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古渭南之渭南八景 渭南市华州区:“一线天”高塘塬上最热棒的网红打卡地
渭南(今临渭区)八景
关中有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灞柳风雪、咸阳古渡、太白积雪。
渭南亦有八景:沋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象山雨霁、渭河春涨、丰原秋眺、泰宁晨钟、风门堆雪。

第一景●沋水夜月
岳冠华
一城襟带水,流月自涓涓。
露濯疑窥镜,波摇欲动天。
清光浮不定,寒气逼当前。
坐石宜琴曲,高风慕昔贤。
而今,这里已成了公园。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霓虹四射,其景比古,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景●瑞泉瀑布
六道泉流急,垂山破翠微。
溅珠轻点鬓,似雨冷沾衣。
龙以玉为种,洞疑云自飞。
休言附沋渭,大海会回归。
明嘉靖年间,渭南儒学大家南大吉辞官回乡后,在此置建湭西书院,讲四书、五经、理学、语录和王阳明心学,嘉靖三十四年(1556),书院为华州大地震所毁。
如今周边建筑也荡然无存,六姑泉也仅剩遗址。
第三景●密畤晚霞
村烟疑积雾,晚色望秦台。
草色天连碧,岩光翠作堆。
青牛今已矣,紫气讶东来。
何必非余焰,兴亡示劫灰。
《史记》秦穆公筑密畤台于渭南,以祀青帝。这里的“渭南”乃泛指渭河之南,是广义上的渭南,并非指当今临渭区所在。密畤实际上在宝鸡。
宋元时,人们附会于临渭区单家圪塔高台。单家高台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不过此台地势高兀,登高鸟瞰旧县全城尽收眼底,南望风门两峰,晚霞落辉,亦是一景。
第四景●象山雨霁
象山岩壑好,引颈望桥南。
碧嶂凌空立,苍烟过雨含。
树深云出翠,岩重石如兰。
政暇堪双履,琪花摘满篮。
象山即元象山,又名倒虎山,今称大峪岭,山形如同卧象,平常云生山腰,烟云缭绕,夏秋两季,有云即雨,山中晴天甚少。一遇天初晴,满山苍碧,草木青绿,亦列渭南一景。
此景今仍依旧,只是塔山之上灵台寺建筑已不复存在了。
第五景●渭水春涨
鸟鼠来非近,弥漫万古清。
渔歌双棹远,野渡一舟横。
树影摇波碧,花光带雨明。
感深怀杜老,诗里咏无情。
渭河东西横亘临渭全境,它发源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汇入葫芦河、黑河、灞河、石川河等而入临渭境。
渭河夏秋季水量甚丰,河面宽阔。春天上游开冻,渭水顺流而下成汹涌之势,也是一雄观之景。
第六景●丰原秋眺
远眺陟秋原,孤城带一川。
碧山寒雨里,红树夕阳前。
渭落沙光白,天空月影悬。
所欣丰岁稔,万户满厨烟。
自古至今,塬上盛产核桃、柿子,每到深秋之际,登望两塬,满眼柿红,遍山红叶,北望城区犹在眼底,渭河如带东飘,游人到此亦是一乐,所以有秋眺之美。
此情此景,今时依然。若上两塬,花木引径,马路宽阔,处处呈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美景。
第七景●泰宁晨钟
后土祠中物,嗡嗡应侯鸣。
因风晨更响,带露韵尤清。
有意堪入梦,无诗负此声。
秋来残月晓,时动风波生。
渭南老城东南之上先前叫明光塬,塬上有泰宁宫,宫内铸有1400斤大铁钟。大铁钟悬于山门之内右侧,每日清晨,大钟一鸣,方圆十里皆可得闻,故而泰宁晨钟又成一景。
泰宁宫在解放前已废,大铁钟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中,故此景今已不复存在了。
第八景●风门堆雪
五指山如玉,遥峰积雪晴。
痴云笼不散,夜月昼长明。
爽气生襟袖,寒光逼邑城。
敢言心似水,澈骨觉诗清。
风门在今陇海铁路沋河铁桥处。东西两塬被沋河从中切开,形成一个小型峡谷。此地气流较急,人称风门。冬季风门积雪甚厚,两侧及山坡多树,雪后玉树银花,银装素裹,俨然一玉雕世界,游人亦以此为景。
此景而今如旧,绝高铁桥横亘于谷口,更添风门堆雪新意。

渭南八景:春看渭水高涨,夏观象山雨霁。秋眺丰原红叶,冬踏风门积雪。近观瑞泉六道飞帘四溅,侧耳闻听泰宁晨钟声远。静望密畤落日霞辉,动辄堪履琪花满篮。
如今政通人和,喜逢盛世。重辟新景,再添新水。桃花源四季如春,石鼓山游人似醉。南湖水镜映面,沋河风清柳动。
问古往今来景美何处?唯我大美渭南!
来源:渭南文旅
近期,对于高塘塬韩凹村“一线天”来说,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他们在这里拍照、留影、航拍、游逛,使这个往日偏僻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成为高塘塬上最热搜的网红打卡地。

韩凹村地处金惠西塬西北部低凹处,原为金惠乡一个行政村,现属大明镇兴国村一个自然村。“一线天”为该村通往外界的主要生产交通要道,几经多次挖修,便筑成了今天长百余米、宽3.5米、高20余米的宽缝,将塬体一分为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一一“一线天”,但它仍是村民通往大明镇的主要交通道路之一。夏季在此行走,凉风习习,抬头上望,天变成一条线,在树影笼罩下,若明若暗,变换无常,如行走于深山狭谷,幽静而惬意,几声鸟鸣,打破了寂静,梦幻般回到现实,真如人间仙境一般。走出甬口,天慢慢张开,居高临下,放眼望去,一幅美景尽收眼帘:远处暗黛的秦岭山脉及兴国桥,穿流不息的桥峪河,对面的大明塬,绿色的田野,桃花、杏花点缀绿色,宽阔的水泥路,整洁的村庄,一派美丽乡村繁荣景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媒体的兴起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生活,把乡村旅游特别是生态游作为最佳选择,像“一线天”这样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理念所选择的自然景观,就成了人们“不二”的追棒对象,“一线天”网红打卡地在此应运而生。这些为我们各级政府尤其是镇村两级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我们要适应人们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挖掘古村落、自然景观资源,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游,打造“渭华起义4A红色旅游景点+‘桥峪古道’+三义竹海+‘一线天’+毛家沟‘毛氏宗祠’+抬头庵‘清风寨’”等生态旅游品牌,使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在农民增收致富上再创一条新路。(郭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