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景区,石头众多、景色漂亮!南阳市出发,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南阳最值得一去的古镇,景色绝美,市区出发只需1.5h
南阳的唐河县犹如宝藏,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在当地相关部门的不断挖掘中,唐河县日益变成了旅游名城。

唐河地处南阳盆地的东南边缘,西部、中部是唐河冲积平原,境内有唐河、比河、泌阳河、桐河、三夫河等河流。唐河县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资源相对匮乏,海拔576米的石柱山算是唐河的一座高山。

石柱山是桐柏山系余脉,其山体东西走向,是唐河难得一见的高山。唐河县曾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把石柱山打造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旅游景区,2010年被国家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不过,由于管理、服务不完善的原因,2016年石柱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随后,景区进行大肆整改,目前来看,石柱山景区管理、基础设施还是可以的,路标、服务站、厕所都是按AAA级景区标准来的。那么,石柱山景区有什么看点呢?
其一,看石。石柱山上怪石丛生,都是块头非常大的石头,它们或造型奇特、或规规矩矩,是石柱山最靓丽的风景线。自然形成的绝石,鬼斧神工,惊艳了无数人,比如石柱擎天、金蟾祈福、河蚌献瑞、佛手、天赐元宝等巨石,块块都是精极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柱擎天"是唐河八景之首,它是两块并肩站立的巨石,像柱子一般,高约14米,甚是壮观。"石柱擎天"四个大字,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
其二,看树。山中有树,遮住了许多阳光,是夏季乘凉的好去处。石竹山上,马尾松、泡桐是主树种,合欢、檀香、麻栎也随处可见,同时,数不尽的野草、野花点缀着登山的道路。
在石柱山的半山腰有一棵千年古树,叫做"千年守候",它中空的枯枝上有许多泛绿的新枝,古树很庞大,堪比一片森林。
其三,感知文化。石柱山不仅流传着大禹治水、王莽撵刘秀等传说故事,而且还建有道教场所天柱观,历史文化丰厚。唐河旧县志记载,"石柱上有铁环,大禹治水系舟于此",足以说明《禹王降妖留石柱》这个传说深入人心。
石柱山不缺树、也不缺石,唯独缺水。在石柱山,很难看到一条像样的瀑布,山间流水也不多。所以,喜欢玩水的游客,不太适合来石柱山,会失望的。若是对奇石感兴趣,或者喜欢爬山的,石柱山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石柱山有南门和北门两个入口,都可以到达山顶,但南北门的车程在8公里左右,两个门都有农家乐和停车场,吃住、停车都方便。
地址:唐河县城东35公里处马振抚乡境内,距离南阳市95公里左右
门票:据说免费,但也有人说20元……
在河南的西南部有一个依水而建、依商而兴、因信义而繁荣的古老小镇。这个小镇被称为"中原第一古镇"、"河南省唯一古镇博物馆"、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古镇",这些荣誉称号无一不透漏着这座古镇的文化内涵。

而这座古镇就是赊店古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距离市区1.5h路程,是周末带着家人出游的好地方。

赊店古镇最先在清朝时期就为河南省四大名镇之一,而后为中原与江南数地货物集散之地,从此来往的客商不断,尤其是晋陕两地的商人均发迹如此,而后集资在此修建了天下一绝的会馆。温馨提示一下,进入会馆游玩时需要自行购买门票~

这座会馆为4A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建立在社旗县内的闹市之中。东西南北处均为市区内的街道,主要建筑呈现前窄后宽之势,总占地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体育场场地,国家体育场的二十分之一,可见当时的晋陕商人对这座会馆的重视程度。
其中建筑占据面积也有6千多平方米,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按照建筑上中轴线向外展开来建造,中轴线上的建筑多为楼式建筑,两侧多为殿,其中最可惜的是春秋楼,在历史战争中消失灭迹,现在整个会馆留下的只有152间。
会馆内还供奉着关二爷,这里有个别名为关公祠、山陕庙。很多人称这里是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期。再加上会馆这一类型为商业繁盛之物,因此为会馆建筑艺术创造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其中会馆内的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画、刺绣品等,无一不透露当时在此的能工巧匠甚多,让这座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为现代学者研究清朝时期的建筑奉献出浓厚的一笔。
而赊店古镇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留到这么久的时间,主要原因还是生活在赊店古镇的人们愿意保留自己代代相传的技艺,不会因为时代变迁科技的发展而遗忘这些技艺,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最为难得的。
看到赊店古镇内的传统手艺人,剩下的只有敬佩,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深耕在这一古老的行业中。
而这座古镇与其他古镇不同的是,这里常年对外免费开放,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的地方。周末闲来无事可以来转转,享受古镇的文化气息。
路线:南阳市区-中州东路-孔明南路-迎宾大道-省道103-省道333-嵩山路-赊店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