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日确诊降至3位数!长假人头涌涌,防疫情反弹港府有乜招? 「港你知」香港特色,你又了解多少?

一连三日确诊降至3位数!长假人头涌涌,防疫情反弹港府有乜招?


香港昨日新增确诊747宗,为连续第三日降至1000宗以下。不过一连4天复活节长假,不少人全家总动员外出放松,不少地方惊现“人山人海”。因此,有专家忧虑长假过后,第五波疫情存在反弹风险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随着复活节长假到来和即将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市面人流明显增加,预计今波疫情会有轻微反弹,会留意各项指标是否属于大幅反弹;同时,特区政府亦有预备相关应对方案,为万一出现疫情反弹做准备

张竹君昨表示,昨日香港新增11宗输入、736宗本地个案,当中446宗经核酸确诊、301宗经快速测试呈报平台申报。第五波疫情累计录得确诊个案超过118.5万宗,死亡个案增至8926宗。


接获多宗儿童“多系统发炎综合症”


张竹君指,随着市面人流增加,预料疫情会出现轻微反弹,当局会留意各项指标是否属于大幅反弹,包括社区检测阳性比例、污水监测数字、港大每日新冠病毒感染时点患病率等。


香港学校亦将于本周复课,不同港府部门透过演练,加强沟通及讨论,希望在有疫情爆发时能应付,香港医管局亦已预留医院儿科病床数量,并在社区隔离设施作预备,满足家庭单位需要。


一连三日确诊降至3位数!长假人头涌涌,防疫情反弹港府有乜招?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表示,前天再有多24名患者离世,分别为11男13女,年龄介乎55至105岁,其中22人为长者、12人居于安老院舍。当中,有9人没有接种疫苗、3人已打2针、12人已打1针。由于数据滞后,当局公布再有5名病人离世,分别为3男2女,年龄介乎70至86岁。第五波疫情呈报病死率约为0.75%


李立业提到,早前接获15宗涉及“多系统发炎综合症”报告,相信可能基于感染病毒后诱发,一般会于康复后2至6星期内发病,部分染疫儿童情况严重,甚至需要入住深切治疗部。他提醒家长要留意子女康复情况,如有不适应尽快求医,强调最有效预防是为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聂德权:第三第四针应尽快打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于社交网站呼吁所有年龄组别人士应按时接种第三及第四针,康复者亦须按时接种齐疫苗,以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


一连三日确诊降至3位数!长假人头涌涌,防疫情反弹港府有乜招?


他指,香港3岁或以上人口首剂及第二剂接种率已分别逾九成及逾八成,惟提醒市民疫苗保护效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少,除接种复星疫苗的小朋友外,所有年龄组别人士无论选择打科兴或复星,都须打齐3剂疫苗。专家亦建议已打3针的60岁或以上长者,在接种最后一剂疫苗满3个月后,须接种第四针。


港府强烈提醒市民必须严格遵守强制检测要求,按时完成强制检测。


杨润雄:复课是学童打针契机


从明日起,全港学校将分阶段恢复面授课堂。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指,复课是推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契机,建议家长提前为子女演习快测流程



杨润雄说,目前香港3至11岁儿童接种率只得六成多,当局正了解各学校打针情况,包括已打针或曾受感染的学童人数。现行安排下,学童打针须获家长同意,他表示会安排专家或医生到校为家长进行讲解,以释除大家的疑虑,提高学童接种率。


复活节假期后,学生返校须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杨润雄建议家长提前为子女演习,又表示相信家长会如实申报,指他们亦希望子女及学校安全。他重申,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会每日监察学童的感染数据,若发现校内出现传播或爆发情况,会要求该校停课。


长假人头涌涌 疫情风险重重



香港疫情渐见放缓,加上一连4天复活节长假,不少人全家总动员外出放松,不少地方惊现“人山人海”。因此,有专家忧虑长假过后,第五波疫情存在反弹风险。



专家:港府应迅速介入



第五波疫情历时近4个月,不少人见近日疫情持续放缓,遂藉今次长假期外出消费,其中离岛码头、郊野公园、各大商场常常人头涌涌。昨日中午时分,中环前往长洲和南丫岛的码头出现人龙,渡轮之上基本满座。


今天是长假最后一日,加之港府即将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昨天表示忧虑。他说,参照香港现况,疫情有再度爆发的可能性;若特区政府能够迅速介入,加大检测、追踪和隔离检疫,应该可以迅速控制反弹,让疫情重回持续下降轨道。


4月17日,香港市民出外消遣。



梁子超表示,香港疫情如今下降至高峰时期的六十分之一,其中主要因素是社区“易感”人口已经大幅度下跌。他相信,若之后出现反弹,幅度会低于第五波爆发时的情况。他指,因疫情每一次反弹都会进一步减少“易感”人口,港府此时应该迅速介入,防止再度出现明显反弹。


梁子超提到,香港疫情仍风险重重,近日又录得BA.5变异病毒株个案。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不断变种,在取消“禁飞令”等措施下,香港仍须守住外防输入的底线。他提醒,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小心监察新病毒,研究究竟“外防输入”能不能放宽,如有一些高风险病毒进入社区,一定要在传播链扩散之前进行全面围堵,避免重现第五波疫情的问题。



食环署与警方主动巡查执法



香港食环署发言人昨表示,今次复活节长假期间,食环署及警方积极开展执法行动。在4月16日联合行动中,共巡查96间餐饮处所及5间其他处所;食环署又另外巡查了409间餐饮处所及82间其他处所。署方已向涉嫌违反指示规定的5间餐饮处所负责人展开检控程序。


复活节多处所违规,警连日拘控57人。



香港康文署亦在长假期间继续加强巡查所管理的场地,确保使用者遵守防疫规定。4月15日至17日下午4时,康文署人员3天内在辖下场地共进行了大约5120次巡查,共发出超过2610次口头劝喻,并向34名违反群组聚集或口罩令的人士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


康文署继续加强巡查违反防疫规例行为。



【商报时评】

克服抗疫疲劳 接种尽早全覆盖



香港商报评论员 苏信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回落,连续3日录得确诊个案降至3位数,意味疫情逐渐受控,社会上亦开始弥漫抗疫疲劳情绪。适逢复活节长假,不少市民纷纷外出活动,似已放下戒心,开始享受复常生活。惟疫情并未结束,反弹风险依然存在,香港还未到可以放松的时候,市民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克服抗疫疲劳。除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规定外,最重要是接种疫苗,尽早达到接种全覆盖,形成群体免疫的坚强屏障,复常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自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经历长时间的抗疫,市民已疲惫不堪。眼见疫情趋缓,加上复活节来临,以及港府公布21日起首阶段放宽防疫措施,很多市民放松紧绷的神经,不论是市区还是郊野都人流众多,当街除口罩进食、三五成群的现象亦不少见,令人担心疫情又会反弹。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指,从传染病风险角度来看,人流往往“致命”,呼吁市民除了要接种疫苗,也不要前往人多挤迫的地方。的确,与高峰期相比,目前香港疫情较稳定,但远没到结束之时,而且Omicron传播力强,一旦防疫意识放松,极可能让刚刚稳定的疫情再度反扑。若届时又重新收紧防疫措施,相信是市民不愿见到的。


现时,港府须要继续梳理并优化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巡查打击违反防疫规例的行为,以及做好救治准备。市民仍要保持警惕,自我防护要做好,防疫措施要严守,无必要少外出、不聚集。即使须外出,宜主动快速检测,确保自己身体健康才出行,并且养成平常定期快检的习惯,护己护人。惟有人人自觉,生活才有望更快复常。


须指出的是,面对病毒,被动防控难以长久,尽快提高疫苗接种率,提升保护力,才是摆脱疫困的最有效方式。事实证明,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及死亡个案。以香港住院个案数目计算,危殆或严重人数中高达59%没有接种疫苗,23%接种一剂疫苗,15%接种两剂疫苗。整体死亡个案中,未打针病死率为2.87%,打了一针为0.89%,打了2针为0.14%,打了3针为0.03%。在未接种人士及已打3针的人士中,其死亡率有96倍差别。


港府已开始呼吁6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第四针加强保护,更迫切的是全力以赴提高接种覆盖率,尤其是补上“一老一幼”接种不足的短板。


好不容易稳控疫情,成果要巩固,市民应克制。港府推动接种疫苗全覆盖,亦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让市民看到预期,主动配合,以尽快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记者丨何加祺 李铭欣 周伟立

编辑丨罗维维

制图 |杨亮

审读 | 卓玲

审核丨雨杉 Oriole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网站以前推出了专题报道来介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吸引力和优胜之处。在谈及香港的一文中盛赞香港的文化、经济以及自然风光,并谈及香港回归至今依然维持竞争力及自主,更长期位居全球最宜居城市。以下就是CNN细细罗列出的香港较其他地方的10大优胜之处。

1. 语言天赋

「港你知」香港特色,你又了解多少?

广东话最多有9种声调,由于英语是非声调语言,所以外国人学习广东话非常有挑战性。细腻的声调有助于广东话通过更精炼的语句表达出更复杂的语义。

2. 治安好

「港你知」香港特色,你又了解多少?

香港是全球罪案率最低的地区之一,过去16年的谋杀率只有0.2(指每10万人有0.2人被谋杀),是全球第三低。仅次于人口不足4万的摩纳哥和太平洋岛国帛琉。

3. 四通八达

香港公共运输以高效率及盈利能力见称,这也使得全港登记汽车只有71万辆,相对其他城市属低水平。港铁公司管理经验丰富,在北京、杭州、深圳、伦敦、墨尔本以及斯德哥尔摩都有参与地铁营运。

4. 通天楼宇

「港你知」香港特色,你又了解多少?

香港现有1,251座摩天大楼及高楼大厦,包括高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ICC)以及以竹笋为设计原型的香港中银大厦等,构成一处处绝佳地标。

5. 建筑搭棚技术

你可能很难想像,上一条提及的那么多摩天大楼的建筑过程中,有相当比例的工作平台是使用竹子搭成的脚手架——搭棚技术是香港建造业的特色之一,目前全港有逾1700名注册搭棚工人。

6. 低税率

香港的个人所得税最高只有15-17%,没有消费税或增值税,利得税同样也不高,吸引外国人赴港工作及旅游。

7. 功夫片

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张曼玉、吴宇森、王家卫等香港电影界名人,多年来扬名国际,为香港赢得「东方好莱坞」美誉,当中功夫片就最受外国观众欢迎。年初去世的影视大亨邵逸夫对功夫片发展亦贡献良多。

8. 最佳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曾连续8年荣登「Skytrax全球最佳机场」榜首,1998年开幕以来赢得近40个奖项。机场运作效率、配套交通均备受肯定。

9. 美食天堂

香港有约1.5万间食肆,美食来自五湖四海,港人更热衷于美食之道,使得这里美食天堂的美誉实至名归。

10. 夜生活

中环兰桂坊酒吧、餐厅、商铺云集,是著名旅游热点,更吸引中国内地城市寻求合作建立类似的酒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