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即新潮!热爱,唱响在西子湖畔 杭州亚运倒计时一周年:欢迎全亚细亚相聚西子湖畔

古典即新潮!热爱,唱响在西子湖畔

在西子湖畔

一个因热爱而生的社团

用自己的唱腔和身段

演绎了一只美轮美奂的“蝴蝶”


这是越剧中的梁祝化蝶

他们,演绎的是才子佳人

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他们,传承的是国家级非遗

被称为中国“第二国剧”的剧种

他们,是浙江大学学生越剧社

视频加载中...

传承与创新,连结起浙大、杭州与越剧

从2018年成功举办首场年度大戏以来,浙江大学学生越剧社已连续四年被评为“校级十佳社团”。这个以“越剧”为载体的社团,讲述的不只有戏曲的故事,还有西子湖畔的故事、传统文化的故事

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伴随浙大师生每一个夜晚的旋律,《梁祝》在教室和图书馆响起,代表着一天学习、工作的结束。

越剧社选择的第一部年度大戏,就是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越剧的经典篇目。乔装改扮、赴杭求学,杭州的万松书院在高山下、流水间,造就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爱情传说,让杭州与蝴蝶的故事结缘。

古典即新潮!热爱,唱响在西子湖畔

折子戏《从万松书院到求是书院》

为了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越剧社的成员们准备了一出“折子戏”,并在杭州地图上勾画出了一只“蝴蝶”。从万松书院到求是书院,起点是第一部年度大戏《梁祝》故事发生之地,终点选在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一只巨大的“蝴蝶”,在杭州串联起了《陆游与唐琬》《白蛇传》等诸多越剧选段。

“古典即新潮”,这是越剧社自己的口号。“别人能做原创曲目,为什么我们不能。”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在传统的唱腔韵律里填上新词,创编《宜山问答》。浙大“文军西征”,行至广西宜山,既受疟疾肆虐,又遭空袭威胁。竺可桢老校长在这条历经艰难困苦的西迁之路上,提出了“求是”精神,勉励师生“救国不忘读书”。站在新时代浙大人的视角上,《宜山问答》的新编片段酝酿而成。

古典即新潮!热爱,唱响在西子湖畔

“竺校长是绍兴人,我们也想用绍兴话、用越剧,讲述浙大的故事。”这是他们创作和演出的初心。2018年,他们也受邀前往越剧的发源地绍兴,去到了当地基层开展演出,让他们的第一部年度大戏《梁祝》走出校门,走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

2019年,年度大戏《陆游与唐琬》谢幕合影

2018年的新版《梁祝》,2019年的诗画越剧《陆唐》,浙大越剧社均是全国高校里第一个将篇目完整演出的社团。2021年,越剧社则用年度大戏《五女拜寿》为建党百年献上了自己的礼物,他们希望新时代的越剧亦能焕发新的生机

艰辛与付出,用年度大戏在校园“出圈”

一年一次的年度大戏,独具匠心的折子戏专场……看似辉煌的背后,离不开越剧社成员一直以来的艰辛付出。

2018年4月21日,是一个社团“老人们”全都能脱口而出的日子,那是越剧社第一部年度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的日子。这部戏对于社团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越剧社在校园内的空地排练

首次推出“年度大戏”,全靠自己的摸索和尝试。缺人,他们就向杭州其它高校借人,向校内“兄弟”社团借人,拼拼凑凑组建成了六十人的大戏团队。缺排练场地,他们就每晚穿梭于校内的各片空地。缺指导,那就社员之间互相教一点,跟着录像带再学一点,连贯起来也有模有样。缺道具和舞美,他们就向专业剧团借,从富阳跟着货车走高速,把一箱一箱的道具一起扛了回来。

越剧社搬运从专业剧团借来的道具箱

“《梁祝》里有一出戏,我们排练了整整一个学期,”当时正读大二的社长洪文翔回忆道,“那七分钟的选段,是情绪最强烈的片段,需要八个书生动作完全整齐划一,调度起来非常麻烦。”当时,每个周末他们都在排练,一次就要好几个小时,不断地重复、自我挑剔,最终才呈现给了观众最好的一面。

“书生”龙套们排练同一个动作

传统的戏曲演出能否吸引在校学生,是大家在编排年度大戏时一直担心的问题。“一是怕没人来,二是怕演着演着观众走光了。”当时正读大一的社员车宇超这样诉说自己的担忧。

但同学们的热情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放票的第一分钟,291张票发了出去。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领取了这场演出的门票。发票的那天晚上,社团的大部分人还在排练。“一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捶地,”当时大三的社员孙群安说,“提前两个月开始的宣传,就是怕没有人来,那天晚上大家都很兴奋。”

2018年,年度大戏《梁祝》首演时的排队情景

演出那天,检票的队伍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龙,从紫金港校区剧场的观众入口,经过阳明桥,一直排到了桥那头的基础图书馆。

2018年,年度大戏《梁祝》首演时的观众席

舞台上的他们,用余光瞥到观众席里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留学生的面孔出现在其中。他们觉得,值了!也更加坚定了未来把“年度大戏”做下去的信心。

爱好与情愫,他们走入儿时深处的记忆

“我们就是爱听,”车宇超这样介绍自己加入越剧社的情缘,“小时候的社戏,绍兴的民间越剧团就在船里,停在家里的河对岸。散戏后,我有时趴在外婆的背上回家。在田间地头,外婆嘴里哼着戏,就像童年时的散文诗。”

加入越剧社的新成员里,有零基础、但想要探索中国传统曲艺文化魅力的,也有从小便学习过唱戏、想在社团继续锻炼的,但更多的还是像车宇超这样,在懵懂时对越剧的喜爱中,慢慢走得更加深入的。

方言是戏曲的基础。从一个观众到一名演员,想唱好越剧,首先就得学习唱腔里的绍兴方言。纸上的念白旁,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这是他们为了学习越剧而做出的努力的见证

左图为车宇超为往届社员纠正咬字时,社员写满标注的台词纸 右图为车宇超在社交媒体关于越剧念白的分享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越剧技能的提升,除了请专业剧团的老师来指导以外,更多还是得靠社团内的传承。一群人围在一起,对着录像带互相琢磨,唱腔、咬字和身段,每个人身上似乎都能找到些往届社团人的影子。

社员们聘请专业剧团老师教唱

常年维持在四十人左右的越剧社,虽然同其他社团一样每年一换届,但是骨干成员的参与度几乎不变。爱好和兴趣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减,本硕博的同学们,甚至是校内的一些教职工,仍倾情参与在社团活动的第一线。

左为车宇超、孙燕萍(女)在《盘夫索夫》中饰演曾荣、严兰贞

右为孙燕萍(女)、洪文翔在《五女拜寿》中饰演杨三春、邹应龙

从本科、硕士,再到如今的博士在读,孙燕萍在求是园的十余年青春岁月中,也与越剧社共同成长,期间参与了越剧社的历年大戏。她曾经代表社团和学校去香港高校演出,也曾参与过学校120周年校庆表演,她见证了越剧社的发展和兴盛,也见证了传统曲艺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里的“出圈”

孙群安(女)在《五女拜寿》中饰演翠云

医学院的孙群安,2015年本科入学;药学院的洪文翔,2016年本科入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车宇超,2017年本科入学……曾经他们是社团内“前辈”和“晚辈”的关系,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搭档,是演出团的团长和团员。如今他们都已经进入了研究生阶段,也仍然活跃在每一次年度大戏的排练和校园越剧舞台之上。越剧社对他们来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爱上越剧。他们也和婉云京剧社、昆曲研习社等传统戏曲类社团携手进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爱上中国戏曲,爱上传统文化。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团队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 黄子叶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何瑞婧

责任编辑:周亦颖

杭州亚运倒计时一周年:欢迎全亚细亚相聚西子湖畔

航拍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 王刚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0日电(王昊) 明年的9月10日,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正式开幕。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即将迎来属于亚洲的体育盛事。

杭州亚运会在保持此前40个大项不变的前提下,又增设电子竞技、霹雳舞2个大项。赛事将设61个分项,482个竞赛小项。一年之后,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将向这482块金牌发起冲击。

杭州亚运倒计时一周年:欢迎全亚细亚相聚西子湖畔

资料图:航拍杭州亚运会主体育馆。杭州亚运会期间,“亚运三馆”中的主体育场与游泳馆将承担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等比赛,综合训练馆则将承担集中训练及医疗、商务等功能。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今年3月16日,杭州亚运会第一阶段(按项目)报名工作顺利结束。首次报名工作反响热烈,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奥委会提交了报名表,项目涵盖杭州亚运会所有61个分项比赛。

为了举办一届出色的亚运会,杭州一直在不断努力着。本届亚运会在浙江全省范围内设立55个比赛场馆、31个独立训练场馆、1个亚运村和4个亚运分村。今年10月底前,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将全部完工。

目前,42个比赛场馆已经竣工,正在进行赛事功能验收;亚运村和亚运分村将于今年12月底前验收交付;31个训练场馆计划于2022年5月前完成竣工验收,目前总体按计划推进。

就在近日,杭州亚运会首批改扩建场馆——临平体育中心启用,2022年这里将举办杭州亚运会足球预赛、排球预赛、空手道预决赛和杭州亚残运会坐式排球预决赛。

杭州亚运倒计时一周年:欢迎全亚细亚相聚西子湖畔

资料图:航拍杭州亚运会电竞场馆。 王刚 摄

作为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赛事之一,亚运会前的测试活动是检验赛场功能、掌握办赛规律、锻炼运行团队、磨合工作机制、测试指挥体系的重要手段。

杭州亚组委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将组织开展杭州亚运会测试赛和测试活动,其中,2021年共安排10项测试赛。

资料图:市民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500天计时装置前拍照留影。当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进入开幕倒计时500天,首批倒计时装置亮相杭州。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目前杭州亚组委正在积极做好2021年的其他9项亚运测试赛的筹办工作,包括篮球、游泳—公开水域、帆船、公路自行车、射击、七人制橄榄球、乒乓球、柔道、跆拳道。

根据目前已确定的项目,2022年拟安排近51项测试赛。其中,设全国级赛事39项,浙江省级赛事11项,洲际赛事1项。

一个个漂亮的硬件设施中,蕴含属于杭州亚运会的温度。今年5月,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活动正式启动,杭州亚组委计划面向全球招募约5.2万名赛会志愿者。一年以后,这些志愿者们将带着明朗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而随着亚运会的筹备工作逐渐推进,亚运文化也在杭州慢慢扎根。前两天,杭州亚运会城市文明与亚运礼仪文化展揭幕,展览涵盖了各亚洲国家和地区礼仪方面的知识,每天都有专业老师在馆内进行文明礼仪培训,让志愿者和杭州市民进一步了解杭州亚运会。

资料图:航拍杭州亚运会曲棍球场。杭州亚运会曲棍球场位于浙江杭州拱墅区运河亚运公园北面,设观众席约5000座。该场馆的轻量屋顶设计采用了轻型结构,并参考了中国传统竹制油纸伞架。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以杭州为代表的江浙文化,也随着亚运这张名片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日前进行的杭州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交响音乐会上,不仅演奏了《召唤英雄》《亚洲雄风》等奥林匹克运动主题曲目,还有《梁祝》《大江南》《中国大运河》等带有杭州城市文化特色的经典音乐。杭州,正和亚运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22年9月10日至25日,杭州亚运会将正式举办,无数人数年以来的努力将开花结果。

1990年,亚运会首次来到中国,全亚洲的目光聚焦在北京,亚洲雄风响彻大街小巷;202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运动健儿应花城之邀,亲身感受这座岭南名城的魅力。一年之后,杭州将呈现一届怎样的亚运会?我们拭目以待!(完)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