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有一个洞庭湖,为什么却有两座洞庭山? 微山湖、呼伦湖、博斯腾湖都比巢湖大,为什么巢湖是五大淡水湖?

这事的确是有点奇怪,令人迷惑,有时也傻傻分不清楚。中国只有一个洞庭湖,却有两座洞庭山,而且还相隔一千多公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中国只有一个洞庭湖,为什么却有两座洞庭山?

太湖中的洞庭山

洞庭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也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中有岛,岛上有座山,就叫洞庭山。不管怎么说,洞庭湖中的山叫洞庭山也算师出有名,毕竟有水就有山,有洞庭湖,就有洞庭山。实际上,洞庭山原来叫包山,就因处在洞庭湖之中,久而久之逐渐演化为洞庭山。

中国只有一个洞庭湖,为什么却有两座洞庭山?

太湖之中的洞庭山

但是千里之外的江苏苏州太湖之中,也有一座洞庭山,名字一模一样。两座洞庭山,都位于湖中,一个在湖南,一个在江苏,一个位于洞庭湖中,一个位于太湖中。而太湖和洞庭湖,都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且面积很接近,都是2400多平方公里,也都是风景秀丽的旅游度假胜地。用范伟的话说,就是:缘分啊!

中国只有一个洞庭湖,为什么却有两座洞庭山?

洞庭湖中的洞庭山,也叫君山

那么,此洞庭山洞庭山有什么关联吗?难道就是单纯的巧合而已?

在江苏,尤其是苏南一带,洞庭山非常有名,泛指苏州太湖之中的东山和西山。实际上,苏州洞庭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太湖东山和太湖西山的合称,归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辖,在行政区域上,归属于苏州吴中区。

太湖西山岛

洞庭东山,为东山镇所属,相传隋朝莫厘将军隐居于此,所以也叫莫厘山。据隋朝古书《十道志》中所记载,隋唐时期,东山岛与东岸陆地相隔30多里,完全是湖中的一座岛,一直到南宋末年,东山岛还是湖中的一座岛,但到了1830年(清道光10年)东山岛与东岸的渡村已经缩短至不足50米了。到了民国初年,东山岛东北部的沙嘴已经和东岸陆地连接在一起了,于是,东山岛变成了一个半岛。从卫星地图上看,东山岛伸入太湖之中,是一个标准的半岛。

太湖缥缈峰,位于西山岛上

而西洞庭山则完全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中,是一座地道的岛屿。严格来说,太湖西山岛上的包山,才是名正言顺的洞庭山。《姑苏志》中记载:洞庭山,位于太湖中,因被水四面包围,故名包山。而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里,记作苞山。其实,洞庭山名字的来历源自于岛的东北方有两座小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连起来就是洞庭山。因为隔水与东山对峙,所以就叫洞庭西山、西洞庭山,简称西山。岛也因山而得名,就叫西山岛。也是吴中区西山镇所在地。

连接西洞庭山的太湖大桥

苏州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茶叶原产地,同时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洞庭山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岛上古迹众多,生态环境优良,鱼虾天天有,花果时时香。太湖石、太湖银鱼、太湖大闸蟹、西山枇杷都是著名的特产。岛上明清古居很多,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另外,海灯法师范无病当年就在岛上的石公寺做住持。还有,苏州著名的罐装水——洞庭山泉水,其水源地就在洞庭山脚下。

西洞庭山上的石公寺,海灯法师修炼的地方

太湖洞庭山的名胜古迹众多,东山岛有陆巷古村、雨花胜境、紫金庵、雕花楼、启园、轩辕宫、明善堂、洞庭山水文化展示中心、三山岛等等。西洞庭山早在2007年就改名叫金庭镇,也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面积84平方公里,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点区域,也是精华所在。西山岛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被誉为“太湖明珠”,太湖72峰,有41峰位于西洞庭山。西山岛上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后古迹105处,明清古建筑128幢,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明月湾古村、东村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山岛上的古民居

苏州第三高峰——缥缈峰,也在西洞庭山岛上,海拔336.1米。西山主要景点有:林屋洞(也叫九龙洞,是拍《雪山飞狐》的取景地)、石公山、罗汉寺、古樟园、缥缈峰、关帝庙、禹王庙、包山禅寺、乡村牛仔俱乐部、绿光休闲农场等。

遥望洞庭西山

另外,洞庭山还拥有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大闸蟹、紫杨梅、洞庭红橘、太湖莼菜、太湖珍珠等特产。

岳阳楼

其实,说这么多有点跑题了。洞庭山只是太湖西山岛上的两个小山,就在西山岛的东北角,太湖大桥的进山处,是2个不起眼的小山。一个叫洞山,另一个叫庭山,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洞庭山,而且还把东山岛也概括了进去。而今,广义上的洞庭山,已经泛指太湖中的这两座大岛了。

东山和西山地图

洞庭湖中洞庭山,原名叫君山,它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孤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隔水相望。岛上也有大小72峰,是斑竹的原产地。彼洞庭山很小,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仅是苏州西洞庭山的百分之一。但它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站在此山上,遥望洞庭山水翠,八百里洞庭湖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洞庭湖洞庭山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胜地。彼洞庭山不仅小,也矮,海拔才55米高,不及苏州洞庭山缥缈峰的6分之一。但它小巧玲珑,峰峦叠嶂,沟壑环绕,木苍竹翠,四面环水,空气新鲜,景色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也是避暑圣地。君山(洞庭湖洞庭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5井4台36亭、48庙,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惊叹于君山的小、奇、巧、古,赋诗题词,刻石篆字。岛上有中国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还有二妃墓、柳毅井,秦始皇的封山大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寨,娥皇、女英墓,慈氏塔,晋代文庙,鲁肃墓,黄盖湖,三国古战场等,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特产——银针茶

除此之外,得益于闻名天下的八百里洞庭湖,君山(洞庭湖中的洞庭山)驰名中外,它虽然小,但名气丝毫不逊色于苏州洞庭山。君山特产很多,是有名的斑竹的原产地,也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银针”,这点跟苏州洞庭山碧螺春相同。银针茶从唐代开始,就属于皇家贡品。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中洞庭山,虽然小,但声名远扬。历史文化古迹,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都丝毫不亚于苏州洞庭山。

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那么,洞庭湖洞庭山太湖洞庭山,哪个更出名呢?谁才是最正宗的洞庭山呢?

在04版中学地理课本上,将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列为中国五大淡水湖,可就水域面积来说,巢湖连第四名的洪泽湖的一半都不到,给人一种凑数的感觉。

微山湖、呼伦湖、博斯腾湖都比巢湖大,为什么巢湖是五大淡水湖?

五大淡水湖位置

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湖,位于山东南部的微山湖(南四湖),位于新疆的博斯腾湖都比巢湖要大,为什么这三个湖不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中,反而是面积更小的巢湖呢?

微山湖、呼伦湖、博斯腾湖都比巢湖大,为什么巢湖是五大淡水湖?

一般意义上的十大淡水湖

这是因为,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博斯腾湖和呼伦湖并不是淡水湖。

湖泊作为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观有很多类型划分,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河成湖、海成湖、人工湖等;按泄水情况可分为内流湖、外流湖;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

微山湖、呼伦湖、博斯腾湖都比巢湖大,为什么巢湖是五大淡水湖?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的淡水湖,因此需要特别强调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划分依据,即湖水含盐度小于1g/L的为淡水湖,含盐度在1g-35g/L之间的为咸水湖,含盐度大于35g/L的为盐湖。按照这一标准,被冠以“北方第一大淡水湖”的呼伦湖和“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博斯腾湖,从严格来说并不是淡水湖。

北方第一大湖:呼伦湖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地区,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湖,湖泊水位在545.0m(黄海高程,即海拔高度)时,湖水面积2339km²,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

呼伦湖湖水补给主要以发源于蒙古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为主,泄水通道为新开河。因地处内陆半干旱气候区,呼伦湖流域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呼伦湖从历史上的淡水湖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半咸水湖。

呼伦湖及湖区主要河流

根据1961年-2002年数据统计,呼伦湖多年平均总入流量为23.79x108m³,多年平均总流出量为24.76x10的108m³,其中蒸发量占总流出量的94.2%。由此可见,流入呼伦湖的绝大部分水体都被通过蒸发消耗掉,这使得呼伦湖的湖水盐度也逐年升高。

1962年呼伦湖湖水盐度为777mg/L,还是一个淡水湖,但此后,呼伦湖湖水盐度逐年升高。1974年,湖水盐度超过1000mg/L,成为咸水湖,1981年达到1261mg/L;1985年为1055mg/L;2002年为1300mg/L;2003年为1466mg/L。

与呼伦湖湖水盐度升高相对应的是水位的下降。1962年呼伦湖年平均水位为545.04m,1974年下降到544.28m,到2003年已经下降到542.84m,湖泊容积也下降到1962年的63.48%,缩水近四成。

呼伦湖风光

近十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呼伦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呼伦湖的生态环境开始恢复,但距离历史上那个北方大湖仍有一些差距,呼伦湖仍没有完全摘掉咸水湖的帽子。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焉耆盆地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湖泊水位在1048.50m时,湖水面积1210.50km²,属于塔里木河水系。

开都河是流入博斯腾湖的最大河流,也是唯一一条可以直接流入湖中的常年性河流,开都河水量占入湖水量的85.6%。孔雀河是博斯腾湖唯一的出水河流,将博斯腾湖湖水导入塔里木河干流,最终流向沙漠深入。

博斯腾湖及湖区主要河流


同呼伦湖一样,博斯腾湖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博斯腾湖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68.2mm,而年蒸发量高达1800-2000mm。干旱的气候以及焉耆盆地工农业用水的剧增,导致博斯腾湖水位下降,盐度上升。

1958年以前的博斯腾湖湖水盐度仅有0.4g/L,水位高达1048.25m,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从50年代开始,焉耆盆地地区农垦面积大幅增加,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先后开通了解放渠、翻身渠两条大渠,引开都河河水灌溉农田,灌区自开都河饮水的规模从50年代的3.0亿m³升到1974年的14.4亿m³,增长了四倍多。随着入湖水量的减少,博斯腾博湖盐度从1958年的0.6g/L上升到1988年的1.87g/L,成为咸水湖,湖水水位也以每年下降11.2cm的速度,降至1987年的1045.0m的历史低值。

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趋势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湖杨水厂的启用,解放渠等自开都河引水渠道逐渐停用,开都河也进入丰水期,进入博斯腾湖的水量大增,湖水盐度开始下降,水位也不断升高。到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达到有实测记录以来1048.65m的最高水位,盐度也下降到1.17g/L。

焉耆盆地和博斯腾湖

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开都河丰水期的结束和工农业用水的剧增,博斯腾湖的水位和盐度开始反弹。到2012年,博斯腾湖水位降至1045.06m,盐度增加到1.3g/L。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博斯腾湖水体矿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从湖泊类型上来看,仍然是微咸水湖

尴尬的南四湖和兴凯湖

从水域面积上来说,南四湖和兴凯湖都比巢湖大,并且不存在呼伦湖和博斯腾湖那样从淡水湖变成咸水湖的情况,但各有各的“难处”,导致他们没能跻身中国五大淡水湖之列。

首先来说南四湖。准确的说,南四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又因为微山湖在四湖中面积最大,习惯上称南四湖为微山湖。

南四湖及湖区主要河流

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四湖都是明清时期,因京杭大运河疏浚工程而先后形成的湖泊,虽然无明显界限,但因为四湖形成的时间和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南四湖只能算作湖泊群的概念,而四湖中最大的微山湖,其水域面积为666km²,并没有超过巢湖的769km²。

盛夏时的微山湖

而位于东北中俄边境的兴凯湖,其水域面积高达4380km²,比鄱阳湖还要大,但因为历史原因,兴凯湖只有三分之一(1230km²)在中国。一个并不完全属于中国的湖泊,自然也就没有算在五大淡水湖之内。

中俄界湖——兴凯湖


说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导致湖泊水位和面积季节变化显著,例如鄱阳湖在冬季低水位(12米)时,湖泊面积仅有500km²,而夏季高水位(20米)时,湖泊面积高达4125km²以上。因此,以上所列湖泊的面积数据,因选择的水位标准不同,可能会与网上其他数据有出入。

综上所述,将巢湖列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并没有问题。不过也有说法称,将巢湖与鄱阳湖等列为长江流域五大淡水湖,或去除偏小的巢湖称中国四大淡水湖更为妥当。

但我觉得,无论是五大淡水湖还是四大淡水湖都没有多大意义,不过是一个名号。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下湖泊、湿地所面临的诸如湖水矿化、富营养化、泥沙淤积、湿地退化等生态问题,这远比“争名夺利”要重要的多。

参考资料:

[1]李翀,马巍,史晓新,廖文根.呼伦湖水位、盐度变化(1961-2002年)

[2]王春峰.博斯腾湖水矿化度演变过程分析

[3]成正才,李宇安.博斯腾湖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