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里丨杭城冬日赏梅好去处 中方县:产业赋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在正是腊梅绽放的时节,有一种别样的美!梅花不但要看要赏,还要探要寻。小编特为大家带来杭州赏梅地图。杭州的灵峰、孤山和西溪是自古以来赏梅的三大胜地,此外,西湖周边的九溪、天竺、灵隐、花港、超山等各处都有梅花。

灵峰探梅
杭州城里探梅最出名的自然是灵峰,“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杭州植物园内。灵峰山谷最佳的赏梅点是半山腰的瑶台。瑶台是一个一两百平方米大的露台,站在上面望出去,能同时看到上千株梅花。这里的梅树约5000多株,品种繁多,到处都是梅花的美丽身影。从杭州植物园入口进去,10元的门票。从青芝坞附近的入口是最靠近梅花园的。

孤山赏梅
孤山的梅花大约有500多株,不仅品种多,而且有早梅、晚梅之别。早梅在冬至前开花,晚梅则可以开到清明前后,有时孤山的观花期将近三个月之久。近年来人们又在孤山补栽了大片名贵梅品,扩种红梅、白梅外,还有紫梅、绿萼梅、鸳鸯梅等。岛上土地潮湿,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梅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梅花优雅地绽放,使孤山景致更有灵气。

西溪观梅
可以坐着摇橹船,伴随着吱呀的摇橹声和清朗的划水声,在悠然静谧的河道中前行,在水上赏梅,感受“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赏梅意境。“西溪探梅”为清代“西湖十 八景”之一,西溪湿地内现有梅花3000多株,梅林300多亩,主要分布在梅竹山庄和西溪梅墅一带,河道沿岸有许多梅树,倒影水中,别有意趣。
西溪梅墅的梅成片成林,是观赏西溪梅花的精华地带。西溪梅花主要有朱砂、宫粉、绿萼、玉蝶、江梅、美人梅、南京红、长兴红等。来西溪探梅,无论水路陆路,都是迂回曲折,因此形成西溪特有的赏梅方式——水上摇舟探梅、休闲漫步探梅。
超山十里香雪海
超山的梅花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每当初春二月,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十余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 誉,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中国有五大古梅。晋,隋,唐,宋,元五大古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别的地方的梅花只有五瓣,惟独超山梅花却有六 瓣,甚是奇怪。最有特色的是,超山广植梅花,最兴盛时期浩浩十里梅花,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美誉。
据腾讯大浙网
中方县:产业赋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慧勤
近年来,中方县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动融入怀化“三城一区”建设核心圈,奋力建设“四城二区”,着力构筑湖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全力打造怀化高质量发展高地。狠抓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地推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呈现了工业充当着撬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齿轮,农业扮演着富民强县的润滑剂,第三产业担任着产城融合的黏着剂新发展局面。
工业腾飞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搭建的中方县工业园和湘商科技文化园“两大园区”,正着力培育壮大材料工业、食品加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电力能源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实施了中铁五新铁路专用装备产业园、中方县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中方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项目等重点项目,截至202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有85家,县属规模工业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全县工业化率达到56.3%。
2021年,中方县新型工业化更是硕果累累:继鸿鑫针织有限公司完成自由贸易出口14万美元,实现中方县工业园区自由贸易出口“零突破”后,中方县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也紧随其后,为全县转型升级新引擎;中铁五新、恒裕实业、中南桥梁等龙头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正不断提升,台泥、梨树园、福瑞钛等企业正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中方县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把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通过政策、制度、环境和措施“四轮驱动”,着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近3年,全县共引进项目82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1 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2 个,1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2016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16年的153万美元增长到2020年280万美元,年均增长83%。
为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中方县进一步强化“内留外引”举措,叫响“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口号。克服新冠疫情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不仅创新网络招商、亲情招商、人脉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健全“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客户资源库”,使重大项目看得到、谈得拢、招得来、安得住,还认真筹划了葡萄节等节会,紧抓“沪洽周”“深洽会”“中博会”等招商活动,壮大和完善产业链条。同时,彻底抛弃“拾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严格“择强选优”,将县工业园和湘商文化科技产业园作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平台,认真研究产业政策,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提高绿色准入门槛,积极引进高科技、效益高、规模大的内外资项目,形成“绿色产业”聚集效应,促使绿色项目集中落户中方县,逐步实现从“招到商”到“招好商”,从“出大力”到“出全力”,从“引企业”到“引产业”的实质性转变。
项目落实中,中方县紧盯客商,坚持做到项目洽谈期间接待服务到位、项目建设期间解决问题到位。提出了以“热心、诚心、恒心、细心、耐心”为主要内容的“五心级”政府服务标准,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一包到底;积极推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开辟了投资创业“绿色通道”,并按照“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政府办”的原则,实现投资者与县行政执法部门、与当地群众“两个零接触”,大大降低了投资企业的预期成本、行政成本,增强了资本吸引力。同时,不把项目建成投产当作是服务的终结,而是作为一个新的服务阶段的开始,持续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行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促进项目发展壮大。
2020年,全县外资到位资金2259万美元,同比增长318.33%,全市排名第一。完成外经76.8万美元,县市区排名第二,被评为全省商务工作(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全市外经工作先进单位。
高新技术企业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中方县抓住建设推动生态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契机,着力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抓,以“高新、低碳、循环、绿色”产业发展为主题,以科技项目、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为着力点,在企业“提旧”和“育新”上协同发力,强化科技经费等服务保障机制的投入,把创新链融入产业链,让企业增强内生动力,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2020年,全县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8%;获得专利授权量517件。新建省级研发平台2家,市级研发平台2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其中2019年科技示范县创建工作获省专家肯定,成功纳入2020年度湖南引导支持市县创新驱动发展财政奖补先进县名单(怀化唯一县市区)。县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了32家,大大提升了县内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能力,一批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医药等产业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支持下,中方县还积极扮好“中间人”的角色,以重点骨干企业为载体,引导和支持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研发平台,推进产业与科技并轨,积极争取科技专项扶持,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县内企业已陆续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或其他行业技术优势团队开产学研合作。帮助中南桥梁、五新模板、福瑞钛、怀化茶叶庄园、大丰源、南方等一大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了中央、省、市的各类项目。
2020年,全县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400多项,技术交易额累计超过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平台数量逐年递增;推动了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300余人。以怀化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为支撑,建优建强全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特色农业奏响乡村振兴“前奏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半界村村民冯玉斌在自家桃园里劳作时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他说,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自己不仅脱了贫,还种植了三亩黄桃,今年预计有3000公斤的产量,有1万多元的收入。感谢党,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方县把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夯实乡村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以刺葡萄、金秋梨、优质稻、油茶、蓝莓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桐木葡萄、铁坡黄桃、龙场杨梅、活水金秋梨等一批“一乡一业”产业基地,先后建成了山下红柑桔特色产业园、华汉茶产业特色产业园、铁坡活水金秋梨特色产业园、南方葡萄沟酒庄刺葡萄特色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成功打造了“中味方好”等一批地域公共知名品牌。
扶大扶强南方葡萄沟酒庄、金珠米业、洪盛源农林等一批特色产业关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了优质稻、油茶、刺葡萄等多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一二三产业得到有效融合发展,促生了南方葡萄沟、华汉茶园山庄等农业特色旅游景区(点)。2020年全县刺葡萄种植面积5.2万亩, 总产量达8.5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全县金秋梨栽培面积1.2万亩,年产量1.4万吨,产值0.36亿元。优质稻种植面积13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65%,总产量6.3万吨;积极推广“中稻+再生稻”、“稻-油”轮作模式、“稻鱼”“稻虾”等高效绿色种植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全县茶油产量2800多吨,产值达1.3亿元。
积极推广农业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开展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定葡萄和柑桔等重点产业规程标准22项;建立标准化示范园25个,标准化核心区面积达14.5万亩。全县通过“二品一标”绿色农产品认证32个,认证面积9.8万亩,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广大群众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中方县还借着“互联网+”东风,抓住入列“湖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重要契机,以“电商进村”破题电子商务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协作链、服务链、物流链、供应链、营销链、培训链、扶贫链”七大链条,实现农特产品“触网上行”,让中方县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成立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了一系列重点扶持政策,规划建设了集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中方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一个县级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打造了“中味方好”农产品品牌形象,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面向社会免费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和培训,积极建设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服务站点,吸引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怀化十八道农业、怀化原味等3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将农村民生服务、农村电商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等融为一体并辐射到各乡村,帮助新型农民、种植大户和涉农龙头企业开设专区“触网”,一边线上解决农产品销售等问题,一边线下处理农产品质量溯源、交易安全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如今,在日渐成熟的电商反作用下,中方县刺葡萄、黄桃、金秋梨、山茶油、冰糖橙等多款特色农产品实现了“生产主体产业化、生产标准体系化、生产记录规范化”的标准化生产,农民有了致富创收的新路径,人才留在了农村。
乡村旅游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中方县通过创新手段,强抓管理,全力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借节造势,不断放大节庆效应,全县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呈现较好态势。
重点开发荆坪—华汉茶园—桐木休闲旅游带、黄溪瀑布群旅游区、康龙观光度假旅游区三大旅游区。华汉茶园、怀化野生动植物园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3A级旅游景区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4家。土地主农庄、华汉茶园、泉水湾、竹园山庄、大丰源农庄、伊江庄园分别被省旅游部门评为五星级乡村旅游点。黄溪景区被评为湖南最美徒步线路。
开辟了荆坪-桐木葡萄沟-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张家界-桐木葡萄沟-桂林;凤凰-桐木葡萄沟-古商城-通道;凤凰-荆坪、桐木葡萄沟-桂林;桐木葡萄沟-荆坪古村-中方生态城;康龙-江坪-安江农校等多条旅游线路,将中方县的旅游景点纳入张家界、凤凰、桂林等级知名景点之中,实现了互利共赢、资源共享、资源互补。
紧扣山水自然资源,以文化为媒、以物产为礼,主动开展节会文化、农事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活动,如桐木镇的“湘珍珠刺葡萄文化旅游节”、花桥镇的“龙场杨梅采摘节”、铜鼎镇的“沅水流域山歌文化节”等等,多彩多姿,既丰富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推介了文化旅游资源,更发展推销了本地特色物产。中方斗笠、“湘珍珠”刺葡萄、龙场杨梅……一个个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借助文化的翅膀,打响了品牌,打开了市场,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