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一场旅行,当然要去云南看雪山啦 哈巴雪山:登顶为了看到全世界

现在是2022年的第141个小时,是我们与新冠共处的第三年。旅行计划因为疫情的原因,被一年又一年地搁置。


2022年的第一场旅行,当然要去云南看雪山啦


旧的一页已经悄然翻篇,新的世界正在加速拼图。


新的一年,宜期待。


期待我们见面不用戴口罩,期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待不再需要担心码会变色。


2022年的第一场旅行,当然要去云南看雪山啦


2022年,你期待去哪旅行呢?不如就去云南看雪山吧。雪山圣洁美丽,又经年矗立在那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


2022年的第一场旅行,当然要去云南看雪山啦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十三座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的统称,也被誉为太子十三峰。作为藏传佛教之首,梅里雪山至今不曾被人类所染指。



据说有幸见到梅里雪山“日照金山”景观的人,都将获得幸福。



当你亲眼看见“日照金山”,你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激动到流泪,那是一种难以名状,是一种直击内心的震撼。


位置:

云南省德钦县

交通:

1. 自驾导航飞来寺

2. 从香格里拉市搭乘大巴前往德钦市/飞来寺



玉龙雪山


丽江四大风景之首,终年银装素裹。



绵延不断的十三座山峰,宛若巨龙盘旋在北半球雪山带最南端。莹白的雪砂在阳光的照耀下比龙鳞的银光更闪耀三分。



从雪山乘坐缆车可以打卡丽江另一风景— —蓝月谷。



位置:

云南省丽江市

交通:

1. 自驾导航至玉龙雪山

2. 丽江古城门口公交站乘坐101路公交车(雪山专线)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几乎是登山爱好者的必登之地,也是一座适合初级登山爱好者攀登的山峰,海拔5396米,最佳登山季为3-6月和9-12月。



从丽江或香格里拉到达哈巴雪山脚下的哈巴村,车程大约4小时,会经过虎跳峡,一路风景极为震撼。



相对于梅里雪山和玉龙雪山来说,哈巴雪山较为小众,但是却是堪比仙境的露营圣地。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世界花园之母”“天然动物园”。



位置:

位于香格里拉市东南部,与玉龙雪山隔虎跳峡相望

交通:

丽江/香格里拉自驾导航至哈巴雪山



石卡雪山


被雪山环绕的地方,是最有灵气的地方,石卡雪山,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天气好的话,登上山顶能够看见梅里雪山、巴拉格宗雪山、玉龙雪山等滇川藏八大神山。



“石卡”在藏语里是“有马鹿的山”,而马鹿是藏传佛教吉祥物之一。因藏民曾在石卡曾挖到过金子,这座山又被称为“财神山”。



这是一座夏季没有雪的雪山。


位置:

香格里拉(距独克宗古城20分钟,迪庆机场15分钟)

交通:

自驾导航至石卡雪山



白马雪山


位于老214国道上(现在的236省道),是云南省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香格里拉— —德钦的必经之地。



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



如果你从香格里拉自驾去梅里雪山,一定要来走走这条公路。没有盛名在外,却是异域风光无限。重峦叠嶂的白马雪山、焦糖色的茂密植被、雪山下孤独的小木屋、赶着成群牛羊的牧羊人,推开车门,仿佛承包了整座雪山。


位置:

云南省德钦县境内

交通:

1. 从香格里拉自驾导航至白马雪山垭口

2. 搭乘香格里拉到迪庆的长途大巴车



大多数人眼中的雪山,冷峻不可攀。但当漫天晨曦映照在雪山上,化作日照金山,那份温柔浪漫是你所不能拒绝的。


雪山之旅游,是一场穿越湖泊森林,在星空和雪山脚下和自己对话的旅行。不仅是享受,更是把自己放到纯粹的自然中,感受自然,感受生命,感受自己。



2022年的第一场旅行,就去云南雪山吧!


Tip:凡是入住泊心云舍的家人,可联系专属管家咨询包车/拼车服务。



本文所有照片来自现场实拍/摄图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爬山,登顶不是为了全世界看到你,而是为了看到全世界。

记不太清了,好像李厚霖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大意是:光有骤然而至的冲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还不是生活,生活中还包括了妥协和忘却。

转山,其实就是炼心,让心成为一座神圣的神山。

事实上,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座山,若果是一座雪山,那便是一种信仰。可在俗世里,雪山离人间凡尘似乎很远。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心仪的雪山,那是雪山对我们的恩赐,那是来源于自己内心对自己的鼓励,那是自己与众不同甚至令人不解的坚持。坚持,让我看见了那座山,让我拜竭了那座山,让我体验了那座山。那座山,名叫哈巴雪山,终年积雪,海拔5396米。

登顶哈巴的那一瞬间,才突然发现,浮云都在脚下,周围一片耀眼,一次痛彻心扉的经历,换来一次改变自己人生的风景,抵得上千万次的羡慕和暗恋。

哈巴雪山:登顶为了看到全世界哈巴雪山:登顶为了看到全世界

(一)

哈巴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南部,是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及其以后第四纪族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急剧抬高的高山。它“涵盖”了两个乡镇,虎跳峡镇和三坝乡。

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是兄弟山,中间隔着一条江,这条江叫金沙江。

相传玉龙、哈巴两个兄弟,玉龙是兄,哈巴为弟,听说金沙姑娘路过此地,便相约苦等,多日不曾合眼。玉龙便对哈巴讲:“我先迷糊一会,你盯着,千万不能让金沙姑娘溜过去。”哈巴见玉龙久睡不醒,亦昏昏睡去,金沙姑娘趁机悄悄从两兄弟中间穿越而过,到虎跳峡时开怀大笑,故成气势磅礴,汹涌澎湃“虎跳峡”上中下三景区。

相比于哈巴,玉龙雪山名气大,其因主要是沾了丽江的光,丽江吸尽天下客,为满足游客需求,商家竟破坏生态环境在玉龙雪山上架起了索道,大煞风景,似乎就是在少女脸上拉了几刀。

丽江俗了,玉龙也便俗了,哈巴不俗,哈巴还躲在大山里无人尽知,甚至有些羞答答。在路上,有人听见我们去登雪山,立马有人就问:“玉龙吗?”、“梅里吗?”,甚至有人问:“哈巴,哈巴在哪里?”

呜呼,哈巴竟然不如虎跳峡名气那么大?

12月1日,我们一行蒙龙 糖果 红太狼四人从丽江出发,经过上中下虎跳,看过著名的“长江第一湾”,便从丽江市进入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5个小时不到,便到达了哈巴村好四登山客栈。

哈巴雪山:登顶为了看到全世界

(文字继续)

去哈巴村的路,近几年才得到修筑,过去几十年就是只能跑拖拉机,再向前,那就是只能走盘踞山顶的“茶马古道”,这个大家不陌生。

“茶马古道”是唐宋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茶马古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旬、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它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历史已经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这些年来,云南尝到了旅游的甜头,集中财力打通了丽江去香格里拉的公路,据说还不止一条,哈巴村因为这条公路,逐渐被人所知,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我们此行的联系人兼哈巴雪山的向导淏涘(读作好四)。好四,大名李顺友,哈巴村阴山组人,汉族,个子不高,约不到一米七的样子……此君精力旺盛,体力超群、行事缜密且颇有一番经济头脑,号称“哈巴雄鹰”,在当地小名气……”

去好四家,又相遇三个同行人。一个叫小谢(男孩),一个叫小袁,另一个叫李苑嘉,是专门登哈巴雪山的,小袁是她挑来作陪同的。

天下驴友是一家,七人很快混熟,晚餐一起喝了点酒,酒是从山东带来的,装在水瓶里1.5升。“今天酒杯一端,明天上山就是生死不离的兄弟。”气氛一热闹,吓坏了忙着上菜的好四的妻子四嫂,她不断嘱咐:“少喝一点点,下山再喝不是,我给你们买青稞酒,买啤酒,买勇闯天涯的啤酒。”

不用嘱咐,我们也会少喝的,这是登山的规矩。酒不让喝,那就喝茶水,喝酥油茶,茶水是好四特配的,主要防高反,酥油茶,是增加体内热量的。就好四特配的茶水,橄榄树专门说过,上山前一定喝好四的茶,防止高反比红景天好的很。

除了这两样,还有鸡汤,这可是真正的高原笨鸡,从那两条粗壮的腿便知那是生前多么威武雄壮的鸡。有些人喝了一碗又一碗,大盆子都快见底了,四嫂见状赶忙又向里面添肉添汤,“不好意思,还有你们一家人呢?”

“不用了,我们有的吃。”话说得温馨,人显得温柔。“好四长得如此沧桑,那四嫂长得咋跟天仙似的。”

“到了山上,不管是谁,都要听我的。”

“山上,没有强驴弱驴,都是我的部下”

“我在山下是条虫,到了山上就是虎。”

“我在第一位,谁也不能超越我。”

“技术操作要等明天大本营培训。”

一个晚上,好四讲的多,我们问的少,屏住呼吸认真听。

当讲到,“弱不要紧,但绝不能强”时,好四还讲一个例子。

话说有一次带队伍,有一个人牛得不行,仗着体力好,几次超越好四,连续三次滑坠,幸被走在后面的领队制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被解救后,好四用冰镐敲着小腿肚子说:“不要抖,不要抖,一次滑坠抵得上千万次的告诫。”

围着炉子,暖暖和和,夜已很深,还不知被褥,不管咋说,这已是高原,散去,回到房间,才发现房子不一般。

好四的房子虽是客栈,却是标间。原来,好四办客栈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他自己房子的三个阶段,三个建筑物,一个比一个敞亮。

我们住的是座两层楼,一层还未装修,二楼是标间,如果忘记了在高原小村的话,这里完全和城市里的客房差不到哪里去。

“飞哥,竟然还有热水哎?”蒙龙在卫生间里喊。

“有热水也不能洗澡,一旦感冒,登山可就泡汤了。”

当晚虽然没有洗澡,但一点也不影响蒙龙打呼噜。

那呼噜打得可谓惊天动地,我形容是:“肆无忌惮地打呼噜。”

觉睡得好,雪山登顶更有保障。

在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中,我不知是睡着了,还是没有睡着。

似睡非睡。

(二)

12月2日早上,我们都起得早,今天目标是入驻大本营。

先是忙着整理装备,上山用不着的衣物清理出来留在房间,我特别留意是雪镜、头帽、手套等小件物品,唯恐落下什么东西,以免届时不便。

房间外面是一片田地,零星长着几棵苹果树,高高大大的,树上都挂着苹果,虽不密,但也不少,这个季节怎么不采摘苹果呢。在这高原上的苹果树,跟山东老家的不同,像极了山区里的柿子树,我都想不出这苹果可怎么摘?树底下落满了苹果,有的都开始腐烂,弄不清楚,生活习惯怎么会这么不同呢?

正在无边无际的乱想,噔楞一声响,手机来了微信,原来是橄榄树问:“出发了吗?”我这才注意时间,已是早上9:00了。

出客栈到旁边好四的房子,四嫂正忙着烙饼,四哥正忙着打酥油茶,招朋唤友围坐桌旁,蒙龙一口喝下四碗茶,真正的香,吃饭的味道,如同在家里一样。

“小谢,你要不要带红牛啊?”

“小袁,你俩需不需要可乐啊?”

四嫂不断的问他们,一个挨一个,好似嘱咐自己的亲人一般。

协作们陆陆续续赶到,马帮也逐渐到齐,我们队员也都在公路上集合。

冰镐、冰爪,路绳都装进竹条框里。

一切整装待发。

“对了,还有一件事,大本营里你们喜欢吃面条还是米饭?”四嫂又问。

“这几个西红柿也带上,晚上打汤喝。”四嫂又把手里的几个西红柿送到协作小阿四手里。

小阿四是协作里面年龄最小的,他是纳西族,他父亲与好四是从小拜把子兄弟,小阿四也就经常长在好四家里,13岁那年就跟着好四登顶过哈巴雪山,这次出发,他特意带上一大瓶红酒,说是登顶成功后庆祝活动用。

为了节省体力,去往大本营是骑马。

我骑的是一匹骡子,马夫头发很少,脸也显得沧桑,我一会叫大叔一会叫大哥的混着喊着,直到路上闲聊,才知道他和好四同岁,1972年出生,我才和他调了个,他开始一口一个老大哥地喊着我。高原上因为紫外线强,每人脸上几乎都有两朵“高原红”,而面相上都显得成熟很多,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不少。蒙龙的协作老何也不过四十岁,随同牵马的他妻子小他十多岁,但两口子看起来好像十分般配,男的看起来老,女的看起来也不年轻。

马帮离开公路进入原始森林,便是一道大坡,马匹在“之”字型道路上转来转去,我骑的骡子排在最后,原因是这家伙脾气倔强,经常撩蹄子,不是伤人就是伤马,于是不管什么时候,它都排在最后,让它无啥可伤。

“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攀登季节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受季风影响,1、2月风力较大,经常达8级以上。11月与12月风力较小,是攀登的最佳季节。

爬上这个大坡,大约用时40分钟,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大草原,森林不见了踪影,草地竟然还有一些绿的模样,大家都从马上跳下来,马松了绑都去低头吃草,协作们躺在草地上散烟,队员上都忙着照相。休息后,再次出发时,好四突然命令,这片拔高的开阔地不再骑马,大家要做适应性训练,徒步上去。我和红太狼、糖果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蒙龙和广东的两个女孩在一起,小谢自己走。一直走到一个木屋,不用问这不是大本营,这是中午的休息地。

不出所料,先到的那个兄弟已在房内火塘里升起了火,还提了一皮桶水。坐下来烤火时,才发现一根登山杖丢了第三节,没拧紧的原因,回头找吧,又没有正规的走马道,哪里找去?自己安慰自己:“丢了这节杖,或许就加强了登天的可能性。”

围着火炉旁,好四和小阿四负责去打酥油茶,每个协作都拿出自带的饼烤着吃,各种各样的食材。甚至还扔进去土豆,烤焦形成一层壳后,吃起来脆而香。

从这里去大本营,大约步行还有三个小时。

我就再也没有骑过马,马夫不断催促我:“老大哥,骑上吧,保持体力。”“老大哥,你这体力,保证明天第一个登顶。”见我执意不骑,他便骑了上去。行程一段时间后,见所有同伴骑上马后,我便心无牵挂,一个人钻进树林里。

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还是有些恐怖,林子里可去的小路很多,许多地方看似是路,又看似不是,但是钻来钻去,都能通过。大约二十分钟,我便意识到我走的不是正路,越向上走越不像马道,“退下去不行,向上爬更不行。”这可怎么办?我赶紧停下来,甚至趴到地上仔细听,听不见马蹄声,但很快听见了马铃响,方向不是正直向上,而是右切向上。于是我迅速向右侧行动,与马帮方向一致,只是我比他们海拔高了80米左右。

很快我便回到了马道上,我仍在马帮前面,停下来休息一会,身上便有些凉,再走走,再停停,上来一个协作,说:“咱先走到大本营等。”我们两人便结伴而行,走出树林,跨过一条干涸的河道,远远地便看见了几座高低不同的房子。

不用问,大本营到了。

哈巴大本营海拔4100米,宿营地是少有的能住到床铺的营地。小木屋里面的床位,都是上下铺,真比帐篷睡起来舒服多了。哈巴雪山的风非常大,睡这种小木屋就可以抵御风吹了,这算是高海拔的标间了吧。

从大本营看哈巴雪山,那是最近距离的观察它,像一个大馒头,白得刺眼,或许是冰雪反射的缘故,没带雪镜,眼睛都有些睁不开。

风,大了起来。任何一座雪山,都是有性格的,都有登山关门时间。

为什么有关门时间,气候的原因,如果不设置关门时间,一旦气候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哈巴雪山的关门时间是中午12:00前登登。超过这个时间,风就会大起来,并且越来越大,仅就风,就可以把人置于死地。

这次糖果的协作阿华,有一次带客人上山,因为下山途中遇上大风,很短时间内便由三级,升至七级、八级、九级,人在雪山上根本不能直立行走,每一步都会有被风吹下山的风险。怎么办?怎么办?阿华急中生智,用冰镐挖出一个雪洞,把客人塞进去。他还可以再给自己挖一个雪洞保全性命,但为了保护客人,他自己用身体挡住客人洞口,以防客人冻坏或者滑坠。当好四和小阿四等闻讯前去营救时,客人安然无恙,但阿华却有些失去知觉,如再晚些时候,或许会有更大的恶果。

那次经历,阿华刻骨铭心,这更加增加了糖果的安全系数。

话归正题。到达大本营第一件事,先是烤火。早就有人升起了火,坐在火塘边,粗粗的木柴,红红的炉火,虽然外面天还很亮,但屋内已是黑暗沉沉,围坐在火炉边,互相看不清对方的脸面,但都能看见火,有火就有温暖,有火就有希望。

队员陆续赶到大本营,无一例外都是跑来先烤火。红太狼身体反应最差,在火炉旁一坐便躺了下去,“不准睡觉,不管有多累,不管多么难受,都不能忙着闭眼睡觉。”“把眼睛睁开,不能睡,可以躺着休息。”她挣扎着努力,谁对死亡都是天然的恐惧。

为什么不能马上睡?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登山的人都知道,在高海拔最怕的是高山病,高山病最厉害的便是脑水肿和肺水肿,一旦沾上,数小时内死亡。二者最典型的症状便是嗜睡,昏昏沉沉,怎么叫也叫不醒,所以高山登山形成惯例,怎么休息都可以,只要是在关门时间内,但有一条,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睡觉。

等大家在火炉旁喝水喝茶取暖后,小阿四来喊人了:“趁着天亮,进行技术训练。”

把人集中在露天里,寒风凛冽,开始教冰镐、冰爪等的用法。小阿四身形灵巧,一遍一遍示范,重点是滑坠制动。冰坡滑坠制动的技术是想要攀登哈巴雪山的攀登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自救技能。头朝下怎么办?脚朝下怎么办?仰式滑坠怎么办?卧式滑坠怎么办?听得大家一阵毛骨悚然,打退堂的心都有了?

此时,在雪山脚下,欲望甚至战胜死亡的威胁。不是哪一个人,是所有人。

每个人的工具分配完毕后,在平地练习,大家穿着冰爪平地走,一会是上山外八字,后脚跟先着地;一会是下山猫步走一条线,也是后脚跟先着地。嘴里一边念念有词,脚下一步一个脚印。

晚上,日子就不好过了。晚饭是米饭,小阿四等人还整了几个大锅菜,两盆菜一盆汤。无一例外,都有白花花的腊肉,别看在内地腊肉炒着、抢着吃,此时一炖白花花,腊肉就成了“催吐剂”。蒙龙、糖果还好些,我和红太狼就差,我少吃米饭多吃青菜,红太狼是米饭青菜都咽不下。“那不行,再难受也要吃!”七嘴八舌头,”一色高反。一色的不入睡,一色的长吁短叹。

这是一场坚持和耐力的培训烤验。我睡在蒙龙上面,一直瞪着眼,等着他打呼噜,但一直听不见,他肯定还在瞪眼。红太狼反应最厉害,一会要感冒药,一会要散列通,糖果甚至吃上了速效救心丸,我睡着数羊,数到三千多只了,还是不能入睡,头疼得直往墙上轻撞,没辙,吃上四片大青叶和两粒散列通,熬吧。小谢好像一直在看手机,最没有动静,或者说最平静的是小袁,也不知是睡着还是没睡,反正是没有动静。

倒是不断有人出去,或去方便,或去透气,门是木头的,插销是一根小竹竿,嘎吱嘎吱,可省怕人不知道。我在痛的时候,每一次听到嘎吱声,反倒是舒服一下。

于是我就盼着听嘎吱声。

并将心比心,认为别人也愿听,于是爬上爬下出去了四趟,有两次去方便了,有两次纯粹是没事干。

“仰躺着,把枕头垫起来,容易喘气。”我告诉大家,“实在不行就坐着。”高反,对我而言,每次去高原,都躲不过,好像得了“高原综合征”才开始还有意识调整,后来索性不管不顾,爱咋的咋的,反正顶多一个晚上,第二天一般就好了。

“熬吧,熬吧,高反就是似睡非睡,似醉非醉,不知醒睡,有这感觉吗?”我喊,没人应。

就这么着吧,反正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出发。

这一夜好熬,不好熬。

有朋友问,哈巴的苹果为什么不摘?据当地村民说,摘下来不好存放,还不如留在树上,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摘。当时在村里逛荡,看到树上的苹果,还以为类似北方山区老百姓的柿子一样被弃了呢?柿子因为经济价值低,采摘风险又大,山区基本弃摘,正好留给鸟儿冬季食用,也是和谐生态一景。

(三)

正迷糊着,协作开始敲门,吆喝着大家起床,整理装备,去吃早餐。

我懒得下床,更不想吃早餐,任何人任何活动,都和我无关。

头灯闪耀不断,人员吵乱不已,我仍然神定若闲。

我心中有数,所有的装备在脑子里过一遍,没有少,反正不吃饭,也吃不下饭,衣服昨晚都穿好了,跳下床穿上鞋就可以出发。

我比别人下床晚了半个小时,刚站好背上包,好四冲进房间:“一飞呢,怎么不见你吃饭,我观察过了,就不见你。”

“我不吃了,我对自己有数。”

“把冰镐,冰爪什么的都给我,我背着。”

“不用,冰镐代替登山杖了。”我晃了晃身上的包。

“那好,准备出发。”

好四是我的协作。出发,好四走在最前面,我排在第二。

头灯,一闪一闪,步子一走一颠,路不平,凭着感觉走。

好四走起来不快,明显看出是压着步走,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快,登山客都明白,“不怕慢,就怕站。”“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在高山登山过程,慢不要紧,尽量减少休息频率,因为缺氧和寒冷,多休息赚不到便宜,甚至是吃亏。

拔高、拔高,机械性地跟着队伍走,周围什么都看不见,只听见脚步声和高低不一的喘息声。

“调整呼吸,我教你调整呼吸。”好四在前面,耳朵却在后面,每一个队员的呼吸,他都很在意。

“用鼻子、嘴一起吸气,在腹部循环后通过鼻子吐出来。”

“不要老张着嘴,那样很快连喉咙都要发干了。”

因为步子压着,大家并不感觉特别吃力,加上相互间没有拉开距离,队员心理上也不焦急。

虽然是同步同行,毕竟距离太远。慢慢分成三组,小谢和协作先走了,前方探路,我每一次抬头,仿佛在天上都亮着一盏灯,那就是目标;我、蒙龙、红太狼、糖果在中队,始终不离不弃;小阿四带着小袁两人走在后面,落下的比较远,向下看,仿佛黑暗世界有那么萤火般的光亮。

“还等他们吗?”我问好四。

“不用等,阿四小吧,但有经验的,只是他爱一阵急一阵缓,压不住步子,我说过他多次,那样会拉坏队员的体力的。”

岂不知,就这一眼,这一番话,我在雪山上就再也没见过小阿四,一直撤回到大本营,我才从新见到他。原来在雪线处带着小袁已经提前下撤了。到达4500米的时候,天还很黑,行进中倒不感觉多么冷,在那里队伍休息一下,好四找了块大石头靠着,脑袋一缩,身体一裹,迷糊着睡觉,我们可不敢,只是平整呼吸。“还有200米就到雪线了,沉住气。”阿华替好四指挥着大家。

“能看到日出吗?”

“看天气吧”

在高山上脑袋不够用,天亮时,我竟然忘记看日出这回事。到底是看不见呢?还是我没看呢?脑袋一点印象都没有。

天亮时,我是实实在在看到了云海,就像在飞机上看到的那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沉在脚下,我们就好似在云中穿越。看得不想迈步,可又不得不迈步,只是喘着粗气时停不下来,再贪看几眼。

即使这样,也没有条件看了,脚下的路越来越险,根本不允许掉以轻心,碎石坡、石海、残雪、残冰、雪线就在眼前。

跌跌撞撞,头重脚轻,棉线手套已不保暖,握着冰镐的右手还好点,左手已经开始出现麻木,来不及换手套,我只好不断的活动手指,盼着到雪线处换装备。

小心翼翼地爬,跟着好四一步一个脚印,不敢有半点含糊,已经见到雪了,但不知冲击营地在哪?

(四)

又向上走了几十米,好四说:“终于到了雪线。”他说的雪线,我理解就是冲击营地。

这个营地,甚至就是一块大石头,我们躲在这块大石头下,开始整理装备。

我先换上手套,带上打劫帽,为了安全,又戴上了头盔,其中同伴同样在协作帮助下,开始放下登山杖,用上冰镐,戴上雪镜。

“换不换冰爪?”

“先不换,再向上走一段再换。”好四指令。

我的冰爪,好四拿过去装到他的包里。

“大家抓紧补一下餐。”随后出发。

山上的雪一下子多了起来,不穿冰爪根本过不去。

“雪大了不少,下面有冰寒面,还是换上冰爪吧。”

于是,所有队伍,正好十个人,全部停下来装冰爪,好四首先给我装好冰爪,然后才自己装,他的鞋子是攀冰鞋,直接是卡式冰爪。

正式走上雪山,好四在前,我在其后,再后是其他协作及其队员。

往上走的路,全在雪山上,一点裸露都没有,冰雪很硬,太阳一晒,亮晶晶的,如果没有雪镜的话,眼睛肯定受不了。

“登上好汉坡就可以了,从时间看非常充裕。”好四不断鼓励。

也就五六十步的样子,好四必定侧转回头看,或许他是要掌控全队的情况。

我不敢回头,冰镐、冰爪的使用,也不允许我回头,我只是凭着声音判断身后的队友。

蒙龙在我侧面,走得很健康,糖果再我后面,也没有多大问题。只是红太狼的表现有些体力不支,在这么陡峭的雪面上没有退路。

“还有200米就到顶了,爬也要爬上去。”协作们不断给我们打气。

见到红太狼的确吃力,好四指挥队伍停下来,正好在一个凹槽处,相对安全。赶紧给红太狼喝红牛。吃士力架。我还从包里拿出QQ糖,这是我女儿暑假去美国游学时,专门给我买回来的能量糖,一共十支,这次一下消费了七只。

抬头看,能看到那个雪顶,顶多也就50米的样子。

这个海拔高度,停下来非常危险,风会带走热量,体力因失温会消耗很大。

“先走吧,我留下来再照顾一下红太狼。”我不断催促。

糖果和协作先走了。

蒙龙和协作又走了。

我一边给红太狼鼓劲,一边让他不要躺下,那堆烂泥的模样,完全可以用狼狈来形容,甚至是可怜,眼里有泪,流不出来,低温把眼泪冻住了。

终于开始走,我让好四及协作两人驾着红太狼,我跟在后边向上爬。

抬头看,蒙龙、糖果机协作四人,好像都挂在天上,雪面上几点小点点,蠕动着,但决不明显,也可以说不动,只听见风在吼,雪粒子吹起来弥漫一下,脸上仅剩的一点空隙,钻进来打得生疼。

我坚持数步,60步一停,把冰镐插实,两只冰爪扎在雪里,两手扶着冰镐,把身体重量压在上面。

终于登上了,才待张嘴大喊,却一下子惊呆了。

一个大平面上,立着一个大雪坡。

糖果、蒙龙都呆呆地站在那里。

明白了,这是一个假顶,爬上这个假顶,说明爬完了好汉坡。

眼前的这座顶,才是真正的哈巴雪山山顶。

“一飞,向左边看,那是月亮湾。”好四指引着。

真形象啊,那一串长长的雪檐,似沙漠中的棱,那么冰冷,那么有楞角,寒光闪闪,灭人无数的样子。这里是哈巴雪山登顶线路必须经过的一处悬崖,有着很优美的弧线,酷似月牙,因此得名月亮湾,但暗藏杀机,此处横风很大,并且散布着冰裂缝,所以登山者经过这里都会小心翼翼。

爬坡还没完全让人绝望,爬上来才知道不是顶,那真叫绝望,怪不得山友们讲:“过了烂石窝,就是绝望破,此时再回头,肠子悔青过。”

“上不上?上不上?”

“能上吗?”

“上,就上,最多不过40分钟。”

一如既往,蒙龙、糖果、小谢每人一个协作,红太狼两个协作,我独自一个人上。

这个时候,我把节奏慢了下来,一次数到50步一停顿,最后数到30步一停顿。

快登顶时,我看到了那个标志性木桩,蒙龙和协作停下脚步,示意我先上。我明白了,他是想让我第一个登顶。

我不可能这样做的,我说你们先上,我去把红太狼拖上来。

红太狼大约还有三十米。好四已经离开她来顶上指挥,他也示意实在不行,就抢着拖,拖也要拖上来。

全体上来,照相,都带着胖大的手套,天又冷,风又吹,估计什么模样都看不出来。好四从怀里掏出一面小旗子,合影。他说:“这面旗子不是哪一次都掏出来的,只有全体人员一齐顺利登顶才掏出来。”

有竹有泉有寨子,年会不仅外部环境非常棒!活动有山有水,年会有歌有酒有兄弟,非常high~

发表于:12-22 10:02

沉默在心底。我们分离了,但是哈巴依然在我心中。“如同最好年华的淡影,仍在愉悦着我的心灵。”我把自己交个了新的期盼,依然不能把她忘情。 (五)

像,永远照不够。

“抓紧撤,风涌上来了,晚撤一分钟,就增加一分危险。”好四高喊。

“这怎么撤?原路返回吗?”

我没有听到反应,只见好四一把挽住我的左胳膊,紧紧的,几乎是抓住我似的,向着陡峭的雪面向下疾驰:“抓紧我,速度要快,脚后跟扎雪面,尽量双脚内八字,走直线。”

向前看,看到了四川稻城亚丁三神山、二仙乃日、侠诺多、央迈勇;向左看,看到了德钦的梅里神山,主峰卡瓦格博以及神女峰;向右看,看到了哈巴雪山的哥哥玉龙雪山。

眼珠子动着看,脚底下不断的走,这种感觉就像沙漠中从沙丘顶向下撤一个味道,可是这太快了,有时候腿迈慢了,两只脚不听使唤,几次右脚冰爪踩到左脚上。

顶多20分钟,我的身子都有些晃。“不行我要撒尿。”一听这个,好四才停下了,插紧冰镐,让我抓住方便。瞬间停下来,我都没了要尿的感觉。看我尿不出来,他说:“你不尿,我尿去。”

“你不是想尿,你是紧张得想尿。来,抓住我继续下撤,撤到雪线一下,就安全了。”又是一阵狂撤。、大老远看见两人,是广东的那个女孩李苑嘉和他的协作,好四说:“中途退出了一个,这个不容易,鼓励一下。”擦肩而过时,我竖起大拇指:“好样的,很快就上去了。”

我再次坚持不住,我能看到突击营地,我央求停下来歇一下再撤,好四答应了,率先下撤。

我找了个安全的姿势坐下,把头回望,雪面上一组组下撤,因为距离远,只看见人影,看不出是谁。

撤到突击营地,好四躺在那里,吃东西,谁说不累,谁都累。我也半躺下,卸掉冰爪,喝了点热水,累极了,因为从没有那么快的节奏,我的小腿前骨出奇地痛,麻木,一停下来根本站不住,只能侧身躺下。

下撤过程中,风大,甚至可以吹起石头来。

我更是被风吹的东倒西歪,一个滑石坡路段,吹倒了5次,其中一次是刚爬起来还没有站直就直接又被吹倒了。

这路,早上夜间爬的,不知道有多难多长,这白天一看,路怎么那么长啊?心里想:“要是能看见路的话,这段路也会把人吓崩溃的。”

没完没了的下撤。

远远看见,红太狼直接是被两人驾着走。

好四真的很负责任。我心想得替他分担一些。

我有意识留在后面,看着后边三个人有何需要帮助的。

好四,只是搓着手惋惜:“小阿四带着庆功酒的,可是为了小袁没有登顶,也没有让大家喝上庆功酒。”

庆功酒是要喝的,不管多晚。

事实上,从大本营回到客栈,我们喝到凌晨1:00。

喝的少,吹得大的,是小阿四。

“我喝自酿白酒,喝九杯,一杯三两。”米酒不是酒吗?

“我喝啤酒,32瓶不醉,四叔11瓶就不行了。”他说的四叔,指的是好四。

他是真能喝,还是已经喝多了?

不知道。

只是第二天早晨,问他昨晚说了啥,小阿四咧着嘴笑。

山东版的三大版主蓝海、烟瘾、持文全部到场。临沂的逍遥狐、淄博的三棵树、烟台的虎哥、济宁的一棵柳树等山东名驴悉数到场,把酒言欢,交流畅谈,不亦乐乎?关于哈巴雪山,前两天苏若户外的大脚丫子说,初级登山者,哈巴是最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