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一路向北
2017-12-16 07:09:40
位置比较方便,记得当时有有个铁做的登山梯,简直就是90度,在我没有去华山以前,感觉那个实在太险峻了,上了华山才知道什么是险
卓自然
2018-03-13 12:29:24
算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里面有鳄鱼、猴子、很多鸟。爬山、烧烤、游泳,貌似就这些内容了吧。
悠.悠ぃ
2018-02-02 07:32:01
现在建设的还算不错的地方,感谢在哪里遇见的人们..........
Super卓大夏天
2017-12-17 13:19:56
还不错啦,适合几个好朋友越好一起去玩,貌似还有杂技表演~~~
alice
2017-12-28 21:31:35
想在又增加了很多水上娱乐项目,很不错,就是人有很多.门票可以网上团购
木瓜的小世界
2018-01-17 08:58:52
门票40多。跟神坛大峡谷比起来。还是雪花山要好玩一些。风景也更好
颖哒
2018-02-15 09:35:13
雪花山风景区门票价格68元,人不是很多。··········
心系四方
2017-12-28 09:46:02
这几处庙宇最有名的是村中的三官庙和村西侧的玉皇庙。三官庙为五开间大殿,建筑宏伟壮 观,其规模在周边村的三官庙中首屈一指。玉皇庙当地俗称西庙,创修于金贞祜元年,最初为佛堂,明正德七年改建成玉皇庙,清道光五年重修。该庙最具文物价值 的是正殿檩梁上的木雕彩绘和左右墙上的精美壁画。尤其四根大梁上的木雕贴金飞龙,生灵活现,栩栩如生,虽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看上去仍颜色如新, 熠熠生辉.
ww9981
2017-12-15 12:04:23
以元塑28宿著称于世,二十八宿塑像推断为元代大雕塑家刘銮的作品,其特点是希腊鼻子,腰部细长,面部表情丰富而深刻。塑像造型生动,仪态洒脱,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众神欣然,从天而降,穆穆雍雍,惟妙惟肖,雕塑精巧,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仅对元之后的古代雕塑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今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山门还见到一块牌子“清华大学美术大学雕塑实习基地”可见其对现代的影响。世所罕见,当属全国文物之冠,国内现存仅此一处,堪称国宝。 府城玉皇庙内的建筑、壁画、琉璃、碑刻、砖雕和木刻,无一不是上品佳作,最为特色的彩塑艺术在国内可谓独占鳌头。正殿宋代昊天玉帝殿、金代成汤殿、宋元明三代塑像300余尊,特别是以人和动物相结合产生的元塑二十八星宿艺术价值最高,是中国保存至今的唯一孤例。 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 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各殿内保存有宋、元、明三代塑像300余尊,其中元塑二十八宿星君像为全庙之冠。庙外碑廊内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十余通,是研究道教史及道教艺术的珍贵史料。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共有殿宇楼阁、亭榭厢房一百余间,占地面积7859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头道山门、二进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两庑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及厢房、钟鼓二楼。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后院正殿为昊天玉帝殿,建于宋熙宁九年(1076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方形,单檐悬山顶。无论是建筑,还是彩塑及神台上的浮雕砖饰,都保留了北宋风格。东庑北三间为曜星殿,塑十三星君像。其中金星、水星都是青年女神像。水星左手执札,右手握笔(笔、札均已失),形象端庄,神态温柔娴静;金星手抱琵琶,敛眉有郁郁之状。该造型设计与宋代道教所定仪规相合,但塑像为明代所作。除二十八宿彩塑外,玉皇庙内还有一组二十八宿琉璃。玉皇殿门楣悬“昊天玉帝之殿”匾额,殿顶绿琉璃剪边。一般而言,庙宇殿脊上的琉璃饰物多为龙凤花卉,而玉皇殿则大不相同,殿脊琉璃为二十八宿。据现存金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碑石记载,制作殿顶琉璃工匠为晋城东元庆村琉璃匠人李道真。这组琉璃经明代补修后,虽然饰物出现残缺,但依然可清晰辨认脚踏祥云、手持法器的诸位星君。可惜
ww9981
2018-01-20 14:30:31
府城玉皇庙内的建筑、壁画、琉璃、碑刻、砖雕和木刻,无一不是上品佳作,最为特色的彩塑艺术在国内可谓独占鳌头。正殿宋代昊天玉帝殿、金代成汤殿、宋元明三代塑像300余尊,特别是以人和动物相结合产生的元塑二十八星宿艺术价值最高,是中国保存至今的唯一孤例。 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 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各殿内保存有宋、元、明三代塑像300余尊,其中元塑二十八宿星君像为全庙之冠。庙外碑廊内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十余通,是研究道教史及道教艺术的珍贵史料。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共有殿宇楼阁、亭榭厢房一百余间,占地面积7859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头道山门、二进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两庑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及厢房、钟鼓二楼。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后院正殿为昊天玉帝殿,建于宋熙宁九年(1076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方形,单檐悬山顶。无论是建筑,还是彩塑及神台上的浮雕砖饰,都保留了北宋风格。东庑北三间为曜星殿,塑十三星君像。其中金星、水星都是青年女神像。水星左手执札,右手握笔(笔、札均已失),形象端庄,神态温柔娴静;金星手抱琵琶,敛眉有郁郁之状。该造型设计与宋代道教所定仪规相合,但塑像为明代所作。除二十八宿彩塑外,玉皇庙内还有一组二十八宿琉璃。玉皇殿门楣悬“昊天玉帝之殿”匾额,殿顶绿琉璃剪边。一般而言,庙宇殿脊上的琉璃饰物多为龙凤花卉,而玉皇殿则大不相同,殿脊琉璃为二十八宿。据现存金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碑石记载,制作殿顶琉璃工匠为晋城东元庆村琉璃匠人李道真。这组琉璃经明代补修后,虽然饰物出现残缺,但依然可清晰辨认脚踏祥云、手持法器的诸位星君。可惜由于维修搭架子,我没有观看到,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