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区旅游景点攻略——游古镇、逛超山、吃美食 重磅!总投资约3亿,塘栖古镇市河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一、千年古镇,江南水乡
6月28日,随着望梅高架二期的开通,从市区自驾20-30分钟,一路畅通。周末,可以开车带着伴侣、孩子和小宠物,来畅享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品尝古镇美食。
01
运河·塘栖古镇景区(AAAA)
爱吃、爱逛、爱拍的你
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免费景区!

千里赖通波,千年孕古镇
古镇内分布着广济桥、乾隆御碑、明清古建筑群、何思敬纪念馆、塘栖枇杷产业博览馆、临平方志馆等人文、自然景点,是丰子恺笔下的江南佳丽地。

古镇夜景美如画
漫步古镇,你不仅可赏文物古迹,还能感受浓厚的人间烟火气,品尝各色小吃与地道风味。粢毛肉圆、细沙羊尾、大肉粽、法根糕点等等,最有名的是唐朝贡品塘栖枇杷,不过要5月中旬才能品尝到。

古镇步行街
粢毛肉圆
各色糕点
方糕,里面是肉肉
大肉粽,真的很大一块五花肉
塘栖枇杷,软条白沙最佳
02
超山风景名胜区(AAAA)
如果你既想打卡露营
又想体验宋韵活动
来超山风景名胜区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全国唯一的六瓣梅花
八百多年的唐梅宋梅
吴昌硕老先生金石文化影响深远
在超山
你也可以体验到点茶项目
感受在美景中品茗的乐趣
谈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这里还是孩子的乐园
每年5月左右都会举办斯巴达勇士儿童比赛
斯巴达勇士儿童比赛
03
塘超小径
塘超小径全长约20公里,是一条原生态的滨水步道和山林步道,将塘栖古镇-丁山湖-沿线美丽乡村-超山风景名胜区有机串联,打造了“名山、名湖、名镇”旅游中轴线。
田园风光
最喜欢的就是在丁山湖边找一家农家乐,饱餐一顿,再沿着塘超小径慢悠悠地逛一圈,消消食。幸运的话,还可以遇上一片绝美的夏日晚霞,绝美~
夏日晚霞
江南水乡
04
超山百联奥特莱斯
这是全国首家中式奥特莱斯
如果你喜欢逛逛逛、买买买
大牌云集的正宗百联奥特莱斯
可就毗邻超山风景名胜区
已开第一期,即将开第二期,还会有第三期
二、
荷塘月色,运河人家
沿着东湖高架一路往北
来到大运河畔的美丽乡村
01
运河·五杭景区(AAA)
来运河
怎能不好好打卡一番运河美景与历史文化呢
景区紧邻京杭大运河,富有浓厚生活气息、深厚文化底蕴,包含大运河1986文创园、五杭水乡休闲街区、五杭水乡风情馆、大运河美食展示馆
小桥流水人家
最有名的是五杭的红烧羊肉,色香味俱全,闻名遐迩!
红烧羊肉
色香味俱全 口水都流出来了
本篇介绍的是杭州临平区的塘栖古镇与运河镇
有闲暇时间可以走走看看
看看古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自然与人文孕育出别样的光景
塘栖古镇夜景
大家好,我是pipa哥。昨天三大官方公众号平台都发布了关于临平大运河核心城市地块的设计结果。把塘栖推到了又一波新的高潮点,几乎临平里的很多群都在聊这个事。当然了,每个人看待这个结果的眼光并不相同,所以结论和评价也不相同。但不可否认,塘栖正在产业转型的路上继续摸索和前进,永远不会停止了。
但是昨天大家都似乎忘记了另外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论坛暨大运河活动周即将在临平大运河畔举办”,这个消息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核心城市地块的设计结果公示。因为文件里说得很清楚,将启动古镇联盟成立仪式,而且以后将会继续落户塘栖,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咖齐聚塘栖运河畔,畅聊古镇新发展。层级越高,头脑风暴结果越有效。所以大咖与人才是塘栖未来的宝藏。
市河提升工程设计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第三个重要消息就是,塘栖古镇市河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了。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核准,一旦核准完成,即将开始工程设计招标。

我不是建筑学与工程学方面,但是看了太多的工程,研究出了大致的相同点:设计招标 -> 工程招标 (社会稳定性,水土保持,地址勘探等) -> 地勘测绘 -> 监理招标 -> 工程施工招标 -> 施工队伍入场。所以目前塘栖古镇市河提升工程属于刚刚走出第一步。
塘栖市河工程的工程内容包括:市河两侧新建、改建项目、景观绿化、河道提升等内容。
塘栖市河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塘栖张家墩孵化器的设计要求基本一致:建筑行业甲级 建筑工程甲级 设计综合类甲级。时间和张家墩孵化器也基本一致。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张家墩孵化器将在2022年8-9月要有施工意向了。所以孵化器和市河项目都非常值得期待。

市河提升工程范围
北起大运河,南至油车桥,总用地面积约30亩,市河两侧新建、改建项目、景观绿化、河道提升等内容。

题外话:说到油车桥,很多塘栖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我敢打赌。这种本土乡土风情的教育上的缺失是现在每个地方的痛点。家庭与父母在教育引导上的出发点,就是考上大学就是人生赢家式应试教育模式,不断的做题,刷题,而不问社会时事,导致很多人其实在社会交流与社会学包括历史与地理认知上是有缺失的。再加上工作后,能继续保持学习劲头的人,屈指可数,原先书本上学得也全部还给了老师,导致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窄,也影响了社会交流。
有一些塘栖的经常提建议搞这个搞那个,但是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来自于家庭。提建议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要知道,这些东西弄出来了,得有真正的价值,得实现真正的价值。
我的语文老师经常和我们说一句话,“书读过了没?”,“读过了”。“读过了”:既是“读过了”完成任务式的一种回答方式,也是“读,过了”读完就抛到脑后的一种无所谓的方式,还是“读,过了!”读完完全融会贯通,理解透彻的一种学习态度。我当然选第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