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的贵州梵净山旅行攻略,贵州第一名山线路如何规划最划算 “千面”梵净山

@江西定制旅行院长分享旅途故事,您身边的旅行顾问,这期内容跟大家分享梵净山旅行攻略。

旅行日记:

到目前为止,去过两次梵净山,第一次是2017年跟着旅游团去的梵净山,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疫情期间,自驾在贵州呆了接近一个月,这次的梵净山给@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刚到梵净山连续下了两天雨,等了两天趁着天气好上了一趟梵净山,全程徒步用时10小时,尽管看准时机上山,山下晴空万里,到了山上迎接我的还是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人在山中走,像是神仙般腾云驾雾,很值得来的一个旅行目的地。

最实用的贵州梵净山旅行攻略,贵州第一名山线路如何规划最划算

梵净山地理位置: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距离铜仁市70公里,距离江口县城20公里,距离湖南凤凰古城120公里(很多游客喜欢把凤凰古城与梵净山连着走),景区名字取之于:梵天净土,它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国5A景区,也是贵州省第一名山,一座默默无闻的山峰近几年在各大网络平台爆红,游客量急剧上升,接待能力有限,所以去梵净山一定要至少提前1天提前预约(特别是暑假、黄周金高峰期),一般网上提前三天预售,景区不提供现场购买,可以在梵净山生态旅游区、休度游公众号或者一码游贵州小程序预约下单,@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实在梵净山景区公众号提前预约进入景区。

最实用的贵州梵净山旅行攻略,贵州第一名山线路如何规划最划算

梵净山的门票多少钱?

1、门票100元/人(18-59周岁全票,60岁以上和14岁以下免票,14-18岁半票),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关卡,到处要刷脸身份证,程序有点多。

2、观光车20元/人,由于进出梵净山的山路狭窄,观光车以中巴为主,从山门到登山起点大概需要走行30分钟,@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是5月去的,排队人数不多,旺季登上2小时很正常,建议这个观光车就买了把,价格实惠很划算。

最实用的贵州梵净山旅行攻略,贵州第一名山线路如何规划最划算

3、往返缆车140元,单程70元(从登山起点缆车上山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时间),由于承载量有限,经常会需要排长队,平时缺少锻炼的建议缆车上下。

4、滑竿(按重量收费,越重越值钱,这价格也是天价),下了缆车之后还需要步行800米左右才能抵达蘑菇云,到了蘑菇云可以远观红云金顶和老金顶,虽然滑竿是天价但是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苦力活,普通人山上都费劲,更何况还要抬着人上山。

从哪里去梵净山最合适?梵净山有几座山门

1、东门(江口县黑河湾),大部分游客都是从江口方向上山,这边山上的路比较陡,有缆车山上,@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是从东门上山,这边配套比较成熟

2、西门(印江县护国寺):上山道路相对平缓适合徒步上山,游客不多,无缆车

备注:两地之间的门票是不相同的,如果你在东门买票则从东门入。

游玩时间参考

1、缆车往返4-6小时(旺季等待缆车时间长,等待2-3小时家常便饭)

2、徒步上下建议一整天(8-10小时),徒步上山的朋友注意游览时间,下山徒步通道一般下午四点之后景区人员会劝阻你坐缆车下山,淡季山下观光车收班时间下午六点半左右(旺季下班时间会延后),@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是选择徒步山上,早上8:00进入景区,上午11点才抵达缆车终点

游览路线

第一站:蘑菇云

第二站:老金顶

第三站:红云金顶

山上可玩的地方不多,主要是这三个地方,半天时间足够,@江西定制旅行院长印象最深的就是蘑菇云(一块硕大无比的就是耸立在梵净山,屹立不倒)和红云金顶(上下山真的很费经,道路狭窄,排队上下山),

住宿地点选择

1、江口县东门:主要以农家客栈为主(参考价格100-200,旺季价格有所上浮),大型高端酒店偏少,@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是提前一天在东门住下,第二天一早上山

2、江口县城,可选择的酒店多,缺点是距离景区有点距离,车程大概30分钟

3、梵净山山上没有住宿的地方,也不可以搭建帐篷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带上厚衣服(切记,山下与山上温差大,山上天气变幻莫测)@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我当时就忘记带外套了,在山上冻得直哆嗦

2、上梵净山一定要选择天气晴好再上山,雨天基本等于白游梵净山,啥也看不到@江西定制旅行院长幸好选择了一个好天气,山上的景区真的很美

3、记得准备干粮,由于山上空间有限,没有大型餐馆用餐

4、腿脚不方便的建议慎重选择梵净山游玩,确实很累,特别是红云金顶与老金顶费体力,登顶道路狭小

5、特别是一定要提前预约(一天限量8000人,分时间段预约,最好选择早上),旺季不预约否则无功而返

6、建议提前一天住在梵净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附近,方便第二天上山

交通信息

1、距离梵净山最近的高铁站:铜仁高铁站,下高铁之后直接坐大巴车抵达江口县(车程1.5小时),再换乘旅游班车直达景区(车程30分钟)

2、距离梵净山最近的机场:铜仁凤凰机场

我是@江西定制旅行院长,您身边的旅游顾问,分享我的旅行故事,旅行攻略,帮助大家解决旅途中遇到的疑问,喜欢记得关注小编,转发或者收藏文章让更多人有需要的朋友了解此篇文章。感恩有你,感谢大家的陪伴。

从贵阳乘坐高铁出发,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铜仁市区,再乘坐一小时旅游班车,就能到达梵净山脚下,一睹那里神奇绝美的风光。

走过数亿年风雨,梵净山的“身世”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方圆约567平方公里,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54种。作为西南地区千年佛教名山,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叠加形成的“佛光”,更为它增加了几分神秘。

蘑菇石、红云金顶、释迦殿、太子石,珙桐、红豆杉、钟萼木、水青树,黔金丝猴、白冠长尾雉、大鲵、云豹……被誉为“天下众名岳之宗”的梵净山,有着令人向往的“千面”。近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这意味着头戴诸多光环的梵净山必定会更加耀眼。

经历多次沧海桑田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

资料记载,组成梵净山的主体地层是梵净山群,它形成于距今8.7亿年至8.35亿年。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第四纪初期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使梵净山体拔地而起。在长达8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梵净山经历了多次沧海桑田的变化,保留下众多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

“四海名山,九州巨镇,十方净土,众姓福田……”梵净山上的敕赐碑,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奉旨而建,位于新金顶西北800米处的老金顶滴水岩下,坐北朝南,这里海拔为2270米,前临陡峻险谷,后接峭壁悬崖。碑为古牌楼式,高2.9米,额镌“敕赐”二字,故被称为敕赐碑。此碑于1982年2月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敕赐碑对梵净山地形地貌、名胜风光、历史传说、佛教沿革等都有记述。碑文写道,梵净山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

头顶骄阳,狂风大作,倾盆大雨,雪花飞舞,在山顶,四季可能轮番上演。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却不是谁都能有缘识得。只能期许遇见好天气,若不然,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到梵净山的人,都会被“蘑菇石”独特的造型吸引。“蘑菇石”,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蘑菇一样的石头,上下两层,上大下小,错落有致,一眼看去好似两块堆砌得并不整齐、将要垮塌的石头。因矗立在山崖边,更是让人感到险和绝,游人无不在此拍照打卡。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任晓冬说,喀斯特地形地貌是贵州较为独特的环境,显著的特点是石灰岩和溶洞。而梵净山却不一样,它是变质岩山脉地貌,比喀斯特地貌更为古老。

通过无人机镜头“瞰”梵净山,观者的眼睛充盈着时光、心里载满了惊叹。除了“蘑菇石”,“万卷经书”也令人称奇,层层叠叠的“石头经书”饱经岁月沧桑,像是等待游人翻阅风雨留下的过往岁月。

还有“红云金顶”,拔地而起,垂直笔挺,顶天立地的高峰峻岭,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的神奇力量。“红云金顶”石峰高达94米,挺拔峻峭,像巨大的擎天石柱拔地而起;下临深壑,百里以外遥望,好比玉笋插天;顶部常有云雾缭绕,在阳光辉映之下,云彩灿烂绚丽,人们因此称之为“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之音。“红云金顶”挺拔的石峰上,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将金顶从顶部向下劈为两半,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

“我的家乡梵净山,红云金顶入云端,云梯万步天路远,风雨飘飘几千年;我的家乡梵净山,鸟语缠绵水潺潺,一山千溪武陵源,群山巍巍雾缠绵……”透过美妙的音乐,梵净山给人以无限遐想。

7100余种动植物的基因库

无论乘坐缆车,还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都是满目苍翠。“鸟鸣山更幽”,动物们“生产生活”发出的声响,衬托出山的幽静,令人感知何为“生命共同体”。据调查,梵净山现今繁衍着野生植物和动物7154种,其中植物4394种、动物2760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以上级别植物49种、动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种、动物38种,是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

2018年7月,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认为,梵净山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水青冈林在亚洲重要的保护地,理应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区域内野生动物监测,使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长期观测。黔金丝猴、藏酋猴、毛冠鹿、鬣羚、小麂、野猪、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纷纷到红外相机前“报到”。大群黔金丝猴在猴王带领下“行军”,呆萌的猴宝宝在母亲怀抱里撒娇,“藏酋猴家庭”在溪水中沐浴嬉戏,豹猫在红外相机前左躲右闪。

资料记载,20世纪初,一位英国传教士沿着野路进入梵净山未知的原始森林中。原来,这位传教士曾经发现了一张毛皮,毛皮虽有残缺,但可以明显辨认其特征:肩部有一道明显的白斑,背部呈现灰黑色,腹部灰白,肢体的内侧为金黄色,一条长长的尾巴远远超出了身体的长度。根据采集动植物标本的经验,这位传教士判断这可能是动物学界尚未发现的一种灵长类哺乳动物。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动物学界的专家们尚未看到过黔金丝猴活体。

黔金丝猴拥有引人注目的“蓝色脸庞”,被动物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1988年,中美相关机构联合进行了一次黔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和行为学研究,到1992年发布了一批数据,当时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不超过750只。贵州林业部门2021年开展过调查,相关数据目前还未正式发布。

梵净山是“动物王国”,也是“植物宝库”。春夏相交时节,梵净山的鸽子花竞相盛开,远观之,好比成群的蝴蝶有组织地翩翩起舞;近观之,好比整齐列队的鸽子,微风拂过,摇头晃脑。鸽子花是当地人的称呼,实际上这是珍稀植物珙桐开出的花朵。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

“武陵之源”崇尚共生

自北宋以降,梵净山与宗教文化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神奇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佛教兴盛的基底,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梵净山”也因此而得名。梵净山在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

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周围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翠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无论是周边县城乡镇曾修建的宗教文化场所,还是梵净山崇山峻岭上建造的寺院、庙宇、石碑,都承载着宗教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兴盛和发展。而这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今天的梵净山,生活在山里山外的人们,共同维护着“武陵之源”。为加强生态保护,近年来梵净山周边乡镇生态护林员有序“输进”,成为珍稀动植物的“守护者”,同时将一些不利于保护区生态建设的开采开发项目全部退出,让这片梵天净土更为世人所瞩目。

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太平镇,有8个村的村民喝着来自梵净山的水。村民杨文乔是生态护林员,负责巡护的区域属于梵净山的核心区,防火灾、防盗伐、防捕捞。在太平镇,像杨文乔这样的生态护林员有128名。除了生态护林员“进山”,当地村民植树造林意识也很强。为了鼓励村民植树造林,只要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5%,每亩就可以得到300元奖励。

有益于生态保护的选择“输进”,反之则果断退出。从高尔夫球场的严肃处理,到国保区内非法采矿的全面查处,一些所谓的旅游开发、特色产业项目,早已退出梵净山。

如今的梵净山,自然、生态和文化交相辉映,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记者汪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