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跟团五天六晚的亲子游 暑期旅游持续升温,各种跟团游眼花缭乱 专家提醒
前言
这次元旦回国,本来是想着和爸妈三人一起去哪里玩一玩的,可惜粑粑假期不够,所以只能和麻麻两个人出去玩了,目的地也选择了以前粑粑跟单位去过的三亚。
由于是初游,人生地不熟的,交通似乎也不是太方便的样子,就在网上报了一个5日的团,当地集散。发现现在国内游好像很多都是这样从全国招游客,当地集散的形式,好处是容易成团,缺点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如果不安排些什么就比较无聊。
Day 1 上海 > 三亚
讲真,这是我第一次乘坐我们的国内航班,心里有点忐忑,还有点小激动……

浦东机场过了安检之后的区域就跟国际出发的免税店似的,害得我一直在默默告诫自己,这里不是免税店,这里不是免税店……想当初坐日本国内的航班,记得出发前只有一个小卖部
东航的飞机,机型是A321,又瘦又长,旅游网站上订的票位子又在很后面,起飞时感觉有点头晕。
落地后突然感觉一股热浪袭来,好像突然进入了夏天模式,果然是热带地区,刚下飞机的都穿着冬衣,地面上的人都穿着短袖。。。

前三晚住的是红树林椰林,房间挺大的,可能比我在日本的家还大

不知道为什么,好一点的酒店卫生间和淋浴房都喜欢做成半透明的,好羞涩。。。
阳台望出去能看到整个红树林度假村。其实红树林虽然地段偏了些,但度假村里有吃有喝有买,价格也挺公道,好像附近的居民有时候也会到这里的美食街和商店来玩耍,感觉住在这里挺不错的。
天涯海角 > 南山
第一天的团体活动,去天涯海角。这个景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还据说不去一辈子后悔,去了后悔一辈子……到了三亚,天涯海角总要去看一看的,毕竟是地标嘛~
天涯海角的景区大门离那几块大石头有点距离,可以坐电瓶车,而我们是用走的。
沿着海滩走到底就是天涯海角……囧
不过这个景区里的饮品小吃价钱都很良心,买一点一路上吃吃还挺爽的。
据说这棵歪脖子椰树很有名。旁边有牌子写着不能严禁攀爬,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在爬,真心疼这棵树……
这边的海滩肯定是不如蜈支洲岛的。
走到差不多尽头处就看到了“天涯”二字,有一群人在前面排队拍照,偶尔还能看见几个插队的人被别人揪下来……
再往里走到深处就是“海角”二字,导游说最好不要和海角合影,因为此处头上顶着烈日,脚下踩着海水,就像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景区的出口是纪念品商店,导游给我们每组发了张印有编号的“打折券”,也不明说让我们买东西,就让我们在商店里等着。原来说好的无购物纯玩还可以这么搞。。。
进入南山景区后,有个不二法门,这里离观音像的位置还很远。
团里给的时间不多,走到观音像里面参观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凑近点远远观望。观音像其实有三面,三面手上所持物品都不一样,但不走过去看就只能看到一面。感觉这个观音像这样建在海上还是挺壮观的。
团队行程到此结束。我们订的时候升级了今晚的酒店,今晚住的是三亚的地标酒店——凤凰岛度假酒店。
凤凰岛度假酒店有好几栋楼,有几栋的位置比较坑,很多房间都不对着大海。我们住的是海洋之月的那栋,虽然房间没有全对着海,但至少吃早饭时还是可以看着海的……
房间很宽敞,大概有四五十平吧。
这里的房间根据楼层和看海景的角度还分成了不同的档次,我个人觉得楼层的高低不是很重要,最主要还是看海的角度。由于我们是报团订的,升级酒店贴的钱也不是很多,团里肯定不会给订很好的房间,即使被酒店方升了一次级,能看到汪洋大海的角度也才90度不到……
网上查了下酒店的价钱,如果习惯了岛国酒店价格的话,应该会觉得这里的价钱其实还行
每个阳台上都有一个浴缸,旁边有莲蓬头,只要敢在这里洗,是可以洗澡的~但我想多数人应该没这么奔放吧
太阳落山了,酒店的霓虹灯也亮了。
晚些了出去觅食,岛上其实挺荒的,几乎看不到平价的饭店,只好出岛再找。酒店门口有出岛的电瓶车,一堆人在排队。
这边离吃海鲜的第一市场不远,那边附近各种小店也很多,可以步行走过去。靠近第一市场时经常会碰到饭店出来拉客的人,一路上还会一直跟着我们走,很烦人。旅游时对这类人我是很讨厌的,还能不能让人安安静静的旅个游了,恨不得想报警,但警察应该不会管这种事的吧
麻麻事先已经在网上找了几家口碑比较好又适合我们口味的海鲜店,记在了小纸条上。我们走着走着正好走到了一家叫林姐香味海鲜的店,小纸条上有记过,人好多排着队呢就决定去那里吃了。
由于这里都是海鲜加工店,原材料都得我们自己买。记得林姐隔壁有一家买海鲜食材的,两个门面一起的挺大的,我们就买了几样我两吃的分量
买好食材带到隔壁的林姐海鲜加工店,店员也是神奇,一摸外面的黑色塑料袋就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了。店员会询问海鲜的加工方式,选合自己口味的就行了。林姐家的店员倒是态度超好,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小心地滑,服务真的很好
林姐香味海鲜加工店
好久没有吃到过蛏子了,味道还是辣么的鲜美,蛏子这东西在岛国虽然偶尔在特定的地方也能买得到,但贼贵贼贵的,自己也不会弄,所以想吃也只好回国吃了
林姐香味海鲜加工店
海胆蒸蛋据说是这里的招牌,味道确实不错~ 讲真这还是我第一次吃熟的海胆,虽然海胆肉都已经融到蛋里了……
林姐香味海鲜加工店
点了一大桌,加上食材的费用也就两百多块钱,吃都吃不掉。看店快打烊了,我们不由得吃的着急了起来,店员看到了就叫我们慢慢吃,不用急~ 明明都是在同一块地区做生意,态度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Д  ̄)┍
最后实在是吃不完,就要了个塑料袋把虾给打包了,把剩下的半瓶雪碧也扛了回去……
叫了辆突突车回岛,上车时问了下开突突车的阿婆过去多少钱,阿婆一口价8块,感觉旅游地这价也太厚道了,就二话不说上了车,阿婆人挺好,会等我们坐稳了再开,到达后还让我们慢走~
在入岛处可以凭房卡坐回酒店的电瓶车。凤凰岛入岛的安保挺严的,似乎对进到的车辆都会查看证件。
酒店的顶楼有个高级酒吧,东西很贵,不消费单纯地在那里看看风景也没关系。
三亚的夜景还不错~
回房间后在阳台上边赏风景边喝雪碧边剥虾还是挺爽的~
房间里开出去的夜景也不错呢~
剥完虾洗洗睡,一天就这么结束啦。
最后一天回去的飞机是晚上的航班,白天没什么计划,也不高兴去那家传说中的免税店,就在酒店附近转悠到晚上吧……
好不容易住个高级点的酒店,退房前当然要多拍几张照~
大海还是早上的好看~
楼下的游泳池看上去也不错,颇有度假的感觉呢~
这个亭子好像是很多明星结婚的地方……
呀诺达>槟榔谷>亚龙湾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在酒店大堂集合,开始团队行程。当地集散的团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团里的人可能会住在不同的酒店,大巴还要特地绕路去接人,好在这次我们这边住红树林的比较多,相对来说还算方便。
第一个景点是呀诺达热带雨林风景区,里面的招牌动作就如同这小哥,处处都是剪刀手,讲真其实挺二的……
到整点工作人员还会集体跳舞,之后有几个景点也是这样,不知道算不算是三亚的特色。
进去之后会人手发一个讲解器,上面画有地图,当前的所在之处会亮灯,这还挺好的,不容易迷路。
这个景区其实很大,看景点介绍似乎游玩项目也很多,但我们团只是去了其中的一小块,再给我们讲了一些这里的植物。景区里有很多像这样的菠萝蜜,这个算小的。
围着这湖饶了一圈就回去了,其实挺无聊的。
午饭是在这里吃的药膳自助,说实话这边吃的倒不错,虽然没看出哪里像药膳了,但菜式还挺丰富的。再“二”一下~
下午来到了位于保亭县的槟榔谷黎苗文化区。说是说这里是黎族人苗族人居住的村落,但感觉并没有太多的生活气
阿婆就这样坐成一排织黎锦,挺辛苦的。据说黎族现年82岁以上的阿婆都会纹有绣面,但由于纹绣面的手法相当痛苦,后来就被废除了,黎族的阿婆们都不容易啊。。。
出景区时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这里的水果都不错,价格也不贵。导游告诉我们买水果不要挑好看的,好看的通常不好吃。
当天下午的最后一个景点——亚龙湾。下车之后,穿过这片林荫道就是亚龙湾。
一眼望过去尽是人……
亚龙湾这边海上娱乐项目的价目表。我们肯定是没时间玩的。。。
平时居住在岛国,对看海这件事我还是有点经验的。如果想要看到又蓝又清澈的海水最好是早上去比较好,下午由于阳光照射角度的关系,海边的色彩就显得没那么好了。不过下午阳光直接照射在海面上却也是另一番景致。
这天全天都在蜈支洲岛玩耍。早上排队坐船入岛,游客很多,队伍很长,过去一定要趁早。
蜈支洲上岛登船入口
上岛前先拍张地图~
我们团的人都是找我们导游拿的表格报名的,由于一天都待在岛上,团里的人基本上每组都会报一点项目,看得出导游今天的心情不错
我和麻麻就报了个比较传统的环岛电瓶车,听上去挺廉价的,但其实一点也不便宜。我们买了每个站都停靠的豪华环岛游,每个人要150块……
途中的一个景点——海洋之星。这样的景观我在岛国倒是见过不少。
情人谷这一块还算比较大的,很多景观虽为人造,但挺精致。
情人谷中的水车小屋。
不明觉厉……
摆着剪刀手的诡异石头人……
挂满红丝带的老树~
离开情人谷,继续坐车。这边是情人岛景点,好像只有豪华环岛游票才停靠,要我看风景也没什么……电瓶车豪华票比精品票贵30块,就多了海洋之心和情人岛两个景点,感觉不是非常值,买精品的就可以了。
岛上的妈祖庙是没种电瓶车票都能去的地方,如果是精品票或豪华票还有茶送,不过作为景点倒是没什么可看的。
最后一站叫私人订制,我们打算坐到私人订制,从那里再慢慢走回码头。到了私人订制,我们的环岛游算是结束了。这电瓶车票说实话性价比有点低,坐车能看到的景点没有特别出彩的,还没有沙滩这边不花钱的好看……
蜈支洲岛
凭我们的电瓶车票还可以躺一小时的躺椅。但是这里的躺椅也太少了,一直都是坐满的,也不给排队拿号,不得不等在这里并且追着管理的小哥跑,不然就会被后来的人抢了先,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太坑……
从躺椅上爬起来后去海边踩踩水~
这个亭子好像一直有在三亚的照片中见到。
这边好像也是个码头的样子。蜈支洲岛夏天有夏天的码头,冬天有冬天的码头,上岛的航线好像也不一样。
坐上飞机回家~
在酒店里一直无所事事到下午五点左右,接机员终于来了,听口音像是东北人,态度特别好。听说在三亚生活的东北人很多,是因为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么~
等飞机时还换了次登机口,坐过那么多次飞机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但听麻麻说她倒是碰到过好几次。
飞机也毫不意外的误点了,我这才终于相信国内航班误点频繁的传言。
发现旁边坐着个奇葩,整个飞行过程中都没关掉过手机,乘务员过来提醒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佯装关机,人走了再继续用,用手机也没啥要紧的事,就是在位子上自拍,降落了还在看有没有搜到信号,真想翻她个大白眼。
虽然飞机上不能用手机这条规定存在争议,国外的飞机上玩手机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国内航空公司既然这么规定了,我们作为乘客就应该遵守不是么?
到家已经是半夜了,三亚之行到此终于画上了句点。
感觉去三亚主要还是要玩海,一连呆个几天不出来或许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陈祎琪
这几天,北京大二学生小刘正和同学计划去云南丽江旅游。刚开始,他们觉得跟团游是最省心的方式,但上网一查,眼花缭乱——跟团游分很多种,有低价团、特价团,还有纯玩团、品质团、定制团。不仅价格差别很大,哪怕是同类型的跟团游,不同旅行社的报价也是千差万别。究竟怎么选?小刘和同学犯了难。
连日来,随着学校陆续放假,暑期旅游正在升温。据公开报道,今年暑期跟团游和自由行订单较2020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各大旅行社也是铆足了劲加大宣传力度,类似“省心、省钱、车接车送、玩的景点很值,还会有专业的讲解”的广告随处可见。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如此种类繁多的旅游团,虽然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但也让游客们难以选择,甚至还容易落入旅行社或导游设计好的“圈套”中。
参团价格不尽相同
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我去三亚旅游时,特意报了高价团,5888元4天,但是我后来问同行的团友,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她们在别的地区报名才2888元。”游客李艳说。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同地区报名参团费不同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旅行社经过考量后的有意为之。
前不久,游客方芳去云南跟团游时,也发现了从不同省份报名的游客参团价不一样。“直到最后两天,我才偶然从导游的话中发现,原来旅行社对不同地区的游客是按照购买能力区分的。由于我来自购买能力强的某南方省份,甚至还被赠送了西双版纳的行程,其实就是旅行社希望我能‘买买买’。”方芳说。
对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政策法规中心副主任王天星表示:“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很常见,也很难说其不合理。因为不同地区的旅行社,在采购同一旅游线路或旅游产品时,由于采购的时间和数量不同,所获取的回佣、得到的价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只要有正当理由,都属于市场行为,监管部门不会介入。”
“不同地区同一旅游项目的参团费相差较大,这是市场竞争造成的不确定性。旅游行业适用的是市场经济的游戏法则,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同行业竞争下,一些旅行社为了增加竞争优势,可能会调整价格标准。”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星水说,不排除一些旅行社为了竞价压低成本支出,从而未按照行业惯例收取正常费用,这必然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后果。长远看来,还会造成恶意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与此同时,《法治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从食宿行到游玩项目,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旅行社都经常擅自降低服务标准。
“去泰国跟团一周游,说是住四星级酒店,其实跟200多元钱一晚的宾馆没什么差别。”游客祁佳佳说。
“去张家界专门报的高价团,说好的无购物,结果去了两个购物店;说好的免费餐突然没了;说好的6个索道和1个空中巴士,结果只坐了4个索道。还有10座的面包车实载了15人,导游竟然给我们准备了小板凳。”游客张文倩说。
明明白纸黑字签署了合同,为何大多数游客旅游后却觉得“合同就是个摆设”呢?对此,王天星认为: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服务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同时,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这导致服务质量很难量化,因此给了旅行社和导游很大的操作空间。此外,旅行社为了弥补不合理的超低价旅游项目造成的亏损,也存在被迫采取这种下策的情况。
张星水分析说,现如今的旅游市场鱼龙混杂,一些相对劣质的旅行社过于急功近利,服务意识较差,只想节省开支增加收益,所以尽管双方签订了包价合同,也还是极易出现不诚信的违约行为。另外,旅行社的履约能力、履约资质也会对其服务质量造成影响。
导游推销软硬兼施
学生老人最易受骗
李佳慧大学毕业后在旅行社工作过两个月,她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所有的低价团去的景点几乎都免费,如果需要收费,旅行社会和景点对接,拿到很低的价格,这就导致跟团过程中一定会有购物活动,游客必须在店里待够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
低价团购物点多,隐形消费高,其实早已是众所周知。也正因如此,为了提高旅游体验,游客更倾向于选择高价团或纯玩团,然而很多游客在实际跟团的过程中却发现,购物仍是在所难免。
李艳说:“我们合同上标明了无购物店,但是旅行社把购物店换了个名字,就蒙混过去了。”
她举例说,旅行社将购物店写在行程中,但名字通常很像一个景点,游客很难辨认,而且标注有游览时间,这样带游客去购物店的时候就“有理有据”。
王天星认为,对于该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是到国家批准的购物型旅游景区参观,就不能认为是旅行社偷换概念。但如果是将纯粹的购物点包装成所谓的旅游纪念品博物馆、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某某产品展览馆等,其实质或者主要功能还是购物,那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属于违约。
不过,导游花样百出的推销技巧极易让游客卸下防备,从而无意识地落入他们设好的“买买买陷阱”中,尤其是学生和老年群体。
“我妈妈和姨妈舅妈退休后经常跟团旅游,每次回来都会带各种旅游特产,小到麻花、糖果、酱料,大到玉石、银镯、乳胶床垫……”李艳说。
“我爷爷婆婆跟团去广西,被导游忽悠花了3000多元买各种项链和镯子,但那条项链一看就是地摊货。”方芳说。
对于老年人容易成为上当受骗的主力军,张星水认为:“大多数老年人都退休已久,对社会的戒备心降低,防范能力较弱,外出时心态就比较放松,另外原则性也不强,所以很容易落入诱导型消费的圈套。”
而年轻游客由于拒绝诱导消费和强制消费的意识强烈,导致产品推销难度增大,一些导游为了提高收入,甚至对游客恶语相向。
游客王俊杰去云南旅游时特意预订了精品团,和旅行社反复询问后,对方表示绝不强制消费。“结果到了云南后每天都被拉去购物,导游软磨硬泡,非让你买,难听话一堆,说不买就是不要脸、占便宜。”王俊杰说。
同样是去云南跟团旅游的张帅说:“一上车导游就给我卖惨,并暗示旅行社有游客的个人信息,让我们多买点东西,就当是扶贫了。”
张星水认为,这反映出当前旅游服务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培训不够严格和规范的问题。“一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从业人员混进旅游市场,并做出了违背职业伦理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导游资质加强职业教育、行业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扩大游客对导游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渠道,从而让导游职业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只有这样,欺行霸市、欺压游客的现象才会减少。”
王天星说:“这个行业混乱的真正根源不是旅行社和导游,而是无良的购物店,通过出售低质、高价且无标准的所谓特产、茶叶、金银饰品、玉器、药材等,借助高额回扣和高额返点,让旅行社以超低价吸引游客上钩,再通过与地方相关部门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由此,购物引发的问题,不能完全由导游和旅行社承担,这是整个旅游市场的问题,各个环节都有责任。”
各个环节齐抓共管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旅行团存在的乱象,王天星分析称,从世界范围来看,旅行社多数是小型企业。所谓的大型旅行社,是因为包含景区业务、酒店业务、地产业务、会展业务。就纯粹的旅行社业务而言,这个行业的主流就是中小型旅行社。“小型、微型旅行社由于人员少、成本低,导致在业务开展中底线也更低,更难兼顾长远。”
“所谓的‘零团游’‘低价游’,表面上看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提供了价廉物美的服务,实际存在许多合同陷阱,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游客的支出只会变相增加。”张星水说。
因此对于旅行社的挑选,王天星建议,要注重旅行社品牌,注重口碑,注意不要参加不合理的低价旅游团。尤其是签合同时,应该注意合同条款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要对等,要看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国家政策,是否遵循社会公序良俗,是否包括终止合同、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等内容,以避免受害者有过失缔约责任。签约之前,建议找专业人士或律师、旅行社的导游咨询一下,看合同是否公平合理。
“就从业机构而言,旅行社应制定合理的报价体系,既兼顾消费者的利益,又考虑到从业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达到一种综合的平衡。”张星水说。
行业内部自律固然是改善当前旅游业乱象的重要手段,但他律是自律的制度基础,行业自律离不开良好而严谨的制度和监督体系。
2013年,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旅游法,并于2018年进行了第二次修正。
“现阶段其实是有法可依的,也是有明确的执法部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到有法必依,防止投机取巧的现象不断发生。”张星水说。
王天星认为:“今后,对于旅行社的监管必须加强,但是旅行社自己是无法控制整个链条的。整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不是旅行社,而是购物店和自费项目经营者,相应的监管机构也不仅是文化和旅游部门,还有市场监管部门。一旦发现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这样才能还旅游市场一份安宁。”
“整体而言,为了这个行业的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必须加强规范管理的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标准,另外公众也可以从行业整顿的角度向非执法部门、政府立法机构等建言献策。”张星水说,“中国旅游乱象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认为在当前的法律制度下,政府有标本兼治的能力和路径。”
来源: 法治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