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虎跳峡高路徒步行之一: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大气、秀美 行走中国:徒步世界十大户外经典线路虎跳峡

文图|远山墨雨

2021虎跳峡高路徒步行之一: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大气、秀美

虎跳峡是云南省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来云南旅行的朋友,去过虎跳峡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去那里徒步的比率可能就不太大了。

作为喜欢徒步的云南人,我们却属于没有去虎跳峡徒步过的那一部分,久闻大名、向往已久,却迟迟未能成行,群里组织2021虎跳峡高路徒步,我们终于如愿以偿。

我们用3天的时间,走完了虎跳峡高路徒步小道,在中虎跳观山河之美、体验天梯之险;雄奇险俊、大气磅礴,柔美可人、风景万千......我们饱览了大美的景致、更收获了别样的体验。

2021虎跳峡高路徒步行之一: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大气、秀美

2021虎跳峡高路徒步行之一: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大气、秀美

行程篇:

第一天(12月3日,星期五):包乘旅游大巴车从昆明出发前往虎跳峡。途经楚雄、大理,住香格里拉虎跳峡镇。途中专程绕路前往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观金沙江边的“长江第一湾”盛景。

第二天(12月4日,星期六):虎跳峡高路徒步,据说这是一条世界级的经典徒步线路,起点是桥头、终点是中虎跳,我们分成两段行走,今日住宿于中途客栈(HALFWAY),观玉龙雪山、赏夜空星光点点。

第三天(12月5日,星期天):继续走虎跳峡高路,从中途客栈出发,经龙洞水瀑布,至中虎跳结束。继续走中虎跳天梯景区,观大山大河、走惊险天梯。下午乘车返回昆明,结束活动。

徒步行程示意图。

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以"险"而名闻天下。虎跳峡是金沙江穿越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的那一段,西岸属迪庆州,东岸属丽江市,一般旅行者去游玩的是上虎跳,已开发为旅游景区,从香格里拉一侧、丽江一侧均可进入观赏,传说中的虎跳石在两岸都能看到。

徒步虎跳峡高路之后,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多个“虎跳”之间的关系:在迪庆香格里拉一侧有虎跳镇,管辖着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它们沿金沙江顺流而下、由南向北依次分布。

金沙江沿线的道路分为高路和低路,“低路”指的是沿江而下、途经白水台,可通达香格里拉市的公路,当地人叫它为“东环线”,目前正在扩建、修缮。

“高路”是位于哈巴雪山高腰的徒步道路,顺江而下,西南起点是桥头、东北终点是中虎跳,途中包括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重要路段“二十四道拐”。徒步小道位于哈巴雪山山腰,与金沙江的海拔高差最高达到700米左右,与玉龙雪山隔江相望,山河雄奇、风景万千。

我们用一天半时间徒步高路,其中,从桥头到中途客栈14公里出头,中途客栈到中虎跳约4公里,高路徒步距离18公里左右,加上在天梯景区上、下游玩,我们全程徒步距离为24公里,最高海拔为2600多米、最低海拔为1600多米,

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既大气磅礴、又温柔可人,秀美。

行程第一天的内容是赶路,早上8点30分,38位伙伴准时到达集合地拓东体育馆,我们包乘一辆旅游大巴,从昆明前往虎跳峡镇,当晚住在这里,第二天徒步虎跳峡高线。

现在云南省内的道路交通条件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昆明到虎跳峡的公路基本上已实现了高速化,我们沿着昆楚、楚大高速公路,经过楚雄、大理等地、前往目的地,晚上19点左右到达住宿地虎跳峡镇。

我们经过的地方,多为云南省热门旅游城市,古有“滇西大马路”、今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历来是交通发达之地,沿线风光优美、人文风情迷人。

高速公路沿线的休息区内多有展示,让旅行经过的人们有了更多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这也是旅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丽江九河停车区内的纳西文字碑、百路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行程的亮点是石鼓镇,这个隶属于丽江市玉龙县的小镇,位于金沙江边,赏“长江第一湾”的最佳地,非石鼓镇莫属。

发源于西藏通天河的金沙江自北向南流淌、汹涌澎湃,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河流流向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因而得名"长江第一湾"。

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经过石鼓,变得温柔清澈、宁静似镜,冬日里的江水碧绿如玉、洁白的沙洲曲线优美,在午后柔和的阳光下,眼前的景致让人着迷,有磅礴的气势、也有可人的妩媚,金色茅草、彩色山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自然之美、动人心魄。

除了独特的自然风光,石鼓镇还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致。石鼓历来是滇藏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

根据石鼓景区介绍牌上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一些相关故事。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胜利、统一滇西北大片河山之后,看到这里地处地脉极心之处,便在凤凰山凤冠处立了一块直径150厘米、厚70厘米的古状汉白玉石碣,形为龙凤戏珠,又在凤凰饮水的地方埋下金柱,用作镇境神器,从风水相生相克的角度叫风水精义,暗中克控各地头目,令其永无叛乱之心,石鼓镇因此得名。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曾在石鼓渡江、北上抗日,如今在石鼓镇建有红军纪念馆,供后人参观、铭记历史。

2021虎跳峡高线徒步行第一天,我们从昆明到虎跳峡,一路赏景,专程前往石鼓镇,观长江第一湾,感觉不错,应了一句老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原创作者:石瑞超

虎跳峡,是指穿行于川、藏、滇三省的金沙江流经云南的一段险峻大峡谷,处于丽江的玉龙雪山和香格里拉哈巴雪山之间,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县城有96公里,离丽江古城约80公里。

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为沱沱河,流经通天河,于青海省玉树州直门达以下,始称金沙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的上游和主要干流,全域落差3300米,从青海下流3481公里,进入四川省宜宾市纳入岷江后,始名长江。因此,虎跳峡又有万里长江第一峡谷之称。

虎跳峡全长16公里,海拔高差3900多米,最宽处60米,最窄处约有30米,峡谷江流中,礁石林立,有险滩18处,有高达10米连续下跌的陡坎7个,瀑布10条。峡内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摄人心魄,是中国最深峡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相传,有猛虎下山,来回金沙江两岸,都是借助江中的一块礁石腾空蹬踩而过,因此,这条最险峻的峡谷便被人们称为虎跳峡。

虎跳峡共分为三个部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

其中,上虎跳是三段中唯一开发完善的综合管理景区,因峡谷两岸分属于不同地区管辖,有“香格里拉上虎跳”和“丽江上虎跳”之分,看点虽然相同,角度却是各自在水一方,旅游团队和大众游客基本是去这个地方,也有人把这个险峻却很安全的地方戏称为“中老年人活动中心”。

中虎跳是中国第二深的大峡谷,落差3800米(第一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落差5300米),虎跳石就座落在虎跳峡镇核桃村下的江水之中,是最险最俊的一段,没有开发成景点,当地村民修有简易山路供有探险精神的勇者游玩,是户外徒步的最佳地段。

下虎跳沿公路而下,因为江面宽阔安静,风景不及前两段,所以,鲜有游客前往。但是,可以从这里前行至老渡口过江入大具,然后,再从大具乘车返回丽江。大具至丽江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车费约30元左右,一路有景,途经玉龙雪山景区,不需门票。

行走中国:徒步世界十大户外经典线路虎跳峡

行走中国:徒步世界十大户外经典线路虎跳峡

行走中国:徒步世界十大户外经典线路虎跳峡

虎跳峡以其山高谷深,雄奇险峻闻名于世。金沙江千里奔赴至此,突遇玉龙、哈巴两座雪山阻挡,原本平静祥和的江水顿如怒龙,以势不可挡之势从两座大山之间撕开一条道路,江水急泻咆哮而下,汹涌翻滚,形成一条长16公里,落差220米的险峻大峡谷,水势凶猛,声闻数里,传说,连飞鸟都不敢飞越。

玉龙雪山隔江对面是哈巴雪山,从哈巴雪山山中的山路沿大峡谷前行,有一条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的“高路徒步线”,也是国内外知名的“十大最美徒步线路”,起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原称桥头镇)的上虎跳桥头“高路”(一路上山的小路),止于中虎跳,全长约26公里。

这条徒步路线主要集中在香格里拉县境一侧,最早是由国外的徒步者探险走出来的,过去,以欧美和韩国人居多。近几年来,国内的背包客也越来越多人喜欢来到这里体验探险,并陶醉其间。因震撼于虎跳峡的雄壮美丽,将之视为“王者之峡”“世界级徒步圣地”。

十多年前,我曾随团旅游,到过云南几次。爱上户外后,不再随团,喜欢用脚步去丈量山山水水,在名山大川的原野上用汗水挥洒自已的感动,渴望溶入空旷的山谷中、草原上、溪水涧。这次云南八日之行,主要目的地,除了罗平,就是冲着徒步虎跳峡而去的,计划用两天的时间徒走“高路徒步线”,第一天,从桥头至中途客栈,第二天,从中途客栈进入中虎跳,两天的行程里数大致相同。

3月4日8时多,在丽江古城吃罢地道的云南米线后,队伍便向虎跳峡镇赶去,准备从纳西雅阁起步,开启徒步虎跳峡第一天的行程。

车过虎跳峡镇桥头,正遇当地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铁路,到处坑坑洼洼十分颠簸,纳西雅阁方向也禁止车辆通行。经与当地村民了解,需从半山上翻越两个大山的山坳才能到达纳西雅阁,用时约两小时左右。

气喘吁吁爬上第一处山坳时,远处有两个人也向山中走去,我们以为是本地户外人,便大声呼唤,希望结伴而行。待追上时,却是两位二、三十岁的重庆渝北区美女,表姐妹关系,表姐姓刘,她们早上坐班车赶到桥头,也是慕名来走虎跳峡的。

一路坡度很陡,呈80度以上,仿佛悬在空中行走,刺激而吓人。快到一处悬崖边时,前方找不到路了。原来,两位美女横着沿山而走的路是牛羊吃草经过的野路,并不是去纳西雅阁的山路,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在第一个山坳时直接沿山脊再走500米左右然后右行。在惊奇两位美女大胆冒行的同时,大家不得不原路返回重新找路,而两位美女也一个劲地感叹,庆幸遇上我们,成就了她们与虎跳峡的缘,不然,她们只有打道回府。

翻上第二个山坳时,眼前豁然开朗,山坳两边全是笔陡的山坡,深深地、空空地腑视着虎跳峡,正前方是处悬崖,突兀地伸向峡谷之中,形成一个天然观景台,观景台下的空谷中有两座大桥正在修建,桥的上游水面宽阔,缓缓流逝。桥的下游便是虎跳峡,河床突然变得狭窄,江水细长地流向远方。因为距离太近,山体庞大,山势陡峭,玉龙雪山仿佛橫在人的眼前,给人一种大山压顶的压抑,山上白雪皑皑,忽隐忽现。

我们走的山路,位于哈巴雪山的边沿,前方哈巴雪山山体连绵,一眼望不到顶,山坡虽然陡峭高大,但与玉龙雪山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山势相对平缓,示弱般地朝着玉龙雪山哈着腰。纳西雅阁就座落在哈巴雪山一座山峰的大肚皮上,漫山枯草,稀疏郁葱的松树下,零星地点缀着几栋依山而建的白色房子,房子的前后山中,有几块青青的麦地,也错落着一些己经泛黄的油菜地,自然地形成一幅壮美的高原田园景色。

从纳西雅阁前方的山中走去,是一条茶马古道,乱石堆外、陡坡坎边偶尔垒起些石头,承载着滑落的泥石、沙土,也便成了宽约一米左右的路。茶马古道最经典也最让国外驴友发烧的是“24道拐”(也有人称为“28道拐”)。

“24道拐”是条很高很陡很窄的崎岖山路,盘山而上全是乱石,每个拐弯处的前方都是笔陡高耸的悬崖,崖下是虎跳峡,路和峡像斗气比谁更凶险似的,纷纷露出最凶险的狰狞。每个拐弯处都是悬崖峭壁,直面深谷中的虎跳峡。因为无遮无拦,弯处狂风阵阵,待人感觉非常恐惧后,立马又峰回路转,拐向另一处悬壁。山高坡陡,看不到山顶,只见头上的蓝天下偶尔飘过一些白云,人爬向山去,犹如登天梯一般。身后劲风肆意,枯草被吹得七零八落,小树也摇摇晃晃,感觉快要被折断似的。谷底的江水,咆哮声声,怒号数里可闻,轰轰汹涌夹着山风似向玉龙雪山呐喊,又似演绎千古风霜雪夜下马嘶人叫的凄冽。

大家佝偻前行,有的人护着遮阳帽,有的人紧扣着衣服,徐徐地沿着里坎上爬。重庆的两位美女感觉吃力,后悔不该来到这里,声言到了茶马客栈就休息不再走了。待过了客栈,看到我们雄心勃勃准备撑起两小时往下走时,便又信心了起来,表示要跟着我们走。

一路横着山路走,大山中很少有树木,嶙峋的大石头横七竖八地躺在山顶、路下、江上,雨水冲刷了周边的泥土,石头斜斜地挂在山坡上,随时等着下一场雨水过后的迁移。一些风口处,石头风化,留下一个个鹰嘴,供着游人摆弄着各种夸张的姿势。路下,是陡峭的山坡,虎跳峡的江水似一条虫,也像一条龙,更像白色玉带,只闻滚滚轰鸣声。玉龙雪山的十三峰在夕阳照射下,不断地现出真容,让人狂欢。重庆的两位美女早已情绪高涨,认为走了这条山路,真的好值得。

晚上,我们住宿中途客栈,这是个享誉国内外的打卡之地,座落于哈巴山下,最出名的便是“爽死你阳台”和“天下第一厕”。屋顶阳台直对着玉龙雪山,观景最好,远眺虎跳峡,呈一个大型的“V”字。房间里都特别地装有阳台,窗外就是雪山、原野、江水。房屋的一条走廊上挂满了各类户外群体的旗帜,尤以外文居多。网上搜索,国外驴友基本住宿这里,因此名气很大。客栈的老板冯德方,是位83年入伍的退伍老兵,看得出,他对军队充满着感情。虎跳峡的下游不远处,是当年中央红军强渡金沙江的地方,而上游不远处,是贺龙率领的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之处。我告诉老冯,二、六军团大部分人是湘西子弟,有许多人也长眠于此,我要把湘西人的旗帜挂在这里陪伴先烈,老冯欣然同意,并允许我们把“一起走吧户外联盟”的群旗挂在所有旗帜的最前面。老冯还承诺,群里有人过来,一定优厚接待。感谢老冯,云南有你。

3月5日早上吃过早餐,告别老冯,便开始了当日的行程。高路徒步线叉路口很少,一路都有路牌指引,半山上也只有这么一条路,只要抱定前方目标,根本不用担心迷路。

出村口不远,拐一个弯,景色就让人狂热起来。相比于昨天“险”中有“秀”的行程,今天是“秀”中有“险”,秀衬托险景,险点缀秀色。笔陡的山坡,高高的悬壁,羊肠小道就像系在山中的小腰带,留着一条长长的痕迹。高山上“哔、哗”下流的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雨水冲刷的沟谷一直伸向山顶,仿佛连着天,无数涓涓细流潺潺汇入谷底的江河,有的露出地表,有的藏于沟石之下,那沟石大而白,远远看去尤如溪水。走在山间,不时有小雨丝扑面而来,淡淡的,想认真感受却又不得踪影,走着走着,又偶尔飘来。有人说,这是哈巴雪山下的雨,又有人说,这是随风飘来的玉龙雪山山顶融化的雪。

脚踏哈巴雪山鬼斧神工的险途,眼望玉龙雪山变幻莫测的云雾,腑视气势磅礴、千转百回、声声入耳的虎跳峡水,人人都感叹这段线路当属“高路徒步线”中最美的路段。

当地的人们十分勤劳,从哈巴雪山上引雪水下山饮用,从山上某处开始筑有水沟,一直延续至村寨,一路的水沟上均用石头铺盖。从一些石缝中可以看出,那雪水清澈无比,毫无杂质,惹得行人不时地从水沟中捧起一把把水,贪婪地吮吸。

还来不及细细品味看过的风景,核桃村到了,中虎跳就在村子的悬崖下,户外著名的“张老师客栈”就在崖上,因为修路,公路以上的房子都拆迁了,只有公路之下他们几家没有搬迁。张老师非常和善,对中虎跳的开发维护注入了大量心血。中虎跳由于过于凶险不便开发,全由他们几个村民常年维修保护,仅供喜欢户外的勇者参观欣赏。

从山上看虎跳峡,总体视角是“V”字型,感觉坡度较为缓和。到了河床边才发现,那是错觉。虎跳峡两岸都是陡峭的悬崖,路下悬壁高约百丈,对岸几十米处是高耸如云的玉龙雪山,江水就从上游滚滚而逝,声若洪钟。下到江边虎跳石的路都是依着悬壁凿出来或筑起来的简易山道,很是陡峭,外坎边长着一些稀疏的树枝,人们只要小心翼翼,不走向坎边外,并不怎么害怕和危险。

悬崖有些是光秃禿的岩壁,挺在岸边,高于山路成为路的天然护拦,有些似独峰伸入谷中临近江边,峰上路边,有的还橫倒着一些大石块,成为险中之险的景,因背靠汹涌的金沙江,成为人们争取拍照留念的最爱。

谷底中,二、三十米宽的江中躺着一些大石块,大小不等,像是跳岩,自然:地把江水堵成一个小小的堰塞湖,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头耸于江心之中,微微隆起像个尖尖的小岛,一般的水流很难冒过石顶,奔流的江水突然遇上山峰般的石头挡道,只能凶猛地绕过石头两边倾泻而下,因为落差高、峡谷窄、水流大,慌不择路的洪流争相奔腾下落,卷起翻江倒海的波涛,声如虎吼,这江心的石头便是虎跳石,声势和环境远比上虎跳的虎跳石壮观惊险,到过这里的人,自然地公认这里才是真正的虎跳峡。

张老师等村民很有匠心,在江中的一些大石块上用小钢筋围了简易护拦,在江边悬崖上凿有能供人行走观景的石窟,有两处还从岸边拉起吊桥与江中石头相连,让人观测上游江水的奔腾。我们游玩于此,先是一起观赏,玩着玩着,纷纷走散,人们以各自的眼光尽情地饱尝中虎跳的风光,独享着自然魔力的回馈。

考虑到一天的行程已经艰辛,晚上还要住宿大理。我们不得不离开中虎跳,从“天梯”处爬上山边的公路。

中虎跳的天梯有两处,张老师家那边的天梯是钢块焊成的,因为是断崖,天梯很长也很惊险。我们走的天梯就在虎跳石的岸边,也是一处高高的悬壁,只是山体稍微鼓起,人们从鼓起的石缝中依势凿开一条斜坡似的山路攀爬而上,有三、四公里之长,石路如梯,梯若登天,只有一处是断壁,架有呈70度左右的钢筋梯。人们艰辛地爬上去,惊心地警惕着每一次挪动,开心地留恋那渐行渐远的风景。离中虎跳越去越远,离天越来越近。上到一个山岗,爬向公路,中虎跳再也看不见了,人的心境依旧还停留在刚刚的惊险刺激之中。

玩户外的,都反对乱收门票,走过中虎跳,大家看到有收费5一10元的提示牌,都认为值,纷纷表示应该支持村民们的这种行为,共同保护维护虎跳峡。可惜,爬上公路边后,没有人来收费,心头总觉得亏欠了点什么。

千里奔驰,只为虎跳,感恩云南,我会再来。

(海纳百川于花垣镇木育林70号)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编辑/李艾家 周登友 黄沙沙

审核/尚欣 王向远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