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山东首展落户岛城 让我去那绝色的世界,赏花,观鸟,阅尽山川风物丨译林书讯·夏

视频加载中...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交融,人文荟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今年夏季,青岛又迎来一场艺术与文化盛事,这就是博物馆级的大展《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从7月2日至11月21日,该展览会在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麦凯乐六楼举行。这次展览是由大英图书馆授权、上海博氪球信息科技主办、青岛瑞博恩承办、苏马体育文化协办、由麦凯乐青岛总店场地支持的。

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山东首展落户岛城

据悉,从去年开始,博物馆级的大展《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风靡上海、深圳、成都、深圳、南京郑州等地。展品上至宇宙星图,下至海怪奇珍,它们的作者名单就像一本世界文明史的教科书目录,从无数影响过世界历史的“关键像素”中扩容你的知识边界。

享誉全球的大英图书馆是座“人类知识的宝库”

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山东首展落户岛城

大英图书馆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始于1753年,185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图书馆之一,保存着超过2亿件藏品,包括各类书籍、手稿、期刊、报纸、杂志、剧本、专利、地图、邮票、图画、录影和录音等,涵盖了400多种语言。它还有700多万份录音档案,跨越岁月流沙,纵贯人类文明史,被誉为殿堂级知识宝库,一天看5件,需要8万年才够看完所有藏品。

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山东首展落户岛城

它藏有无数世界传奇名人手稿、著作。牛顿、莎士比亚、狄更斯、达芬奇、莫扎特……无一不是精、珍、孤。有些藏品可追溯至数千年以前……

五大主题将珍宝汇聚一堂

本次展览包含五大主题:探索世界(序厅)、文化长廊、科学嘉年华、音乐时光、童话迷宫。将大英图书馆珍宝汇聚一堂。展览采用不同的场景将文学和科学巨著,通过有趣的角度跨界组合,生成一幅幅世界文明的缩略图景,以启迪文艺爱好者、青少年及儿童探秘历史,开拓智慧。

探索世界(序厅)有世界最大的地图集之一,两人抱不过来的古地图《克兰基地图集》,它在英国皇室珍藏已超过150余年,展开尺幅超过2米。文学长廊区有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巨作——莎士比亚名作集《First Folio》,它是莎士比亚存世足本戏剧合辑。若没有这部巨著莎翁半数剧作,可能无缘面世。科学嘉年华区展出的《永乐大典》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是震惊世界的鸿篇巨制,但屡遭浩劫,原计2万余卷,得以存世的副本,至今不足400余册……

在音乐时光区,我们可以穿梭到百年前爱迪生发明蜡筒留声机开始记录声音的时期,看一看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手稿乐谱,听一下巴赫、肖邦等作品早期录音片段。童话迷宫区有实景的万花筒、爱丽丝梦游仙境、巨人国、颠倒屋、皮影戏小屋等。在这里,一个个儿时经典,等你发现……

这场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综合体验的大展,不仅为我们带来一场无可比拟的艺术与文化盛事;还能使游览者“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化历史的奇幻魅力,面对面地与历史名家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深度交流,对话文艺巨匠,聆听大师们的智慧……

上海博氪球信息科技的运营总监穆峻介绍:“这次展览主要是通过文学和科学两个线索,对我们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扫描。世界像素,这个含义就是如果我们把世界文明史看成是一幅图画的话,那么在这里面一篇篇巨著、一个个名人,其实就是在这里面的关键像素。我们就尝试把其中的这一些关键像素拼凑起来,给大家一个可以跨界,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组成一个世界文明的图像。”

现场一位观众说:“我很早就想到大英图书馆去参观了,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这次的《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也算是帮我完成了一个心愿,我也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手稿等,让我大开眼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

刚刚过完30岁生日,一声蝉鸣将沉浸在Party中的译林君从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叫醒,夏天宣布正式来临。

夏季,是浪漫的旅行季,也是阅读的黄金季。沙滩度假,旅行途中,带上一本书,精彩的文字让你沉浸其中,便是清凉一夏。

让我去那绝色的世界,赏花,观鸟,阅尽山川风物丨译林书讯·夏

译林君也非常给力地为大家奉上了新鲜出炉的“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星期天早上的远足》《给大壮的信》等这样适合随时随地阅读的作品,还有《儿童心理学》《德意志公敌》《理解媒介》《西西里史:从希腊人到黑手党》《庆历四年秋》等引人深思的新书。

还等什么呢?赶紧提起你的小皮箱,带上你的放大镜,跟着译林君一起去那绝色的世界,赏花,观鸟,阅尽山川风物吧!

点击书名即可购买

1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春满北国》 《夏游记趣》

《秋野拾零》《冬日漫步》

让我去那绝色的世界,赏花,观鸟,阅尽山川风物丨译林书讯·夏

作者:【美】艾温•威•蒂尔

译者:颜元叔、南木、唐锡如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美国自然美学大师艾温•威•蒂尔耗时十五年,行程七万六千英里,记录美国大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貌,写就了“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

作者以平实却又精妙的语言深入记述了自然中的生物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的活动,以博物学家敏锐的感官与作家优雅的手笔展现了一个我们无从感知的美丽世界。毫无疑问,“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是自然写作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也是五十年间,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自然作品,特别收入白宫图书馆典藏。

2

“天际线”系列丛书

《鸟类的天赋》

让我去那绝色的世界,赏花,观鸟,阅尽山川风物丨译林书讯·夏

作者:【美】珍妮弗·阿克曼

译者:沈汉忠,李思琪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乌鸦真的能将石子投进瓶中取水吗?麻雀为何成为街头巷尾常见的小鸟?信鸽凭借什么样的导航能力飞越千里?《鸟类的天赋》以一趟寻找聪明鸟儿的环球之旅,为我们逐一解开了这些谜题。

在本书中,获奖无数的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记录了关于鸟类智慧的动人故事:美丽的鸟儿是你我生活中的过客,也是鲜为人知的能工巧匠、学习达人、藏宝专家;演化的力量塑造了它们的智慧,给人类大脑智力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启示。本书通过描绘物种演化的奇妙历程,彰显了万物平等的理念,重新唤起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3

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作者:曾启雄

译林出版社 2019年3月

一本小书,从茜草到朱砂,带你触摸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色彩学研究专家曾启雄以其多年来的研究功底,考察了那些只存在于历史记录中的色彩,它们在岁月的侵蚀中褪色、模糊、甚至被遗忘。作者还潜心钻研传统染色的技艺,复原出了那些令人心驰意动的颜色,还原传统色彩相关的动人故事,重拾中国人独特的色彩记忆。全书收藏100余张高清彩图,裸脊装帧,引领你走入古典之美。

4

谈话录

作者:王安忆 张新颖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本书是两位以文学为志业者的真诚对话,是一部个人写作史,也是对当代文坛的一次回顾。

在书中,王安忆谈到自己如何感受写作的快乐,坦承文学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谈小说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谈虚构与审美化的力量,谈创作者对时代的关切和疏离。她回忆与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学前辈的交往,谈及陈映真、史铁生、陈丹青等对自己的影响,畅谈与莫言、余华、阿城等当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5

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作者:苗炜

译林出版社 2019年5月

《星期天早上的远足》收录了苗炜创作的七部中短篇故事。他用奇异的想象力描绘城市男女的精神图鉴,上演孤独、梦魇、喧嚣、傲慢、失落、拯救的戏剧……他们心藏隐秘的梦,在城里城外遍地漫游。

如果你喜欢卡尔维诺、王小波,那也应该进入苗炜创造的小说世界,观察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图景。

6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作者:苗炜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月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收录了苗炜多年来的旅行随笔,他探访名城,在耶路撒冷、巴黎、东京、伦敦、莫斯科寻找历史和文学的遗迹;穿越西伯利亚荒野,感受俄罗斯大地上翻涌的过往;品尝咖啡、美酒、美食,追寻小说和诗歌的踪迹。这世界无尽美丽,值得我们跟苗师傅一起探寻。

7

给大壮的信

作者:苗炜

译林出版社 2019年5月

何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中年为父的作家苗炜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他的回答。儿子大壮出世后,苗炜陆陆续续写了三十八封信,有长,有短,点点滴滴,回忆自己的成长,记录某些片段中的体验,唯愿孩子将来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烦的时候,可以透过这些记录,知道自己并不孤独。

8

电影

作者:【英】迈克尔·伍德

译者:康建兵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一个多世纪以前,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曾让电影的第一批观众感到震惊和害怕。如今,电影已成为一种通过光影讲述故事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造梦空间,一次与“真实”世界亲密接触的机会。

本书中,伍德为我们撷取了种种发人深思的电影片段,对电影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探讨,带领我们领略电影这一梦幻国度的绝美风光。

9

儿童心理学

作者:【英】乌莎·戈斯瓦米

译者:吴帆

译林出版社 2019年6月

从出生到青春期,当代儿童的养育问题引发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本《儿童心理学》以可信、前沿、易读的方式,讲述了童年期的依恋、学习和社会认知。

乌莎·戈斯瓦米教授探究了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利用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语言发展和逻辑推理等关键问题。儿童与同龄人的关系为何对于心理发展尤其重要?儿童如何以及为何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现阶段的发展为成人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这些家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关心的问题都能通过《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获得解答。

10

观念的力量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译者:胡自信,魏钊凌

译林出版社 2019年6月

以赛亚·伯林爵士(1909—1997),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观念的力量》收录伯林此前不曾集结成书的22篇文章,从伯林对自身学术道路的梳理,到令他成名的俄国思想家研究,再到令他享誉世界的自由论述,无不以优雅的文字和磅礴的论证,证明伟大的观念可以革新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而可怕的 观念也可以给世人带来厄运和灾难。

11

伯林书信集(卷二)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译者:陈小慰 叶长缨 张慧仁 余梅娴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伯林书信集》第二卷,记录伯林1946至1960年的青壮年生涯,重返牛津,学术转变,父亲去世,成为丈夫……个人身心的成熟,战后世界的变化,皆体现在书信中。

12

概念与范畴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译者:凌建娥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概念与范畴,是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自己的尺度。

《概念与范畴》收录了伯林早期的哲学论述和后期数篇关于科学历史学、政治理论和多元主义的文章。伯林总是说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抛弃了纯粹的哲学研究,转向观念史领域,但我们还是能够从本书收录的前后期文章中辨识出他学术生涯关键的连续性,这正是伯林之所以是伯林的缘由。

13

理解媒介

作者:[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

译者:何道宽

译林出版社 2019年3月

麦克卢汉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理解媒介》的影响力更超越学科与时代。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14

西西里史:从希腊人到黑手党

作者:【英国】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译者:陆大鹏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两千年西西里故事 一整部地中海哀歌,青年翻译家陆大鹏全新力作。

歌德说:“西西里是万物的关键。”西西里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它兼要塞、信息交换所和瞭望哨于一体。数千年来,西西里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各种文化、各个民族在这座岛屿上碰撞摩擦: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西西里从属于所有这些势力,却未曾真正成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一部分。

读懂西西里才能理解地中海世界的纷繁局势。从希腊的城邦到中世纪的多元文化贸易中心,从意大利统一运动到黑手党的崛起,诺里奇用他的灵巧与幽默,讲述出西西里漫长、忧伤但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历史。

15

德意志公敌

作者:【美】杰弗里•赫夫

译者:黄柳建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犹太人是如何被纳粹塑造为全民公敌的?纳粹宣传家们又是如何操纵舆论的?

本书的作者以其学者特有的学术严谨性,充分利用了纳粹德国的新闻宣传文件史料,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党高层如何通过严格的新闻控制和宣传导向,来为其作为“最终解决方案”的屠犹政策做舆论准备的。

16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

《公民到领主》

《自由与财产》

作者:【加拿大】艾伦·梅克辛斯·伍德

译者:曹帅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私有财产权和国家权力如何主导西方的政治发展?现代社会如何诞生?自由、平等、人权等概念如何形成并持续影响今日世界?

政治学家艾伦·伍德杰作,从社会史视角重述政治文明,贯通西方社会变迁背后的大逻辑。

17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

作者:【英】 大卫·皮尔森

译者:恺蒂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月

书,还会有未来吗?人类制作书籍的历史,为什么也是一部珍贵的艺术史?除了承载文本之外,书籍是不是还传承了其他历史的印记?当传统书籍衰微,图书馆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数字化变革之下,孩子明天会继续捧读你我所熟悉的书本吗?

答案也许就在英国著名图书版本学家大卫·皮尔森撰写的这部图书简史中。

18

庆历四年秋

作者:夏坚勇

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庆历四年秋》展示了从宫廷到市井广阔的生活面,政治、社会、军事、外交,错综复杂;变革、权争、阴谋、人祸,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画之中,既有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读来兴味盎然,令人深思。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全新力作。拨开北宋兴衰转折迷雾,揭露一代帝王的隐秘精神史。

福利

假如这个夏天你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

你会带上哪本书在身边?为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前三的读者,

我们将随机赠送一本夏季书单里的新书。

本期编辑:大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