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太原!游此十处景 不负一座城 太原天龙山一日游

太原的秋意,最为浓郁。晋祠厚重,古镇熙攘,汾河一色,古佛慈悲,徒步者的天堂,科技范儿的植物园……山河壮丽,动静相宜,此地是太原。

大美太原!游此十处景 不负一座城

晋祠 李锋摄

晋祠:与历史对视

晋祠之美,从中学课本里走来,从梁衡先生的笔下走来。晋祠有山、有树、有水,有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钟、元代的雕塑、明朝的石桥、清朝的建筑、民国的凉亭。游晋祠,就是与昨天对视,这里凝缩了千年中华文明史。

一年四季,都适宜逛晋祠。春来晋祠,杂花生树。夏逢晋祠,凉风袭人。秋至晋祠,水何澹澹。冬临晋祠,古树银装。沿着中轴线西去,进入古典园林的世界。圣母殿的檐角高高翘起,当年的梁思成先生远远望见而疾步前往。难老泉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17℃左右,滋养了这一方水土。树龄2600年以上的周柏依然吐绿,依然有儿童围绕着追逐玩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晋祠东南,新建了稻田公园,可以体验一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况味。晋祠大米声名远播,蒸汽中米香缭绕,一想就饿。

去晋祠很方便,308路、804路公交车直达。路过晋阳湖公园,晚上可以欣赏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

大美太原!游此十处景 不负一座城

窦大夫祠 贾鹏摄

窦大夫祠:坐拥山水间

风水宝地,不过上风上水。从滨河东路驱车一路向北,很容易找到窦大夫祠。它位于山水之间,坐北朝南,前有照后有靠,古意悠悠,静谧安详。

窦大夫祠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孔子仰慕窦大夫作为,曾驾车来访,但走到半路,听闻窦犨因与晋国权臣赵简子政见不和被杀,只能抱憾而归,留下典故“孔子回车”。祠内献殿四角立柱,抬头仰望,可见八卦藻井。藻井采用榫卯结构,木块与木条相互咬合交错层叠,整体牢固,千年不老。

走出窦大夫祠,面前就是汾河峡谷。河水涨起来的时候,几乎没过小石桥。曹操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着光阴抒情,一条大河最有带入感。

大美太原!游此十处景 不负一座城

蒙山大佛 宿晓健摄

蒙山:好大一座佛

深山出俊鸟,也出摩崖大佛。

蒙山大佛依山而建,或说凿山而建,雄伟壮观,叹为观止。始凿于北齐,历时24年才完成,比乐山大佛早162年。高约63米,比乐山大佛低仅8米,是世界上建造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漫步在景区大道上,时见流水潺潺,清爽宜人;时见丛林密布,绿意盎然。景区栈道设计舒缓,沿栈道缓缓而上,视线一点一点抬升,移步换景,非常养眼。景区周边还有铁佛殿、连理塔等古迹。太原古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在此,赏月观月,风景独好。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乘58路公交车,或自驾均可到达蒙山,车程约30分钟。

太山 蒋云琪 摄

太山:红叶缀满山

一进太山,就被山峦起伏间的姹紫嫣红所吸引。

秋日太山之美,首推红叶,团团红霞落满山腰,颗颗玛瑙缀挂云岫。走在溪水相伴的小路上,可印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穿过几道山弯,路过几座凉亭,走进唐代龙泉寺大殿。在山色杂乱中归零,在厚重历史里沉思。一座寺建一座佛塔,佛塔里建有地宫,地宫里珍藏五重宝函,宝函的金棺里供奉着稀世罕见的佛舍利。太山太不寻常,包括素餐,那是一份心意。

太山毗邻蒙山,离晋祠也不远,可以设计在同一出行路线中。


青龙古镇 李学军摄

青龙古镇:午间栖息地

有历史有故事的镇子,值得一个中午。熙熙攘攘,有买有卖,古人如此,今天亦然。

清嘉庆年间,王氏族人王绳中为朝廷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百万绳中”匾额一块和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一面。王家依据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的构筑手法,建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青龙古镇由此得名。青龙古镇距离太原市区约15公里,车程约30分钟。

古镇大门票免费,个别景点需要花钱。小镇不大,街道不长,氛围不错,吃货比较喜欢。


古县城 索建设摄

古县城:夜色正阑珊

明太原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被誉为“凤凰城”。

漫步古县城,处处可见明清场景,亭台楼阁、轩榭廊庭一一路过。登上古城墙可见,青砖青瓦,古朴亲切,黄绿琉璃,明媚半城。护城河流淌,见证着世事沧桑。华灯初上,灯光秀开始,岁月景象流转。街头即兴演出,学子寒窗苦读,最终金榜题名。历史被人书写,也被人述说。古县衙门口,国家级非遗“飞火流星”上下翻飞。古街古巷,很容易找到美食,定襄蒸肉、老汤涮牛肚、四道巷老酸奶、柳林碗托、晋北莜面、铜锅豆腐脑……人间烟火,口福第一。

古县城入城门票免费,建议下午游览。夕阳下、夜色中的古县城,有一种小惬意。

汾河二库 贾鹏摄

汾河二库:有诗有远方

汾河名声很大,到底啥样?

从市区驱车向北,车行30公里约40分钟,可达尖草坪区的汾河二库。过程也不错,山中盘旋,道路平坦,标线清晰,美景在旁,可行可止。从山底回绕至山巅,长达数十公里的“北派画卷”徐徐展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没有孤帆,户外项目不少,吊桥摇荡,不玩心里痒痒,一玩心肝颤颤。

家人、朋友围坐,烧烤烧烤,叙谈叙谈,对着秋水长天,对着诗与远方。吃饱喝足,漂移一把。我曰,有一种浪叫随波追流。

图为太原市文旅局提供

柳子沟:徒步的天堂

汩汩清泉卧在沟底流淌,松涛掩映着湿润的土地。巨石、深滩、飞瀑、小桥……这里景致天成、道路崎岖,是低强度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柳子沟位于晋源镇窑头村、南坪村一带,距晋祠约12公里。沿着木板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溪水相伴,时而落崖成瀑,时而涓涓左右,两旁松涛林海,光影斑驳。即便是三伏天,也感觉不到一丝热浪。柳子沟四季景色各异,春采山花,夏探幽径,秋游乡野,冬赏冰挂。景色如诗如画,偶见可爱的小松鼠跃于山间。你好呵,小动物。

徒步柳子沟,不一定带登山杖,但一定要穿运动鞋。

太原植物园 李学军摄

太原植物园:纯粹科技范

太原植物园相当现代。

从高空俯瞰,三个穹顶温室镶嵌在地面,充满科技感。植物园入口别具特色,站在一条长长的游客输送带上循序向前,悬臂式的屋顶开口将充满线条感的建筑勾勒出椭圆形天空,人在建筑的围合当中,也在宇宙的凝视之下,仿佛在逼问那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到哪里去。太原植物园在煤矿遗址上涅槃重生,这里曾经污染严重,粉尘遍地。植物园由热带雨林馆、沙生植物馆、珍稀植物和四季花卉植物馆组成,集结了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3000多种植物,共同汇聚在梦幻般的童话植物王国。园内最大的展览温室是热带雨林馆,高大的植物树冠直冲馆顶,各种攀爬植物依附其上,形成美妙的空中花园。

开放时间是每天9时至19时,17时停止入园。预约门票,可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完成。

方特 宿晓健摄

方特:国潮新地标

太原方特,东方神话里畅游的潮玩之地,不论孩子还是成人。

女娲补天、水漫金山、大禹治水……借助现代化VR技术以及4D动感技术,让人身临其境。女娲补天中,观众取了五彩石被共工祝融追着上天入地,人乘坐着方舟移动,所有追逐就在眼前。水漫金山,随着白娘子一声“我要淹了这金山寺”,瞬间巨浪翻滚、水幕齐出。过山车,云霄飞车,大摆锤等室外项目同样结合了古代传说,既惊险又刺激。适合小朋友的项目也不少,旋转木马、跳楼机、海盗船……

太原方特位于阳曲县,乘公交车Y6路,从胜利桥东发车。自驾游客可经滨河东路、阳兴大道、华强中路,约30分钟车程到达。进园后,可以在水吧买一个无限续杯的水杯。请备好雨衣,至少2个项目需要身披雨衣体验全程。

既来之则安之,欢迎来太原,欢迎到上述景点观光体验。此行不虚。

太原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梁丹 马向敏

原计划去太山看佛主舍利,但计划突变,好吧!只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前往天龙山。

太原天龙山一日游

天龙山在2021年春晚爆火,原因是“佛首回归”。说实话身为山西人“我骄傲”,所以春节期间就想一睹佛首风彩 ,可惜当时正在修善,不对外开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太原天龙山一日游

不要小看太原天龙山,俗话说“地上3000年看山西,地下3000年看陕西”。山西这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天龙山的胜迹,首推石窟艺术。这里分别有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各时期的雕刻工艺。如果你来前做好功课,把各个时期的佛像石窟艺术风格用心领会一下,你来后就会游玩的“乐不思蜀”处处都是“景点”。我就没做功课,所以看的一头雾水。

太原天龙山一日游

可惜的是从1924年1925年期间,外国侵略者对石窟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掠夺。小的石窟佛像由于体积小几乎都被盗只剩佛龛,大的石窟只剩佛身,佛首大量被盗。这也就是为什么天龙山“佛首回归”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海外华人拳拳爱国之心,更体现了祖国的繁荣强大。


当然天龙山不仅有大量的古迹,自然环境也是得天独厚,所以它也是国家森林公园。整个山体由东峰、西峰、南峰、和一条柳子沟组成,有山有沟有河流。山上有古柏翠松,有奇花异草,行走于山间小路,鸟鸣、山泉、声声入耳,关键是气候宜人,所以北齐高洋帝在此建避暑行宫。


天龙山的林木以松柏为主,山上的松柏造型奇特、风格迥异。其中有一棵蟠龙松,方园200多平方米“形如华盖,状如盘龙”为天龙八景之一。


有林就有鸟兽,白天也没见什么奇兽,但山猫、松鼠时有出没。我们找一块空地坐于树下,把小吃、水果放于布上,不多时就招来好多小动物,它们也不怕人,我们吃我们的,它吃他的,相安无事。

天龙寺,北齐年间所建,后被毁再建,现在建寺于80年代,叹!中国的寺院大部分都毁于战火,不然就是灭佛运动。我对古寺的情感更多耒源于它 承载着历史沧桑,演绎着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 。



由于和朋友结伴而来,所以行程多少有些匆匆,一般游古寺会独来,或坐或卧,或行或驻都会随心,方能体会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美好。



自古名山僧占多,这天龙寺藏经楼,藏有各时期的经文、经书,不过一般人也看不到。

既然到了天龙山,就是要一睹“佛首”风彩。石窟博物馆就必然打卡,里面详细介绍了从发现到拍卖到回归一波三折的感人故事。

博物馆里除了同期的相关文物,还详细介绍了各时期石窟艺术的对比及所分布在全世界哪些博物馆里,对于历史和佛教爱好者也是很好的启发。

这次旅行有一个小小收获,不经意间找到了一直以来想去的“网红桥”这座桥是耿市长上任后的不久建设的三层高架螺旋桥。之前是为青运会自行车赛修的,我们开车的路上还碰到不少职业运动员在锻炼,听说附近有训练基地 ,大老远就听见教练在后面开车喊,调整坐势,后面跟上[打脸][打脸]


我尽力了,实在是拍不出这座桥的宏伟[捂脸]。说一万道一千都不如自已走一遍来的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