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山茶,来自神奇的毛公山 毛公山,镜泊湖最美的景胜之一!


作者:何义群

庚子年春,通过“最忆是巢州”这个家乡的公众号平台,认识了亲人在巢湖南岸毛公山种茶的萧先生。

毛公山茶,来自神奇的毛公山


据萧先生介绍:毛公山位于巢湖南岸坝镇境内,方圆20余平方公里。它南接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周家大山,北邻江北名刹“西九华寺"所在的都督山,名列巢湖西南名山之一。关于毛公山最富神秘色彩的要数“藏经洞”了。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时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为避“焚书坑儒”之乱,携《诗经》来此,并将其刻石深藏于毛公山东侧的石洞内,故洞名为“藏经洞”,毛公山也由此得名。

毛公山茶,来自神奇的毛公山


另一种传说,汉代庐江孝子毛义为陪伴母亲,辞官于此埋头读书,隐迹不出,故名毛公山。史载毛公山“三坞六岛,环二十里,甲西南诸峰”,山之偏东有一广九尺、深三尺之石洞,洞旁原产白牡丹,相传毛父母深爱此种,义望天哀吁,少顷遍地皆花,遂种延不绝。

或许因山洞藏经之故,毛公山自汉代开始,一直游人不绝,至明清之际更成为文人雅士游览胜地。据当地人介绍,“藏经洞”极深,入内者多感到毛骨悚然,通常一两人不敢入内。又说,“文革”期间曾有一队扫除“四旧”的人携枪入内,打算寻找《诗经》刻石将其毁掉,途中火把突然熄灭,于是仓皇逃了出来。后来山民怕孩子好奇进洞,便垒起石块封堵了洞口,现在的游人已难寻其景了。

毛公山茶,来自神奇的毛公山


如果将来“藏经洞”重新开发出来,文史学界或许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诗经》的传本中以“毛诗"为最好,现在传世的《诗经》恐怕是汉儒凭记忆编纂,而真正的“毛诗"至今仍沉睡于毛公山的“藏经洞”中,一旦发掘出来,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了。

在毛公山区,比“藏经洞”流传更广的,要算山涧的“仙人种树”和山顶“钓鱼台”神奇故事了。

“仙人种树”说的是,有一位仙人因喜爱毛公山地气旺盛,决定广种松柏加以美化。每逢月圆之夜,仙人便携金牛、金耙下凡将满山嶙峋乱石耕作平整,然后种树。经过数日劳作,快大功告成时,一个深夜入山的山民看见这位银须皓首的老者在月下耙石,非常奇怪,于是走上前去探问仙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得到的回答是耙石种树。山民讥笑说,“漫山乱石,怎么能种树?”仙人不再回答,却变作一道金光羽化而去,金牛、金耙则遁入山石丛中。如今,当地山民中仍然流传着“金牛、金耙,藏在毛公山洼”的说法。并且毛公山松柏漫山,独有仙人最后耙过的那块山坡,棵木不长。外来游客若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找到这块山坡,便可看到坡上大小山石都有深深的耙齿印痕。


“钓鱼台”则是毛公山顶一块上部较为平整的巨石,巨石旁另一块歪斜的巨石因主体部分掩埋土中,而微露的石脊很象一根斜靠于“钓鱼台的钓杆,鱼杆附近还有鱼篓形巨石。据说,先前毛公山树木不太高时,坐在“钓鱼台”上目极看到毛公水库旁一块巨石,犹如一对戏水的鲤鱼。那位曾静坐“钓鱼台”的仙人或古贤,就曾经下了一番工夫要钓取这条鲤鱼,不过最终还是丢下钓竿,失望地走了。

在“钓鱼台”下,嶙峋乱石及松柏间零星散落长着几棵不知年代的老茶树,是否是“仙人种树”时仙人种下的?也无从考证。据当地人介绍,毛公山人家的茶园,就是从这几株老茶树上剪枝、扦插繁育栽培后逐渐形成。一开始就是每年春天采些鲜叶,手工做成成茶自家喝喝,也就是这几年茶园扩大了些,人们经济意识觉醒了,才开始做了包装,在朋友圈里卖卖。


收到萧先生寄来的茶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泡了几杯,同几位茶客朋友品赏,几秒钟的时间茶香随着冉冉升起的水气飘满整屋,品一口满嘴清香,茶香浓郁。以我这个资深茶客的评判,属于绿茶中的珍品,只是产量太低,每年只是几百公斤的量。但它毕竟是农家自给自足的茶园,纯绿色有机茶叶,好似于小家碧玉,喝的就是味道,喝的就是放心。


巢湖也是我的故乡,据悉县旅游局及所辖的坝镇打算开发毛公山旅游资源,待计划实现时,应萧先生之邀,在饱览毛公山四时如画的佳景之后,再进入山下清溪环绕、绿竹掩映的石屋,品一壶香醇的“毛公绿茶”,再听一听纯朴、敦厚的山里人娓娓道一段毛公山的神奇传说,全部身心一定会溶入毛公山这人间仙境之中。


最忆是巢州

毛公山,镜泊湖最美的景胜之一!

镜泊湖宾馆位于国家五A级风景区镜泊湖景区之中,宾馆隶属于景区管委会,这里也是牡丹江市重要的政务和商务接待的地方。从牡丹江机场到这里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镜泊湖宾馆就位于镜泊湖风景区山庄码头附近,与“毛公山”隔湖向往,在码头就可以乘船出海,旁边还有一处“药师古刹”景观。

宾馆由“清心园”和“怡神园”两个区域组成,在“清心园”中有不同名字的五栋别墅,当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还曾经在这里下榻,并为宾馆亲自题写了馆名。“怡神园”也叫做“元首楼”,因为接待过众多的国家领导人而闻名。

毛公山,镜泊湖最美的景胜之一!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先后视察了镜泊湖,并给予高度的评价。1983年8月7日,中央军委主席、中顾委主任邓小平携夫人、子女等人视察了镜泊湖。11日亲笔题写“镜泊胜景”,并为镜泊湖宾馆题写馆名。

毛公山,镜泊湖最美的景胜之一!

这里就是邓小平当年下榻过的地方。在房间的园区中还有假山亭阁,这里的每一栋别墅都各自独成体系,其中曲径通幽,楼楼向往,也互为景观。

房间打扫的非常干净,采光很好,屋里还配置了电脑,在每一间房子中还有冷暖空调和电褥子,如果晚上怕冷的话在立柜中还配备了毛毯。房间中的办公桌上为客人准备了免费的矿泉水,还有景区的宣传画册。

镜泊湖湖岸曲折,岛湾错落,峰峦险峻,造型别致,具有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一年四季展现不同景致:春季万物复苏、清新淡雅;夏季莺红柳绿、大方热烈;秋季漫山红遍、水净天蓝;冬季银装素裹、玉洁冰清。

镜泊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尤以“三花五罗”为上品(“三花”为鳌花、鲫花、鳊花,“五罗”为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此外还盛产鲫鱼、鲤鱼、红尾、皇姑、黑鱼、白鲢、红花鱼、大白鱼、鲶鱼、鳙鱼、黄瓜香等四十多种鱼。其中产量最多的是花鲢、白鲢、湖鲤和红尾鱼。

毛公山位于镜泊山庄南偏东5千米处,海拔824.4米,由印支期碱长花岗岩体与三叠系凝灰岩岩体构成,是花岗岩与砂岩构成的山体经风化剥蚀,前后层迭而成的景观。

“镜泊佳山水,潋滟醉游人”是对镜泊湖的真实写照。镜泊湖湖水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山重水复、景色秀丽。

早晨日出之前,镜泊云烟最为壮观。湖面水气蒸腾,在群山脚下形成瞬息万变的云雾,使湖光山色层次分明,气象万千。每到黄昏,湖畔笼罩在暗红色朦胧之中,夕照在湖上留下最后一道余辉,归舟满载一船秋色,划破夕阳,洒下满湖碎金。

观看毛公山的最佳位置是在其对岸的镜泊山庄的元首楼。我们站在毛公山瞻仰台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鳄戏水”,它犹如两条鳄鱼,用嘴拱起一座彩虹桥,视线由此上移,就会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仰卧的形象——毛公山。身长达4000米,五官清晰,身体各部比例适度,特别是下颚上还有栩栩如生的“痣”。

毛公山是原哈尔滨友谊宫的毕德昌先生1993年7月18日站在镜泊湖宾馆元首楼的阳台上,扶栏远眺,灵感所致突然发现的。老人家的子女、生前身边的秘书、警卫、摄影师也对“毛公山”形似老人家而惊叹不已。现在,毛公山已被人们普遍认可。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