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数一数,福清这些文物古迹你去过几个? 美丽乡村,彩色海岛-福清吉钓岛半日游

山海掩映 林石雅致
海风穿行 碧瓦飞甍
古韵袅袅笼山野
诉不尽
玉融千古风流

遗存在福清各地的文物古迹
见证了福清岁月流转的沧桑变化
承载了福清这座城市的人文记忆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之际
一起游览福清的文物古迹
每一处都值得打卡

01
福清全市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24处,其中——
0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03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361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海口镇
全长约480米、宽5米
虽历经900多年风雨沧桑
仍如长虹
横卧于烟波浩渺的龙江入海口
它是福清最长的古代石梁桥
也是福建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古桥 摄/赵马峰
龙江桥与龙海江东桥
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
合称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
弥勒佛石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海口镇瑞岩山风景区
始建于元末,完工于明初,历时28年
佛像高6.8米、宽8.9米、厚8米
是全国最大的立体弥勒佛石造像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
以弥勒佛石造像和
千年古刹瑞岩禅寺为中心
已建成国家3A级弥勒岩景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塔
由叶向高长子叶成学带头捐资倡议
知县凌汉翀拿出自己的俸禄捐建
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冬动工
历时十年(1615)建成
传说卜基之日
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
烂漫辉映
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
塔高34.6米,七层八角
外形仿木构楼阁式
在建筑造型上承福建唐、五代楼阁式石塔
受两宋、元以及明代早期
楼阁式石塔影响较大
并对福建明末和清代楼阁式石塔
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1965 年列为
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塔的浮雕艺术代表了
明代福建地区石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地质学家丁文江观塔后曾说:
“余足迹遍海内,历观名胜古迹,
浮屠(塔)之 精者,无过瑞云。”
黄阁重纶石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
是表彰两度任首辅的叶向高而设立的功名坊
由叶向高后人建造
坊系青石结构
该石雕牌坊高 10 米、
宽 11 米、进深 3 米;
建筑形式为4柱3间,进深3柱2间
为仿楼阁式重檐歇山顶建筑
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
保存最为完整、雕刻最为精美的
明代石雕牌坊建筑
是明代牌坊朴素装饰向
清代华丽装饰过渡的代表性建筑
在牌坊建筑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985 年被列为
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少林遗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
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
发现了少林院遗址
1995年
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发现的建筑遗迹之完整、规模之宏伟
遗址延续时间之长久
出土文物内容之丰富
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特别是从遗址出土大量
带有“少林院”文字的文物可以看出
清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少林寺
它与史籍上记载的福建少林寺内容相符
应该就是历史上的南少林无疑
2005年5月
福建省人民政府将福清少林院遗址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宝陂。黄崇稀/摄
天宝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清母亲河——龙江的中段
因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而得名
它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
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
大型水利工程
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
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
(图/欧王俊)
时至今日
天宝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
其坝轴线呈东西走向布置
灌区涵盖龙江街道、海口镇等地的
14个行政村以及东阁华侨农场、
三华农业园等
总灌溉面积达1.9万亩
2020年
天宝陂成功入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七批)
东关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寨坐落于一都镇东山村
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整个城堡依山势而建
平面呈长方形
宽55米、深76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
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
三进两层共99个房间
东关寨
集建筑结构、造型、壁画、雕刻等于一身
其独特完整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
令人叹为观止
是福建东南沿海较为罕见的
“城堡式”建筑
2001年被列为
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交融 古韵幽深
深藏于山海森林间的文物古迹
是古人历尽艰辛的创造
是玉融大地不散的精魂
一砖一瓦凝聚智慧
一草一木皆是故事
走进它们
聆听历史的声音
记者 陈盼兰 综合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摄影 福清市影像中心
编辑 蔡虹 陈盼兰
审核 张晨
监制 吴凌峰 钟鹰
美丽乡村,彩色海岛-福清吉钓岛半日游#福清身边事#

吉钓岛蓝图
位于福清城头镇与长乐松下镇交界处的海上小岛-吉钓岛,由于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乡村医生-王锦萍评上全国道德模范后而出名。
周末的上午,邀了三俩好友,驱车来到松下渡口,搭乘定点轮渡前往海对面的吉钓岛。

松下渡口
据了解,松下往吉钓岛的渡船是一小时左右一趟,我们搭乘的是九点那一趟的。
登上岛后,迎面而来的就是色彩斑斓的村居民宿,还有许多原生态的石头厝。唯一遗憾的是阴天,海水没有晴天的湛蓝。不过并没有影响海岛的风情。

海岛很小,宽度应该才500米左右,长度在2公里左右。
在村里还遇到了一只金毛,喂食了一小块牛肉干之后,跟了我们一上午,是一只导游小狗子,导游我们到了蓝图里沙滩的位置之后,还下水洗了个澡。哦,看着它步履蹒跚的样子,估计年龄挺大了。
可爱的小金毛
吉兆村革命史
从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吉钓岛曾经有过一段艰难的革命历史。
海边的螃蟹艺术馆
很遗憾,艺术馆没有开放,可能是配套美丽乡村建设的。艺术感还是有的。
集装箱搭建出来的艺术馆
开门大吉艺术墙
开门大吉艺术墙
色彩斑斓的民宿,就是旅游业还是处于待开发状态。当然了,或许想真正发展起旅游业也不容易,开发成本也不小。
不过这种的原生态小岛,花上半天逛一逛,也是蛮不错的。尤其是只有十分钟船程的小岛,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