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博物馆 世界最大大英博物馆,十大国宝有三件是中国的,来路不正

#博物馆奇遇记#世界四大博物馆是指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们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

1、英国大英博物馆

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 早在1753年,英国的一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逝世前留下遗嘱,将他个人收藏的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等全部捐赠给国家。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并于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等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向博物馆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 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此后,馆藏品日益丰富,政府对此也进行多次扩建,到19世纪早期,博物馆已拥有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罗塞塔石碑、汤利的古典雕塑收藏品和帕特侬神庙雕塑等。1823年,乔治四世将其父亲的图书馆即国王图书馆作为礼物捐赠给国家,促使建造了现今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设计的四边形大楼。1824年,博物馆在最初建成的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1851年,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被委派到博物馆,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古世纪史料的人。弗兰克斯向新的领域扩大收藏,不仅收集英国和中世纪的古物,还收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史、人种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以及亚洲艺术品和其它的文物,从而使博物馆馆藏内容更加丰富。为了给博物馆中日益增多的藏品提供更多的空间,19世纪80年代自然历史类收藏品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的新馆(即现在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00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并成为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 21世纪初期,博物馆继续扩建公共建筑,在2008年和2009年相继建成开放了4个新的永久展馆,其中包括中国陶器馆和珀西瓦尔·大卫德收藏馆。目前,博物馆正筹备下一个主要建筑项目——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

大英博物馆面积,现在,大英博物馆核心建筑占地约56000平方米。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整个博物馆高有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等100多个陈列展览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800多万件。其中的镇馆之宝是公元前 1300年左右创作在草纸上的《亚尼的死者之书》,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馆藏的东方文物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波斯及南亚和东南亚等地的艺术品十分精彩,中国的收藏品中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由斯坦因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等藏品也同样闻名于世。 大英博物馆历史上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和1972年的几个月外,一直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入馆人数由每年的5000多增至今天的600多万。    

2、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菲利普二世为了保卫北岸的巴黎地区,于1204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就称为卢浮宫。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因而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在以后的350年中,随着王室贵族们越来越高的寻欢作乐的要求,他们不断增建了华丽的楼塔和别致的房间。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间,卢浮宫却并无国王居住。   16世纪中叶,弗朗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后,便把这座宫殿拆毁了。他下令由建筑师皮尔·莱斯科在原来城堡的基础上重新建筑一座宫殿。弗朗西斯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为他画肖像,他崇拜意大利派的画家,购买了当时意大利最着名的画家法埃洛的绘画,包括《蒙娜丽莎》等珍品。 弗兰西斯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即位后,把他父亲毁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来。 亨利四世在位期间,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这是一个长达300米的华丽的走廊,走廊非常长,亨利在这里栽满了树木,还养了鸟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骑着马追捕狐狸。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他被称为“太阳王”。他登基时只有5岁,在卢浮宫做了72年的国王――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路易十四把卢浮宫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画廊。他购买了欧洲各派的绘画,包括卡什代、伦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恋艺术和建筑,致使法国的金库空虚。路易十六在位期间,爆发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卢浮宫“竞技场”院子里建立了法国革命的第一个断头台。1792年5月27日,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品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 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由古代埃及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艺术、中世纪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现代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及绘画艺术等7个部分6个展馆组成。其中,镇馆之宝有:断臂美神——“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无头折臂但似欲乘风而去的“胜利女神”雕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卢浮宫已成为综览欧洲史的艺术殿堂。不过,前往参观的游客很难看到“其全真面目”,因为它的6个展馆仅在星期一、三两天基本全部开放,其余4天轮流开放,星期日只开一半,而且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五分之三。 

3、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名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冬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 18世纪下半叶,喜爱收藏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把冬宫中的一部分房子拨出,专门用来存放自己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并把珍藏这些东西的地方称为“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一词源于法语,意为幽静之地。随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彰显权势,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并陆续将自己的收藏品存放此处。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成为名副其实的私人博物馆。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历代冬宫的主人对这个皇宫内的博物馆不断进行充实完善,藏品日益增多。1852年,为向社会炫耀这些藏品的风采,沙皇政府将馆藏珍品分类整理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当时整个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 1917年2月以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卫国战争初期,该馆为确保藏品安全,曾将111.8万件藏品运往后方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捷琳堡)保存,其余藏品都被严密封存在博物馆地下室内,直至战争结束,运往后方的藏品才返回原地。 1922年,新政府将原来官廷房舍和整个冬宫拨给艾尔米塔什,正式建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自此,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由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新艾尔米塔什、冬宫储备库以及可容纳500多观众的艾尔米塔什剧院等建筑物组成,下设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等8个部,藏品共有270余万件,主要是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等。藏品中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多达15800余幅。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委拉士贵支、雷诺阿等人的名画均极珍贵。另收藏有1.2万件雕塑、60余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博物馆的展品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于400余个展厅内,包括金银器皿、服装、礼品、绘画、工艺品等专题陈列和沙皇时代的卧室 、餐厅、休息室、会客室的原状陈列等,其镇馆之宝是“伏尔泰坐像”。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而博物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彼得大帝展厅,这里陈列着彼得大帝生前穿过的服装、佩带过的勋章、使用过的武器以及他的画像等藏品,其中一些机器和航海用具等是他亲手制造的。展厅中的一个玻璃柜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腊坐像,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重现威震一时、雄霸一方的明君模样。肖像旁立有一木杆,木杆上端两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线,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过两米。 据介绍,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展览线总长达30公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如果按正常行进速度走完全程,需要4个多小时。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面停留1分钟,每天按8小时计算,则需要11年之久。    

4、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城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当年,在巴黎布洛涅森林举办的一次美国独立日庆典上,美国最高法院首任大法官的孙子、律师约翰·杰伊宣称,美国人建立自己的艺术博物馆是时候了,并于此后不久组织了筹建委员会。1870年,纽约州议会批准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章程》,博物馆正式在纽约第五大道681号原多德沃思舞蹈学校旧址上开始兴建。同年普法战争爆发,美国积极购进许多战争中幸免于难的艺术品。1880年,博物馆迁至现址并正式开放。随后边开馆边建设,直到1902年全部完工。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采,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个民族服装1.5万件。 此后,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开始迅速增加,由摩根、洛克菲勒等富豪们捐赠的艺术珍品以及捐款大大充实了博物馆的馆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获得的捐款、捐赠更是源源不断。另外,博物馆本身也积极参与各地古代遗迹的发掘,对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可谓不遗余力。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博物馆后来又经历了多次扩建,现占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共分三层,设有248间陈列馆室,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近5000年来的各种文物和艺术珍品,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其中的镇馆之宝除前述的被置于巨型玻璃罩中的埃及古墓外,还有德加的帆布油画《舞蹈教室》。 现如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虽占地不足8公顷,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却很大,足足超过了24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2倍,常年展出的几万件展品,仅是博物馆总库存的冰山一角——大都会博物馆的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30万件。在众多的展馆中,埃及馆有一整座高三层楼,占地一英亩的埃及古迹--丹德神庙。这座神庙的真迹被搬到博物馆内展出,场面蔚为壮观;远东馆则是专门请来中国工匠模仿建造苏州园林所建,所有的石材木料也均从中国运来。 目前,该馆设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并附设有少年美术馆,旨在从小培养艺术天才。除了教育、推广、研究和保存外,该馆还请来行销专家有系统地开发艺术商品,每年博物馆的艺术礼品行销全世界,为其增加了不少收入。每年圣诞节时馆内的礼品店、书店跟百货公司一样人潮汹涌。据介绍,该馆每年的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是纽约市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世界最大大英博物馆,十大国宝有三件是中国的,来路不正

到伦敦的第三天,终于去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至此,终于集齐世界四大博物馆,也就是: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们同时也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

世界最大大英博物馆,十大国宝有三件是中国的,来路不正

可能有网友会好奇地问:为什么没有故宫?老鼠皇帝首席村妇觉得原因至少有二:1.这是西方媒体评选的结果,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2.故宫不像另外三家,藏品以本国为主,而它们的藏品有很多是其他国家的宝贝。

世界最大大英博物馆,十大国宝有三件是中国的,来路不正

说回本文主角大英博物馆,这是一家让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博物馆,因为他堪称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几乎收藏有中国最好的流失文物。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它的横空出世与一个医生有关。

1753年,英国内科医生汉斯·斯隆爵士留下遗嘱,将他个人收藏的71000件藏品、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等全部捐赠给国家。

国家接受了他的捐赠,然后于同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博物馆最初的藏品还不像现在这么包罗万象,主要是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一类。

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发展至今,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已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据说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但由于空间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当然也包括很多中国的珍宝,这个后面会说。

作为初次造访的外国游客,想要在短时间内逛遍博物馆是万万没有可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或者以博物馆声名远播的十大镇馆之宝作为主要标的物,再附加其他藏品。

那么,大英博物馆里最值得看的宝贝有哪些呢?名单已给你备好,请查收!

一、绝对头牌——罗塞塔石碑(4号展厅)

罗塞塔石碑对于大英博物馆有多重要呢?我们都知道,馆藏宝贝借来借去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是很常见的,但这种事情却从未发生在这块石碑上,它仅有的一次“离家出走”是在一战期间,1917年由于馆方担心轰炸有可能会对馆藏造成损毁, 因此将包括罗塞塔石碑在内的一批可移动文物秘密移藏至地下50英尺深的地铁站内。

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花岗岩质地,整块石碑刻有托勒密五世的一份诏书,现存可见碑文分别以三种不同文字记录了诏书的同一段落:埃及草书(32行)、埃及象形文字(14行)以及希腊文(54行)。

在前托勒密时期,埃及的诏书都是以象形文字书写并由国王颁布,但到了公元4世纪末,这种文字体系就被完全废弃了,因此罗塞塔石碑上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表明了自托勒密时期以来的时局以及书写系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已失传了 1400多年的埃及古文字的解读带来了曙光。

二、最受欢迎的:埃及木乃伊(63号展厅)

埃及馆是大英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一个馆,这一点从肉眼可见的人流量之密集就可以看出来。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不管从数量、藏品的年代还是完好度都是全球闻名的。不用怀疑,这些木乃伊是英国当初侵略尼罗河畔时“顺便”掠夺回来的。

在古埃及,地位高的人死后,需要先清洁身体,然后取出内脏放在四个代表王权之神的罐子里,分别是:人头罐装肝,狒狒头罐装肺,豺头罐装胃,鹰头罐装肠。被掏空的尸体经泡碱盐干燥之后,在原来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着在皮肤上涂上松脂,再从头到脚用亚麻布条包裹起来放在套棺(跟套娃同理,地位越高棺材越多)之中迎接通往来世的漫长旅程。

三、命运最凄惨——罗马时代宝石玻璃器皿

这个宝石玻璃器皿产于2000多年前的罗马帝国,在1845年时被一个疯子打破,碎成200多块碎片,现在所见是经过精心修复的,所以如果我们仔细看,玻璃器皿上的裂痕还是很明显的。

作为一个传世宝贝,能有如此经历,也是命运多舛了。

四、英国最老的公民——林道人

为什么叫林道人?

因为他是在林道沼泽被发现的……

1983 年 5 月 13 日,煤炭工人安迪 • 莫尔德与埃迪 • 斯莱克像往日一样在林道沼泽开采煤矿,结果挖出一个棕色的扁平物体,好奇的兄弟俩开始了清洗,最后发现是个人头!

也是蛮惊恐的经历!

但是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1984 年 8月1日,兄弟俩挖煤时又挖出了腿!随后才有考古学家跟进,并最终发现了这个木乃伊的上半身,经鉴定,全部属于同一个人,并被坚定为2000年前的木乃伊,然后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彼得马什。

木乃伊彼得马什是一名25岁的男性,身上多处受伤,估计是打架斗殴而死的吧?

五、最早的草纸画——亚尼的死者之书

该画距今已经有3200年,创作于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之间。

画面描述的是人在死后,灵魂会离开肉体,在阿努比斯的带领下去接受地狱及黑暗的试炼,试炼过关的人才能来到诸神及审判官前,再通过冥界之门,来到"冥神"奥西里斯面前,进行"秤心仪式",符合条件的人搭乘太阳船,航向复活之路,并在来世过著与今生一样的美好生活。

不符合条件的估计就被打入18层地狱了吧。

六、超萌表情包——路易斯西洋棋(40号展厅)

现今已知存世的路斯棋子共有 93颗,11颗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剩下的82颗在大英博物馆。

这组棋子由海象牙雕刻而成,包括正襟危坐的国王和王后、持权杖的主教、坐在马背上的骑士以及持长剑与盾牌的士卒,棋子中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或托腮装可爱或捧脸做牙疼状或眉头紧锁好像在思考世纪难题,相同点都是很容易让人说出两个字:可爱!

七、神之右手——阿拉伯铜手

这是一只“真手”。

话说一名叫塔拉布.利亚姆的人为了祈求神的庇护,硬生生将自己的右手砍了下来,然后请能工巧匠以断手为模型,使用失蜡法用铜铸成后供奉给神……只能感慨一句:有信仰的人惹不起!

八、世界最古老绢画、乾隆最爱——《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目前世界上存世的最古老的绢画,为我国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画作,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是世界美术史上公认的中国超级国宝。曾经乾隆皇帝最爱,总共有两幅,一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这副是当初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时盗走的。

九、世界上最著名的青花瓷——大维德花瓶(95号展厅)

大维德花瓶(David Vases)是1351年在景德镇生产的一对青花瓷大花瓶,因其对元代青花瓷研究的重要意义,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并成为BBC评选的100件代表世界历史的标志物之一。

这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珍贵之处在于:颈部的楷书题记,合计五行六十三字,原文为:“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 ∕ 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 ∕ 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 ∕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吉日舍 ∕ 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明确了时间和出处,为元代青花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无证,可惜,不在中国却在英国。

十、中国人最深沉的痛——敦煌壁画

敦煌藏经洞原本拥有4万多件经书书稿,目前大英博物馆藏有1.3万件,相当于1/3,而中国现在也只保存了1/3……看到这个数字,心头简直要滴血!

在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

除了上述中国宝贝,大英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比如这件高49.5厘米的良渚玉琮,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

双羊尊,商代青铜器巅峰,价值5亿难回国。

这尊来自武当山的明代真武像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铜铸真武像之一。

类似真人大小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在日本的私人博物馆,无一尊在中国,而他们是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元素宝贝,涵盖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等很多品类,且每一样都是稀释珍宝,在他国的博物馆里看到最好的中国文物,内心非常的不平静。

在2018年的8月10日,大英博物馆曾举行非公开仪式,向伊拉克驻英国大使萨利赫·侯赛因·阿里交还了八件大约5000年前的物件,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将那些通过非正义手段从中国掠走的文物还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