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徒步之柏峪-黄草梁 在今夏北京最热的一天,徒步北灵山-黄草梁,冻得耳朵直疼
我们本次的目的地是野长城与黄草梁草甸,徒步起点柏峪隧道,过了隧道右手边上去就是一个算是停车场的地方,免费停车的。
土停车场前行十来米往右就是上山的路了,因为今天天气温度比较低,大概走了一公里左右身上才开始暖和。
前面都是一直往上爬的路。大概3公里后,就开始是下坡和比较平缓的路,这段路走起来就比较轻松了。
走完这段,就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前面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右侧是直接上草甸的小环穿,左侧的一条就是长一点的大环穿,因为我们要去野长城,所以走大环穿。不过这条路线大部分都比较平缓,因为在山的阴面,我们基本上是连走带跑。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达本次第一目的地野长城。



看完野长城,要走一段回头路,然后就向草甸进发,草甸就是这次路线的最高海拔了,欣赏完草甸的风光,我们就开始了下山路。
中途还看见了门头沟国家步道柏峪至黄草梁公里数石碑。
再往前走,会遇到一个岔路口,左边一条看起来修得不错的步道,和右边一条看起来不是特别好走的土路小道,建议大家选择右边这条小道,因为走这条路,就可以看到“希望之神”山和“象鼻子”这两个景点。走完这两个景点,就是修得比较好的石头台阶路了,从这里就能看到停车场了。至此,整个大环穿路线就结束了。
2022年6月25日,天气预报说北京最高气温39°,恰巧这天我首次参加了安一户外队组织的门头沟“九龙洼-北灵山-黄草梁-天津关”徒步活动,全程17.3公里。

北灵山东坡高山草甸
安一户外队,在北京众多户外队里可能不是很出名,但他的领队贺队在北京徒步圈里,却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贺队喜欢户外运动,20年来每逢周末就去京郊爬山,这些年走了500多条线路,他总结出100条精品线路,写了一本书《北京户外徒步100条精品线路》。其中就有北灵山-黄草梁的徒步介绍。


书中对北灵山-黄草梁徒步线路的介绍
北灵山-黄草梁,位于北京与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交界的地方,北京地区在门头沟清水镇,附近有北京的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米)。这条线路是北京成熟的户外线路,这里地形地貌、气候都与青藏高原相似,有高山草甸和高山峡谷,附近有东灵山、黄花梁、椴木沟、北灵山、黄草梁、(东)龙门涧、悬空寺、龙门口大峡谷等自然景区,被誉为京西户外天堂。
我们的大巴车早上从市里出发,经过近4个小时的路程,停到江水河村北侧,百花山界碑这里,大家下车开始徒步。
一下车就感觉气候与市里不同,一阵阵强烈的大风迎面吹来,给人以舒适凉爽的感觉,大家整装徒步,沿着公路向北走。经过一公里的徒步,来到一处上山的入口,大家由此登山,结果上山没多久,遇到一处绿网拦截的小门,有人在这里收费,我们团队交了300元现金,才得以放行。
我们开始沿着小路缓步上行,经过几个山坡后,就来到了北灵山,这里近处高山草甸像一张巨大的绿毯铺在大地上,遍地各种野花,远处群山叠嶂,风景秀美。
站在高山草甸上,迎面吹来的风是那种刺骨的寒风,风不但大而且非常硬,虽然带着帽子,即便在最热的夏季,耳朵都被风吹冻的有些生疼。
这里真的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图画,天上蓝天白云,地上很多野花点缀在这绿色的大地上,远处的白桦林与这鲜艳的野花,构成北灵山最美的夏季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北灵山的栈道
这里天然景观独特,夏季气候变幻莫测,山间云雾缭绕,既有暖温带植被又有西伯利亚寒冷地带亲缘植被,生长着杜鹃、丁香、白桦林和榛子、黄花、玫瑰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为著名,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在北京少有的天然繁衍养殖场。
我们在北灵山没有走山脊的路线,而是沿着北侧山腰前行,在这路边还看到了纪念北灵山徒步罹难的夏子的尼玛石。2007年中央电视台编导夏子与11位驴友徒步到灵山,因为由于连续走了12小时,加上到夜间身体失温,夏子不幸罹难,年仅23岁。这件事本身,团队组织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家为了纪念她,就在此地堆砌石块和树枝,形成一处尼玛石。
就在我们6月25日走北灵山的同时,其他团队当天有位50岁左右的女士,在爬黄草梁时,也中暑罹难。极端天气下,有基础病或身体弱的人,还是避免户外运动,或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大家出行前,养成听天气预报的习惯,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
夏子的墓地
高山草甸上各种野花绽放
北灵山天然大氧吧,满眼绿色
走过北灵山,就到了著名的韭菜岭。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正是韭菜岭上韭菜生长旺盛期,春夏之交北灵山无名一、无名二两处高岭长满野韭菜,又称韭菜山。
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起阳草,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等功效。北灵山的野韭菜漫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野上,绝对天然、绿色、野生、无污染。
大家都在草甸上忙着挖韭菜
大家都忙着采摘韭菜,我也蹲在草甸上,采摘了一把韭菜,回家可以做韭菜炒鸡蛋。
天气预报预报当天北京最高气温39°,而在北灵山,下午2点半左右,气温32°,实际体感温度才26、27度的样子。我手表红色指针显示出当时的温度。
从韭菜山到黄草梁中间有段过渡的路程,这段路程大部分都是平道,时而穿越在山脊,时而走过密林小道。
大约走了30多分钟就到了黄草梁风景区北侧的长城景区,这里有著名的实心楼和七座楼。
黄草梁,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部,海拔1773米,是京西古道上著名的旅游驿站,被誉为古道明珠,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相呼应。山南自古为京西古道的必经之地,从河北怀来麻黄峪经刘家峪沟、沿河诚、柏峪、斋堂到京西的古道就要经过山南的垭口--天津关。由于黄草梁每年只有几个月草甸是绿色,其他时间都是黄色的草,得名“黄草梁”。
从山梁上远眺长城
黄草梁长城是位于黄草梁山梁北坡的一段人称"七座楼"的长城。此处为内长城,向北通内三关之首,天下九塞之一--居庸关;南达紫荆关,是京西的重要防线。此处长城归东边的沿河城管,所以这里的敌台都被标上"沿字X号台",我们穿过树林,攀上一段山岭,正要沿小路上行,贺队在这里,指引大家前行20米,去登沿字第3号长城。
黄草梁自古就是燕京通往沙北的军事通道,传说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曾通过于此;王翦灭燕经过于此;元灭金、明抵蒙古都曾在此激战,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故明代有借鉴前代史事,重兵把守,修筑长城,保卫京畿。
我们这次虽然途经黄草梁,但并未上到十里坪,只是沿着山腰从黄草梁匆匆而过,即便是这样,我眼中的黄草梁景区与刚刚经过的北灵山相比,略有逊色。
大家沿着山路一路下山,这段路都是由碎石和土坡组成,并不是十分好下,我们几只徒步队下山的同时,不时有重装上山的徒步队,有人背着帐篷、铁锅,还有带琵琶和满大瓶爆米花的,引得我们大家嘘声一片。生活是不是就应该这样讲情调!
黄草梁下山路有两条,我们选择的是西边这条,好在选择这条路,终于看到了黄草梁的标志性的“象鼻山”。
走到山下,有一处绿色铁丝围墙,过了围墙向右(西)转向,一路下山,远处双大路就映入眼帘,大家虽然身感疲惫,但看到公路就看到了回家的路,不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疾行下山。
下到山后,就到了天津关隧道,新建的马路上车辆很少,大路既平整又宽阔,北侧山峰依次排列,像一座巨大的屏风挡住北风,下到山来没有了山上的清爽。
终于走到目的地了,大家都在这里等车。贺队之前买了四个大西瓜,切开给大家品尝,西瓜香甜可口,释去了一天登山徒步的疲劳。
此次徒步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