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千岛湖水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千岛湖为什么把古城沉水底? 27个乡镇、上千间民房、30万亩良田,两座千年古城为何会沉入湖底

杭州千岛湖位于杭州市的淳安境内,湖中有岛屿大大小小1087个,所以被称为千岛湖。千岛湖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乘船游湖,望不到边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湖面开阔,湖水清澄宛如碧玉,船在湖上走,人在画中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也许就在刚经过的游船水下二、三十米深处正沉睡着千年古城。

杭州千岛湖水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千岛湖为什么把古城沉水底?

千岛湖还有个名字就是新安江水库,它是由新安江水电站拦截而成的一个大水库。在1959年之前,这时土地肥沃,阡陌纵横,茂林修竹,美丽的新安江从安徽远道而来、穿梭而过。在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1959年9月21日,水库开始蓄水,新安江截流。原来的淳安县和遂安县合并为今天的淳安县,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沉入水底,当时有27个乡镇、1000多个村庄、30多万亩良田、数千间民房,全部沉至万顷碧波的千岛湖底。29万多人告别家乡,移民他乡。

杭州千岛湖水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千岛湖为什么把古城沉水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蒸蒸日上。华东地区发展迅速,生产、生活用电急剧增长,电力缺口越来越大。为了解决华东地区和上海市的用电需求,决定开发利用钱塘江的水能资源。经调查、勘测、分析,决定在新安江干流建德境内的铜官坝段,修建水电站,水电站可充分拦蓄调节铜官坝以上的径流用于发电。千岛湖这个大水库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个巨大的水库可以使新安江水电站在华东电网中充分地发挥调峰、调频、备用的作用;还能防洪的功能;还有发展旅游、渔业、防止下游枯水等作用。

杭州千岛湖水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千岛湖为什么把古城沉水底?

新安江水电站1957年开始施工,1959年9月最后一个导流底孔封堵,水库蓄水,千岛湖形成。1960年,220千伏的新安江经杭州到上海的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1965年底,新安江水电站竣工。1977年10月,所有机组安装完毕,并入电网运行。2019年,新安江水电站入选“中国一业遗产保护名录”。

贺城和狮城,是新安江畔徽商们的商路枢纽。淳安古城又名“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钱币形状精雕细琢的商字门廊下,鳞次栉比的徽派大宅沿溪而建。遂安古城又名“狮城”,始建于公元621年,因背倚五狮山而得名,被称为“浙西小天府”。狮城交通便利,一直是浙西重镇,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弟弟洪仁轩曾率军驻军北门。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岳庙、城隍庙、五狮书院、忠烈桥、明清时期的古塔等等。

据史料记载,新安江水库蓄水前,当地要求对两座古城的民房推平销毁并消毒处理,当时贺城基本被毁。但狮城因为距离大坝很远,居民没有料到水涨上来的速度那么快,匆促之下搬离,古老的狮城基本保存完整。2001年,潜水员发现水下古城;城内部分民居在水底保存完整,雕梁画栋依旧;2005年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狮城和贺城两座古城之外,还有茶园、威坪、港口三个大型古集镇。2020年4月,百度“地球漫游计划”开启的“水下有什么”系列直播的第一场,就独家探秘了千岛湖的水下古城,当时吸引了240万网友在线观看。

杭州千岛湖的水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那么千岛湖为什么把古城沉入水底。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国民经济蒸蒸日上。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发展迅速,生产、生活用民缺口越来越大。为了解决华东地区和上海的用电难题,决定利用钱塘江的水能资源建一座水利发电站。经调查、勘测、分析、选址在新安江干流建德境内的铜官坝段。1959年9月,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新安江截流,水库蓄水,千岛湖形成,就把包括这两座古城在内的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沉入千岛湖水底。

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神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中国也有一些这样神秘的古建筑,虽然比不上金字塔那样享誉海外,但是神秘程度却丝毫不亚于金字塔。它们就是中国唯一保留完好的海底千年古城——狮城和贺城。

27个乡镇、上千间民房、30万亩良田,两座千年古城为何会沉入湖底

狮城和贺城又称遂安古城和淳安古城,始建于汉唐时期,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两座古城在沉入水底之前都曾经是浙江省的一个县城,现在则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县境内千岛湖的湖底。千岛湖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造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新安江发电站拦坝蓄水而成的人工湖。

27个乡镇、上千间民房、30万亩良田,两座千年古城为何会沉入湖底

那狮城和贺城为什么会沉入千岛湖湖底呢?狮城和贺城之所以沉入湖底,就是因为这次水电站的建立。1955年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计划开始修建当时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并且选址在了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铜官。于是1959年4月份的时候,浙江省原来的淳安县和遂安县连同29万居民集体搬往他乡,并合并成了现在的淳安县。1959年9月份的时候,新安江正式开始截流,库区蓄水越来越深。就这样,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个村庄、上千间民房以及30万亩良田,永远沉入了的水底。

27个乡镇、上千间民房、30万亩良田,两座千年古城为何会沉入湖底

2001年,当地的旅游局规划科科长的仇峰曾在千岛湖开发潜水项目的时候,6次派潜水员到湖底探摸过两座古城。潜水员最先探摸的是狮城,它是唐武德4年,也就是公元621年迁到当时的遂安地界的,因为背靠五狮山,才被称之为狮城。而狮城的水陆交通非常便利,还是当时浙西的重镇。在第1次探摸的时候,潜水员就摸到了狮城的城墙,城墙砖上刻着的“民国二十三年”、“县长张宝琛”等字,即使在水下泡了40多年,也依旧清晰可见。这个发现让仇峰非常兴奋,立即把千岛湖底发现古城的消息上报给了文物部门。

随后更多水下探摸古城行动,在政府的的支持下展开了。潜水员们在在水下狮城城内发现了很多至今没有腐烂,还依旧保存完好的砖墙、楼梯和民房木梁,甚至连城门都可以开合。推开木制城门,上面的铆钉和铁环并没有因为湖水的常年浸泡而脱落,城内有些大宅院里依旧是雕梁画栋,依稀可见这个家族当初的繁荣昌盛。而且潜水员们还在湖底的淤泥里发现了一块刻着“光绪十五年制”几个大字的瓦当和一块明代石碑。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探测技术的投入,城内主要建筑物的位置都相继被测量确定,比如明清时期古塔状元台、新安会馆、23座功德牌坊等建筑物,还有历代古墓葬,呈现出了狮城当初在地面繁华富庶的景象。

不过相较于狮城的保存完好,贺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贺城的历史要比狮城早不少,始建于公元208年,在当时是浙皖交界的战略用地,所以贺城城内古钱币状的“商”字形门廊下是成片的徽式大宅。在解放初期的时候,贺城甚至还被誉为了“锦山绣水,文献名邦”浙西大邑。但是可惜的是,贺城当初搬走之前,在清理垃圾并且消毒的时候,还推平了一些建筑。所以贺城内的建筑大部分都被毁于一旦了。

这样一来,对于狮城保存得这么完好,有些小伙伴可能就觉得不可思议了。按理说,建造水库前都要“清库”,的,所以狮城在搬走之前也应该像贺城那样推平建筑才对。那狮城搬走之前为什么没有进行“清库”呢?这是因为狮城距离大坝要比贺城远得多,当时政府给出的搬迁时间又非常的短,所以狮城的居民很多东西都来不及搬完,就更别说有时间推平建筑或者进行文物保护了。此外,千岛湖水的蓄积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毕竟面积那么大。所以,缓慢的水流对房屋造成冲击和破坏并不算大。而且千岛湖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到20摄氏度左右。这些条件,最终造成建筑物在水里往往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005年的时候,当地旅游部门在探摸的过程还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有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外,其实还有威坪、港口、茶园这3个大型古集镇,而这些水下古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不过这个发现只在当地文物部门引起了重视,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关注。

因为新安江水电站建造之初,就非常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所以千岛湖不仅有天下第一秀水的称号,四周的环境也非常优美。千岛湖总面积为982平方公里,星罗棋布的分布着1078个岛屿,而且每个岛屿上的风景和姿态都别有一番韵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甚至有人把千岛湖誉称为一流风景旅游城市杭州的“后花园”。因此人们对千岛湖的关注,更多都是它有哪些适合观光的景点。而随着千岛湖越来越声名鹊起,湖底的两座千年古城也就逐渐被人们给遗忘了。直到2011年的时候,《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组水下狮城和贺城的精美照片,才再次让这两座古城重新被外界关注起来。

于是2012年 的时候,为了满足外界对水下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的好奇心,在中央电视台的主导下,千岛湖进行了为期5天的水下古城探秘大型直播活动。这次的直播活动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下摄像机和水下机器人,让观众们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水下古城的魅力。2016年的时候,杭州市的旅游景区又斥资6亿元打造了文渊狮城,最大限度地复原了狮城最繁华的东大街和北大街上的建筑物,其它水下古城的建筑细节也选择性的进行了复原,这让每个来文渊狮城的游客都能体会狮城传统的人文风俗。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谢谢观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