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四大丛林,外地游客稀少,很多人在广州住了几十年都没去全 广州这座古寺,由达摩祖师创建,香火鼎盛被誉为“禅宗第一祖庭”

广州四大丛林,外地游客稀少,很多人在广州住了几十年都没去全

提起广州旅游,很多人都会想起现代化的珠江新城、广州塔,其实城内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佛教四大丛林,它们分别是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和六榕寺。这几座古寺都不在主要干道和城市核心商圈,很多在广州住了几十年的人也没有去全,我便是如此。

广州四大丛林,外地游客稀少,很多人在广州住了几十年都没去全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寺内的大雄宝殿初建于东晋时期,千佛铁塔始建于南汉时期,瘗发塔始于唐代,六祖殿和卧佛殿则始建于宋明两代。

广州四大丛林,外地游客稀少,很多人在广州住了几十年都没去全

光孝禅寺虽然不在闹市,但离大商圈并不遥远,是城区里的安静角落,有种离尘的意境,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是光孝寺最雄伟的建筑,除此之外,寺内还有很多石雕,位于屋顶的人像和鱼形雕塑独具一格,是岭南寺庙里的另类风景。

华林寺位于广州下九路,始建于梁武帝时期,距今1400多年,是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广州的弘法圣地,寺内的祖师殿等建筑大气雄伟。祖师殿里面供奉的就是达摩祖师。

这座寺院初时叫西来庵,清代建造了大雄宝殿和五百罗汉堂,之后才改名华林寺。

清代,华林寺曾建有舍利殿,内有七级石舍利塔。

华林寺祖师殿前的石柱有精细的龙形雕刻,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古风浓郁。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六榕路,距离光孝寺仅五六分钟徒步路程,曾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宋代。

六榕寺因舍利塔而兴,舍利塔因形状如花而被称为“花塔”,历年来都是六榕寺的标志景点,曾经也是广州城市的地标建筑。

六榕寺除了花塔,最大的特点是寺内有六株古榕树,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广州旅游的时候,曾经到寺内参观,欣然题下“六榕”两字,传为一时佳话。

六榕寺四季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颇有南派寺院式园林的特点。

海幢寺由于地处海珠区,比其他三大名寺偏僻,在没有大桥连接珠江北岸之前,游客是四大丛林中最少的,不过却被誉为四大丛林之冠,清末曾经开辟为外国人旅游区,可见风光之旖旎,人文底蕴之深厚。

海幢寺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整片建筑大气典雅,颇有明清寺院式园林的风范,这种类型的建筑在岭南比较少见,在日本京都和奈良比较常见,这足以证明中华文明对日本的深刻影响。

旅游攻略:地铁坐到纪念堂站出,这里离光孝寺和六榕寺都比较近。到华林寺和海幢寺坐公交车更加方便。

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广州市,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历史积淀丰富,人文底蕴厚重,宗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拥有多座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的华林寺,是岭南佛教圣地之一。

广州这座古寺,由达摩祖师创建,香火鼎盛被誉为“禅宗第一祖庭”

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的华林寺,其前身是“西来庵”。据记载,梁武帝普通年间,印度名僧菩提达摩从海上来到广州,在今华林寺附近登岸并修建了“西来庵”,成为达摩在我国最先传播佛教之地。人们尊崇这位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称其登岸处为“西来初地”,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广州这座古寺,由达摩祖师创建,香火鼎盛被誉为“禅宗第一祖庭”

菩提达摩后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弘扬禅宗,被奉为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而西来庵作为他来粤传扬佛教教义的第一道场,也是唯一亲自建立的道场,堪称名副其实的禅宗第一祖庭。一千多年来,西来庵经隋、唐、宋、元、明、清诸代的多次修葺,僧侣云集,香火长盛不衰。

广州这座古寺,由达摩祖师创建,香火鼎盛被誉为“禅宗第一祖庭”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西来庵募资扩建,不但增设了禅房、僧房等建筑,还在庭院里广植树木、引入流水,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寺名也改称华林寺,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首。然而到了民国初年,华林寺大部分寺产被官方没收,拆除后改为民房,仅存一座罗汉堂。

近年来,广州市多次拨专款维修华林寺,工人们在移置寺内一座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造的白石塔时,在塔基地穴内发现了一件盛有二十二颗佛祖真身舍利的四重宝盒。据资料记载,这些佛祖舍利出自庐山栖贤寺,是前秦时期梵僧佛陀耶舍从天竺带到中国来的,后来转移到了华林寺,现已成为镇寺之宝。

由于华林寺没有大雄宝殿,所以五百罗汉堂就成了主殿。而这座有着160多年历史的殿堂又是寺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因此远近闻名。罗汉堂除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回廊两侧还分列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五百罗汉,令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上世纪90年代,为纪念达摩祖师西来中国传播宗教文化,华林寺重建了祖师殿。殿前悬挂一副对联:“东土禅宗传妙法,西域宝甸辟华林”,殿内供奉着一尊身穿袈裟、左腿趺坐、右脚曲起的菩提达摩铜像。据介绍,这尊铜像高6.88米、重10吨,是世界最大的达摩祖师铜像。

自清朝康熙年间以来,广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重要的地理环境对佛山石湾制陶业也有很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石湾陶瓷生产最晚出现于唐宋时期,在最鼎盛的明清时期,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华林寺殿堂上的佛教故事版石湾陶脊,形象塑造生动,堪称艺术陶中的精致之作。

五眼井,又名达摩井,是古代广州九大名井之一。据清代《番禺县志》记载,达摩来到广州建造了西来庵(华林寺的前身),并在西来庵前开挖水井,为了可以让更多人同时打水,他挖掘了五个井眼,“五眼井”也由此得名。在井旁还竖有一座记载三元里抗击事件等内容的清朝道光皇帝御赐石碑。

如今,由华林寺、锦纶会馆、广州“小石室”、玉器街、西来初地等构成的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中国禅法的发祥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香客游人前来观光朝拜,春节期间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华林寺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华林寺前31号,乘坐地铁1号线至长寿路站下车,步行660米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