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庐山真面目之三:坐落在庐山上的西洋小镇——牯岭镇 庐山旅游攻略之牯岭镇(下)

汽车沿山路盘旋而上,最后来到一个叫牯岭的云中小镇。

车在一条同样也叫牯岭的街前停靠,我们就餐的饭店,正是在这条街上。

初识庐山真面目之三:坐落在庐山上的西洋小镇——牯岭镇

初识庐山真面目之三:坐落在庐山上的西洋小镇——牯岭镇

下车时,只那么一瞥,就被这条街惊艳到了!

这是一条被中国化了的西洋街道,兼有着东方的风韵和西方的神韵:洋酒店、洋别墅、洋教堂,比肩接踵的中国人;洋餐厅、洋书房、洋学堂,成天到晚又循环播放着《庐山恋》的“庐山恋电影院”……

初识庐山真面目之三:坐落在庐山上的西洋小镇——牯岭镇

800米长的街道,依山顺势形成一条自东向西稍稍弯曲的半面路线,蜿蜒于枯牛岭的西麓。

走在街上,想着方才汽车爬过的那些山路,便觉得这一回可真的是走在“天街”上了。

天街云市,这不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么?

这样想着时,不觉已来到了街心公园。

这是牯岭镇的中心地带,背岭面谷用土夯成一个三角形的高台。高台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在台上凭栏远眺,长江水浩浩汤汤,鄱阳湖历历在目。九江风景,美不胜收!

公园中央的半月形大花坛上,有一石牛犄角抵天、卧而欲立。

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它是牯岭镇的标志。

牯岭,起先叫枯牛岭,是庐山的26岭之一;因形似牯牛卧地昂首仰天,故称"牯牛岭"。

镇就建在庐山海拔一千一百余米的山腰处,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是真正的“云中山城”。

站在公园里,遥望对面山峰,见各式各样的西式别墅,或分布于山谷之中,或点缀于山头的绿荫从中,甚是抢眼,果然是一座“万国建筑博物馆”。

此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着这些房顶上花花绿绿的别墅,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人名——李德立。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夏天,21岁的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只身来到中国,沿长江传教布道。他随身携带着的,仅仅是一本世界地图和一本《来华指南》而已。

天气酷热难耐,于是,这个年轻人就从长江边上的重要口岸——九江进入了庐山。

李德立,图片来自网络

九江口岸,从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起,九江的大门就给这些国家的人们敞开了!

凉爽的天气、优美的风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这个年轻人一来到庐山,就被吸引住了!

1886年寒冬腊月的一天,天气异常清冷,人迹罕至的庐山上,两个身穿传教士服装的人,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其中的一个,就是李德立。

李德立这一次来庐山,显然不是来避暑的;这一次,他是带着在庐山上建造一个避暑胜地的勃勃雄心而来。

青年人翻山越岭,寻找着他梦想中的土地。

一天,当他登上位于庐山东谷女儿城的高地,俯瞰到山岭下宽阔、秀美的长冲谷地时,怦然心动;这时,他的理想不再是几幢避暑的楼房,而是一座云间乐园。

此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冲,是东谷的一条小河,河两边水源充足、地势平缓、阳光明媚,是建造别墅的好地方。

然而,李德立的租地过程远非一帆风顺,欺诈、贿赂、隐瞒……直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李德立才得着机会。

战败后的清朝廷,对洋人的恐惧空前绝后,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李德立趁机拿下了长冲一带土地的租借权,时间长达九百九十九年,每年的租金只有一万二千两纹银。

李德立还给牯牛岭起了一个新名字——“牯岭”。

“牯岭”,一是来自原始名字“牯牛岭”,二是由英文“cooling”(清凉)一词音译而来,堪称是新旧结合、中西合璧。

李德拿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后,就将地皮按面积划片编号售给外国人。

自此之后,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的人来此建造别墅,外国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市政议会等穿插期间,俨然成了一个万国城。

现在,这牯岭镇不仅是庐山的中心地带,还一揽山上众多景区,成了庐山各景区的心脏。

下午,就近去了仙人洞、花径、含鄱口、锦绣谷、三叠泉等众多景区,觉得这个牯岭镇,就是为展现庐山的奇景而建设的!

镇上的庐山别墅、庐山会议旧址、老人家旧居、庐山博物馆、美庐等地,只等次日拜谒。

吃过晚饭,又来到牯岭街上。

此时的牯岭街,灯火通明,霓虹闪烁。

而不远处的一幢幢别墅,则闪闪烁烁,睡意阑珊,像瞌睡人的眼。

顺路转悠,漫无目的。不期遇到一个街心公园,里面有不少在牯岭镇生活过的外国名人的石雕塑:德国诗人席勒、美国男作家海明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

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的赛珍珠,曾凭借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一书,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赛珍珠的童年,是在牯岭镇度过的。在她晚年写的自传《我的几个世界》里,她这样回忆道:“当秧苗从旱地移栽到水田时,也就是去牯岭的时候了。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脑海中对于中国的记忆始终带着一种浓厚的芳香。甚至后来我每到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它和庐山比较。”


路上还意外看到不少名人 别墅。夜晚的别墅,灯火阑珊,越发美轮美奂!

千姿百态的建筑式样,世界各国的庭院风格,让我想起这里曾经是一个西方教堂林立、外国传教士云集、几千个外国人居住的地方;一个名为租借地、实为租界的地方;一个有些外国人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将本土的中国人叫作“中国佬”的地方……

落后就要挨打!长冲开发是老外,在那个时代并不奇怪!

历史的事实虽不能改写,但历史的车轮也确是滚滚向前的!

今天,庐山,到底还是中国的庐山;枯岭镇,也到底还是中国人的枯岭镇!

牯岭镇的餐饮比九江要贵很多,毕竟什么东西都要从山下运来,而且是知名的旅游景区,贵一点也正常,计划在牯岭住四天,而这家旅店条件不是很好,所以白天除了徘徊于街巷中熟悉环境,欣赏浓雾中的庐山美景,还换了一家旅店。

庐山旅游攻略之牯岭镇(下)

庐山日出

傍晚的牯岭比九江凉爽很多,难怪名流权贵夏季来此消暑,无愧于江南避暑胜地,但对北方人来说,这里的湿度实在是太大了,洗过的衣服几天都晾不干。

庐山旅游攻略之牯岭镇(下)

牯岭观景台

牯岭的夜景不错,各类店铺关门也比较晚,卖什么的都有,观景台上透过淡淡的云雾,牯岭镇的灯光如天上的点点繁星,别有一番情调,夜晚的街道上,还是很热闹的,悠闲地漫步,自得其乐。

庐山旅游攻略之牯岭镇(下)

夜色中的牯岭镇

我喜欢错峰旅游,因为这样可以避开繁杂的人流,而尽情地享受游走于天地之间的感觉,九月初的庐山旅游旺季即将过去,而庐山的美景尚存,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来庐山还是比较正确的,住在牯岭的游客不太多,牯岭的夜晚也是很悠闲自在的。

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