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灵验”寺庙 不知道不要错过 从圣寿万年寺改名,到火烧“潭柘寺”,看古人防火用心何其良苦
.雍和宫 男雍和烧香
祈福指南:

【一】“男雍和,女红螺”,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指男子去雍和宫祈愿最灵,女子去红螺寺祈愿最佳。
【二】在建筑格局上,雍和宫地势由北向南依次升高,最北边绥成楼的殿基高出雍和门近两丈,这种有违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设计,是出于风水压胜的考虑。
【三】很多人来这儿许愿后都实现了愿望,口口相传,雍和宫的灵验可谓名声在外,也让它成为北京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更是人满为患。
地址: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 门票:25元
2.红螺寺 女红螺祈福
祈福指南:

【一】红螺寺尾寺是观音寺,分前后两座,前一座是送子观音庙,可在此求佛降子。
【二】红螺寺的文殊菩萨,可求学业。
地址:怀柔区红螺东路2号 门票:40元
3.卧佛寺 求事业学业
祈福指南:

铜卧佛。建于元朝的此尊卧佛位于卧佛殿,相传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涅盘时的姿势。可求学业事业。
【一】 每逢初一、十五,可开放游客上香。
【二】 春节前后,会举行赏腊梅文化活动。
地址: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 门票:5元
4.孔庙 求考学升迁
祈福指南:
【一】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牌位。牌位位于大成殿,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在这里祭拜,可祈求考学顺利。
【二】 “四配十二哲”牌位。位于孔子牌位两边,四配即颜回、孔伋、曾参、孟轲,是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学生。
地址:东城区国子监街13号 门票:20元
5.潭柘寺 求官运亨通
祈福指南:
【一】 因为烧香灵验而备受皇家恩宠。康熙至光绪200多年间的皇帝,都曾来寺中敬香礼佛,官宦大员们也将潭柘寺作为进香的首选之地,以保官运亨通。
【二】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又被回龙、虎踞、捧日、紫翠等九座山峰环护,为风水宝地。
【三】每逢春节前后,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就会挤满潭柘寺。
地址: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 门票:55元
6.天宁寺 求事业有成
祈福指南:
【一】旧时外省到京做官或做生意的人,都要先到天宁寺拜佛以求平安或官运亨通。
【二】舍利宝塔永立不倒。相传寺中的千年宝塔下安放着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此塔的确在千年风霜中,在周围寺院几毁几建时,一直神秘地完整屹立。
【三】旧时每逢春节,皇帝便率领百官到天宁寺燃灯供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逢每月初八会点燃三百六十盏灯,百姓聚众观灯,祈祷吉祥。
阿弥陀佛像。位于接引殿内的一座接引佛,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拜佛可增福慧,保平安。
阿弥陀佛圣诞法会。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寺内僧人会诵阿弥陀经,庆祝阿弥陀佛圣诞吉祥。
地址:西城区天宁寺前街2号 门票:免费
7.万寿寺 祈福与祝寿
祈福指南:
【一】 明清两代皇家祈福祝寿地。清乾隆年间,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乾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
【二】 寺里不点香火,不需还愿。祈福的人只要在红色的祈愿牌上写下名字,愿望就能留在寺中得到永久庇佑。因此连寺内古树外面保护栏上都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护身符。
【三】 寺院位置在龙颈处。颐和园昆明湖沿长河流到永定河是一个龙的形状,颐和园位于龙眼,寺院在龙颈。
【四】 山门内屋顶上绘有白云和100只红蝙蝠,保佑洪福齐天。
地址:海淀区西三环路紫竹桥东北 门票:20元
8.大觉寺 平安符保平安
祈福指南:
【一】 大觉寺的平安符一直都很灵验,寺庙***挂满了人们祈福的红色平安符。
【二】 灵泉绕寺。环绕全寺有两道灵泉水,在龙王堂前积成龙潭,佑护着寺庙的生机与灵性。
【三】 迦陵舍利塔守护寺庙。位于寺庙最高处藏经楼院内,供奉的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
【四】位置地形奇巧神秘。大觉寺倚建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而莲花、善照两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有人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
地址: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乡 门票:淡季20元
9.八大处 求开运吉祥
祈福指南:
【一】 灵光寺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两颗佛牙舍利中的一颗,是佛宝圣物,庇护着八大处。
【二】 国际佛教协会大师来北京时,都会来八大处灵光寺朝拜,据说在这里请玉观音护身符,既能保佑平安,又能开运吉祥。
地址:西山八大处 门票:10元
10.妙应寺 意料不到的应验
祈福指南:
【一】 正如其名“妙应”,妙应寺白塔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实现愿望。
【二】 妙应寺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由皇帝主持的“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
地址:西城区阜内大街171号 门票:20元
11.广化寺 施粥消灾祛难
祈福指南:
【一】 广化寺建寺以来,一直坚持腊八节施粥的传统。佛教中,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百姓们虔信这一天喝到广化寺的腊八粥能消灾祛难,身心健康。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两三千人到广化寺喝腊八粥。
【二】 广化寺香火很旺,很多人都希望在这里受到菩萨的保佑加持。
地址:西城区什刹海北鸦儿胡同 门票:免费
12.戒台寺 祛灾难保平安
祈福指南: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戒台寺成为多达千人的避难所,很多人都相信,戒台寺的佛爷灵验,可保佑他们躲过劫难。
地址:门头沟区马鞍山 门票:45元
13.白云观 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每年农历破五,都会有许多人到白云观排队等待着摸石猴、打金钱眼,每日人数甚至过万。
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丘处机的遗骨便埋葬在殿香案下石座内。因此在这里求签许愿是全国出名的灵验。
难得的一座“真庙”,即由道士自己管理的道观,因此生机有灵性,香火不断。
祈福指南:
【一】 玉皇殿奉祀的玉皇大帝。神龛前幡条绣有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百寿幡”。可求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二】 全真七子。位于老律堂,作为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主求福寿延年。
正月初一到十九日,观内会举办春节庙会。因为传说每年正月十九,丘处机会降临人间超度有缘人,届时活动主要有“会神仙”“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其中,“摸石猴”是白云观最有名的活动。
地址:西城区复兴门外白云路东侧门票:10元
14.通教寺 往生助念
祈福指南:
【一】 通教寺是尼众丛林,都是尼师,寺规严整,道风纯正。这里为女性信众做临终关怀、往生助念效果很好。
【二】 通教寺是北方有名的净土道场,寺内宗教活动,以修持戒律为本,以净土为宗,念佛为归。
地址:朝阳区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 门票:免费
15.云居寺 求子求姻缘
祈福指南:
【一】 云居寺第六层殿大悲殿,供的是一尊千***千眼观音菩萨,而观音像左右,是许许多多童子,他们是香客许下求子之愿,愿望实现后还回去的假娃娃。因为娃娃太多,殿外还设置了专门的“娃娃库房”。“童子伴观音”也成了云居寺独特的一道景观。
【二】 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云居寺的浴佛法会古来有之,值得称奇的是每逢浴佛节,云居寺都会下雨,从未间断。更离奇的是,有时周边晴好,只有云居寺有雨。
地址: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 门票:40元
16.妙峰山 求子求健康
祈福指南:
【一】 灵感宫俗称娘娘庙,久负盛名。供奉着以“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首的五位娘娘,其他四位即子孙娘娘、送子娘娘、斑疹娘娘、眼光娘娘。地藏菩萨、药王、广生(文生)、财神分别在她们的左右和座下供职。求子非常灵验。
【二】 明代崇祯年间起,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数十万善男信女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清《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幅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对此进行了专门调查,出版《妙峰山进香专号》。
地址:门头沟区妙峰山风景区 门票:30元
17.碧云寺 数罗汉卜命运
祈福指南:
【一】 来碧云寺的人都会到五百罗汉堂数罗汉。数罗汉,是指随便选一尊罗汉数起,数到当年本身的年龄那一号止,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
【二】 碧云寺风水极佳,在历史上曾被多位重臣相中。
地址:海淀区香山公园北门 门票:10元
18.广济寺 参禅开悟
祈福指南:
【一】 广济寺是中国佛教协会以及中国佛学研究所所在地,许多高僧在这里驻锡,平常日子比较清幽,多是固定香客居士进出,是参禅开悟的好地方。
【二】 广济寺是全国佛教活动的中心,许多重要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 门票:免费
圣寿万年寺也叫白水寺。建于晋朝,最初叫普贤寺。自晋至唐朝晚期的五百多年中,由于屡屡发生火灾,不知烧了多少次,重建了多少次。

一、圣寿万年寺改名
频繁的火灾,使人们不能不去探索其发生的原因,并寻找预防的方法。到唐僖宗时(公元874~888年),慧通和尚住持普贤寺,他认为这里的火灾之所以频繁是因为峨眉山的山形似火,火太盛而缺水。于是改名白水寺,以为有了以水命名的寺,就可以弥补水之不足,而以水克火了。
白水寺本来就有一个白水池。寺又因池而得名。实际上并不缺水。现在这个白水池还在,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在池旁树了一块牌,上书:“李白听琴处”。池中有一种青(琴)蛙,鸣声如弹琴:“1351―”,清脆悦耳,为峨眉一景。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听广浚和尚弹过琴。普贤寺改名白水寺后,火灾仍然接二连三,直到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改建砖殿后,用非燃烧材料取代可燃的木构架结构,才真正解决了防火的问题。

二、中岳庙“坎”字碑
中岳嵩山的中岳庙正殿,座落在该庙中轴线的最后,名叫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此殿面阔9间,进深5间,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飞檐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最尊贵的和纸彩画。这种规格在明清两朝,仅次于皇宫与皇陵中的主殿。殿内神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书“嵩高峻极”四字横匾。

殷背后为黄盖峰峰西有座山叫火焰山。古人对这个“火”字很忌讳,为了避免“火焰”的侵扰,当时的住持决定,在大殿后门内立了一座“坎”字碑。碑上刻有八卦之一的坎卦:“☵”。这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相传为伏羲所作。每个符号代表一定属性的若干事物。坎卦就是代表水的,同代表火的离卦:“☲”相对应,这里只出现坎卦,而把离卦隐去用意很清楚:水已胜火。据说,有了这块碑,就可以把火“镇”住,大殿可保安全。这是以水克火的又一种形式古人防火之用心,何其良苦!
三、火烧“潭柘寺”
除了用水来克火以外,还有以火攻火的。北京门头沟区群峰环列的潭柘山山腰,有一座古刹名潭柘寺。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而得名。始建于晋朝(公元265~316年),原名嘉福寺,《宸垣识略》记载:“燕人谚曰: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此寺之最古者”。唐时改名龙泉寺,金皇统时又改名大万寿寺,明时又恢复旧名嘉福,清康熙时,再改名岫云寺。无论寺名怎样改来改去,但俗名潭柘寺却闻名遐迩。现存的建筑为明清两朝遗物。
殿堂依山而建,成阶梯形层层升高东西配殿相辅,古朴雄奇。在潭柘寺的历史上,也是火灾频繁,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有位老方丈从“不焚则焚,焚则不焚”的观点出发,提出把“潭柘寺”三字刻在烧饭大灶膛口的上方。甚至连煮粥的大锅上也刻上。每日三餐做饭时,这三个字任火焚烧。“潭柘寺”经过这样长年累月的烧炼,就不怕火了,这叫以火攻火。老方丈对众僧说:“火烧潭柘寺,日日绕龙,水火一相济,岁岁保太平。”据说,还确有一些效果。
因此,北京流传一句老话:“火烧潭柘寺,寺未烧”。这并非完全出于迷信,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一种逆反心理在起作用,当和尚在烧饭和领粥时看见火舌舔烧“潭柘寺”,就会联想到真的火烧潭柘寺,从而提高警惕,下决心不让火烧潭柘寺。这种宣传教育的方法,倒也非常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