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潮州人不只会做生意,还特别有文化!古城必去景点推荐 潮州市潮安区:挖掘生态“富矿”乡村旅游“吸金”
来潮州,自然要逛古城,除了跟团必去的“广济桥”和“广济楼”,还得去那堵位于牌坊街里的“潮州府城”网红墙打个卡。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不仅走出了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也造就了国学泰斗饶宗颐。


唐朝的韩愈,宋代的文天祥,都为这块“岭南蛮荒之地”带来了中原较为先进的文化和技艺,同时也让那些非遗传统扎根在这里,继而开出更为美妙并且接地气的“新花样”。潮州的木雕、陶瓷、曲艺、茶艺都是非常重要的国之瑰宝,而潮汕菜在对食物极其挑剔的广东也能站得住脚。

潮州古城必打卡:牌坊街
我虽然不是第一次逛潮州古城,但还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街巷里来回溜达。潮州人的传统不仅体现在他们对传统美食的坚持,他们的一天也遵循着古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午4-5点公交就停开了,不少店铺关门了,即使是餐厅,经营时间基本到9点半10点,已经算很晚了。
牌坊街的夜景很漂亮,广济门的灯光也很绚烂,我从街头逛到街尾,把海石花、杏仁茶、油柑汁、鸭屎香喝了个遍,被油柑的回甘深深打动……热情的阿姨还请我吃了块“潮州三宝”之黄皮鼓!
不得不说,本地人真心有才,连卖春饼的大爷都能唱几嗓子,何必专门花钱买票去茶馆听戏,趁着这个有几许凉风的季节,坐在街边泡壶凤凰单枞,看路上人来人往,舒坦。
其实潮州并不只有牌坊街可以逛,老城里的许多小街巷都很值得认真探索,比如沿街有各种古迹和非遗文化产业的中山路、近期“爆红”的潮州小吃街西马路、以及经营“出花园”“办外甥”等喜庆用品的义安路……逛起来都很有意思!
潮州古城必打卡:潮州开元镇国禅寺
又见开元寺,这回不是泉州西街的开元寺,而是潮州古城牌坊街的开元寺。这两座“开元寺”名列中国四大古开元寺,在海内外都颇享美誉,香火正盛。
走进潮州开元寺,到处都弥漫着庄严的宗教气息,潮式的建筑风格为寺庙的装饰添彩,描金的花纹和五彩斑斓的瓷片真心好看,再加上仿自故宫的红墙,看着真有点不像偏居一隅的南方重镇,反倒有了几分北方肃穆的调调。
由于潮州开元寺地处市中心,且声名在外,香客和游客都很多。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热热闹闹的,逢年过节还会举办法会,很有仪式感。
潮州古城必打卡:饶宗颐学术馆
真的很高兴能够来到国学大师饶宗颐的故乡潮州(潮安县城),饶家在上个世纪初是当地首富,正因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饶先生的父亲开始,就在文学和地方志上颇有建树。饶先生本人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国学泰斗,和钱钟书、季羡林等大师比肩。
饶宗颐学术馆位于下水门外,整个学术馆就是一座很美的粤式园林,环境优雅,展馆内陈列了饶先生的作品和经历,初开馆时,他本人还亲自回乡为学术馆剪彩。
这次来潮州收获颇丰,在认识了饶宗颐先生之后,我一改从前“潮汕地区大家都专注做生意”的观念,意外发现“文化潮州”也非常有内涵。
推荐住宿:花筑.潮州玉兰客栈
来古城就一定要住一次老宅!这次来潮州我选择住在了位于中山路的花筑玉兰客栈,楼体是一栋清代的老宅,古色古香的院子,从进门开始就很有感觉,里头的装修也尽量修旧如旧。比较特别的是,窗帘和床帘用的都是本地特色的竹帘,让人印象深刻。
玉兰客栈除了前院,还有两个后院,都是可供客人拍照和使用的公区,后院的桂花香气怡人!我住的是家庭房,两张床,空间宽敞,位置僻静。房门是仿古的定制自动门,真的很有特色!一定要来体验!老板还养了一只小猫,超级可爱!
客栈的地理位置极好!距离牌坊街、开元寺和西湖公园等各个景点都非常近!周边网红美食众多!都在步行5分钟左右的范围之内!

■潮安区归湖镇溪口村打造立体化生态养殖,发展养鸽子、种植火龙果和皇妃一号养鱼等产业。

■潮安区赤凤镇白莲村顺德居附近的小公园,已打造成党建文化广场。

■潮州潮安区归湖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影。
■潮安区归湖镇溪美村,溪美大桥建起可供行走的矮堤坝,景色美不胜收,现在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
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的溪美村,村如其名,美丽地从村中穿流而过,两岸翠竹林立,有“小桂林”的美誉。今年7月,驻归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到来后,凤凰溪两岸建起竹长廊、六角亭,溪上筑起堤坝,成为市民游客欢迎的度夏胜地;距离不远的金光村,废弃民宅打造成的精美民宿成为引流利器,带动村里的周末都热闹起来……乡村振兴以来,潮安区各镇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禀赋,结合各自特色,打造民宿、发展旅游餐饮、挖掘红色历史文化……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更快实现。
赤凤镇 用红色革命点带动森林小镇发展
潮安区赤凤镇山清水秀,生态优越,获评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赤凤镇面积不小,人口不多,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非常好,具有后发优势。”驻赤凤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宋景雷介绍说,工作队由来自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6名队员组成,在对全镇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后,发现赤凤镇具有发展农旅文旅的天然优势。
一直以来,赤凤镇村民都以种植橄榄、青梅和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84%的森林覆盖让这里成为一个天然大氧吧,生态优势明显。赤凤镇最偏远的四望坪村是红色革命村,留下了很多革命时期的红色遗迹和英雄故事。在白莲村,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顺德居外形保存完好,更难得地保留着一座小假山,“山”上还长有一棵小树,十分奇特。
森林小镇、红色景点、历史资源,除了这些禀赋,近年来,结合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老区苏区建设等工作,赤凤镇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完成“三清三拆”工作和环境基础整治任务,超过80%共16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在此基础上,第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峙溪、安溪、溪东3个村已经全面完成建设,通过验收。第二批白莲、白叶、葵山、黄山坑、四望坪5个村的建设项目已完成编制规划工作。以水口村为试点的“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工作也在推进,将以点带面打造生态美丽的赤凤。
结合这些资源优势,宋景雷表示,“工作队将协助赤凤镇,打造好红色革命点,以‘红色文化’带动森林小镇发展。”具体而言,将以峙溪河为主线,发展安溪、水口、田湖、四望坪农旅经济,进一步探索疗养游路子;深挖四望坪、三舟寮村红色文化资源,配套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挖掘茶叶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延伸茶叶价值链和产业链,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和茶园资源有机融合,打造集红色教育观光休闲、体验加工、品鉴销售于一体的景观茶园。“以前我们常说,我们要保护好赤凤镇的青山绿水,时机到了,就能大做文章,现在,时机到了。”赤凤镇委书记蔡卫娟说。
归湖镇 旅游配套陆续更新 “小桂林”未来更美
精准扶贫时期,归湖镇狮峰村从省定贫困村蜕变成为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声名远播。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驻归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归湖镇政府共携手,一批新的旅游亮点正在打造,“一溪一线多节点”的旅游图景逐渐丰满。
有“小桂林”之称的溪美村,溪宽水清,玉竹成林,已是归湖镇的一大景点。驻归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经过走访调研,协调推动,在两岸建起长约500米的竹长廊,再用竹子沿廊建起几座六角亭,“溪美美景”再上台阶。今年暑假,这里天天游客不断,“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更是爆棚,“车龙都排到好远,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0辆车次进村,我们增加了2个停车场600多个车位。”驻归湖镇工作队队长陆佳杰说。
为了规范旅游产业发展,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溪美村成立了经济联合社,将土地整合后发展农家乐,不仅能规范管理,而且村集体和村民都有收益分红。“现在全村有25家农家乐,都纳入规范管理,今年收益70万元,其中分红20多万元,除去土地基本租金600元/亩外,其余收益三成全村户籍村民分红,三成归经济联合社,四成归土地所有者。”驻镇工作队队员、溪美村第一书记郑亮杞说,“接下来,将从溪两岸往村内发展,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和风貌管控带建设的契机,提升村容村貌,进一步挖掘村内的红色文化点‘二烈士’墓”,并考虑发展民宿,完善旅游配套,推动溪美旅游继续发展。”陆佳杰补充说:“除了计划再建停车场外,下游还规划增加一座溪美大桥,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
民宿餐饮都跟上 归湖旅游产业逐渐完善
在不到一刻钟车程之隔的金光村,精美的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民宿打造得十分精致,大阳台可以眺望湖景,茶饮室可以饮茶聊天,公共厨房可以自己烹饪,院子里的小菜园可以随手摘菜。“现在村里有两栋民宿,共9个房间,节假日总是早早就订满了。”金光村党支部书记王曼荣介绍说,金光村常住人口600多人,村里有不少空房子。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8年,村里引进专业公司打造了这两个民宿示范点,“现在有一些村民也想做民宿,有的想自己做,有的也想租给公司做。”
金光村隔壁的溪口村,发展旅游业的动作更大,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潮州溪口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由村集体注册,村里300户1268人全部参与,待公司稳定经营后,每年利润的四成用于分红,六成用于公司发展,“人人有份,共同富裕。”溪口村党支部书记戴建斌说。公司成立后,在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建高速留下的废弃厂房建起了自动化养鸽场,用中药养殖中高端肉鸽;还将旁边的20多亩丢荒地进行土地流转,种植火龙果,开塘养鱼,“鸽粪可以作为火龙果的肥料,实现资源有效利用。那边的空地,我们计划建饭店,做特色全鸽宴,延伸旅游产业链。”戴建斌说,“之前我们村集体收入不到20万元,明年保守估计能达到200万元。”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杨升华 / 美编:陈凤翔 / 校对:马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