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召稼楼古镇,你需要准备几个胃? 油墩子、老虎脚爪!恐怕只有阿拉上海人才能吃出它的仪式感

九月,指间有初秋微风

要用喜欢的事情填满生活

站在你所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召稼楼古镇

秋日限定治愈时光正在派送

01 HELLO AUTUMN

漫步召稼楼古镇,你需要准备几个胃?漫步召稼楼古镇,你需要准备几个胃?

HAVE A GOOD TIME

漫步召稼楼古镇,你需要准备几个胃?

闷热的夏天

终于带着TA的高温和炙烤施然离去,

外出走走兴趣的暂停键也重启了起来。

不如在召稼楼的秋日,来一场慢旅行。

在习习凉风下,找好角度、追寻历史,

品味美好的舒缓时光。

HELLO AUTUMN

这场慢旅行时间不长,大半天就行,

携上一个伙伴,在街上笃悠悠地逛。

这个伙伴最好是比较能吃的,

各种小吃如葱油饼、鲜肉烧麦、油墩子,

只买1-2个,分着吃吃,不要浪费,

就能从街头吃到街尾啦!

一次吃不够,还可以再来一次~

初秋限定 治愈时光

亦或临近中午,

听到亲切的本地乡音“来切饭”,

不妨点上一壶茶几盘时鲜浦东老八样。

在毫不起眼的临街小店里

买一个红灯笼、一个小风车,

再过一把童年的瘾。

手拿着小东西,

高举着拍入特别满意的景色里,

把蓝天灰檐白墙都作为背景。

捡几片飘落的银杏叶,选上饱满金黄的,

夹在书中就是最环保的书签。

如果偶遇小雨也不扫兴,亭子里坐坐,

风雨长廊下小歇,

看烟雨,等雨停。

突遇大雨,则茶楼里临窗远眺,

看屋檐黛瓦上飘落的水流,

看雨水打在河面上泛起的阵阵涟漪。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慢旅行是难得的享受,

不妨就从秋日的召稼楼古镇开始吧~

AUTUMN

初秋限定

治愈时光

旅途上

就是尽情捕捉美

以及成为被人捕捉的美

生活明朗

万物可爱

人间值得

未来可期

人来人往满是善意

在所有的道别里

最喜欢下次见~

作者:浦江镇

编辑:姚怡莹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还记得曾今吃过的那些街头美食,

刺啦一声油爆声响过,

面糊快速定型,

勺子轻敲锅沿,

在锅中翻滚,

直至酥酥的表皮金灿灿地泛着光。

油墩子、老虎脚爪!恐怕只有阿拉上海人才能吃出它的仪式感

外壳酥脆,

内陷微甜,

面糊比例合适,

内里萝卜丝实在,

萝卜丝和面糊界限分明,

吃起来清爽舒服。


它便是油墩子!

油墩子、老虎脚爪!恐怕只有阿拉上海人才能吃出它的仪式感


还有老虎脚爪、蟹壳黄。。。

名字听听,哪能侪帮动物搭界啦

其实,这些名称都源于小吃的外形~

这些小吃伴随着阿拉长大

回忆起来,就要馋吐水哒哒滴了~

油墩子、老虎脚爪!恐怕只有阿拉上海人才能吃出它的仪式感

这不,本尊君跑遍了上海各个街边小巷,只为找到童年记忆中的味道!要知道现在油墩子和老虎脚爪的踪迹不多了,仍旧搜罗出了一些仅存的摊头,大家且吃且珍惜啊!


人气美食推荐

阿婆油墩子



大名鼎鼎的阿婆油墩子从蒙自路的弄堂里搬到局门路上了~阿婆终于不用在露天干活,环境卫生也比之前的要好多了,味道还和之前一样好吃~


从2011年开始,那辆难忘的小摊车就出现在蒙自路430弄巷子里,风雨无阻。看起来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开的小店,但想到她们已经是七八十的年龄,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颤。

吃完整一只油墩子嘴里没有油腻的反胃感,应该能说明阿婆的油真的是好油。做法也很讲究,阿婆不紧不慢的细心做着~底部铺一层面,中间堆上萝卜丝,顶部再盖一层面,让面糊自由的渗下去~~


他家的油墩子萝卜馅放的特别多,外部一层脆脆的面壳,里面的萝卜丝跟油接触的少,还能保持本身的清甜和根根分明的状态,一个根本不够~

地址:局门路406号

江阿姨油墩子

江阿姨油墩子应该是召稼楼最出名一道小吃了!藏在很深的巷子里,然而门口的队伍一点也不少!为了吃,一个个比侦探还厉害!

满街都是油墩子,吃了江阿姨的油墩子其他都会变成将就!油墩子相当厚实!几乎吃不到面粉~~

满满的全是萝卜丝而且没有夹生!里面还有肉丝和青椒,清甜可口,一点也不会觉得油腻!炸出来的油墩子金灿灿、个头大、面糊少,萝卜丝爽口鲜嫩,看着就有胃口!

就是等待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为了这个油墩子,本尊君排了半个多小时!原因是这间店只有一个小窗口,也只有一个阿姨做~

吃货们一买一盒6个,一锅的油墩子只能满足一位客人啊!不过为了美味等待还是值得的!

地址:沈杜公路召嫁楼古镇染纱弄1号

老太太油墩子臭豆腐



在宝山泗塘四村的门口,有一位年纪70+的苏北老太,她的油墩子摊头可是一摆就好多年~伴随着附近的孩子们慢慢长大,成为了大家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阿婆弄的弄堂小吃很干净,食材大都有自己先洗过~~对附近的居民来说,阿婆的油墩子,吃的不仅是味道,还有对阿婆的感情和记忆。

实打实的馅料, 萝卜丝满满的鲜,葱油足足的香~


外皮酥脆,内里软嫩,再配上自制的酱料,真心好吃。在当今物价指数飞涨的环境中,保持着2元一个的良心价鹅且还美味十足,真是不易。

地址:虎林路泗塘四村大门口

南丹路油墩子


阿姨在这里已经做了17年了,开在弄堂里,附近的居民和学生都是这里的常客。除了最常见的油墩子和臭豆腐,这里还有很多的烧烤可以吃,简直就像老鼠掉到米缸里去了,而且东西也都很卫生!


2块钱一个油墩子非常的良心了!拿在手里热腾腾的,色泽金黄,看得出来油用的还是很干净的。吃起来能感受到一丝丝萝卜的脆嫩,一定要趁热吃,非常过瘾的。

地址:南丹路250弄门口

瞿溪路油墩子摊


在瞿溪路上的一个小区门口,每天3点多就会有一个阿姨准时出摊,很多小朋友放学都喜欢来这里买点东西吃。

除了油墩子,还有很多炸物,里脊肉、年糕、香肠、臭豆腐,都是一些街边小吃最常看到的~


油墩子里的馅料不只有萝卜丝,还有胡萝卜和菜末,炸出来的颜色比其他吃过的油墩子要要黑一些,但是不影响口感哟~

要说冬天暖手美食油墩子一定是本尊君心目中的NO.1~~~ 秒杀一切咖啡和奶茶~

地址:瞿溪路937弄门口

夫妻油墩子


时常能看见常德路艺术学校门口,有一对夫妻在卖油墩子。他们在这里摆摊已经有5个年头了,两个人时而斗斗小嘴,大叔依旧麻利帮着阿姨打点一切事物~

每天只有等到学生放学了,他们才开始出摊,所以来这里吃的学生也比较多,都是外婆外公领过来买的,每到下午四点就围了一圈的人,格外热闹。


还没开吃,就被油墩子的香气所折服,一口咬下去,酥脆到心坎!带着一股萝卜丝的清爽,特别回味,但是价格上比一般的油墩子要贵上一些,3块钱一个。


除了油墩子,摊头上还有盐酥鸡、臭豆腐、炸年糕,都是绝对海派小辰光放学了最喜欢吃的小吃了,真是有一种回到儿时的错觉呀!

地址:常德路与澳门路交叉口


好再来面摊


谁能想到在充满文艺气息的永康路上,竟然还藏着这样一家卖老上海小吃的摊头!开这个摊头的老爷叔,据说从84年就开始做老上海美食了,说说是面摊,他们家的油墩子也很好吃哟~

油墩子外皮焦脆,咸淡适中,能吃到里面一丝丝爽脆的萝卜,十分酥软~~

小摊还经营各类面条,评价也都蛮好。旁边还摆了几张桌椅,环境很干净,坐在弄堂里,笃笃定定吃,很是惬意。

地址:永康路142弄口

升阳小笼包

这家从58年就矗立在石门一路的小店,店内来的食客大部分都是来自附近的居民与上班族,店很小,只放得下三张小台子,卖的也不过是上海人爱吃的简单味道~~~大多数人却为菜单上不起眼的老虎脚爪和糯米油墩子而来~

升阳的厨房是在弄堂口搭建的简易台子,店里的一切出品菜肴都是在这里制作的,从开店之初起,这种经营方式就一直跟随着升阳到了如今~

做老虎脚爪是一件蛮花功夫的事情,先要把面团分成圆的一小团,然后用刀在上面敲三下做出裂口,这些裂口回头发出来就是脚爪的样子。

制作工艺麻烦且太平价便是导致老虎脚爪越来越少的原因。曾经平价、美味,流行于老上海的老虎脚爪,如今已是市面上的稀缺玩意了。

刚出炉的老虎脚爪非常香脆,底部稍有点咸,吃口和有嚼劲。也许这并不算符合现在人的喜爱的口味,但,这类美食更多追求的也许不是一种味蕾上的享受,更多的而是对一代记忆的回顾。

这个包裹着豆沙馅儿的也叫油墩子,只不过它的全名是糯米油墩子。不同于萝卜丝油墩子的是它的面皮以糯米粉为主,其内馅儿还可以配有荠菜、鲜肉等多种选择,口感类似于油炸的宁波汤团。你有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