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宫阙”变开放公园:青瓦台之前世今生 龙山县民主村:“兵支书”成群众致富带头人

澎湃新闻编辑 薛晶

【编者按】

第十三任(第二十届)韩国总统就职典礼于2022年5月10日举行。随着尹锡悦总统入驻位于首尔龙山区的国防部大楼的总统办公室,持续了74年的“青瓦台时代”随之结束,韩国进入“龙山时代”。一直以来被批评为韩国“帝王权力”遗产的青瓦台,完成从权力中心到开放公园的转变。

“九重宫阙”变开放公园:青瓦台之前世今生

2022年5月10日,青瓦台开放首日,参观者们在正门前拍照留念。

2022年5月10日,韩国青瓦台于韩国第20届总统尹锡悦的就职典礼结束后立即向公众开放。此前一天18时,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偕夫人在民众的目送下离开了青瓦台总统府。

“九重宫阙”变开放公园:青瓦台之前世今生

2022年5月9日,当日是文在寅任期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韩国民众聚集在青瓦台前的广场上目送文在寅离开。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2日表示,共2.6万人抽中青瓦台开放首日的参观资格。截至5月1日共有9.0977万人申请,中签率约为1/3.5。据悉,青瓦台第一期开放时间为10日至21日,首日参观时段为中午12时至晚8时,其余参观日为早7时到晚7时。

“九重宫阙”变开放公园:青瓦台之前世今生

2022年5月10日,韩国首尔,韩国原总统府青瓦台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

2022年5月10日,韩国首尔,民众在青瓦台内参观游览。

据韩国总统府官网介绍,青瓦台始建于高丽肃宗年间,原为高丽王朝离宫,在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它是景福宫后花园的一部分。1927年,日本殖民者毁掉了景福宫后苑除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青瓦台变成了美军军政长官官邸。

1927年日本殖民者毁掉景福宫后苑除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府官邸。

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執政时期的光化门、朝鮮总督府官邸和远处的青瓦台

如今的光化门、景福宫和青瓦台

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首任总统李承晚将其命名为“景武台”。至1960年,第二任总统尹潽善忌讳“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更名为“青瓦台”,也被称为“蓝宫”,从那时起,青瓦台便成为历任韩国总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1991年,时任总统卢泰愚新建了青瓦台主楼,现代青瓦台的样貌初显。

1956年,这座楼房是为躲避空袭而建,上方布置有特殊的伪装。

在李承晚时期被命名为“景武台”

自韩国独立以来,民众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参观青瓦台,其开放问题历来是争论核心。李承晚时期,在樱花开花期时会向民众开放景武台的一部分。但随著1968年“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后,青瓦台不再对外开放,此后包括青瓦台前路在内的周边道路和仁王山、北岳山也禁止出入。自此,青瓦台成为韩国民众难以接近的地方,被称作“九重宫阙”。

韩国首尔,光化门广场以及首尔中央政府大楼及远处的青瓦台总统府 韩联社 图

韩国开国后74年间,青瓦台历经十余位总统,由于最后结局都不甚完美,因此民间一直有人质疑青瓦台“风水有问题”。韩国有说法称,候任总统尹锡悦搬迁总统府是出于“风水”考虑,想摆脱“青瓦台魔咒”。但尹锡悦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认为青瓦台是“帝王权力”的象征,他想摆脱这个象征,未来更接近民众,也想让青瓦台“重返国民怀抱”。

尹锡悦并非首位提出搬离青瓦台的当选总统。据称,早在金泳三政府时期就曾讨论过总统府搬迁问题,最终由于安保和经费问题未能实现。2017年,文在寅当选总统后也计划把青瓦台变成“民众休息空间”,最终也没有成功。

青瓦台

青瓦台主楼在卢泰愚政府时期新建而成

青瓦台主楼。

青瓦台主楼最大的特征就是屋顶的瓦片全部为青色,共15万块。

青瓦台本馆大厅内的大楼梯。 韩联社 图

青瓦台本馆大厅内部

1968年“青瓦台事件”后不再对外开放。青瓦台一直是国民难以接近的地方。

青瓦台门前的广场雕塑

青瓦台曾代表着韩国的最高权力中心,由位于中央的主楼、迎宾馆、绿地园、无穷花花园、七宫等组成。主楼为韩国总统官邸,不仅有总统的住宅,而且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历届韩国总统上任之日即离开私宅,搬入青瓦台居住。

2022年5月8日,韩国首尔,青瓦台向公众开放前,市民提前围聚在青瓦台周围参观。

2022年3月23日,韩国首尔,候任总统尹锡悦的车队在警方的交通管制下,经过首尔光化门世宗大道,驶向通义洞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办公室。3月10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当选新一届韩国总统。

2022年3月22日,傍晚时分青瓦台和候任总统尹锡悦办公室所在的钟路区金融监督院研究院亮起灯。

2022年4月6日,坐落在韩国首尔青瓦台背后的北岳山南坡攀登线路向公众开放。这是自1968年“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后,北岳山时隔54年全面开放。北坡已于2020年11月开放。

2021年3月2日,首尔迎来三月春雪,青瓦台及背后的北岳山披上了银装。

2020年1月9日,市民参观青瓦台总统府。

2019年7月12日,青瓦台的夏天。

2018年5月11日,韩国首尔,在青瓦台入口,青瓦台警卫队在举行交接仪式。从当天起,青瓦台将公开举行警卫队交接仪式。

2017年6月26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府青瓦台通往春秋馆的路口,设有交通咨询站和提示牌而不是街垒。从当日起,青瓦台前方道路全天24小时开放,方便市民通行。这是该道路时隔50年全面开放。

当地时间2017年5月14日,韩国首尔,游客在青瓦台外游览。

当地时间2017年3月10日,宪法法院宣布弹劾韩国总统朴槿惠后,人们关注青瓦台。

当地时间2014年8月1日,青瓦台。

责任编辑:史训锋

校对:刘威

红网时刻通讯员 王奋 尚金楼 魏瑛 彭泉 龙山报道

曾经的龙山县苗儿滩镇民主村村民烦心事不少:村里产业单一,基础设施差,村集体经济纯属“空壳”,脱贫相对容易,致富却渠道不畅。

民主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苗儿滩镇北面,由原龙坪(泽龙坪)、民主(拉西洞)、新民(泽西坪)三个村合并而成,村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70亩,旱土500亩,山林面积10618亩。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342户1245人,常年外出务工800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村劳动力人口65%,曾属于全省45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扎根农村开辟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袁勇,1987年8月出生,在吉首市铁中毕业后,于2004年报名参军,服役期间获得多种嘉奖。部队几年的生活,培养了一个军人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耿直的性格。

2009年退伍后的袁勇,在外打拼,凭着他军人的品格和毅力,退役不褪色,闯出了一片天,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18年回到家乡民主村,看到村里的落后现状和精准扶贫的大好形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适合村民发展的新路子,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9年,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挑起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重担。

龙山县民主村:“兵支书”成群众致富带头人

袁勇上任之初,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有的村民不认可、甚至阻挠。这时候,袁勇发挥在部队学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身先士卒,带头把自己的活先干好,再要求村民做好。他以军人的执着追求,深挖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业,村集体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他总是顶着勇挑大梁担重任态度,靠在一线带领村民加踏实地抓生产,现场解决问题,这些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穿行在民主村的村角小巷和田间地头,村庄道路面貌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的人居环境变得干净了,乱堆乱放现象没有了,各种垃圾也不见了踪影,干净整洁的乡村让每个村民都觉得心里敞亮了,日子也更有了奔头。

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日子,他带领村两委和村民,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扣除村民务工工资,纯收入50万元。

全村342户1245人,在家劳动力120人全部脱贫,带出了一个好班子、好队伍、好风气,改善了整个村的人居环境。

种植猕猴桃推进产业振兴

民主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种植过猕猴桃,是湘西地区种植猕猴桃最早的村庄之一。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猕猴桃技术标准,老百姓在猕猴桃种植管理方式上比较粗犷,缺乏科学指导,培管随意性大,品牌质量不佳,销售渠道不畅,产业没有得到持续有效发展。

龙山县民主村:“兵支书”成群众致富带头人

2019年,袁勇任民主村书记后,面对村集体经济的困惑,他没有丝毫懈怠,总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不断探索。经过省扶贫队交水建集团的调研之后,决定打造100亩的生态猕猴桃产业示范园。他第一时间带领村支部一班人,聘请技术专家实地考察,组织老党员和村干部上门做群众工作,一周之内完成土地流转100余亩,发动所有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因地制宜,成立合作社,种植油茶和猕猴桃。以他为法人代表的民爱油茶合作社种植了八百余亩油茶和一百亩猕猴桃,并同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和猕猴桃产业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协议,合同订单、种植培护得到保障。

在猕猴桃培管季,袁勇发动村民对猕猴产业园进行除草、施肥,每人每天按115元发工资,村里还负责中餐。不用外出打工也有收入,带动全村342户共1245人的增收。在大家的精心管理下,猕猴桃长势喜人,预计今年猕猴桃产值在50万元左右,让所有在家村民都看到了致富曙光。

促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这几年,民主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断头路打通了,村容整洁了,环境优美了,村民住得更舒适了……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干群和、民风正、村庄美的新农村。但袁勇并不满足目前的现状,他带动村民“双管齐下”,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

龙山县民主村:“兵支书”成群众致富带头人

为形成持续稳定的村组集体收入模式,民主村成立了龙山县民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牲畜、家禽养殖,流转十几亩,建立了2栋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规模为存栏2000头生态猪场养殖基地,并达到了无污水外排、无臭气昧、粪肥资源化利用、省人工、省用水、省饲料的实际效果。土地,租赁时间30年,每亩每年200元一次性付清。猪厂主要盈利模式以租金收取为主,建成存栏2000头,年出栏4000头,全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约50万元。

袁勇说,民主村最不缺的是土地,下一步,他准备发动所有村民参与,采取土地入股分红、村集体资金、大户入股的方式,种植1200亩黄金茶,实现民主村真正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袁勇是一名普通的“兵支书”,他又是千千万万“兵支书”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一名退役军人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