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中国四大文庙吗?为什么它排名第一?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 《等待》:离婚等了十八年,再婚一年收获了双胞胎,却后悔了
我国庙宇繁多,分武庙和文庙,武庙祭祀的是姜太公吕尚,陪享的是自春秋到唐时期由官方遴选出来的72名将。这72名将又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仅张良一人,是大军师的代名词;第二个档次共10人,第三个档次共61人。而文庙供奉的是孔子。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
在四大文庙的排行之中,南京夫子庙力压北京孔庙,曲阜孔庙和吉林文庙,排名第一,什么原因呢?

南京夫子庙,又称孔庙,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贡院街,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之称,为古代中国江南文化枢纽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寇的炮火中。从1985年修复后夫子庙已接待游客一亿多人,平时日人流量在1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在30万人次上。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5A级旅游景区。
北京孔庙,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四进院落。主体建筑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
曲阜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氏。孔子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不仅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中国历代帝王、文人和史学家对孔子非常崇敬,在他的家乡,当时鲁国国都兴建起大型的孔庙,修建了孔子后代子孙居住的孔府和他的墓地——孔林。
吉林文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该庙座北朝南,规模宏伟,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等。院外照壁前有两只石狮子,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
从建筑规模,历史遗迹,建庙时间及日接待游客量,无疑南京夫子庙都名列第一,无可争议的在我国的四大文庙排行中,勇夺冠军!

01
永远没想到,一个类似于《百年孤独》那种让中国人惊叹的开头,终于以让人惊叹的方式,震惊了世界读者。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他们一起跑了好多趟吴家镇的法院,但是当法官问淑玉是否愿意离婚时,她总是在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年复一年,他们每次到吴家镇去离婚,每次都拿着同一张结婚证回来。那是二十年前县结婚登记处发的结婚证。”
这部名叫《等待》的小说,在20年前就获得了福克纳小说奖。
有太多的西方读者,为这个开头着迷。但其实,小说本身讲述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作者哈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他曾经当过兵,念过大学。在他29岁那年,他选择了去美国读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一所美国高校任教授教文学课。
作家余华曾经很感慨哈金的经历。现在的留学生,大多是在孩子阶段,融入当地的文化。而哈金基本上是成人的年纪,带着已经成熟和内化的思想,用非母语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这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
哈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每一部英文小说的撰写基本上都修改过20多遍,以至于美国人看到,都会感慨,哈金竟会有如此完美的文法和语法,语言又是那么的干净利落。
这种成功背后的苦功,见证了哈金的成长岁月。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等待》的,很难想象我读的是翻译过的作品,我感觉就像是纯中文写作的内容,完全没有那种奇怪的翻译腔。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真实而又心酸的想让人落泪,哈金把那种困在婚姻里绝望和渴望表达的淋漓尽致。
看来,对婚姻里的复杂感受,对全世界的夫妻来说,可能都一样。

02
故事就从上文提到的小说经典开头里的男主角孔林说起吧。
孔林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军医,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在一段看起一点意思也没有的婚姻里,一呆就是十八年。
他离不了婚的最大原因,除了来自周围的压力,还因妻子淑玉这些年勤勤恳恳的为了这个家,毫无怨言的照顾孔林生病的父母并为老人养老送终,还把自己和孔林唯一的女儿孔华也照顾的很好。
记得孔林最初和淑玉提出离婚时,淑玉还没说话,淑玉的弟弟水生就抢先在法官面前控诉:
“孔林这样对待淑玉太不公道了。淑玉在老孔家生活了20多年,像头哑巴牲口一样,照顾两位病重的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淑玉的男人还活着,可是就像一个寡妇一样忙前忙后。
这样的苦日子,全村人都看得到。孔林这些年在木基市养着另外一个女人。这太不公道了,孔林不能把一个活人,他的老婆淑玉,当做一件穿旧的衣裳,说丢就丢。”
淑玉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悄悄地抹着眼泪。
“本庭驳回离婚申请,结案休庭。”法官毫不留情地宣布。
孔林每次还想再说点儿啥,法官已经转身走了。就这样,孔林知道自己回去又没办法跟女友吴曼娜交代。
说孔林是个陈世美吧,好像也有些过了。
他是真心对淑玉爱不起来,当年,他还在医学院读书时,因为母亲病重家中无人照料,父亲要求他尽快结婚,让妻子帮忙照料母亲。
通过媒人和一张照片,孔林从照片上看,感觉是个模样还挺周正的姑娘,就确定了这段关系。
谁曾想到这张照片成了“照骗”。
淑玉只比孔林小一岁,却缠着小脚,大字不识一个,皮肤暗黄,本人看着老的简直就是孔林的婶子。
孔林坚决要求退掉这门婚事,可父母坚持女人长相靠不住,人品靠得住,说淑玉真的是个好人,他们二老认可。
因孔林的母亲病重,要看到儿子有后人。孔林和淑玉有了女儿孔华,两个人就再没有住过一个房间。
孔林每个月会把工资的一半寄回家里,维持这个家的基本运转。
其他的,孔林似乎也不想再多做些什么。
但要和吴曼娜结婚,孔林就必须先和妻子淑玉把婚离了。但孔林年年回来提这事,年年希望落空。
淑玉总是不吭声,默默为这个家里,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
渐渐的,女儿孔华长大了,对父亲总是很难得回家,可一回家就逼着母亲离婚这事,很是看不过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疏远父亲。
03
孔林在外,真如村里人所想,养着另外一个女人吗?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事发生在孔林身上,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
孔林也许这辈子没有想过,再结一次婚,他也从来没有主动背叛过这段婚姻。而吴曼娜很早就认识孔林,也知道他在乡下有家室,也没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会跟孔林有什么故事。
说起吴曼娜,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第三者”,尽管事实上是。但她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和孔林跨越时间的爱,一晃就是十八年。

吴曼娜最初谈了一个男友,可惜两个人通过信件建立的感情,还是不可靠。还没等吴曼娜嫌弃男友离自己太远,男友自己为了复员回上海,通过信件结束了和吴曼娜的恋爱关系,迎娶了自己在上海的表妹。
吴曼娜为此心碎不已。
她父母早亡,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是非常非常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可爱情与婚姻,并不会眷顾每一个为此心怀期待的人。
很长一段时间,吴曼娜都缓不过来,这段时间,老实的孔林渐渐让她产生了好感。
她见了孔林妻子淑玉的照片后,知道孔林没骗过她,也知道老实巴交的孔林不可能和这样的女人有什么感情,毕竟两个人差异太大了。
可孔林每次回去都没离成婚,让吴曼娜又气又急。
按照当时部队上的规定,异性之间不能单独出远门,也不能单独共处一室过夜。孔林和吴曼娜交流的方式,每天就是在院内散步,一起在食堂吃饭。两个人就像革命战友一样“恋爱”。
期间,吴曼娜也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孔林。甚至她想早点把自己的初夜献给孔林,就是为了让孔林,能死心塌地的跟自己在一起,早点离婚。
可孔林终究克制住自己的这种冲动和欲望,坚决不愿意在自己没离婚前,做这样的事情,不愿意坏了自己和吴曼娜的“名声”。
在两人交往期间,吴曼娜也尝试过和别人接触,本来组织上把她介绍给一个和妻子离婚的副政委,她本来可以脱离这所医院,永远的离开孔林。
只可惜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了20岁的老男人,老谋深算到一只脚踏几只船,吴曼娜最终败下阵来。
04
垂头丧气的吴曼娜,只能继续等孔林离婚,这一等就是十八年。
为啥是十八年呢?
因为在孔林和吴曼娜所在的医院,以前的院领导定下的规矩,十八年没有夫妻生活的,可以直接离婚,孔林唯一寄托就是等待这个时间窗口。
吴曼娜一直到30多岁时还是处女,孔林始终没有越过这道底线。村里人这么多年说他在外头养姘头,其实也是胡说。
孔林自己早就跟淑玉坦白,他在木基市有一个心爱的人,只有跟淑玉离婚,他才可以跟对方组建家庭。
孔林曾把自己离不了婚,吴曼娜没法和自己在一起的痛苦,诉说给一个来医院养病的病人。
谁知道这个病人在痊愈之际,趁孔林某天不在的时候,竟对吴曼娜起了色心,毫不犹豫的占有了她。
这个大龄姑娘的初夜,没能留给让自己心安的孔林,就被这样的一个流氓夺走了。
吴曼娜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一个闺蜜,结果闺蜜和老公是大嘴巴,把消息在全院传得沸沸扬扬。
吴曼娜简直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孔林又气又恨,发誓要保护好吴曼娜。
就这样,这对苦恋的人,一直熬到十八年后,终于等到离婚。这一次,孔林是带着淑玉来到木基市,办的离婚手续。
即使是离了婚,孔林把淑玉和孔华安排在在木基市一起生活。还帮女儿孔华找了份能够自我养活的工作。
淑玉也觉得孔林没骗她,似乎自己离婚后的生活,和此前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随着女儿有了收入,淑玉的生活也比在农村好了许多。
05
吴曼娜熬到了40岁,终于和孔林结婚了。
可她对这段感情的守护,却让孔林到了几乎无法呼吸的地步。
结婚的第二天,她就对孔林说:“我真希望你就瘫在床上,这样你就能整天和我在一起了。”
只要在医院里,看到年轻的医护人员和孔林多说几句话,吴曼娜的“醋坛子”就会被打翻,为此和孔林吵得天翻地覆。孔林很快就消瘦下去,就连精神大不如从前。
这个时候,吴曼娜怀孕了。
等到生孩子时,吴曼娜在医院里连哭带喊的骂孔林,孔林这才听明白,原来吴曼娜把生孩子的痛苦,全部归结于自己白白等了十多年。
早十年生孩子,自己怎么可能这么遭罪?这全是孔林害的。
吴曼娜在40多岁的高龄,给老孔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只可惜还没有出月子,吴曼娜的心脏病,却迎来了最坏的结果,要不了几年,她就再也没有力气等待和支撑了。
孔林大概率上会回到前妻身边,由前妻和女儿帮他一起抚养这一对儿双胞胎儿子。
淑玉和孔华都答应他,会帮他一起,把两个弟弟带大。
孔林不知道自己忙活了半生,已经五十多岁的人,怎么就过回了这样的生活?
他甚至问自己,自己一直想要逃离的婚姻生活,为什么结局是这个样子。自己等待了十八年,究竟为什么等?
他后来不得不为这个答案惊恐,原来这么多年,等来的却是一个他眼中的错误。
这些年里,孔林的生活完全被外部的力量牵制,驱动他行为的一切,是周围的舆论和压力是幻觉。他以为他没有得到的,就是心底向往的,值得终身追求的婚姻,没想到,却等来一场这样的婚姻。
他想起20多岁时总是微笑的吴曼娜早已成为了影子,到现在,真实变成40多岁的生活怨妇,原来婚姻和爱情永远不会一样。
这个故事平淡却很有力量,真实地再现了婚姻中所有的委屈和不堪。
实际上,及时止损这件事,真的是斩断孽缘的一把利器,只是困在感情中的人,愿意并理性这么去做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人们往往以为减轻痛苦的方式,选择了在相爱或是婚姻中,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中慢慢失去痛感。
可这样的痛,不也是痛吗?
就算是那些在婚姻外等待的男人和女人,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不会遭遇孔林和吴曼娜这样的悲剧呢?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