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动物园”之王!疯狂变态的千吨“巨鼠”:P-1000和P-1500 比鼠式还重的坦克,光火炮就有11门,一个篮球场愣装不下!
1940年底,希特勒将攻打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正式宣布无限期推迟!此后希特勒便将攻击重心移到了东线的苏联。不过,虽然纳粹德国决定不打西线的英国了,但也要事先做好防止英军反攻欧洲的准备。

德军岸防巨炮
于是,为了防止英国皇家海军从英吉利海峡登陆欧洲大陆,德军便开始在海岸线上大量建造岸防炮。不过海岸线毕竟很长,德军总不可能全部铺满大炮吧!而且如果德军对英军未来的登陆地点判断失误,那么其它地方的固定岸防设施也都等于白建了!
这种情况下,纳粹德国武器局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可以用巨大口径的自行火炮去代替岸防炮,英国人选择在哪里登陆,这些巨型自行火炮就迅速机动到哪里!这样就可以“完美”解决令德军十分头疼的海岸防御问题。

当时这个想法在希特勒看来也确实不错!于是,德军接下来便是去研发一款能攻击海面战舰的自行火炮了。
P-1000“巨鼠”项目于1942年正式上马,设计性能令人恐惧!
不过,由于后来德军对苏联作战初期节节胜利,再加上当时德军面临西线的威胁并不紧迫!德军的这项“巨型自行火炮”的研发工作便被搁置了起来。

时间来到1942年,此时德军却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把从战场上缴获的苏军“马桶”坦克(KV2)给希特勒看了。
这次展示效果很明显:希特勒在看过苏联人的“马桶”后,他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此后德军坦克的研发方向,便逐渐走向了“车体越来越重,火炮口径越来越大”的思路。
这个时候,那个打算用于对付英军战舰的“巨型自行火炮”计划得以死灰复燃!而且在希特勒的亲自推动下,这个项目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升级:从一个巨型的自行火炮,变成一辆威力巨大的超级重型坦克。
P-1000“巨鼠”超级坦克
纳粹德国武器局第5处当时接到了研发的命令,并由德国赫赫有名的克虏伯公司负责这一项目。1942年6月23日,这款超级重型坦研发代号正式定为P-1000,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巨鼠”。
为了能在战争中对敌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同时也为了满足日耳曼人高贵的自尊心!这款新式超级重型坦克的设计重量:居然高达1000吨。当时克虏伯公司还考虑在这款坦克设计完成后,继续设计一款“升级版”:重达1500吨的P-1500坦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随后工程师用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P-1000超重型坦克的设计图纸。这个“巨无霸”的车体长达到了35米,宽14米,高11米,简直就像是一座“摩天大楼”。
P1000坦克的设计马力达到惊人的16000匹,设计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时,简直就是一辆飞奔的“陆地堡垒”。这么一个“大家伙”,至少要配有8台20缸的柴油发动机才能拉动它。
另外为了能让P1000的履带能承受超过1000吨的巨大重量,它每侧的坦克的履带是由三条3.6米宽,1.2米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
P1000的武器系统也是十分恐怖:它主战火炮是两门战列舰用的280毫米口径舰炮,这种火炮反舰性能十分强大,又不会像380毫米舰炮那么臃肿笨重。此外它还配有一门128毫米的副炮,并由八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两挺15毫米MG151/15机炮组成防空火力网。
至于P1000坦克的整体装甲设计资料并不详细,但如果按照常识和要求来计算的话:它至少要做到最厚350毫米,整体200毫米的装甲防护能力。
设计只进行到一半,就发现这个“超级坦克”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份超级坦克的最终设计方案提交给希特勒后,他非常欣赏这个研发计划,认为这和他心目中的“超级坦克”很接近!希特勒当时甚至叫嚣:要让每一辆P1000坦克后面伴随一个德军装甲师。
不过直到战争结束,德军的P1000坦克也没有真正量产过。因为计划始终只是计划,在实际操作中,P1000超级坦克遇到了很多当时根本无法解决的“瓶颈”!
首先就是底盘问题:我们现在都无法想象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底盘,才能装下两门280毫米舰炮和巨大的炮塔!当年德国人“先选火炮再选底盘”的传统思路,确实给这款超重型坦克造成了巨大的悲剧。
其次就是机动问题:虽然P1000坦克的设计重量是1000吨,但大炮和炮塔也有700吨重,算下来P1000整车的重量至少有1500吨。就算发动机能成功驱动这个“摩天大楼”,这么巨大的坦克要行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不说它的时速能不能达到40公里,如果它要穿森林或者城市街道的话,难不成要驾驶员一脚油门,直接撞塌树木和房子一路开过去?而且就算是过河也没有那么大的桥。
古斯塔夫列车炮
如果把它放在列车上机动的话,也没有那么宽的铁轨!那样还不如用德国人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呢!
再一个就是火力问题:虽然P1000坦克配备的280毫米舰炮可以对战列舰造成威胁,但也仅仅只是威胁而已!毕竟,在海面上游走的战列舰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击沉的,甚至被击中都很难。
可想想象一下,战舰都是在海面上机动的,而P1000坦克却不能在海面上航行。P1000坦克只要在岸边一开火就暴露了自己,大概率会被对手的炮火瞬间淹没。所以,如果真的用P1000和战舰对战的话,这货简直就是活靶子!
而且盟军的空中优势更明显,试想比它大得多的航母都架不住飞机的轰炸,更何况坦克了。二战时期盟军的战机从空中发起攻击,灭掉P1000这样的“巨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既然不能把P1000直接推到火线上去打,那它和摆在战线后方做非直瞄火力的火炮又有什么区别!所以P1000“巨鼠”坦克的实际威力和战略价值,甚至还远不如鼠式坦克和古斯塔夫列车炮。
最后就是P1000的成本和制造问题:据简单估算,一辆P1000坦的成本就相当于80-100辆四号坦克(H型),而且它的制造时间也是惊人的,和建造一艘轻型战舰的工时不相上下。
二战德国军工厂
先不说当时纳粹德国的资源能造出几辆P1000坦克,油耗也会成为另一个大问题:希特勒叫嚣每辆P1000后面要跟一个装甲师,但一辆P1000坦克的耗油量就已经相当于一个装甲师了。而且自从德军在东线开始败退后,他们的很多常规飞机和坦克已经因为油料枯竭而趴窝了。
纳粹“超级坦克”项目虽然胎死腹中,但“克虏伯”却是认真的!
除了P1000坦克外,1942年12月克虏伯公司也真的拿出了全重1500吨的P1500超级坦克方案。它的性能数据更加令人震惊:P1500坦克设计装备有两门800毫米的臼炮,它的正面装甲最厚处达250毫米,动力系统计划使用2台或者4台潜艇柴油发动机。
但最终P1500方案还是和P1000一样,研究工作在1943年上半年时便戛然而止了!毕竟,德国人后来也知道这完全就是一个毫无战术价值的武器项目。在这个项目正式废弃以后,P1000样车的炮塔也被拆卸下来,安放在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峡湾作为海岸炮“废物利用”。
纳粹德国的“超级坦克”研发项目,最终以无奈的方式“草草收场”!现在回过头来看,也就是德国军工行业逗他们的“元首”开个心,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个乐子而已。
不过必须澄清的是:虽然P1000项目“胎死腹中”了,但在大型机械制造这方面,“克虏伯”还是比较认真的。
“克虏伯”的巨型挖掘机比P1000还长14米
二十年后,“克虏伯”也确实造出了巨大的Bagger系列挖掘机,其中Bagger 288和Bagger293这两款挖掘机的重量,已经达到了13500吨和14210吨!和这两台巨型挖掘机相比,P1000超级坦克简直就像是一个玩具。
图源网络,侵删!
点击关注一下《历史杂谈驿站》好吗?感谢支持!
又到了武研社时间。说起二战的德军坦克,大家想到定是“动物园”,以及其中的“豹式”、“虎式”、“鼠式”等坦克。若“动物园”上加些“黑科技”点缀,则有了“P.1000”的诞生。本期《巨型兵器》系列,我们就说说有“陆地巡洋舰”之称的P.1000“巨鼠”坦克。

P.1000的P是德语装甲战斗车辆的缩写 Panzerkampfwagen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anzer。计划也被称为Landkreuzer即陆地巡洋舰。
巨坦起源:上吹下和
话说在1941年时,苏联人正在埋头研究重型坦克。隔壁的德国人也没闲着,他们针锋相对的开展了新计划,决心开发“超重型坦克”来碾压苏维埃。其最大的成果,就是保时捷公司生产的,重达188吨的八号坦克——鼠式。老鼠总共生产了一辆半,最终被苏联人缴获摆进了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鼠式试车实验(搭载水泥配重炮塔),鼠式坦克只有2号车是完整的,1号车直到战争结束也没等来炮塔
而“巨鼠”的诞生,则完全出于元首的灵机一动一动动,1942年的某次视察时,他随口喊出了“要用千吨的坦克碾平陆地”的标准元首式口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讨得欢心,克虏伯公司祭出了“看家法宝”——“爱德华·格罗特”。毕竟,研究千吨巨坦,这事儿他最有经验。

格罗特:沉迷“巨大化”的设计师
说起来爱德华·格罗特也算个奇人。有资料显示,他不仅是克虏伯的工程师,善于“设计坦克”,甚至连潜艇生产也能插一脚。而且他对兵器的巨型化情有独钟,能够紧紧的抓住元首的心。早在1930年,二战前的苏德蜜月期,苏联请德国帮忙发展坦克时,其为苏联设计的坦克,体重那是一路飙升。
苏德蜜月期:左为1930年的德国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右为斯大林
先是重约25吨的TG-1型坦克,虽然性能不错,却因采用了大量德国精密部件的缘故,远超出苏联工业能力而作罢。接下来是30吨级别的TG-3型,基本是以T-28为原型,更换克里斯蒂悬挂的产物。
爱德华·格罗特设计的GT-1型坦克
最后是重达75吨的TG-6型(也有人称之为TG-5),虽然工程进展不多,但仍在苏联人的修改下成为了百吨级的T-42超级重型坦克。这里TG-6已经为巨鼠的出现准备的一项关键技术:即涉水时可以自动变为水密状态,涉水深度为2m。
网上制作的T-42型坦克,身材相当苗条
此外,格罗特还设想出了第一辆千吨坦克的草图。这辆跟厂房差不多大的“无名巨坦”,装有3-6个炮塔,包括一组双联装305mm主炮(有资料称为304mm),152mm“副炮”,76和45mm“小炮”。前装甲厚达300mm,侧装甲也有250mm。乘员高达40人。
“无名巨坦”的概念图
而且格罗特考虑的也十分周全,他为这款“千吨”坦克装上串联发动机组,能提供24000匹马力。同时还计划采用液力传动和电气控制系统。在此我们将T-42 、无名巨坦和我们的巨鼠 设计图进行比较 除了炮塔数量和外观细节上有所区别,我们已经能够在前二者身上看到后来巨鼠的身影。
千吨巨鼠:陆地巡洋舰
言归正传,1942年6月23日,格罗特正式向元首提出了名为“陆地巡洋舰”的千吨坦克计划。不出所料,喜欢“大舰”和“巨炮”的元首,对格罗特的设计非常来电。在确认过眼神后,他下令要将“千吨坦克”计划进行下去。当年12月,千吨坦克已在图纸上初见雏形,元首兴高采烈的为其命名“巨鼠”(Ratte)。
视察古斯塔夫巨炮,希特勒对巨型兵器相当痴迷
从外观上看,“巨鼠”的尺寸将达到长35米,宽14米,高11米。一个标准篮球场是乘不下的,高度足有三层楼高。体重则会达到创纪录的1000吨,大概是鼠式坦克的5倍,是虎式坦克的18倍。仅装甲就重达300吨,厚度达150-360mm(这一点经过计算,我们认为并不现实)。
与一栋楼的高度对比
与篮球场的大小对比
与鼠式坦克的重量对比
要承载如此重量的庞大身躯,巨鼠每侧有多达11-15个负重轮(各种版本数据不同,未有一个准确数字),包裹这些负重轮的履带宽达3.6米,由三条1.2米宽的分履带组成。成员则多至40人,虎式坦克的5人制车组与之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乘员人数对比(巨鼠VS虎式)
巨鼠坦克,而左下角的是“虎王”
陆地巡洋舰上的海军炮
在武器装备上,陆地巡洋舰不负其名,主炮直接搬来了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所用的280毫米主炮。甚至连“炮塔”也照搬了“沙恩霍斯特”的设计,只不过将之适当修改,去掉了一门主炮而已。这样做的好处是:“巨鼠”可以直接发射海军的炮弹,而不用另起弹药生产线,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下后勤的压力。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除了来自“海军”的主炮外,“巨鼠”还计划装备用于“猎虎”、“鼠式”坦克的128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众多防空火力。只不过,关于该炮的装备位置,一直存疑。有人认为应当是装在前部,也有些人认为是装备在后方二级炮塔内。甚至还有人认为,“巨鼠”体积巨大,可以模块化操作。毕竟图纸车,真实性你们懂得...
“猎虎”坦克歼击车,其装备一门Pak 44 L/55型128mm反坦克炮
主要火力来源于“海军造”,动力系统也难免俗。“巨鼠”计划中的推进方案有两种:一种采用2台8400马力船用柴油机,另一种则是采用8台2000马力的奔驰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同样源于海军的“鱼雷艇”。两套方案均可保证为“巨鼠”提供16000马力的澎湃动力,让其以40公里的时速驰骋陆地。
P.1000的两套动力方案
如前边所提,“巨鼠”还有一定的涉水能力,为保期间发动机供氧充足,工程师们还将U型潜艇上的通气管也搬下来,按在了“巨鼠”身上。车体上还设计有一个车辆舱,可搭载两辆宝马R12摩托车(另一说是R-35),用以侦察。此外,还配有一个紧凑的医疗区和一套独立的厕所系统,毕竟40多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BMW R-12型摩托车
昙花一现 巨鼠被砍
这么“强悍的巨鼠”,结局如何呢?自然是和其它恍若一梦的德意志图纸奇观一样——惨兮兮,同属“巨型兵器”的H39好歹铺设过龙骨,“古斯塔夫”也上过战场,而“巨鼠”则永久的停留在“图纸”上。1943年初,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施佩尔认为:“巨鼠”并无任何实际用途,直接取消了该计划。
同为“巨型兵器”,H39至少铺过龙骨
事实上,克虏伯公司还曾有过P.1500计划。其主要武器就是“古斯塔夫巨炮”。而P.1500的体长将超越“巨鼠”达到42米,体重飙升到1500吨,操作成员为100人。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P-1500并非坦克,反而与“卡尔臼炮”类似。至于P.1500的结局,想必大家都能预料到——同期被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无情的砍下马...
曾上过战场的古斯塔夫巨炮
网友绘制的P.1500线图,看起来就是个自行“古斯塔夫”
事实上,无论是幻想中的H级战列舰,还是不着边际的“巨鼠”,即便是真实建造出的“古斯塔夫”巨炮,都是元首个人喜好的产物...他们为德军带来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却牵扯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不菲的财力。这么说来,除了让今天的我们领略那个时代的疯狂,他们也是为“反法西斯”做出过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