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7月9日黄飞鸿诞辰 黄飞鸿故居 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1847年7月9日黄飞鸿诞辰

1847年7月9日黄飞鸿诞辰

在167年前的今天,1847年7月9日 (农历五月廿七),中国武术家黄飞鸿出生。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 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即梁坤,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LiShiJinTian.com)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

福军首领刘永福亲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飞鸿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一生结过四次婚,除原配罗氏外皆为续娶,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后重娶。四个妻子中前三个均有名份,分别是罗氏、马氏、岑氏,但因陆续死去,因而当时人们迷信黄飞鸿有克妻命,以至于最后在娶莫桂兰时不得不以纳妾为名成了婚,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2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一代宗师黄飞鸿,是佛山著名武术家,在南派武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追随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黄飞鸿故居 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这么多年,黄飞鸿的电视影视剧名扬天下。黄飞鸿并不是虚构的人物,确有其人。黄飞鸿,原名叫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1856年7月9日出生于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5岁就跟父亲黄麒英习武。黄麒英也不是等闲人物,民间传说是广东十虎之一,最著名的是虎鹤双形拳。随着年龄的增长,黄飞鸿又与铁板三传人,学会了铁线拳;后来,还跟宋辉镗,学会了无影脚。黄飞鸿是聪慧之人,见招拆招,见艺学艺,集百家之长为己用,先后学会了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绝技,成为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他还特别喜欢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黄飞鸿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黄飞鸿故居 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有人问:"黄飞鸿的故居在哪儿?"有人答:"黄飞鸿没有故居。"显然这个回答令人并不满意。又有人解释,"1924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事变时将西关一带烧毁,连黄飞鸿开的'宝芝林'医馆也没能逃脱。"还有人说:"由于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黄飞鸿仅有的九桁瓦故居早已荡然无存。"看来这都是事实。

但黄飞鸿故居确实有,只不过是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和展现黄飞鸿这个历史名人的不朽风采,为了弘扬黄飞鸿高尚的武德医德精神,为了塑造一位具有地域特色家喻户晓的黄飞鸿形象,新建的而已。地点就在黄飞鸿出生地西樵山下的禄舟村,是由黄氏宗祠改造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黄飞鸿故居 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这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地势优越,建筑别致,青砖绿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朴实庄重,仿佛是历史的文物。馆内更是包罗万象,既有黄飞鸿故居、黄飞鸿史迹陈列影视室,又有宝芝林、百草堂,还有配套设置武林高手的"广州十虎"名师像亭,以及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表演,高度概括浓缩了黄飞鸿的一生。你想看什么?你想找什么?你想问什么?你想学什么?应有尽有。这是集学习、观光、探讨、研究黄飞鸿为一身的最好场所,不时,吸引着中外游人。

站在大门口,更感到特别气派。最上面一匾:"武林之光",黑底黄字。次之:"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红底白字。门上石刻"黄氏宗祠",白石红字。内里门联:"黄门传俊彦,赢姓纪宗元", 黑底黄字。外面门联:"万重春色,千倾波光",红纸黄字。两侧楹联:"飞腿降枭狮艺神砣称泰斗,鸿怀济世忠肝义胆仰宗师", 黑底绿字。各种颜色,各种书体,各种内容,配合的非常协调美观。好!真是不错。

一进门厅,中间便是黄飞鸿坐身銅像,上悬一匾:"一代宗师",点出了他的身份名位。左右联语:"发展文明兴道德,弘扬武术振中华",又歌颂着他的精神美德。两旁还各有一南狮,红黄颜色,站脚助威。

左边是"宝芝林","宝药良方震寰宇,芝林妙手救众生"。右边是"百草堂","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意,从容处世郁李仁敢不细辛"。说明黄飞鸿不仅是武林高手,还是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武德医德,驰名中外。

院内中间是广场,舞狮学习、表演之地。背后高台上悬一匾:"发扬光大",鼓励大家。左右楹联:"黄飞鸿故里,南狮发源地",告知大家。只见一个个小伙儿蹿上蹿下,梅花桩上刻苦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点不假。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儿。可惜,我们没能等到表演时间。

后来还是到佛山祖庙,圆了我们的梦。这里有一座黄飞鸿纪念馆,也有一帮黄飞鸿传人。那天,高桩舞狮表演绝了,腾挪跳蹿,翻滚抖跃,叫好连天。可以用四个字来表现:"惊、险、绝、妙"。从来没看过这样的舞狮,高兴的我们掌声连绵不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愿黄飞鸿的绝艺大展身手,愿黄飞鸿的精神代代相传,愿黄飞鸿的形象名扬四海。

我又感慨了:"西樵山水育飞鸿,代代传承童子功。武术高超尊敬仰,南狮争霸永殊荣。"

201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