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最美7大古镇古村,自古江南繁华地风情别样美好 100块钱吃五顿,镇江真是一座好吃便宜到让你吃醋的城市

江苏,镇江。

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市内有三山、茅山和众多名胜古迹,更有绝美古村古镇。

一起来看看最美的7处。

1 宝堰古镇

江苏镇江最美7大古镇古村,自古江南繁华地风情别样美好

宝堰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自西周泰伯、仲雍奔吴,其间历4000年,经吴楚之争、东晋之乱、唐末动荡及明清移民。先民在此筑堰,围湖为田,繁衍生息,视堰为宝,故此得名“宝堰”。

宝堰处在通济河边,水路发达,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清末民初,宝堰商贸进入鼎盛时期,便捷的水运促进了商业繁荣,沿着通济河和老街开设了数百家酒店、饭店、茶馆、酱园、粮行、木行、商店、客栈等等。十多座祠堂、庙宇、酒楼、私塾、学校交错于集镇之间。街面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

江苏镇江最美7大古镇古村,自古江南繁华地风情别样美好

古镇有着完整的民国商埠石街群,这也是江苏西南地区最大的镇级石板街群。民国镇的街巷空间格局与风貌特色,依势就水的商行、店铺、庙宇、码头等建筑功能格局;丘陵多洪过水区的生活空间与建筑形态。

江苏镇江最美7大古镇古村,自古江南繁华地风情别样美好


老街两侧的古建筑起源于南宋时期,也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目前残存的几十处江南徽派古宅,大多饱经沧桑。遗留的古建筑近看青砖灰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高脊檐,入内雕梁画栋、花格门窗,只是褪去了往日神采。

2 延陵古镇

在镇江丹阳的西南部有一座镇,与丹徒、金坛接壤,属省级革命茅山老区,是丹阳的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江苏省1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它就是延陵

延陵是我国古镇之一,古时为邑县,其历史可以追至周朝。秦始皇二十五年,延陵为县,后又改叫毗陵。宋熙宁五年(1072年)前,延陵镇为古延陵县治,县城建设规模较大,后改为镇。

“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使丹阳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董永传说已同“白蛇传”传说、抗英斗争传说一样,成为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亮点。

由丹阳延陵镇出镇往南约500多米,有一座“望仙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先后在这里仰望天空、企盼七仙女回归人间的地方。在望仙桥村的西面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名叫董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人家,但却是传说中董永的故里。据说董溪村一带原来还有董永墓、董永庙,但都因年代久远,湮没了。

另外,延陵境内现有凤凰山遗址、季子庙、贺甲战斗旧址等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九里景区已被授予国家AA级景区称号,先后修复和开发了沸井、孔子手书季子碑、戏楼、季子农庄等景点,其中,孔子手书季子碑正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3 千华古村


千华古村建筑面积将近40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江南民居风格。乾隆重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给了千华古村厚重的文化依托,使其遵循:乾隆六幸,市井文化,佛教文化,着力展现厚重的文化脉络,集山镇水镇佛镇为一体。目前还保持有,钱庄,镖局,米行,酒楼,茶肆等等。

千华古村依托宝华山山水胜景,依山势、水文而建,建筑风格统一为古木建筑,充溢着清朝风格的村落古色古香、八面玲珑、清净秀雅,时时处处展示着清朝时期民俗文化——衙门、镖局、钱庄、茶楼、茶叶铺、醋作坊、粮油铺、酒馆、酒坊、肉铺、小吃铺、首饰铺、香烛铺、古玩字画铺、许愿楼等。

尤其冬天雪景时,古村的条条古巷纵横,家家木窗堆雪,悠悠青石板路抒写着江南的诗情画意,别样风景。


4 儒里古村


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江南传统村落,儒里村社会文化底蕴丰厚;“乡老”活跃,凸显江南传统村落的“儒家风范”。待到乡村公路转折成蜿蜒的乡间小道,门户幽深的儒里古祠映入眼帘,这时光倒流的感觉便分外强烈起来。


儒里原是长江航道东移后留下的一片江滩沙地。 是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现住朱姓居民4400多人,近二百年里,从这里迁往大江南北及海外的朱氏子孙不下千余人口。传说由乾隆题改“儒里”,取意:文公后裔居地,儒人之故里也 。


相传明朝初年,朝廷差官张贺和朱亨押解犯人到京城因耽误了差期,将遭杀头之罪。当时遇一算卦老人,老人对他们说:“你们一行已无回头路可走。往南属火,困难重重;往西属金,杀气重重;往北是江,水阻生路。只有往东属木,有活路。哪天碗掉下来的地方就是你们安家落户之地。”当他们走到儒里村时,看到一个人在塘边洗碗,碗不小心掉到塘中,怎么找也找不到。张贺和朱亨猛然想起路上算卦老人事,于是放掉了犯人,在这落了脚。张贺就是丹徒张氏的始祖“贺三公”。 之后,他在儒里夹沟安家,朱亨也在离此不远的儒里大街上落户,他成了丹徒朱氏的迁徙始祖“亨三公”。


张氏和朱氏在丹徒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圩里”是当时的原始地名。一直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在圩里看到读书人如此之多,便提笔写下“儒里”。后人又将这“儒里”二字镌刻在寸头的券门之上,并将村名改称“儒里”。


儒里有着江南乡村特有的清雅娟秀,狭长的石板小路旁,蓬草丛生,柔软的藤蔓攀附着低矮的灌木,悄无声息地爬上农舍的砖墙。有兴致的人家会在房前栽上两株月季或者凤仙,覆着灰瓦、刷着白漆的农家小屋便因着那星星点点、深深浅浅的红,变得格外秀雅。

6 葛村古村



丁岗镇的葛村,是江苏省政府评选的第八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虽然沿着乡道的房子都是两层楼,但从巷子进去,清水砖,空斗墙,黑色的小瓦,因为年代久远,有的老宅上已经长了草,让人有一种时空穿越感。

早在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即生活在这里,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器,从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乃至原始工业的生产,世代繁衍。

葛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大片,精美绝伦、古意盎然的明清古建筑,可算是该地区民用建筑中历史最久远、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古住宅建筑群,是研究明清建筑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体。


葛村的村民其实不姓“葛”,而是姓“解”。南宋时期,康王赵构南渡,一个名叫解寿辉的侍卫将军率领族人从山东迁徙到了镇江。因为老家是葛村,为了纪念自己的故乡,所以把这个村庄定名为葛村。曾用名蓝埜,埜为野之古字,从这个字,即可看出蓝埜,也就是如今的葛村悠久历史。

解氏宗祠,位于葛村村中心,主体建筑均为歇山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1813.56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庭院里为青石板铺路,主要殿堂屋内地面采用罗地砖平铺,建筑工艺极其考究。其正房有四进,由南向北,位置逐步升高,气势雄浑。它不仅是最值得葛村人骄傲的古典建筑,也是葛村解姓居民当年顶礼聚会的场所,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7 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古街。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更是把西津渡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这条著名的长江渡口,因其1300多年的人文内涵,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泱泱的古渡口文化,千百年来滋润并警示着一代代后人。


西津渡古街街位于江苏镇江博物馆旁,如果不是刻意前来,很可能就错过它了。这条始创于六朝时期的古街,走过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终于形成如今的规模。


西津渡,在三国时期被称为“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作“西津渡”。在历史上,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团素有密切关系。但沧海桑田,如令古渡早已不在,只剩下一条沾染上岁月气息的占街,安放那些与之有关的记忆。

西津渡倚山而建,沿街面行,上了些年岁的青石板路一直延伸到街道的尽头,从原是英国领事馆的镇江博物馆旁,拾数十级石阶而上,穿过一道雕花砖砌,写着“西津渡街”的拱门,在视线的左前方,便是积淀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拱门之外,有一些外观为中西风格相融合的建筑,门内却主要是中式阁楼、亭台、塔庙,中间夹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蜿蜒小道,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

自三国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第一渡”之称,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拥有众多古街没有的优势:坐断西南,扼守漕运,商贾云集,楼船竞渡。更有史料记载“江浙闽海物资,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来,日不暇接”。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欢迎关注古村记头条号

(更多县市古村古镇关注微信号,搜微信号:gucunji)

月中去无锡的时候顺道去了趟镇江,初衷是冲着镇江凯悦去的,Cat1的酒店最适合刷环球客了。

100块钱吃五顿,镇江真是一座好吃便宜到让你吃醋的城市


100块钱吃五顿,镇江真是一座好吃便宜到让你吃醋的城市

说实话对这趟镇江之旅,我并没有抱太多的期待。不过是出发前急匆匆找镇江本地的朋友推荐了一下吃喝玩乐的好去处,加上在酒店闲来无事看了看APP上的推荐美食。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里,我从来不知道,镇江是这么好吃的一座城市

100块钱吃五顿,镇江真是一座好吃便宜到让你吃醋的城市


历史上镇江也是个好地方,1400多年前隋炀帝杨广开凿了南北长达2700千米的大运河,而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划分江南、江北的最佳地点,就是镇江。


在镇江的街头巷尾吃了三天两夜以后,我不得不佩服:镇江人真的会吃!

说起镇江的美食,最有名的要算“镇江三怪”了:面锅里面煮锅盖,香醋摆不坏,还有肴肉不当菜


镇江锅盖面,也称小刀面,是中国十大名面之一,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因为“面锅里面煮锅盖”的怪而闻名,就是说把锅盖煮进汤里,做好后汤清面软,不粘不乱,青头鲜嫩。



而说到镇江的醋也是一绝,全国最有名的产醋地有两个——镇江和山西。

相比于山西的老陈醋,镇江的香醋更有江南婉约的风味,酸而不涩,香中带甜,并且存放时间越久越香醇。


最后一怪的肴肉,是选用猪蹄为原料,经硝、盐腌制后,配以葱、姜、黄酒等多种佐料,以宽汤文火焖煮到酥烂,再经冷冻凝结而成的。

吃锅盖面时顺便点上一盘肴肉,配着姜丝,加一点香醋,就是最“镇江”的一顿镇江早餐了。


锅盖面


镇江人爱吃面是出了名的,面馆是每条街的标配,还有不少南京人特地跑到镇江来吃面的,可见这里的面有多受欢迎。


镇江面的浇头也特别多,比较常见的有长鱼(黄鳝)、腰花、香肠、肥肠等等。面有细面和小刀面两种可选,小刀面会相对粗一些,口感也更硬。部分店的汤底还分红汤和白汤,红汤就是加了酱油的汤底,点单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老赵面店

每次经过这家店基本都是大排长队,而且本地人居多,那味道想必不会差到哪儿去。于是挑了一天早起七点半赶来,幸好队伍还没有很长。


先在点菜区点单,再去拿面的队伍领面。


价钱很地道,满满一碗面和料都很足,起锅的时候围观了一下,先放料再加汤,干面下锅以后经过短暂的焯烫就起锅了。



点了招牌的长鱼腰花面和一块肴肉,这家面的味道相对比较清淡,但是汤头很鲜,带着猪油的香气和一点略微的甜。


红汤汤头的酱油味有讲究,煨得长鱼和腰花一点都不腥。主要腰花和黄鳝处理得都挺干净,本来还担心会有腥味事实证明一点也没有,口感很嫩,配上香干韭菜和素鸡入口,再来上一口嚼劲十足的面条,舒坦。


肴肉看着有点像即食的火腿,加醋和姜丝吃比较好,都是纯肉做的所以肉香十足,单吃会觉得有点腻。


地址:双井路和大西路交叉口

营业时间:5:00-14:00


欣达面馆

也是本地人最爱光顾的面馆之一,人气很旺,天气好的时候经常要在户外加桌子,特色是干拌面和长鱼汤,本拌面爱好者必然不能错过。


点了香肠肉丝干拌面,底料是用猪油和葱蒜末加青椒丝香干做的,酱汁带着浓郁的蒜味,即使是细面条口感也很好,拌匀以后非常入味,但一碗下来又不会觉得油腻。


长鱼汤撒了胡椒粉,口感爽滑,汤头新鲜肥美。问了店家,才知道长鱼汤的制作十分讲究,主原料选用无名指粗细的长鱼,需经过氽鱼、割丝、煮烫、炸丝、提浮、合汤、烩丝、配汤等一系列工序。


一口拌面一口汤,简直是绝配,再次把这家安利给和我一样喜欢吃拌面的朋友。


地址:润州区天桥支路50-1号

营业时间:7:00-14:00


镇南面馆

镇江的面馆大多是老字号,环境也就不做过多的要求了,但解放路的这家镇南是难得的好吃环境又好,听说是老店装修过所以才这么敞亮。


镇南面馆的菜单选择特别丰盛,有单浇头和双浇头近20多种浇头可以任选,浇头推荐双料各半。我点的是长鱼肥肠各半,大肠处理的很干净,小刀面有筋道十分满足,重点是这么大一碗面才十几块,一杯奶茶钱都不用。


自助小菜有小黄瓜和雪菜,后厨基本是半开放式的,可以看到一口飘着锅盖的煮面锅。


人气很旺,即使过了饭点也有络绎不绝的客人。

吃面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入乡随俗地来一块肴肉,和面一起吃,配上镇江香醋,味道真的不错。

地址:润州区解放路4号

营业时间:6:30-14:30


除了上面这几家,还有一家大伙儿都挺推荐的大华,爱好重口味的朋友也可以去试试,奈何我去的时候太晚了面卖完了所以只能遗憾作罢。镇江的面馆不少开门都很早,基本好吃的几家中午过后就卖完关门了,想去吃面的朋友记得赶早。



街头小吃

在镇江凯悦附近随便溜达,就能发现四处暗藏美食,物价低到100块钱一天可以吃五六顿,简直太感人了有木有!


大市口老太臭干

镇江小吃地头蛇之一,每天下午一点半以后才出摊,据说是不少镇江人从小吃到大的炸臭干。如今最初摆摊的老太已经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但味道还是一样地道,尤其推荐臭干和素鸡。


刚炸好的臭干从油锅里捞起来后,老板会先把每个臭干戳几下,浇上特调的五香调味汁,再根据你的口味涂上辣酱。


来的时候看到不少人端着盘子站着吃还觉得不适应,后来看着刚出锅的臭干,我也没忍住趁热站着来了一口,果然外酥里嫩,口感饱满。


地址:苏宁广场对面关门的新华书店背后的小巷子里(就按这个找不会错)

营业时间:13:30-卖光


江滨新村特色臭干

比起大市口的老太臭干,个人更喜欢这家江滨新村特色臭干,距离镇江凯悦也不远,藏在附近的一条遍布小吃的巷子里。


他家只有豆腐干和火腿肠,豆腐干3块钱一串,火腿肠2块钱一根。酱汁是略微有些甜辣的蒜香味道,简直太符合我的胃口了。


一句话总结:喜欢重口味的可以去老太臭干,喜欢鲜甜口味的来吃江滨新村准没错。


地址:京口区宝塔巷(甘露商城后面)

营业时间:10:30-22:00


丁脊壹绝

这个小吃摊绝对能勾起你小时候学校门口的炸串店记忆,摊子已经出了好多年了,每天下午三点半,这个居民楼小巷子里的炸串摊前就围了不少人,来的一般都是本地的老顾客,还有从小吃到大的,也算是镇江的“老字号”了。


卖得品种不多,只有王中王火腿肠、烤肠和里脊肉串,但招牌的炸肉串基本是人手一串。


这里的里脊肉串又大又厚实,价格也不贵,三块五一串就可以圆了大口吃肉的梦。


火腿肠也是炸得脆脆的,撒上葱花一起炸就更入味了。


起锅后调味粉可以自己根据口味放,一口咬下去是实打实的肉香,而且越嚼越香。


地址:小观音楼巷8号-A20

营业时间:15:30-卖光


吴家馄饨

藏在巷子里的一幢花园小洋房里,虽然是馄饨店但神奇的是甜品做得颇有口碑,店里的环境也很怀旧复古风。



桂花赤豆糊加芝麻汤圆很喜欢,一端上来就能闻到藕粉和桂花的香味,红豆已经煮得绵密软烂,里面的小圆子也是,微微的甜度加上藕粉的清香,一切都是刚刚好,口味不喜欢太甜的可以不加芝麻汤圆也很好吃。


天冷的时候可以来试试玫瑰椰奶杏仁霜,看评价也是热门单品。


地址:南门大街303号

营业时间:9:30-19:30


津津老鸭粉丝汤

老鸭粉丝汤也算是江苏特色,虽然南京的更有名,但是据说南京人最爱的鸭血粉丝,最开始也是从镇江起源的,镇江人对老鸭粉丝汤的爱,绝对不输南京人。


这家津津老鸭粉丝汤也一点不比当初在南京吃的逊色。新鲜的鸭内脏,配上每天熬制的浓郁的鸭汤,不要太入味。


还有鸭头、鸭腿、鸭脖子和卤蛋等等都是自己做的,

汤底浓郁鲜美,能喝到一股奶香味,喝完一整碗也没有口干的感觉,说明是实打实的材料熬出来的,不是勾兑的。


地址:正东路22-11号/宝塔巷4号

营业时间:9:00-20:00


咖啡馆


氤CAFFEINE

相比杭州上海苏州,镇江的独立咖啡馆选择实在是少的可怜,但这家工业风的装修,木质的桌椅,加上咖啡口味也棒,在镇江实属难得。



咖啡品质不错,手冲是招牌,加上就在苏宁凯悦后面的一条街上,所以在镇江就靠它来解一解咖啡的馋了。



老板还会和你聊聊关于咖啡的小知识,推荐豆子和各种喝法,老板娘做的蛋糕也不错,看到有不少人来打包的,的确是很温馨的一个小空间,推荐给去镇江玩的咖啡爱好者。


地址:经折巷市政路23号104

营业时间:11:00-21:00


中餐厅


凯悦享悦中餐厅

苏宁凯悦,绝对是镇江最好的酒店没有之一,不管是房间还是喝下午茶的大堂吧,都可以俯瞰长江景色。享悦中餐厅也是我觉得镇江最好的中餐厅了,用餐环境加上服务,最重要的菜品,都可以给高分。


正如菜菜经常说的,凯悦系的餐厅品质一般不会太差,镇江这家也不例外,盲点也完全没有踩雷。


淮扬鸡头米虾仁和核桃仁爆牛仔骨火候掌握的都恰到好处,非常符合本江浙人的口味。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里独家的醋冻肴肉,用镇江香醋冻搭配肴肉,既提升了菜品的颜值又解腻提鲜。在凯悦吃过这个醋冻肴肉后,其他地方吃的肴肉都被妥妥秒杀。


工作日的中午去大堂的景观位都坐满了人,去吃的朋友记得提前订位。



散步好去处


金山寺

金山寺也叫江天禅寺,它也是《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看过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走到金山寺的门口,便能看到康熙御笔亲题的“江天禅寺”匾额。



大多数人听说金山寺,应该也是因为水漫金山的传说吧。


法海其实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僧,只是不少电视剧为了美化突出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而把他过分黑化了,金山寺里的法海洞就是当初法海高僧修炼的地方。

除却神话故事,金山寺也和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寺,享有佛教盛名。夏日的午后,游客没有很多,在这亭台庙宇之间,内心都仿佛回归了平静。



西津渡

镇江的西津渡,是一条历尽千年沧桑的古街,但是相对其他古镇游客真是非常少了,适合慢慢走走看看。



这里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代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风格迥异,别有韵味。




在镇江呆了三天两夜,对这座城市的好感不止一点点,一改我对它最初的印象。这座小城的生活很慢,节奏刚刚好,物价又十分感人,何况还有那么多好吃的。这次还有几家没来得及吃到的面馆小吃,下次再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