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庙烧香拜佛有很多讲究,有好几个“规矩”需牢记,一般都不懂 文化游龙江,带你走进不一样的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
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祈福方式,以表达心中的愿景和寄托。去寺庙里烧香拜佛,并没有明令禁止的规矩,但是经过人们世代的传承,这些规矩和礼仪已经牢牢记在很多人心里。


不过,对于有的人来说,对这些规矩也只是一知半解,有的则完全不懂,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去烧香拜佛应该遵守哪些礼仪和规矩。

穿着打扮
首先,是穿着打扮,寺庙应该是让人心存敬畏的地方,不是散步时的楼下公园,所以,我们既然有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的打算,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衣着,短裤和拖鞋都是不被允许的,不仅国内,国外许多地方的教堂也是不允许穿着短裤拖鞋的人进场。去烧香拜佛要穿着得体、简约,不要穿得过于鲜艳。


入门事项
寺庙建筑里常见的大门加两个侧门,只有佛家弟子才能走中间的那扇空门,而我们游客进出呢,一般走的都是侧门,无论大门侧门都会有一道门槛,注意了,不能直接踩在门槛上,而是要跨过门槛进去,这个门槛如何跨过也是有讲究的,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

请香手势
进入寺庙后,不要嬉笑打闹,要心存敬畏。请香时要左手拿香,右手点香,香点燃后,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再将香高高举过头顶来祭拜。有一点千万要注意,请香后要将香插入神坛中,无论如何不能再拔出来,否则就是不尊重神灵的表现。

切勿喧闹
寺庙是清净之地,香客不能大声喧哗,嬉笑打闹或者乱跑乱跳,还要注意不要做出打哈欠、放屁等不雅行为。在别人祭拜佛祖时,我们要从他人的身后绕过,不能直接从别人的前面经过。

烧香数量
烧香并不是越多就越诚心,烧香的数量也是很有讲究的,通常来说是三、六、九根,若是只为自己祈福,则三根足以;若是为了两代人祈福,则是六根,那么九根就是为了三代人祈福了。

结缘礼品
在一些大型节日里,寺庙也会举办一些活动,通常就是免费赠送一些结缘礼品,大家适当地拿一个或者替家里人拿几个就好了,不要多拿,这种小便宜可不能贪。即使是免费的礼品,我们在离开寺庙前也要在功德箱放下一些灯油钱表示心意。

不能拍照
这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寺庙里拍照,特别是不能对着佛像拍,随意拍照也是对寺庙佛像的一种不尊重,我们一定要遵守。
这里,保存着过去,
这里,展示着历史。
这里,集聚了生命智慧,
这里,承载了人类文明。
这里,最适合追忆曾经,
这里,最适合展现风采。
博物馆凝聚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用实物诠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展示人类的整体文明与智慧,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黑龙江省的博物馆馆藏丰富,类型多样,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目前,全省共35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其中5家一级博物馆,11家二级博物馆,19家三级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是全国首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大美龙江,沃野千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世居于此的十个少数民族将绚烂多彩民族文化融入龙江文化基因,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座收藏、展示和研究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殿堂。这座博物馆以哈尔滨文庙仿古建筑群为馆舍,馆区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自建立之初就肩负起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职责。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筹建于1985年,1988年9月对外开放,馆名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1996年,其馆舍哈尔滨文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2009年,哈尔滨文庙完成大型修缮工程;2008年2月,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哈尔滨文庙大成殿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先后被用作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和专家宿舍,后来,这里又成为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仓库。198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舍。
194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大成殿举行开学典礼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套),种类丰富、精品荟萃。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全景图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的馆舍——哈尔滨文庙是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规制最全、保存最完好的仿清建筑群,气势恢宏。哈尔滨文庙整体布局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各类建筑东西对称,井然有序,核心建筑大成殿采用大祀规格建造,面阔十一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金龙和玺彩绘,在全国文庙中首屈一指。
黑龙江传统渔猎文化陈列
走进文庙沐浴儒风——哈尔滨文庙文化展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将宣传教育与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功能有机结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互为补充的陈列体系。目前,馆内在展的展览为“黑龙江传统渔猎文化陈列”、“走进文庙沐浴儒风——哈尔滨文庙文化展”、“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全新研究、策划的“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陈列”将于2019年面向社会开放。
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深入挖掘文庙儒学文化资源,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关键节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共组织开展特色教育活动60余场,55000余名师生、家长参与其中,教育成果显著,社会反响热烈,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针对开学季,开展“开蒙礼”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学龄前儿童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开蒙礼
针对中高考,开展“百日誓师大会”活动,鼓舞士气,激发考生冲刺阶段学习热情。
百日誓师大会
针对毕业季,开展“毕业典礼”活动,传承美德,启发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毕业典礼
针对适龄学生,开展“成人礼”活动,勇于担当,促进青年完成社会角色转换。
成人礼
孔子诞辰日举行庄重的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
祭孔乐舞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将会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面貌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为建设文化强省和文明新龙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Tips小贴士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
开放时间:8:30——16:30 (周三闭馆,16:00停止发票),免费开放,持有效身份证件领取门票。
联系电话:0451-82540093
传真号码:0451-82538438
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搜索“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公共交通路线:市内乘坐3、 6、 14、25、30、33、53、55、 66、70、74、 92、 104、105等公交线路到哈工程大学站下车。乘地铁1号线工程大学站2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