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石径寺

石径寺

位于龙泉驿区茶店乡的龙泉山腹地山脉最高处,距成都市区37公里,占地200余亩,建于明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名天成寺,清乾隆32年(公元1767年),改称石径寺。该寺1966年后被损,1984年进行了维修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九个殿宇再现金碧辉煌。现在是成都市郊参观佛宗道场和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了解更多>>

石海洞乡

石海洞乡

石海洞乡风景区位于四川南部兴文县,因该县石林、溶洞遍及17个乡,故有“石海洞乡”之誉。景区东接泸州,西通宜宾,游客一般可将蜀南竹海与石海洞乡连作一个整体,两地有公路相通,车程仅1个小时。
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纵横,似桂林芦笛迷宫。天下奇观集于一地,上下相映,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
景区已发现大小溶洞183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位于周家乡的神风洞面积最大,达20多万平方米,但景观最为丰富的要数位于兴晏乡的天泉洞。该洞深藏在百米高的卧虎岭下,从下到上,共分4层,现已开放第3、第4层,共7个大厅。底层有暗河,水中有玻璃鱼。主洞长2000米,最高处达百米,最宽处有80米,总面积81000 多平方米。洞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3~19摄氏度,有3至4级微风。天泉洞入口较宽,前行30 米为“穹庐大厦”上下平整,面积12000 多平方米。过将军石,进入长达340 米的“长廊石秀”,两壁布满钟乳石。沿石级登“云步通幽”,进入洞心大厅。厅高大宽敞,面积和洞口大厅相仿。
“厅内两山对峙,一涧中流,小桥横卧。大厅右面屋顶,有一天窗,强光射入,映照飞泉,宛如晶莹的珍珠,故厅名为“泻玉流光”。大厅左侧有两个盆洞,前洞叫“石芽奇观”,后洞叫“石林翠竹”。后洞口,有一高大明亮的大厅,面积13000 平方米,因顶上光洁如镜,故名“天泉明宫”。

了解更多>>

石城山

石城山

石城山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宾县横江镇境内石城山上。总面积5500亩,其中森林面积4100余亩。石城山山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错落有致,气势磅磁,海拔840~1115.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C~7C,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山中常年林木葱茏,绿波万顷;四季山花烂漫,香飘四野。公园内植物原属常绿阔叶林区,种类繁杂,多为樟科、壳斗科等喜湿阔叶树种。民国年间驻军滥伐林木以充军响,毁损严重。50年代初,开始人工营造以针叶树种为本的用材林。珍稀树种有帧桶、香樟、红豆、锥栗等;散生树种有桶木、臻于、麻烁、木荷、摊木等30多种;灌木有油茶、杜鹃、木姜于、铁仔等;竹类有捕竹、水竹、苦竹、画眉竹、慈竹等10多种,其中楠竹3.25万株:草本植物有凤尾额、三叉藏、芭茅、兰花等:还有天麻、金银花、柴胡、无冬、麦冬等40余种中药材。有猴、山羊、刺猬、松鼠、锦鸡、竹鸡、斑鸠、画眉、喜鹊、黄鹭等野生动物。
整个公园融山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主要景点有:雨师洞及洞外建于明代的雨师庙、凌空飞架的3000米长古栈道、波光潋滟近百亩水面的叠翠湖,还有立于顶峰峭壁上的隐身大佛,高约70米,颇有人工雕饰的神韵。

了解更多>>

石碑恐龙

石碑恐龙

在悬棺附近发现了比自贡恐龙还要早的恐龙化石。也即石碑恐龙--位于珙县石碑乡。离石碑乡有一小时步行路程,有乡村公路通上。这里还发现了深不可测的巨型溶洞,有一个据说可直接通到云南,曾有人去探洞,但无从探尽,另有一个并不深的溶洞,据说是当时僰人穴居的山洞,很神秘,需要去探索。但交通不太好。"石碑珙县龙 "是1997年5月,四川地勘局二0二地质队在川南进行地域地质调查时,于石碑乡红沙村6社海拔800米处发现恐龙化石群。经省地矿厅组织专家对现场进行初步发掘,发掘出蜥脚类、兽脚类恐龙化石3条。经成都工学院技术测定,确定为1.9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恐龙化石群,其中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在世界尚属罕见。石碑恐龙化石比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早2600万年,弥补了云南氯丰恐龙与自贡大山铺恐龙之间的空白。专家们将这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群命名为""石碑珙县龙"。 "石碑珙县龙"是侏罗纪中最早的一代,迄今为止,在国外相同地层中尚未发现这样丰富和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

了解更多>>

十二桥遗址

十二桥遗址

十二桥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蜀都大道十二桥路,是十二桥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为商代至西周(公元前1700-前771年)建筑遗址。
遗址发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宫室群是由形制不一的大中小型房屋组合而成,主体建筑为一座面积达1248平方米的大型干兰式房屋,对木材按需要进行了削平加工。工程复杂宏大,堪称当地建筑史上的精华。在商、西周地层中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铜器。出土陶纺轮上文字,与所谓“巴蜀文字”不同,与殷墟甲骨文字系统相接近。
以十二桥遗址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商代木结构建筑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古代蜀地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营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对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补充。

了解更多>>

十二桥烈士墓

十二桥烈士墓

十二桥烈士墓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二仙庵侧。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0多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凯、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1950年1月建立烈士陵园。

了解更多>>

十八月潭

十八月潭

十八月潭景区位于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部,经杨坝镇距南江县城53 公里,经九角山距桃园54公里。景区面积9950公顷,其中风景观赏区5150公顷。十八月潭位于大江口林场场部东北方向约3公里的珍珠沟内,在长约 3.5公里的珍珠沟内,密布着18个仙潭。溯珍珠沟而上,18瀑潭依次为梦月潭、望月潭、追月潭、奔月潭、羞月潭、翠月潭、聚月潭、照月潭、风月潭、捞月潭、醉月潭、枕月潭、新月潭、闹月潭、镜月潭、饮月潭、碎月潭、思月潭,犹如年方十八的少女,万般羞涩地躺露在旖旎的高山绿林深涧。这些有名的潭多是根据它的规模和特点而得名,实际上还有若干独具特色的潭瀑蕴藏其间,如“眼睛潭、三宝潭、孔雀潭、鹰涧潭”等等,当你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其景色之美,形态之妙,韵味之浓,难以用语言表达和笔墨描述。国家风景名胜专家、森林评价委员会委员苏雪痕考察这里后说:“十八月潭是川东北的九寨沟,瀑布似九寨,红叶绝天下”。前人也曾留下文章:春游月潭,层林叠翠,天然氧吧,枕林涛入眠;夏览月潭,杜鹃满山,免费空调,与熊仔共鼾;秋赏月潭,万山红遍,飞瀑泻银,借红叶铺毡;冬观月潭,万树“梨花”,林海雪原,写无限关山。

了解更多>>

圣灯

圣灯

圣灯又名佛灯,在金顶无月的黑夜,舍身岩下常出现飘浮的绿色光团,从一点、两点形成千万点,似繁星闪烁跳跃,在黑暗的山谷中飘忽不定,古时被人们赞为“万盏明灯朝普贤”。圣灯现象极为奇特,其原因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山谷的磷火,又说为萤火虫发的光,另一种说法是某些树木上有一种密环菌,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100%时便会发光,但目前圣灯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了解更多>>

升庵桂湖

升庵桂湖

升庵桂湖在成都北去16公里的新都城内,为明代文化名人杨升庵的遗迹。面积46500平方米,水域占16300平方米。是一座花木扶疏、楼阁掩映的园林。粉荷凌波,桂蕊飘香,是桂湖独具的特色,也是她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明末战乱,园林荒圯,清初废湖为田。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杨道南重修桂湖。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张奉书博采各地园林之长,重开桂湖胜迹,并在湖上建升庵祠。1927年,桂湖辟为公园;1959年,建立杨升庵纪念馆;1961年,杨升庵纪念馆与桂湖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重新核实公布,定名为“杨升庵祠及桂湖”。建国以来,升庵桂湖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李一氓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题词,予以高度评价。省、市、县各级政府多次拨款进行培修,使升庵桂湖面貌焕然一新。杨升庵名慎,字用修,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出生在北京孝顺胡同,父亲杨廷和当时任翰林院检讨,后来历官少师兼太子太师,首相两朝,声威显赫。身为相门公子的杨升庵,自幼聪明好学,五、六岁时,母亲教他读唐诗,练楷书。十岁时,祖母病故,他随父亲回蜀奔丧。在新都老家,祖父杨春教读艰深的《易经》,他仅半个多月就能背诵。升庵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岁应殿试,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明嘉靖三年(1524),杨升庵因议大礼事件得罪皇帝,被充军云南。升庵在云南无法实现他远大的政治抱负,遂把仕途失意后的愤懑转化为动力,孜孜不倦地从事写作和研究,并深入边地,游历考察,讲学授徒。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滇士从者如云,使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学风大开。升庵一生博学多闻,著述达四百余种。《明史o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为第一。这些著述除文学、史学、哲学外,还有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民俗等方面。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多种学科的学者。

了解更多>>

升钟风景区

升钟风景区

以升钟水库大坝和库区为主的风景名胜之地升钟风景区,位于南部县西北部,相接于剑门蜀道。升钟库区横跨南部、阆中、剑门三县、市,水面最宽处达3000余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其间碧波荡漾,小岛星罗其中。西岸山峦叠翠,峡谷纵横。为天然旅游避暑胜地和重要风景区,享有“峨眉青城逊升钟”之誉。
重要景观有:
1、水库大坝。坝高79米,长350米,顶宽12米,可容四部卡车并列通行。整个大坝建筑风格特异,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2、碧波仙岛。规划在库区中段200多亩群岛上修建异国风情园、各类度假小舍、豪华别墅、水上乐园、湖滨浴场等设施,与现有果树公园融为一体。
3、神坝砖塔。1864年兴建,高14米,为七层六角形仿木结构浮雕砖塔。具有奇特的艺术风格,有207幅民族气息浓郁的人物及琴剑、书棋等浮雕。雕刻技艺高超,造型精美。
4、李封观及皇娘坟。皇娘坟为蜀汉李特之妻罗氏之墓。李特在谨惠帝末年,领导饥民30万起义,其子李雄于公元306年取成都正式称帝,封罗氏为皇太后,尊父李特为景皇帝,罗氏死后,葬于家乡丰峰,改称“李封”。1307年,在罗氏墓前的封土上修了一座庙宇,名为丰峰观,又名“李封观”,至今尚存。
5、革命纪念地。1932年11月25日,中共四川省委和南充中心县委领导了升钟、保城一带的农民武装起义,震撼全川,建有“铁炉寺升保起义纪念地”。尚有1935年红军北上时建立的“德半县苏维埃”遗址。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