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英:⼈工智能是字节跳动推进全球化的关键 红火的旅游业 欢悦的好生活
机器之心发布,演讲者:马维英。
2018 年 9 月 17 日,由国家工信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 2018 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出席论坛。字节跳动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马维英发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的演讲。
马维英介绍称,字节跳动通过 6 年发展,当前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 150 多个国家、75 个语种,在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应用商店总榜前列。技术出海,是字节跳动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战略,人工智能技术是字节跳动全球化取得当前进展的关键。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字节跳动重新定义了人和信息的连接方式,在行业内率先部署了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模型。依托海量数据,由马维英领先的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司全球产品中,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内容创作、分发、互动,提升用户的信息消费体验。同时,实验室也针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内长期性和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公司实现对未来发展的构想,促进人类信息与知识交流的效率与深度。
此次论坛还宣布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平台的通用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入选 2018 国家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据了解,该创新项目将是建设「训练资源服务平台」的主力军。此次字节跳动的成功入选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优势的认可,也是对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个方向上不断探索创新的肯定。
以下为马维英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马维英。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上海,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我们如何用 AI 赋能新时代。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整个人类历史洪流中,内容的创作,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一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大约公元 100 年前的时候,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张来创作、传播。纸张和书籍成了人与信息连接的最主要媒介。从一开始,中国就扮演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关键技术都是中国发明的。之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三四十年前,信息的连接方式才有了新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网站、网页让纸张消失,成为了我们的数字图书馆,我们开始使用搜索引擎,一键便可以直达自己的所需。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张消失得愈加明显,因为它让信息无所不在,人类可以随时随地用智能手机接触他所需要的信息。而且手机也变成一个人的网站,人可以用手机写文章、拍摄视频然后发布出来,并通过手机与其他人交流互动。原来在 PC 互联网时代有很多的机构媒体,到今天出现了无数自媒体,再到每个人都在创作,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他的知识,他的生活的体验,他的故事。从 OGC、PGC 再到 UGC,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信息的连接可以做到无所不在。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就诞生于这样的时代。它颠覆了搜索引擎,建立了全新的人与信息的连接方式。
到最近,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也许未来我们还将共同迎接「超级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今天有很多人问,那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的创作呢?我个人相信人的想象,人的创作力,人的爱跟关怀是机器不可能取代的。所以我相信未来我们会进入一个人与机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时代。人让机器更聪明,但机器同时也可以帮助人释放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各行各业都能够用 AI 来重新定义我们的产业。
字节跳动这家公司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产品,第一个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今日头条。它也是在中间连接两端——一边是信息的源头,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直播、问答、AR、VR,它是全信息、全媒体、全内容的平台。另外一端是人,不单是个人,我们有兴趣小组,有社群。
PC 时代的搜索,没办法做到个性化、社交化、移动化、无所不在化。今天我们利用新的技术,重新颠覆。字节跳动一边让 AI 学习大量的形式多样化的理解内容,另一边我们为每个人建模——根据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他的使用行为。我们将搜索引擎里所有排序、分析等技术,都用于进一步的个性化精准推荐,从而变成信息流。信息流是一种新的、更智能的方式,让人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他所要的信息。这时候手机就相当于一个助理,能够像助理一样理解他,为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
过去一两年,短视频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信息生产与消费形式。字节跳动旗下短视频产品的代表抖音也风靡全球。
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超越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 iPhone 应用;抖音的全球化布局始于 2017 年 8 月,截至目前,抖音海外版 TikTok 已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抖音及海外版 TikTok 全球月活已经突破 5 亿。
随着 TikTok 在海外接连获得佳绩,抖音已经成为中国产品在海外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被视作中国移动产品出海的新模式。作为一款中国产品,抖音在全世界范围成了受喜爱的内容传播平台,我想对于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抖音应该可以发挥积极的助力作用。
但建立这样一个公开、开放的平台,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每一位用户都能够自己上传内容,于是我们需要做非常多的事情。我们必须为这些内容做审核、分类、查看是否侵犯版权、做推荐,还要做相似性的搜索,语义的搜索。而这些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帮助。
台下如果有熟悉抖音的来宾,应该会对抖音的各种特效、滤镜、创意玩法印象深刻。可以说这些正是这款产品制胜的关键原因之一。而它们都是 AI 技术在短视频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人脸和其他人体关键点检测与追踪,可以实现玩变脸等创意效果,尬舞机、控雨、控花瓣等等都是抖音非常受欢迎的玩法。我们的视频切割技术还能实现染发、背景替换等各种效果。
除了应用于短视频产品,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通过我们的多款产品赋能信息创作与交流的各个环节。
我们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自研了一个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 写作机器人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小明能够自动写作,特别是一些垂直领域,像体育、房产、汽车、天气等相关的新闻,小明可以每天产生新闻播报。
相比于人类作者,小明的效率和产量高。一个体育比赛结束之后两秒钟,我们的自动转播,自动写作的报导就上线了。过去一段时间小明已经有了几万粉丝,他写的东西获得了几十亿次阅读。小明写作还支持很多的语言,除了中文之外,有英文,和其他的语言。那下一个就让大家看一下小明的工作基本原理。他其实分析了多种数据源头包含的文本、图片、视频。
大家现在看的是 2018 年世界杯中比利时对日本的那场比赛。可以看到,小明能实时对这个视频做理解,通过视觉识别球员和他背后的编码,自动生成描述文本。例如「某某球员在某个时间进球」。
自动写作体育新闻可以实现体育转播千人千面。每个人你可以看你喜欢的球员,而不是说每个人获取的报导都一样。你可以专注你想专注的球队或球员,而且我可以把这个球员立体的信息,他的胜负率,他本赛季表现如何,容纳到你看到的报导里面。
我们全球的用户每天创造出海量内容,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同时我们的审核任务和压力是巨大的。为此我们建立了 600 多个审核模型,拥有近亿条数据的庞大数据库。人工智能辅助审核需不仅要对文字、图片做识别,还要识别语音、视频。有时候视频看的没有问题,但语音有问题,语音我们也需要转成文字,进一步再识别。这些图像、文字、视频识别模型经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审核的自动化程度。
人工智能加上我们的审核人员就形成闭环,AI 是我们为审核人员训练出来的工具。同时,审核团队在工作中提供了很多标注,监督式机器学习可以使用这个大数据来训练自动视频理解系统。而训练后的系统再给审核人员用,那他们就能更高效地审核,并且能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新的标注数据。所以人和机器是共同学习的,机器帮人,人又帮机器,形成正向循环,不断地迭代大数据。
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概为公司节省了十万级别的人力。如果没有人工智能辅助审核,那我们的审核团队人数就将是现在的很多倍。我们也有计划把这些数据能够标准化和公开,也可以搞竞赛,让学术界更多的研究人员能够利用这些数据来做研究。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平台,连接人和信息,从内容创作、过滤、审核、分发、搜索、消费以及互动的每个环节,促进创作和交流。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信息的创作端的创作者,到信息消费端的读者,每一个中间人与信息连接的都是一个信息流。字节跳动建设这个这个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可以支撑整个公司数据的处理、分析、挖掘、理解、组织。同时又能让人工智能进一步学习这里面每一个环节的语义表达方式。
未来整个社会要从数字化进一步走到智能化表达。今天人工智能可以用来学习从数字表达到语义表达的转换,因为数字化之后还不够,计算机无法直接理解,人工智能学习语义表达全世界,在那个空间里计算机的能力就可以发挥。用向量计算加加减减就知道图像里面是什么,加加减减就知道它的内容能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是悲伤、是快乐,是害怕,对内容有产生情感的认知。
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新一代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之后我们能够进一步去赋能,能够对外去输出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其他的企业,能够利用 AI 去赋能更多行业和应用场景,可以是医疗、教育、财经、媒体,或者说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垂直的应用。
为了实现我们的这些构想,用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我们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一直在不断钻研探索。我们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与机器人等方向,我们实验室有一群国内外一流高校毕业的科学家以及拥有多年一线机器学习应用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团队,一起专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一同攻关克难。
和历次工业革命一样,我们如今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社会了不起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我们钻研技术不仅是钻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用它来解决人类社会的难题。

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将人工智能结合产品功能积极服务于公益。比如借由我们的精准推送,根据他的走失时间、地点,把走失者的信息推送给这些可能有信息线索的人。目前整个头条寻人,已经找到了超过 7000 人,应该是中国寻人机构找回走失者最多的,平均每天至少找到 10 位,最多的时候一天找回 29 位。我们还帮助很多台湾老兵找到了大陆的亲人,帮助 51 个家庭跨越海峡两岸团聚。
我们还利用技术去实现精准扶贫,让四川省古蔺县、甘肃省夏河县、贵州省雷山县的山货走上头条,盘活优质文化物质资源,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在教育方面,我们也认为 AI 有机会帮助教育。因为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连接有教育资源的人跟需要教育资源的人。我们可以用 AI 技术把最好的师资、最好的教材传递到偏远地区。像我们的「益童乐园」贵州起航,「乡村 AI 教师」也全面建成,我们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基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种种尝试与努力,字节跳动的愿景也正在逐步实现——建设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公司成立至今六年以来,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 150 多个国家、75 个语种,在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应用商店总榜前列。而这背后,正是科技和创新在推动我们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出海,是字节跳动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战略,人工智能技术是字节跳动全球化取得当前进展的关键。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创业者,未来字节跳动将继续孜孜以求,帮助全世界的用户更好地创作、交流、互动,也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区开城仪式上,游客们翩翩起舞。 新华社记者 赵 戈摄

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宝石滑雪场,三位单板滑雪爱好者正尽情玩耍。 康毕力格 摄

在海南三亚市南山景区,黎族阿妹和外国游客跳起竹竿舞。 陈文武摄(人民图片)
游客在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生态漂流区体验漂流。 向红梅摄(人民图片)
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内的“天空之镜”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游玩。 刘朝富摄(人民图片)
小导游在河北秦皇岛市天下第一关城楼为游客讲解。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中外游客骑骆驼观赏甘肃敦煌大漠秋景,体验浓浓的丝路风情。 王斌银摄(人民图片)
游客和陕西省西安市民在大唐西市开设的“隐市”暨中秋灯会欢度佳节。 王 健摄(人民图片)
在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所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已超过10%。”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天,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被列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
出门旅行已成寻常事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张思禹正在自助通关:刷指纹、刷护照、人脸识别……10秒后,他就通过了自助通道。接下来,他将要度过12个小时的航程,抵达美国纽约进行自助游。
12个小时的通航时间,可以跨越太平洋,拉近地处东西两个半球的两个国家的距离,这在以前很难想象。上世纪80年代,张思禹的奶奶卢红霞乘坐火车从北京前往江西庐山旅游所需的时间,就远远不止12个小时。作为小学教师,她每年有寒暑假期,可以游山玩水,她用老式的海鸥相机留下了许多黑白老照片。“早些年还需要单位开介绍信。”卢红霞说。除了外出旅游,她也走遍了北京的各个景点。那时门票是一方小小的纸片,北海公园1角,孔庙2角,北京植物园3角,大钟寺2角……已经85岁的卢红霞还清晰地记得这些景点的票价。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旅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张思禹也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去全国各地旅行——北戴河、宁波、成都……翻儿时的照片,张思禹感慨万分。“那时主要还是乘火车出行,和现在的高铁相比,火车速度虽然慢,但大家在上面玩得也很开心,像是一个移动的房子。”张思禹说,“我还有一个亲戚,当时是商业系统的采购员,每月都可以出差,参加各种订货会、展销会。他在工作之余,常常会顺便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如苏州拙政园、杭州灵隐寺,还有庐山、黄山以及黄果树瀑布等,隔段时间就拍回一些纪念性的风光照,给我们小孩子带旅游商品,很是令人羡慕。”
如今,旅游已是寻常百姓家的寻常消费。这背后折射着时代发展的踪迹,也是中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印证。
“说走就走”足迹遍全球
今年中秋节,来自湖南的周思齐手持新版普通护照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程前往印度尼西亚旅行。“几天前刚订下机票,找个免签国家,可以随时出发。”周思齐说。
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后,是越来越开放和便利的出境签证政策——目前,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免签或落地签前往71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就是其中之一。而在14个与中国互免签证的国家中,有13个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实现的。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国对中国人来说,是大事难事。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发展才迎来春天,也为普通百姓走向海外提供了契机。1983年11月15日,第一批内地公民共计25人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旅游探亲,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团(出境旅游团)”,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也因此成为出境游的开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公民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旅游相继开放。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正式开启。进入21世纪,黄金周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加上交通工具和签证政策日益便利,出境游已常态化。
70年,中国人出境游越来越频繁,足迹越来越远:从东南亚到整个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最后到达南美洲和南北极。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也持续增长,从1995年的0.05亿人次增至2018年的1.5亿人次,稳居世界第一。
旅游商品焕发生命力
今年3月,苏州博物馆在烟雨江南点燃了一把“火”:一场以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为主题的春茶“派对”在短短6天内吸引了2.6万人参与体验。这场“派对”的主角,正是苏博与天猫新文创和八大茶叶品牌联名推出的系列春茶产品。从桃花流水之间、穿越时空之间,再到诗情画意之间、山水画卷之间,苏博的建筑外观及四大才子的IP形象被融入一方小小茶盒上,令游览者爱不释手,纷纷购入囊中。
过去,提到旅游商品,人们脑海里最常浮现的是帽子、扇子、茶杯、背包,或是一些景观和文物的仿真品,全国各地千篇一律。不论是从观赏性还是文化性来说,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故宫博物院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比剪刀手的乾隆、印着“朕不能看透”的桑蚕丝眼罩、写着“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折扇……一改故宫严肃沉闷形象的文创产品受到大众热捧,也塑造了故宫这一超级IP。
旅游商品发展就此迎来一个拐点。人们惊异地发现,旅游商品不止是死板的纪念币、纪念章和马克杯,它们可以装进历史、文化和创意,变得鲜活起来。近年来,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颐和园等也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入驻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无论身处何地,游客再也不用担心看到中意的旅游商品却无法随身携带。
从单调乏味的旅游商品到充满创意的文化产品,变化的不仅是商品样式,更是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审美观和文化观。
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
40年前,邓小平登临黄山,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由此掀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40年来,黄山实现了一次次跨越,成为全球首个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顶桂冠于一身的景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黄山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旅游品质革命”,推进黄山旅游“二次创业”。
同为中国景区代表的杭州西湖,自古就是名胜。2002年,西湖宣布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同时,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向中外游客展现了西湖坚守与开放兼容的动人风貌。西湖还带动了杭州从 “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从观光游到休闲游的转型,成为全国景区创新发展的范本。
旅游景区是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来源。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统计,中国目前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其中A级景区10300多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个,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10个。
旅游景区已从数量增长阶段发展到追求精致的高品质时代。以黄山、西湖、长城、故宫、兵马俑为代表的经典景区对广大游客依然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乌镇、古北水镇、宽窄巷子等为代表的文化休闲度假景区热度持续增长,以华侨城、宋城、长隆、海昌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特别受到年轻游客的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要看美丽的风景,更要体验目的地的美好生活。中国旅游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一直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路上。景区未来将向多元化发展,通过文化、创意、科技等融合创新,开发丰富多彩的业态,来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魅力中国笑迎八方客
吃川菜、听川剧、看大熊猫、喝茶嗑瓜子……在成都街头,总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外国游客体验当地巴适的生活方式。2018年,成都接待入境游客340.6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入境旅游收入达14.5亿美元。
成都火爆的入境游只是中国入境游市场的一个缩影。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中国入境游市场稳步进入缓慢回升通道。2018年,中国入境游人数达1.4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是主要客源国。
当海南岛的游客在沙滩尽享冬日暖阳时,身着厚重羽绒服的游客正在吉林欣赏银装素裹的雾凇景观;当东海渔船在朝阳下满载而归时,新疆塔里木盆地还沉浸在一派夜色茫茫中。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不同地域也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都是中国的魅力所在,更是吸引国外游客的重要原因。
2012年至2013年,中俄两国互办旅游年,拉开了中国与相关国家互办、共办“旅游年”的序幕,创立了以旅游活动支持国家外交大局的新模式。中美、中印、中澳、中国—中东欧、中国—欧盟等多个旅游年相继举办。“旅游外交”已成为中国加强和世界其他国家联系与交流的重要纽带。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相继走出国门举办旅游推介会,传播城市特色,吸引海外游客。
1978年,中国入境游人数只有180.92万人次,如今已增长77.9倍。中国,正以热情的姿态,真诚欢迎更多八方来客。
红色旅游涌动爱国情
“作为一名红色旅游讲解员,向游客讲述延安故事,是我的光荣使命。”延安市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冯博文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旅游热潮涌动。红色主题博物馆、红色主题景区、革命老区及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等最热门,延安、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地是客流量最大的经典红色旅游目的地。可喜的是,红色旅游的游客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已成为最大的需求群体。
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从瑞金到韶山,从延安到广安,从红岩村到西柏坡……自2004年,国家出台了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色旅游已走过15年蓬勃发展的历程,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做大红色旅游市场主体、开发红色旅游特色商品、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拓展了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爱国主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不断攀升。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累计达51.7亿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1.35万亿元。全国红色旅游直接就业130.6万人,间接就业510万人。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旅游扶贫带来好日子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曲奥乡太阳沟村的很多牧民,如今放下了牧鞭子,干起农家乐、藏家乐、牧家乐,从“卖牛羊”转到“卖山水”,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甘南州近年来实施“旅游兴州”战略,推动旅游扶贫。近三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有雪山、冰川、神山、圣湖、原始森林和深厚的藏文化资源,已初步建立从沿江到沿湖、沿线到沿边、湖泊到冰川、陆地到空中、原生态到现代化的旅游线路,旅游扶贫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通过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参与项目建设,带动全市4170名居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解决景区周边786名贫困群众的就业。
甘南、山南所在的地区属于“三区三州”。“三区”是西藏自治区、青川滇甘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些地方都是深度贫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旅游资源富集,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对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旅游是“三区三州”实现脱贫的好路径。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包括“丝路文化经典线”“边境极限体验线”等多条主题线路,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观。
中国旅游扶贫政策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短短几十年,旅游扶贫成效显著,一方面使得中国许多贫困地区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位于贫困地区内的高品位风景区陆续被发现,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同时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新活力,带动了其他产业迅速发展。
本版撰稿:赵 珊 何欣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25日 第 06-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