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百里杜鹃又火爆了!世界上最大的杜鹃王国,赏花攻略来了 从“深山区”搬到“别墅区”,新居新气象!
人间四月天,百里看杜鹃。
都说今年贵州毕节的杜鹃是开得最好的一年,还有半个月的花期。那是经过一整个冬天所释放出的温柔。
(景区里的花是不能采摘的,应该小心呵护,有时可以捡从地上自然掉落的花朵)

你闻,风里满是杜鹃的花香,滋润每一份绽放如花的新生。
“永远属于你”,这是杜鹃最浪漫的花语。
这是她的气质与忠贞。

与她赴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之约,不负她一整个冬天的等待。
与她在花海中相遇,领受一份天地山水间只属于自己的感悟。

百里杜鹃是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素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生福地,清凉世界”、“世界天然大花园”等诸多美誉。景区非常火爆,我们清晨8点过到达景区时已经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们。
百里杜鹃景区规模宏大,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这么大的景区,又该如何游玩,才不会错过她的精彩呢?
一·普底景区
百里杜鹃景区主要分为普底景区和金坡景区。一般旅游团会早上先带游客游玩金坡景区,下午再去普底景区。我们清晨8点过到达金坡景区时,已经人山人海了。所以建议不跟团的游客们早上先去普底景区,和旅游团错峰而行。
普底景区主要景点:五彩路、云台岭、数花峰、奢香岭、醉九牛、红军广场。
五彩路的两边都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远眺山间锦嶂千里,近观花束婀娜多姿。这是一条蜿蜒于花海中的山路,原是彝家运煤马帮穿梭各村寨的必经之道。
坐观光电瓶车行驶在五彩路上,到达数花峰后可以在公路上一边步行一边赏花。公里两边也有一些小路,可以近距离观赏杜鹃。这段路的人很少,想要拍美美照片,也不用去人群中抢机位。
“数花峰”,是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峰。在这里,可以一览众花峰,那是一种豪迈中又带着温柔的气质。
山上还有一座“五彩亭”,它是普底景区沉淀着彝家生活情趣的景点之一。
在普底景区避开人群,去邂逅只属于自己的那片花海,当春风敞开心扉,都为见证一个千里难隔的相逢。
站在山巅,突然明白了大白杜鹃的花语:时光不再是距离,距离不再是屏蔽,因为有春林鸣禽传情达意,有漫天星斗亲切注视。待到看懂岭云聚散之时,自能领会守望是怎样的珍惜。
二·金坡景区
金破景区的百花坪可以说是百里杜鹃的精彩地之一。它是杜鹃花品种最繁多的景点。
每年杜鹃花开时节,当地各族百姓都会汇集在一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天上的仙女都会偷偷到人间赏花,与花丛的姑娘小伙儿跳舞。因此,这里自古成为每年彝族插花节、苗族跳坡节的好地方。
金坡景区里还有一处网红桥叫索玛花桥,最近因为检修不能上桥,我们也才有幸拍到桥上没有人的索玛花桥,它就像仙境一般的存在,那是我们对美的所有幻想。
金坡景区里有一片马缨林,也是百里杜鹃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它是马缨杜鹃集中的地方。
马缨杜鹃又叫“马缨花”“索玛花”,传说是索玛姑娘鲜血变成的圣花。
走进马缨林,抬头四望,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的花簇, 它映红了天地。是赤红的心,火热的情,是疲惫生活中的热烈。
三·变身彝族姑娘,杜鹃花丛中留下倩影
这里既是览略百里烂漫杜鹃,洗尽都市纤尘的“花之天堂,心之旷野”,也能体味乌蒙原生态民族文化风情。
不如变身彝族姑娘,探寻“杜鹃花乡、彝疆古域”。
景区里有租民族服装的地方,选一套自己心怡的,穿梭于花丛中,记录下这最美的时刻,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唱一首索玛姑娘的酒歌,“云和雨相见的时候,彩虹干一杯;太阳和月亮相见的时候,星星干一杯;姑娘和小伙相见的时候,天地干一杯......”
四·杜鹃湖
到毕节除了赏杜鹃花,一定不要错过这片小众秘境·杜鹃湖。它离普底景区更近,如果去普底可以留些时间来这里感受秘境的静谧。
当地人又叫山湖、移山水库,是百里杜鹃西南部镶嵌的一颗翡翠明珠。
周围青山围绕,水中有岛,一年四季风光不减。
旁边还有栈道和瀑布,它象征着苗家姑娘多彩和小伙阿纳的爱情故事。
湖中有两个小岛叫“爱情岛”“夫妻岛”。相传这两个岛原来各在湖的一方,后来因为爱而不断向对方移过去,天长日久,两个岛渐渐靠近,看上去极像多彩和阿纳仍在演绎、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地址:002乡道东,杜鹃湖位于百里杜鹃景区的西南角,靠普底景区比较近
门票:目前免费
交通攻略:建议自驾,从百里杜鹃普底景区驾车不到30分钟,从金坡景区驾车过去要1小时左右
五·彝山花谷
毕节除了百里杜鹃景区可以赏花,还可以到离它仅有十几公里的彝山花谷。
这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花。万亩花海,畅游其中。
春天的心情,是穿一件Bf风的外套,带着头纱奔跑在花田中.....
当花海把自己活成阳光下的传奇,她自己也就成为太阳史诗中的一节华章。
这里有秀丽俊俏的“十万彝山”,还有玻璃栈道和迷宫。
门票:彝山花谷门票40元,玻璃吊桥38元
六·住宿
我们住在百里杜鹃花冠大酒店,它就在花海大道游客服务中心,去景区十分方便,它是百里杜鹃直通车的起始站。
如果想去高铁站或者机场,酒店门口就有不同车次的班车可以前往。
酒店二楼有餐厅,有比较特色的当地家常菜。在这里第一次吃到一种叫花生芽的菜,带着浓浓的花生香味,还有微微的回甜。
七·尾
花海在高原群山中绽放着,它们找到了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发现自我。
“浩瀚的花海是大地的初心,
每一朵花开都是爱的传递,
红是赤诚,白是纯洁,
年年如约绽放只为花开的约定。
百里杜鹃百样深情,
花开的土地永远属于你。”
花开阡陌,山水归程。
不要错过她为你绽放的约定。
八·小贴士
关于交通:
百里杜鹃景区在贵州省毕节市。飞机出行可以直飞毕节飞雄机场,也可以飞贵阳龙洞堡机场。机场有直接到毕节高铁站的高铁。
毕节飞雄机场、毕节高铁站、黔西高铁站、大方高铁站均有景区直通车往返。
毕节飞雄机场目前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昆明、贵阳、重庆等20余个城市。
关于门票:
自2021年3月15日起,百里杜鹃实行全线上购票(凭身份证实名制购票)。
百里杜鹃(普底·金坡·杜鹃花王·戛木景区)景区通用门票,130元/张。普底景区观光车票35元/张、金坡景区观光车票35元/张。金坡景区到普底景区观光车票40元/张。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入园时间:7:00至19:00
周末及节假日入园时间:6:30至19:30
九·关于作者
拿相机的尤,成都姑娘。独立摄影师、环球旅行家。关注我,把途径世界的故事讲给你听。

猪食盆,用绳拴
否则就会滚下山
娃儿上学两头黑
山高路滑造死孽
......
这几句歌谣,是百里杜鹃鹏程管理区(原大方县普底乡)吊水组、元岩组群众以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反映的生活环境的险恶和无奈,是众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群众的一个缩影。可喜的是,如今,吊水组、元岩组的33户人家116人已全部搬进了当地政府为他们新建的小桥安置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桥安置点一角
走进小桥安置点,一条小河蜿蜒东去,将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美丽民居拦截在青山之下。通往小区的步道旁,是因地制宜建造起来的民族特色雕塑墙,边上是几个醒目的大字“白族人家”,通组公路、篮球场、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花池一应俱全。如果不说这里是安置点,还以为是一个别墅区。

小桥安置点一角
鹏程管理区党委副书记夏逸飞介绍,小桥安置点是2016年按照每人25个平方米的标准建造的,当年建好,当年就把他们迁入。入住的群众绝大部分是白族。也因为如此,安置点是作为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来打造的。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鹏程管理区凭借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这一平台,投资3200万元,将这里打造成农旅融合的综合体。目前,投资100多万的河道改造正在紧张进行。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鹏程管理区将按照省委组织部“五个体系”的要求,解决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夏逸飞介绍,随着近年来百里杜鹃游客的不断增多,来鹏程管理区避暑的广东、重庆等地的游客一住就是几个月。对此,鹏程管理区动员群众将自己的住房改造为农家乐或农家旅馆(民宿),把生活工具变为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鹏程管理区也考虑帮他们统一新建一处新居,将别墅式的搬迁房让出来做民宿,并补贴他们的差价。“只要游客进来,发展就不愁了。”夏逸飞说。
在搬迁户钱吕家,三层小楼的每个房间都收拾得整整洁洁,一家五口其乐融融。而立之年的钱吕会做装修,说起以前和现在的日子,他觉得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的梦想是要依靠好政策继续奋斗,和妻子一起拼搏,争取在百里杜鹃景区商住楼买上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
坪子安置点一角
在另一个较为大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坪子安置点,共有百里杜鹃其他乡镇(管理区)的搬迁户215户905人。走进小区,迎面而来的别墅式安置房的墙上,醒目地写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心向党奔小康”的永久性标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扶志驿站、道德讲堂、群众议事厅、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残疾人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鹏程管理区引进了一家口罩生产厂,解决了40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这家口罩生产厂共有3条生产线,每天生产口罩20多万个。此外,安置点还充分利用闲置的门面,建立了一个全区各中小学的营养餐配送中心,让一部分没有本钱和资金的群众有了就业的机会。
坪子安置点一角
尤其让人称道的是,该安置点建立了一所“四点半学校”,由辖区的团委、工会、妇联等几家单位的志愿者组成业余教师,义务辅导每天下午放学回家而没有人照顾的小学生。在这所“四点半学校”里,阅读区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手工区里有各种工具和纸张。教室内的课桌椅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团工委脱贫攻坚志愿者李丹是当天的轮值教师。她介绍,自己做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一是解决了这些小学生管护空档期没人带的问题,让家长们安心去生产和工作;二是使孩子们在文艺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得以熏陶。她教孩子们跳皮筋、玩游戏,大家都很开心。
李丹还介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安置点还将继续开办夜校,让小区内有意向学文化的文盲半文盲有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将教会他们如何写自己的名字、如何使用手机、如何提防诈骗等知识,尽可能为小区的和谐、安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阅读推荐
黔西县雨朵镇扯泥社区居民“五一”不打烊,种好“小菜”好赚钱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文/图 刘燎 蒲艳梅
监制:许学义 编审:张河源 编辑:郭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