个停车场,可以停放很多车辆,不过貌似来往的游客比较少,所以见到的车辆只有几辆。当时我就思考,为啥这个景点这么少人来,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距离珠三角中心城市太远了,要是这个景点在龙门或增城或者博罗的位置,估计会非常受欢迎的。
从售票大厅的后门出去后就来到一个小型广场,前面就是黄龙岩的牌坊了。其实这里的景点主要有这么几个:畲族文化展览区,植物文化-板栗,黄龙岩,最后还有一个飞龙玻璃桥。
畲族风情介绍
这里会介绍一些当地畲族祖先的相关文化和过去的生产场景。
植物文化-板栗
这里的板栗树貌似很多,据说有很多的已经上百年了,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在收获的季节应该会举办一些板栗节的活动吧。还有一个古老的榨油坊,附近的山头除了板栗之外应该还有很多的油茶树,这点确实让小编觉得亲切,毕竟小编的老家也是种植了很多的油茶树,时至今日,每天还会摘油茶然后晒干榨茶油。
黄龙岩溶洞
沿着一个陡峭的破路,就可看到指示牌,去洞口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直接走路上去,一个是坐景区的魔毯,魔毯好像是每人10元。小编想看看沿途的风景,所以就选择步行上去。
这里有一个大型的湖泊,只是目前已经干涸了,原来应该是有很多水的,旁边还有一个踩水的古董设备,相信80后的农村娃应该是见过的。
爬到半山腰,顿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时值冬季,层林尽染,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的。
快到洞口有几米的栏杆窄路,要注意安全。
黄龙岩洞口
其实第一次见到还是有点意外,就这样一个洞口啊!还真滴叫做别有洞天。
进入洞口后突然豁然开朗,洞内估计有四五米高,下面有1个许愿池,可以抛硬币,据说抛到龙头的位置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可以带来好运。
然后就是排队等候,等到一定人数后在导游的宣导下开始进入溶洞,入口是1个非常窄小的通道,估计两百斤的胖子进去有点困难。进去后导游会讲一些注意事项,重点是深入地下60米的溶洞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直接下步梯,非常陡峭的,幸好两边有护栏也必须要有护栏,实在是太惊险了。一条是平坦的道路,适合带小朋友的和老人的,小编选择的是惊险的一条。
下面从步梯往上拍摄画面,能拍摄的已经不算很陡峭了,陡峭的不敢掏出手机拍摄。地下60米是个什么概念哦。
导游讲解中
导游是当地景区免费配送的。
非常漂亮的钟乳石
地下的暗河, 里面黑漆漆的,貌似还没开发,看起来像电视节目里面的大自然探秘画面。
飞龙玻璃桥
导游之前说过不走回头路,所以从溶洞出来就是从另外1个地方出来的,而不能从溶洞返回原路下山,总感觉这个设计让人有点强买强卖,如果有的游客因为不敢走玻璃桥或者曾经走过玻璃桥而不想走,就只能绕很多的山路下山。如果有兴趣或者有胆量的话也可以体验下玻璃桥,毕竟玻璃桥确实也是一条到达对岸最短的路了,如果不走的话估计要多走个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山路。
下山道路
玻璃滑道,小编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玻璃滑道,滑下去前需要带好装备,主要是垫子和手套。如果不乘坐玻璃滑道的话也可以步行下山,只是速度要慢些了。
总的说来,黄龙岩还是值得来一趟的,之前去过的其他溶洞要么是平坦的入口道路,要么是坐船进去,这个确实太有深度了。
(版权声明:原创图文,欢迎转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溶洞##河源头条##美好旅行地##旅行##深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