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厦门就有了老年会 潮州游古迹:除了驸马府与开元寺,香火最旺的是青龙古庙

新近落成的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
台海网8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文常海军/图)市老年活动中心,是老年人的“家”,坐落于万石植物园边。每天,数百老人相聚于此,跳舞、唱歌、打乒乓球、健身……
也有老者顺着植物园的路走山。行至万石岩上首的中岩,那里有一块石刻,上面清晰地记载着,早在100多年前厦门就有老年会了。
彼时,厦门的老人都在这一带活动,走山、晨练、观景、煮茗、叙谈。“老人的聚会时间、在哪里活动,都有记载。并且老年会有个董事会,大多都是些厦门名人、商业翘楚、文史巨匠、社会活动家等等。”龚洁说。
新旧两处活动中心
70岁以上本市老人可免费使用
市老年活动中心现在有新旧两处。旧址占地57000多平方米,有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棋牌、健身、图书阅览等专项馆室,有音乐报告厅、综合厅、歌舞厅、排练厅、练功厅、卡拉OK厅和两个门球场、两个网球场(在建),还有配套的医疗、饭店、商场等。“虽然早年建成,但一应俱全,其内容之完善、设施之先进、环境之优雅,在全国也是高水平的。”龚老说。
而新老年活动中心位于虎园路17-8号,从旧楼出发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周末为设备维护时间。要来活动的老人要先去旧的老年活动中心办卡,70岁以上本市户籍老人(含持居住证的外地户籍老人)可免费使用。
市老年活动中心新大楼去年10月正式开门迎客,改扩建项目于2013年6月启动,2015年10月开工,总建筑面积14587.35㎡,经过3年建设,10月25日正式投用。新大楼有展厅、舞厅、练歌厅、乒乓球厅、台球厅、排练厅、棋牌厅、健身房、模拟保龄球室、多功能会议室、电影厅等。
那里还可休闲娱乐,7间KTV包厢,有沙发、电视等设备,还有咖啡厅。楼顶有绿植和草坪,虎溪岩寺和甘露寺等美景尽收眼底。“如今,厦门的老年人享受着子女和单位的关爱,有天伦之乐,也有集体之娱,这是中岩老年会的先辈们梦寐以求而无法做到的。”龚老说。
石刻记载
厦门老年会已有上百年历史
其实,厦门老年会由来已久,已有上百年历史。
在狮山中岩大雄宝殿西侧石阶下,有一块石刻,详细记载着“老年会所”的前世今生。

位于万石植物园内的中岩寺,重修老年会所的石刻
这是一块民国十一年(1922年)厦门老年会立的《重修老年会所》石刻。文曰:“民国元年(1912年),壬子孟秋,中岩董事等,邀请老年诸友,就本岩成立老年会,每逢星期日,登临远眺,以娱晚年,阅今已十余载。近值会所倾颓,捐资重为修筑,并添置产业,为住持斋粮及本会经常费用。”

位于万石植物园内的中岩寺
“石刻告诉我们,早在107年前厦门就有老年会了。”龚老说。
那时,厦门老年会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逢星期日,汇聚中岩,登临远眺,骋望极天,赏景咏诗,坚持不懈;
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除老年会所外,还有玉泉洞,洞内设石床、石桌等,供老年人休息;
还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在中山路桥亭街有店屋一座,在二舍庙和大中保慈济宫边有厝屋三座,在万石岩猴跳石下有水田四丘,供中岩僧人“斋粮”和老年会的“经常费用”。
10年后曾重修会所会员不乏著名人士
石刻还透露出,老年会有一个董事会,有董事42人,其中不乏著名人士。如卢赣章(同安古庄人,语言学家)、洪晓春(厦门商会会长)、黄复初(厦门商界巨子)等,他们在厦门乃至福建、全国都颇有声望。“这个董事会不仅筹集中岩和老年会的经常费用,还集资修缮庙舍和老年会所,最后一次是1922年‘小春季节’。”龚老说,老年会在10年后重修会所,是因为会所被白蚂蚁所蛀。
1973年,省四建在老年会所西边凿了一条人防坑道,约1公里长,直通坑仔内,也就是从中岩到厦门一中。他们还用石渣和条石,在坑道口填筑约100平方米的平台和两幢石构宿舍。后来,省四建的退休职工,就把玉泉洞当做晨练品茗的基地。“屈指算来,中岩老年会已经走过一百多个春秋,其董事也已作古,玉泉洞也已改为弥勒殿、观音殿。”龚老说。
建造“营地”聚会意境胜桃花源
老人们依然来中岩,每天走山、晨练、观景、煮茗、叙谈,和美相处,其乐融融。他们不分单位、不分工种、不分贵贱、不分贫富,自然组合,建造各自的“营地”。
营地里,有石桌、野灶,有干柴、泉水,更有老年人独有的理解和友爱。“凌晨寅时,司职生火烧水的‘先遣队员’早早来到营地,架火煮泉,让卯时到来的同伴即可饮上香茗,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龚老说,这样的“营地”,狮山密林深处至少有20个以上,其中以半岭山的一个最为“现代化”,那里有花坛园圃、健身平台、叙谈石室、观景岩台,还有卫生设施、迎送客厅以及浇花的自流管网。这里来去绝对自由,没有丝毫勉强,大大胜过桃花源。
龚老说他就曾看到在天界寺东侧的一个“营地”,用磨光花岗岩筑砌长几长凳、圆桌圆椅,头顶绿荫蓝天,脚踩水池蛙声。每逢曜日,当年驰骋疆场后又奋战基层第一线的老兵,离退休后自发来到这里,轮流做东,花生、贡糖、鱼片、饼干、茶叶蛋、豆腐干……撒满长几,任你挑选。
“有时还从天界寺煮来面线糊,欢声笑语,戏谑不羁,比东篱下采菊的陶令更加悠然。”龚老说。
历史悠久的潮州,怎么能没有古迹可以游览呢?除了著名的“牌坊街”,古城里的大面积明清、民国民居建筑,还有很多可观可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

1、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驸马府”
潮州古城内有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许驸马府,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驸马府”,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皇帝就会有公主,有公主就会有驸马。中国有多少皇帝这个是有准确记录的,但有多少公主,又有多少驸马呢?估计没有人能说得出来,也不会有人去统计。
那这个驸马府怎么被称为“民间驸马府”呢,主要是皇帝女儿贵为公主,外嫁的除了与外族联亲而外,嫁出京城的不多,在北宋,都城是开封,而潮州远在蛮夷之地,穷乡僻壤,公主怎么会肯嫁到这里来呢?

原来这房子的主人叫许珏,他在公元1010年的应召考试中进士及第,后来成为宋仁宗皇帝的近卫武官,也就是贴身近卫,结果被宋仁宗看中,将孙女德安公主许配给他,再后来出任滨州观察使、广南西路大总统兵马都监等职,都是重要的领兵武将。
由于在广南任职,也就落户了潮州,而公主也跟随她一起来到这里镇守边疆,也算是奉献自己的人生了。而这个宅院就是1000年前的许珏宅院,被人们称为“驸马府”。
宅院不小,整体有1800平方米,现在看到的建筑也是后来复建的,但这里还有一些宋代遗迹,最明显的是土夯墙,现在看坚硬像石头一样,非常的结实,另外房间后面有地板砖和排水系统,以及门前的石地栿,都是宋代遗存,可以看出当年的影子。
潮州现在存有很多“府第”式老宅,但无疑这里是最早、最大,也是最有故事的府第了。
2、“粤东第一古刹”开元寺
开元寺,全国好像有二三十座,而最有名的可能是西安和泉州的两座开元寺。
来到潮州,发现这里也有座“开元寺”,而且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查资料,这也是仅有的两座开元寺中的国保单位,另一座是泉州。
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朝(738年),距今1200多年,历史够悠久,后来的朝代中,虽然改换过寺名,但香火一直延续,寺院的规模比较大,号称“粤东第一古刹”。
虽然是古寺,但我去的时候还在维修与扩建,大殿雄伟,而四周的石柱雕龙精美,让人叹为观止,佛家其实是富裕之地。
其实中国的汉传佛教寺院大同小异,只是不同地区的建筑规模会不同,如果能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比较,还会看到文化的差异。
这座寺院在古城内,近牌坊街,不要门票。
3、香火旺的“青龙古庙”
潮州一个夜间香火旺盛的庙宇“青龙古庙”,也叫“安济王庙”。
这座庙是始建于宋代,而后明代重修,到现代再次修建,庙靠着韩江,规模不大,但是香火非常旺盛,就是到了晚上前来上香、祭拜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这座庙也叫“大老爷宫”,供奉北宋被封为“安济圣王”的王伉和他的两位夫人,在历史上他保佑了这一方面百姓,有很多的地域传授,潮州人感念他、信奉他,是本地的神。
而今这里香火旺盛除了感念,还有保自己平安,以及财源旺盛的祈念,当地人很信奉的,到了庙会时更是人山人海,场面壮观啊。
其实,潮州的古迹还有很多,比如“潮州八景”,需要慢慢地发现和品味,作为游客,可能一下子消化不了,如果有时间,多住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