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江淮第一山,安徽被景区“冠名”最多的山 领略天柱山风光之美
导读:
安徽省境内旅游资源众多,尤其是以山岳风光最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海内外的“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早已不需要再用语言去赘述了。紧随其后的,还有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名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更是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遐迩。


虽然“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名字如雷贯耳,但是在安徽省境内被风景区冠名最多的一座山并不是黄山和九华山,而是与它们齐名,名列为安徽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境内。对于安徽人来说,天柱山的存在是意义非凡的,历史上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皖国封地,也因此安徽省的简称“皖”由此而来。天柱山,是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家喻户晓的大别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峰天柱山海拔为1488.4米,素有“江淮第一山”之美誉。
相比较而言,天柱山的名气远不及黄山和九华山,但是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底蕴却丝毫不输给它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题天柱峰》一诗中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从诗中我们可以主观的感受到天柱山巍峨壮阔的山岳景观。天柱山虽然没有黄山的“五绝三瀑”,但是它境内的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以雄、奇、灵、秀而著称于世。除此之外,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尤其以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天柱山更是与黄山与九华山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
天柱山呈现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更以雄、奇、灵、秀而闻名于世,但是天柱山的风景并不是只有以天柱峰为中心的世界地质公园一个风景区而已,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风景,“冠名”上天柱山也渐渐的被游客所熟知,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意思。那么到底有少风景区冠以“天柱山”之名,蹭起了热度呢?
堪称“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的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谷内清泉飞泻之下,碧潭清澈见底,瀑布跌落成群,其中通天瀑落差近百米,堪称“华东一绝”的天柱山大峡谷;全面而有科学的再现了地球的演化和天柱山“成长”轨迹的天柱山地质博物馆;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观”的天柱山天龙关风景区;深受自驾车房车爱好者喜爱的天柱山露营地等等。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这些景区靠着天柱山,冠以“天柱山”之名,运用好“天柱山”的热度,又有何不可的呢?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相继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今日上午9点左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领略了这里的自然风光。



天柱山地处北纬30°线,自然风光刚柔相济,既具北山之雄,又有南岭之秀。峰雄、石奇、洞幽、水秀被称为“四绝”。杜鹃闹春、白莲嬉夏、红叶醉秋、黄杨笑冬,天柱四季皆美景。神奇的造山运动,使得天柱山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剥露最深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经典地段,被誉为“地球的泄密者”。
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 道教将其列为第14洞天,佛教禅宗三祖祖庭坐落于此。这里是黄梅戏之乡、京剧发源地,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及《天仙配》、“小乔初嫁了”等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李白、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士墨客对此情有独钟,历代留存的摩崖石刻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 吴碧琦 韩诚 吴月峰 许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