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846年,禁天主教 在天津看历史风貌建筑(四)
清政府弛禁天主教
1846年正月,清廷正式宣布弛禁天主教。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无视清政府的限制,千方百计向中国内地渗透。道光二十五年,法国传使剌萼尼利用《黄埔条约》换约之机,以各地实行弛禁令“有名无实”为借口,要求清政府公布弛禁令,切实执行,否则,“两国之事,正未可知”。在侵略者的威逼、恫吓之下,道光帝乃明降谕旨,正式颁布天主教弛禁令,发还康熙末年以来没收的天主教堂。从此,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确立内地传教权之前,十几年中,就有五十多名传教士(以法国最多)深入包括北京在内的内地二十个省份和地区进行传教活动(不包括东正教)。大大加深了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同年郑复光作《镜镜詅痴》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者开始用近代科学方法在光学领域进行初步研究,主要代表人物为郑复光和邹伯奇。
(1846),郑复光编著的光学著作《镜镜詅痴》五卷刊行。是书总结了当时西方及我国旧有的光学知识,分明原、镜类、释圆、述作四部分,对面镜、透镜、望远镜、放大镜及各种照明灯具等光学仪器的成象原理和制作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并附有插图。
尽管《镜镜詅痴》对光的本性与色的关系等方面介绍和研究不够,但作为中国第一部近代光学著作,仍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全书于道光二十七年由杨尚文收入《连筠簃丛书》 。
江苏金德润起义
(1846),江苏昭文(今常熟)县知县在收漕时任意加征,引起农民不满,在金德润率领下聚众暴动,冲入县城,砸了县吏朱正安家。五月,又因各乡地主加收地租,再次激出民变,愤怒的农民纷纷冲入土豪劣绅家中,先后捣毁了陆家市、娄家桥、归市、中市、吴市、东周市、何市等地地主四十余家。江苏巡抚李星沅闻讯,急忙调兵镇压。起义农民奋起反抗,终因官军势大,起义失败,金德润被官府杀害。
广州民众围攻商馆
(1846)夏,广州爆发群众围攻外国商馆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外国官员、水手、商人等以征服者自居,在广州横行霸道,干尽坏事,中国民众对此极为愤慨,多次掀起抗暴自卫斗争。
(1846)闰五月十五日,英国商人金顿无故殴打中国水果摊贩,激起民愤,广州民众纷纷奔赴现场,包围了外国商馆。傍晚,愤怒的群众高喊着“打洋鬼子”、“杀洋鬼子”的口号冲开了英国商馆的大门,将其院墙推倒,窗户砸烂。
英国领事一面派人通知广州官府,一面命外国武装匪徒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三人,打伤六人。示威群众并未被侵略者的暴行吓倒,反而越聚越多。后清兵赶到,将示威群众强行驱散。两广总督耆英唯恐人们“散而复聚”,特命“文武委员,连日金带兵差,无分昼夜,常川驻扎”,为侵略者充分保镖。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群众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抗暴自卫大示威被中外反对派联合镇压。
中华儿女,勿忘国耻
河北区建国道上的英国领事馆、奥匈帝国领事馆、圣心堂旧址
一,原英国领事馆旧址

领事馆的正门

领事馆的后院
英国领事官邸旧址位于和平区浙江路1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现在是办公用房。
这是一座有独特风格特点的建筑,外观层次感非常强。英国驻天津领事馆设于1860年,1899升格为总领事馆。此官邸建于1937年,占地积536.69方米,砖木结构,主体三层、局部二层楼房。人字木屋架,大筒瓦坡顶,设有天窗。外檐红缸砖清水墙。门厅为前凸半圆形,上筑阳台,围以宝瓶栏杆。后院有草坪绿地,像个迷你小花园。从这个角度看,整栋建筑中间似乎是一座高出于屋顶的六角形塔亭,独具匠心。整体建筑给人感觉优雅秀丽,具有英国别墅式建筑风格。
二,原奥匈帝国领事馆旧址

原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旧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153号,著名的解放天津会师地一一金汤桥东侧桥头的南侧就是。是特殊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曾经被敦庆隆绸布庄东家纪锦斋购为私宅,后几经易主,解放后所有权归公。
奥匈帝国领事馆始建于1869年,一直到1899年奥匈帝国驻津领事都是由英国驻津领事兼任。1900年,奥地利才派出第一任驻津领事。1902年天津奥租界划定领事馆。
该建筑建于1908年,也是天津奥租界内惟一一处由奥匈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房屋。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为1200余平方米,院落占地7.093亩,为奥地利民居风格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局部为三层,带花园式庭院。建筑主入口由多立克式壁柱支撑形成门廊,门廊之上设有内嵌阳台,阳台设有宝瓶式栏杆。建筑外檐为混水墙面,砂浆水泥罩面、断块墙身。建筑的二层东侧为平顶、西侧为坡顶。房顶设计为坡状鱼鳞石片小方瓦顶、青石瓦屋面。建筑整体上错落有致,外立面灰白相间,显得朴素大方。
三,圣心堂旧址
这座圣心堂像英国领事馆旧址一样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独特的建筑造型:建筑靠后部位的六角形塔楼上,白色边沿的圆窗像两只灵动充满了笑容的大眼睛。
圣心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25号,建于1922年,由意大利天主教会援助传教会方济各会主持兴建,供该院修女举行宗教活动。现闲置而且急需维修保护。
该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局部三层。东、西、北三面外凸,檐口山花下为弧形窗。造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典型教堂建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