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打卡地”,法国首都巴黎圣心大教堂,五一节出国旅游选项 英国伦敦旅游之“圣保罗大教堂”——古典主义建筑的里程碑
#来我家乡过五一#欧洲“打卡地”,法国首都巴黎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五一节出国旅游选项
杏花核金

气势恢宏的法国巴黎圣心大教堂主体建筑全景
法国是世界性的旅游大国,全国人口6200万,每年到法国旅游的人数,疫情前超过8000万。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打卡”地→巴黎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
圣心大教堂位于蒙马特高地(Butte de Montmartre)。在巴黎市区,乘坐地铁2号线至anuers站,出站后即可达。

地铁l公交站附近街景
通往圣心大教堂的长长阶梯起点,有很多小商店,Made in China的棉帽4欧元/顶。

圣心大教堂石阶
蒙马特高地海拔129米,沿着石阶向上走向圣心教堂,每位亲临者都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心理感觉。圣心教堂由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阿巴迪(Paul Abadie)于1875年设计建造。整个圣心大教堂是由一种叫做“伦敦堡”(châteauLondon)的特殊白石头构建。“伦敦石”经过雨水浸刷,发生自然的化学反应,析出白色的“玻璃屑”白色物质。“玻璃屑”越是经年累月经受自然风雨冲刷,越是变得雪白晶莹。
白色的圣心大教堂
建设圣心大教堂,最先是花了3年时间,在蒙马特高地的顶部,深凿一个30多米的基坑。1878年,圣心大教堂地下部分正式开建。1881年地下工程基本完工。1884年,圣心大教堂修改最初设计建造规划。1914年,圣心大教堂主体建筑之一、高84米的方形钟楼建成。法国萨瓦地区安纳西(Annecy)城的能工巧匠,铸造了这只名为萨瓦亚赫德(Savoyarde)的大钟,重19吨。萨瓦亚赫德(Savoyarde)大钟敲响时,巴黎全城都可以听到悠扬深远的钟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心大教堂建设停工。
圣心大教堂背面景色
1919年10月16日,历经44年的坎坷建设,圣心大教堂终于竣工。由此也可以看到,凡是伟大的传世建筑,都是历经较长时间的精心建设。
侧面远视蒙马特广场
每当晴朗阳光、风和日丽的日子,圣心场大教堂都会有年轻的法国新人举行婚礼。这对法国伉俪,仍在百年合好吗?当然,也可能是外国人来圣心教堂举行婚礼。
在圣心大教堂举行婚礼的新婚佳人
圣心大教堂石阶中段的宽阔台阶上,经常会看到艺术家进行街头演奏表演。(录了一段这位街头表演艺术家演奏的录像,稍微隔几天,可在杏花核金账号观看)
正进圣心大教堂石阶平台上进行艺术表演的街道艺术家
圣心大教堂地面主体建筑总长85米,宽35米。教堂顶部是风格别致、三级分层,直径16米、高55米的大穹顶。大穹顶四周拱卫着四座小穹顶。
圣心大教堂正面图
建筑体正面是三个拱形大门,两侧有两尊骑马塑像(1876——1919年建设):左边是法国国王圣•路易,右边是法国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前面是巴黎最大的露天画室——蒙马特广场。整体建筑呈现罗马诺(Romano)与拜占庭(Byzantin)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圣心大教堂里面,有世界上最高的马赛克镶嵌拼图画,和高大宏伟的西方文明精华——玻璃彩窗(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1946年复原创建)。
深秋季节,远观圣心大教堂全景
圣心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之谜在于“历史混乱中的现代融合”(杏花评价):兼具欧洲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乃至于东方情调建筑风格,都在圣心大教堂纷然、有序嵌入式地陈列彰显。
远眺圣心大教堂
蒙马特高地是巴黎仅次于艾菲尔铁塔的第二至高点。站在圣心大教堂,远眺巴黎市区,千年巴黎尽收眼境。【杏花核金:站在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Butte de Mont...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ekLS7GE/
蒙马特广场
在这座集聚西方建筑文明艺术精髓的艺术殿堂,时间和建筑一样凝固,心境如天空一样透静。这确实是中国游客值得一去的巴黎“打卡”地。
圣心大教堂正面全景
(本文照片均由杏花拍摄)
英国伦敦旅游之“圣保罗大教堂”——古典主义建筑的里程碑
相信每个人都渴望步入婚姻的殿堂,在牧师面前双方交换戒指,对彼此许下坚守一生的诺言。对于我来说,我渴望西式的婚礼,在美丽的大教堂里嫁给我最爱的人,而那个举行婚礼的地方,就是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1、圣保罗大教堂的独特建筑风格
令我为之神往的大教堂,它有着美丽的圆顶,即使模仿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它依旧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完美诠释。相信大家都了解基督教吧,每一个教父胸前都挂着一个十字架吊坠,所以圣保罗大教堂的平面就是十字架形状,在正中间的是巨大的十字穹顶,美观大方又不失典雅。走进教堂,里面金碧辉煌,尤其是玻璃窗上的彩绘,让人不禁赞叹画家精湛的画技。

据说这一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即使经过多次毁坏,重新修建,美丽的大教堂依旧屹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抬头仰望,你会发现教堂顶部的人字墙,记录了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经历,让人不禁感慨,当时传教士苦行僧式的生活,圣保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圣保罗大教堂。正面建筑两端有两座对称的钟楼,里面有一口17吨中的大铜钟。在教堂里,拱形大厅十分别致,由方形石柱支撑着,都用鲜艳的颜色装饰,教堂内富丽堂皇,耶稣的画像挂在墙上,圣母和使徒巨幅壁画,镂刻木工也十分精致,圣殿大厅和教长处的螺旋形楼梯也十分别致。很多王公贵族,名人都在此立碑,比如11世纪的撒克逊国王,威灵顿将军,雷恩建筑师的坟墓等等。

你是否对圣保罗大教堂有着别样的感触呢?不仅仅是它的建筑,还有它的独特魅力。
2、浪漫的结婚殿堂
想必大家都记得,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戴安娜王妃在这里举行了婚礼,即使结局不太好,但总有一个幸福的开始,就是如此,我
念念不忘这里。美丽而浪漫的大教堂完全满足了我的少女心,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在这里和我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品味浪漫,回忆经典。
大学毕业之后,我一定要游一次伦敦,在第一天下午抵达伦敦,第二天一大早,在英国烟雨蒙蒙中坐地铁到达神圣的大教堂。教堂给人的感觉十分奇特,圆顶充分显示了文艺复兴的风格,足以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以及米兰大教堂相媲美。附近有众多的美食小店,据说一家名叫“Paul”的甜品店十分地道。
这座教堂也饱经风霜,石头为主材料,传统的宗教信仰,让你始终坚信上帝的存在。爬上穹顶,一览教堂底部,原来这里的风景如此别致。地下为墓地 ,很多伟人长眠于此,不要感觉怪异,这里始终是最神圣的地方,他们也只是想死后升入天堂,能够永享天伦之乐。
走进教堂,你会似乎会看到教父在台前宣读着圣经,教徒们在做着笔记,双手胸前画十字,渴望得到上帝的眷顾。
3、圣保罗大教堂的教父
可能大家看到教堂会想到神父,也就是教父。曾偶然的一次,我看过一部系列电影《教父》,这部电影是1972年拍的。在我朋友口中,我知道这部电影是以弟兄为主要服侍目标,虽然我是个女孩,但是关于男人的东西我也比较感兴趣,毕竟在你帮助别人之前,要成就自己。这部电影即使涉及到黑帮,但是我总会联系到“Good Father”,这个词来源于天主教。目的是在婴儿寄洗时,在属世父亲之外设立一个“属灵父亲”。天主教、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行洗礼时,为受洗者设置男性监护人和保护人。
过去的教会开始时都有一段隐修院生活,这时就将院长尊称为父亲,因为他们给予了修道士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如父亲一般。即使爸爸只是在天主宗教里面称呼罗马教宗而已。无论是父亲还是神父,他们所传达的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发自内心的捉摸不到的感觉。
回归到电影,《教父》这部电影是说来自意大利的黑手党柯里昂,一个被称为教父的唐.柯里昂辉煌而又破碎的一生。他们杀人如麻,但是却为贫穷的家乡人民慷慨解囊;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为了家族的利益而被迫杀人,被迫犯罪。在华丽的背后隐藏着教父们寂寞滴血的内心。
在下一任教父的加冕仪式中,我所看到的只有命运的无奈,社会的腐败,但是却期待着真正教父的出现,像上帝一样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世界吧。
如果你在满是灰尘的书架上偶然遇见一本教父,那么你只会一遍一遍地看,并且情不自禁为之疯狂。在这里,你内心只会肯定经典,因为这部电影所诠释的十分透彻,你总要揣摩导演拍摄的用意,深入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完完全全了解到教父为何如此扭曲。当电影结束后,你也只会呆呆坐在电脑前,回想着电影的余味。这才是真正的《教父》,当之无愧的经典——传世之作。
中秋来临之际,想必大家都在为去哪发愁,不如去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吧。即使你不是基督教徒,你也可以来此参观游玩,在这样的宗教圣地,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当地浓浓的宗教气息。当然,教堂对面还有好多艺人在表演,最动听的当数小提琴演奏了,而且还能吃到好吃的冰激凌哦。其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千禧年,神圣的大教堂。
只要你迈进大教堂,你才能感觉到,原来偌大的欧洲,最打动你的还是圣保罗大教堂,浓厚的历史感,别样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的文化气息。相信我,只要你来到这里,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里,为之着迷,为之疯狂。浓厚的文化底蕴,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