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奇谭:黑暗深水中的它们 长江汉南纱帽水域惊现三只“水怪”?专家:疑似长江江豚
水面之下,漆黑幽深处,有未知的生灵在巡游。
尼斯湖水怪,英国,长着大象的长鼻,浑身柔软光滑;有人说它是长颈圆头;有人说它出现时泡沫层层,四处飞溅;有人说它口吐烟雾,使湖面有时雾气腾腾。已经证明是假的。
天池水怪,中国,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加拿大湖水怪,奥古斯古形状很像一条黑色的海蛇,长达11米,游动时身体上下浮动。

喀纳斯湖水怪,中国新疆,没有人清晰地见过它的形状,能吞吃牛马,红色或者黑色,更可能是鱼形生物,体长可能在10米以上。感觉可能是鱼,或者鱼群。

青海湖水怪,中国青海省,此怪不露头尾,只能看见一个背,黑黄色,小山大小,可能十多米长。
钱谱水怪,美国尚普兰湖,长约3米到30米长,暗黑色皮肤,据目击者声称发现了几只钱谱水怪。钱谱水怪它的头看上去非常像蛇或狗的头部。
欧肯纳根水怪,加拿大,1872年,一位名叫约翰·阿里森的女士目击欧肯纳根水怪出现,根据她描述,水怪体长有60米到150米左右,头部像马,身躯像蛇。
肯伟岛水怪,英国,为1954年和1955年被冲上岸的两具海洋生物尸体,1954年11月,英国肯伟岛的几个农民在岛上发现一具明显是被海水冲到岸上的古怪尸体。尸体虽然已经严重腐烂,但是可以看出这是个两足动物,已经适应站立行走,因为尸体足部有5个脚趾,呈U形分布,还有足弓。尸体的头部很柔软,显然没有头盖骨,头上有巨大的眼睛。无实物证据。
刚果沼泽水怪,刚果,1910年,在中东的刚果,当地人宣称在沼泽里看见了远古遗留的生物,它的体形有点像大象,不过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据说它栖息在刚果河流域的沼泽里,一般躲在水底,只有搬迁和觅食的时候例外。人们传说它特别讨厌河马,见一只就杀一只,也有人说它厌恶人类,经常用尾巴打翻船只,还屠杀乘客。无实物证据。
泰莱湖水怪,刚果,目击者描述,莫凯朗邦贝有4个大象那么大,长尾,蛇头,背非常宽阔,露出水面的部分有4米长,爪印90厘米长,爪距2.4米左右。
神农架长潭水怪,湖北神农架,1985年7月的一天中午,石屋头的一位村民路经长潭,长潭周围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突然之间水面翻动,哗哗直响,冒出几丈高的水柱。村民非常惊奇,再仔细一瞧,发现水中有好几个“癞头包”正在向上喷水。它们的皮肤呈灰色,头扁圆形,有两只比大饭碗还要大的圆眼,嘴巴张开后足有一米多长,样子十分吓人。前肢端生有5趾,又长又宽,扁形,在水中呈浅红肉质色。
赛里木湖水怪,2007年6月17日早晨9点45分钟左右,新疆首届环赛里木湖自行车赛第三赛段发车前夕,在赛里木湖的湖面上,大约离岸100米处,突然一个庞大的东西在水中游动,长约20米左右。大家纷纷围拢在岸边对着湖中指点、大叫,过了十分钟后,白色露出水面部分渐渐沉入湖底,湖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无实物证据。
卡布罗龙的原名Cadborosaurus willsi原意指卡布罗湾的“爬虫”或“蜥蜴”。据信它是一只有着长长的脖子,像马一样的头、大眼睛和背部隆出水面的怪物。有关它的目击报告,多年来一再出现。无实物证据。
瓦屋山水怪,四川省洪雅县,据瓦屋山当地的村民介绍,当时在瓦屋山的水库上,突然涌出一巨浪,肉眼隐约可见有一大型的不明生物在游动。
猎塔湖水怪,出现位置四川甘孜,猎塔湖中的水怪,身体淡黄、头部青灰、体长三米以上,运动方式多样,头部喷水。
湖光岩水怪,出现位置广东省湛江市,其西南18公里的地方,湖光岩面积2.3平方公里,可能是4-7米长的大鱼。
铜山湖水怪,发现者称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趴在岸边的岩石上,半截身子在水里,另半截身子在岸上,有四五米长,两个发“绿光”的灯泡是它的眼睛。它的头有牛头般大小,状如蛇首,上面还长有两只短角;嘴是扁平的,有簸箕般大;鼻孔有核桃般大;而其露出水面的皮肤相当粗糙,还附带有铜钱般大小的灰色鳞片;整个身子看起来像一条大蛇,但却带有两个爪子。
镜泊湖水怪,黑龙江颜色漆黑,形状滚圆的不明生物,它全身散发着亮光,在水上出现了七十多秒后消失不见。
双潭湖水怪,湖北省洪湖市,目睹者介绍湖怪形体硕大呈弧形,看不见头尾。湖怪的眼睛像两个发着绿光的大灯泡,头约有1米粗,眼睛直径约0.15米,两眼相距0.4米左右,伸出鳖一样的灰色头部约1.2米,嘴巴是尖的,两眼鼓起,整个外形看上去很像是一只巨大的鳖。
文部湖水怪,西藏文部湖,据目睹者介绍,这个怪物的身躯有房子那么大,形状和牛身类似,脖子很长,脑袋比较小,在湖里沉浮游曳。这只水怪不仅外貌骇人,生性也十分凶残。
最奇怪的是贝加尔湖水怪,没有任何描述,模糊的照片也没有,而贝加尔湖是最大的。这就很神奇。
武汉晚报7月26日讯(记者陈奇雄)7月25日,家住汉南的市民杨先生前往长江汉南纱帽段岸边钓鱼时,意外看见有至少三只“水怪”在江水中嬉戏。他用手机将水怪们活动的场面拍成了小视频。专家仔细研究该小视频后表示,杨先生拍下的水怪,有可能是江豚。长江汉南纱帽水域惊现三只“水怪”?

专家:疑似长江江豚
35岁的杨先生是一名野钓爱好者。他介绍,7月25日早晨6点30分许,他前往长江汉南纱帽段岸边寻找钓位时,突然看到离岸边四五十米远的江中,有至少三只大型“怪物”在江面上追逐。这些怪物体长约1.5米,全身呈灰黑色,似鱼但不是鱼。它们没有背鳍,在水中欢快地翻滚跳跃,有时还将光滑的背脊露出水面。
杨先生说,他觉得这些水怪应该是传说中的江豚。于是,他连忙掏出手机,将这些水怪活动的场面用小视频记录下来。
7月25日下午,记者将杨先生拍下的小视频传给两位专家鉴定。
武汉市东湖海洋世界馆长、水生动物专家杨浩先生说,他仔细研究了这段小视频后,无法确定视频中的怪物是江鱼还是江豚,“视频中的图像太模糊了”。
湖北省嘉鱼县江豚保护协会资深会员、在野外观察长江江豚多年的赵世锦先生则称,他将这个小视频反复观看了多遍。他分析,杨先生目击的地点,靠近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在该江段活动的江豚多,观测者经常在此观察到江豚。同时,时间上,夏天的早晨是江豚活动频繁期,加之视频中水生生物的外形、泳姿等信息,他初步判断,是长江江豚的可能性较大。
湖北省水产局工作人员强调,自2016年长江大保护政策实施以来,长江水生态环境正在变好,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也被遏制,但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市民偶尔在长江武汉段看到或拍到长江江豚活动场面,很正常,希望市民们不要它们。
【链接1】
科考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1012头
鄱阳湖、洞庭湖是最重要栖息地
据悉,农业农村部7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及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实施情况。
据悉,考察由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参加单位包括了国内主要豚类研究机构、长江中下游各豚类保护区管理部门、渔政管理部门、公益环保组织和志愿者。考察于2017年11月10日至12月31日实施,历时52天,覆盖了宜昌至上海1669公里的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
本次科学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干流约为445头,种群趋于向受人为扰动较少的江段集中,过半数水域种群持续下降或没有发现,种群分布呈碎片化特征。洞庭湖约为110头,鄱阳湖约为457头,两湖中丰水期分布较为广泛,枯水期主要分布在河槽和大型沙坑中。
考察还发现,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内以湖北鄂州至安徽安庆江段分布密度最高,湖北宜昌至鄂州江段分布密度居中,安徽安庆至上海江段江豚分布密度最低。鄱阳湖是野外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洞庭湖次之,两湖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
【链接2】
江豚种群降幅遏制
仍极度濒危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依然严峻。
据介绍,2006年考察的时候,估算有1225头,到了2012年降到了505头,种群年下降速率大概是13.7%,可以说是急剧下降。到2017年,种群数量大概是445头,这5年从505头降为445头,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没有下降那么快,5年才下降10%。
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原因主要是人类的活动的干扰,这个因素依然是威胁长江江豚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像水域污染、工程建设、航运发展、过度捕捞,还有非法采砂等等人类活动,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长江江豚,压缩江豚的栖息地,栖息地质量下降,种群分布碎片化严重,干扰江豚的通讯交流,都可能导致长江江豚意外死亡。
【链接3】
江豚有望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悉,农业农村部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等方面,对江豚开展保护,先后在干流及两湖建立了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故道建立了4处迁地保护区。
近年来,有许多人呼吁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我国1988年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发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把长江江豚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江豚的濒危程度和保护工作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声,2014年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去年年底,农业农村部通过部常务会议,决定报请国务院将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农业农村部正跟国家林业局进行会签上报国务院批准。一旦有最新消息,农业农村部将第一时间对外发布。
编辑 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