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府怎么样了?有的变成了景区 他是康熙皇帝哥哥,小时候愿望是当一名贤王,后来实现了吗

1912年,清朝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寿终正寝了。

清朝在200多年时间里,陆续修建了一大批王府。这些王府不管是建筑规模、样式,还是布局、装潢,都严格按照礼制建筑。可以说,当时京城里除了紫禁城(故宫)之外,就是这一大批王府最为富丽堂皇、等级森严。住在王府里的人,自然是王公贵族。普通老百姓,别说走进王府,就连从王府边上经过,都会受到王府护卫人员的呵斥和查询。

清朝灭亡后,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府怎么样了?有的变成了景区

100多年过后,这些王府怎么样了?

一、有的王府成为了景区。

比如恭亲王府。

清朝最有名的王府,当然得是恭亲王府了。这座王府位于京城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朝规模最大、也如今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光是占地面积达到了6万多平方米,与被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差不多大。

清朝灭亡后,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府怎么样了?有的变成了景区

恭亲王府最初是清朝著名大臣和珅的府邸。和珅被嘉庆皇帝收拾后,这座府邸先后成为庆郡王永璘、恭亲王奕訢的王府。和珅是清朝中期权倾朝野的人物,庆郡王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恭亲王奕訢是晚清实权派,掌握实权长达20多年。由于恭亲王府的几代主人,都是清朝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因而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评论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清朝灭亡后,恭亲王奕訢的后代坐吃山空,穷困潦倒,先后以8万银元和10万银元的价格,将恭亲王府卖给西什库教堂和北京辅仁大学。现在,恭亲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面向游客开放,门票价格是40元。

清朝灭亡后,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府怎么样了?有的变成了景区

另一个成为景区的王府是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有两座。一座位于北京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一座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

太平湖东里的醇亲王府曾经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明珠、成亲王永瑆的府邸,后被慈禧太后赏赐给了醇亲王奕譞,变成了醇亲王府。清朝灭亡后,醇亲王府先后成为学院、机关用地,现在位于中央音乐学院内部。

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是醇亲王奕譞的次子载湉被慈禧太后看上,成为同治皇帝的继承人(光绪皇帝)后,醇亲王奕譞搬出醇亲王府,在后海北沿重新修建的一座王府。今天,这座新建的醇亲王府花园部分对外开放,还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20元。

二、有的王府被有关部门单位占用。

比如肃亲王府。

肃亲王府位于今天的东城区正义路东侧正义路2号。它的第一代主人,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肃亲王府严格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进行修建,分为东路、西路和中路。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入京城。法国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将肃亲王府作为法国使馆所在地。在恭亲王奕訢的据理力争下,法国人将法国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让肃王府逃过一劫。不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军还是将肃亲王府占为己有,作为日本使馆。

比如睿亲王府。

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座位于东华门大街南侧、南池子大街东侧,一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前者建于清朝初期,睿亲王多尔衮进京之初,在东华门大街南侧修建了这座王府。后者建于清朝中期,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顺治皇帝追夺王爵,王府也被废除,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恢复了多尔衮的王爵,给他的后人在石大人胡同新建了一座王府。

清朝灭亡后,在东华门大街南侧的睿亲王府一度被军队或其他机构使用,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度寺所在地;在石大人胡同的睿亲王府今天是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所在地。

此外,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的郑亲王府今天是国家教育委员会所在地,位于东城区东四八条18号的孚王府今天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办公场所,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五号院是淳亲王府今天为某单位使用。

#清朝王爷的府邸现在怎么样了#

康熙皇帝自亲政以来,接二连三地干了不少大事,如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6次南下视察工作等。

1690年,又发生大事了。

这一年5月,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部族为借口,率领3万人马,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对清朝进行侵犯。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奉命率部抵抗,却因为轻敌冒进,在乌尔会河被打败,清军损失惨重。康熙皇帝见到这种情况,为了打击噶尔丹的嚣张气焰,决定御驾亲征。

他是康熙皇帝哥哥,小时候愿望是当一名贤王,后来实现了吗

在中国古代,从商周时代开始,君主御驾亲征的事情不少,汉高祖刘邦、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极等都有御驾亲征的事例。不过,清朝自1641年皇太极最后一次御驾亲征参加松锦大战以来,半个世纪里再无皇帝御驾亲征。

想了解历代皇帝御驾亲征的各种有趣事情吗?点击下面的搜索框吧:

当然,皇帝御驾亲征,重在参与,实际上指挥作战的另有其人。从1690年到1697年,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主要依仗的大将,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福全。

他是康熙皇帝哥哥,小时候愿望是当一名贤王,后来实现了吗

福全生于1653年9月8日,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儿子。顺治皇帝的长子牛钮只活了不到3个月,就夭折了,因此福全算是顺治皇帝的长子。福全的母亲是孝献皇后董鄂氏。顺治皇帝一生宠爱董鄂氏,爱屋及乌之下,对福全也很疼爱。

当福全还很幼小时,顺治皇帝曾经问他长大后有什么志愿。福全回答:“愿为贤王。”

他是康熙皇帝哥哥,小时候愿望是当一名贤王,后来实现了吗

1661年,顺治皇帝因为患上天花,病重不治。在临死前,顺治皇帝为选择继任人纠结了很久。当时顺治皇帝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只有福全年纪最大,有9岁了。,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叫玄烨,年仅8岁。按照长子继承制,福全最有希望获得皇位。可是,当顺治皇帝征求西方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时,汤若望建议选择已经患过天花的玄烨为继承人。

福全没有患过天花,与皇帝位置擦肩而过。

顺治皇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康熙皇帝。

1667年,14岁的康熙皇帝亲政,立即将同父异母的哥哥福全封为裕亲王,命令让他参与议政。福全得以进入权力核心。

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任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从古北口出发;又命令同父异母的五弟常宁为安北大将军,从喜峰口出发。

福全和常宁在这次出征中,打败了噶尔丹军队。考虑到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便擅作主张,下令回师。康熙皇帝很生气,罚去了他们3年亲王俸禄,还取消了福全的议政资格。

1696年和1697年,康熙皇帝两次出征噶尔丹,福全两次都跟随军中,参与迎敌,将噶尔丹击败,逼得噶尔丹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自杀。

福全为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立下了汗马功劳。

1703年,福全患病,康熙皇帝闻讯后,亲自到裕亲王府探望病情。后来,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福全病情越来越严重,康熙皇帝派随行的皇子骑马回到京城,看望福全。然而,福全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当年8月8日,福全因病去世,享年51岁。

康熙皇帝知道福全去世后,星夜赶回京城奔丧亲自祭奠。出殡那天,康熙皇帝又亲自来到裕亲王府,痛哭涕零,为哥哥的去世感到伤心欲绝。

裕亲王的爵位不属于铁帽子王,不能享受世袭罔替的待遇。但是,康熙皇帝考虑到福全的功劳,允许福全的长子保泰承袭裕亲王爵位。后来,当保泰犯事,被剥夺裕亲王爵位后,将裕亲王爵位传袭给保绶(保绶是福全的次子)的儿子广宁。一直到乾隆年间,福全的后代才按照正常的礼仪制度,降等承袭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