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妈祖庙 供奉最多的五位神仙,财神爷上榜,其他几位呢?
2021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2周年纪念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介绍澳门妈祖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以纪念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2周年。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图是用1995年3月1日澳门发行的《廖文畅眼中的澳门》票面为“妈阁紫烟”澳门妈阁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和澳门邮政日戳。《廖文畅眼中的澳门》是画家眼中的澳门系列邮票的第2套。邮票由青年画家廖文畅以西洋水彩画的形式,画在中国园林建筑中椭圆形漏窗的外框之中,体现中西合壁,极具特色。澳门妈祖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西南方。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

为庆祝澳门回归中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一套6枚。其中1枚以澳门妈祖庙舞龙为图。图是用澳门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中妈祖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有逾500年历史的妈阁庙,是澳门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莲峰庙)中历史最悠久的。

图是用2005年7月16日澳门邮政发行的《澳门世界遗产》邮票中妈祖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2009年12月10日是澳门回归中国10周年纪念日,澳门邮政发行了《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邮票和小型张。图分别选用澳门旅游纪念品批发中心出版和澳门世界遗产中的妈祖阁图案明信片为载体,贴《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小型张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纪念邮戳制作的极限片。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
在澳门画家笔下,澳门妈祖庙是一幅幅漂亮的画作。图选用2016年8月25日澳门发行的《澳门美术前辈画作》中妈祖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妈阁庙蜚声海内外,该庙位于澳门东南的妈阁街,背山面海,建在岸边,由于香火旺盛,管理不善,历史上屡有毁建。1988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正殿,后又重建,采用混凝土仿古建筑,以防火灾。妈祖阁兴建已逾百年,所祀娘妈者,闽语天妃也,她是保护海上船舶安危之神。传说妈祖是福建莆田人,俗姓林,名默,该女自幼聪慧过人,得神道助,她的兄长在海上遇难,她能瞑目出海救护。死后屡次显灵救护海上遇难船只。航海鱼民对之顶礼膜拜。今日妈祖阁声名远播,为游人必经之地,每年农历3月23日后诞辰。更是热闹非凡,在庙前敞地搭台唱戏,渔民进香献祭,善男信女求神拜佛,民风鼎胜。
为庆祝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成立六十周年,澳门邮政于2010年8月21日发行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一套四枚邮票与一枚小型张。图选用牡丹邮资加印片明信片为载体,贴《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背景为澳门世界遗产景点澳门妈祖庙图案邮票,销邮票发行纪念邮戳制作的极限片。
图是用越南1995年发行的《中国风光》邮票中澳门妈阁庙图案邮票制作的极限片。妈祖庙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华丽美观。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内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间,有石阶和曲径相通,四周苍郁的古树,错杂的花木,纵横的岩石,把园林的幽雅和古庙的庄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
2019年8月30日中国澳门邮政署发行《第30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邮票,全套邮票4枚,小型张1枚。图分别选用纸质明信片和木质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销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交流集邮知识,
传播集邮内涵,
宣传集邮文化,
分享集邮快乐。
畅谈集藏心得,
邮话生肖天下,
培养品赏才智,
关注头条账号。
文┃拾荒杂谈
(本文为拾荒杂谈原创,抄袭必究,欢迎转载!)
我国特有的神话体系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显要分支,神话不同于迷信,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缩影。这种说法最为直观的表现就在于我国古代神话体系一直都是被名人因素影响的。比如神话体系的组成就包括上古圣人和大能、道教先贤、古代名人以及民间供奉贤良。

道教神仙
如此多的构成造就了我国神话体系神仙数量上的猛增,据不完全统计,今各地有实际地点供奉的神灵就多达430余位,经供奉数量最多、供奉分布最广、知名度最大等综合因素分析得出目前最受世人青睐的神仙前五位(佛教圣人不在传统神话体系之内),他们分别是:
第五位——月老

月老
月老为掌管姻缘之神,神位和神社广泛分布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多在红娘办事处等常见。
月老本名应姓柴,名讳道煌,为唐朝年间宋州人,今河南省商丘市境内。月老最初为民间供奉。相传在唐朝年间,有一读书人曾在桥上看见一老叟拜月,并满地寻找物品。书生问之老叟,得答原来老叟在向月亮祈求得到世间婚配之牍书。片刻之后,老叟言有所得,从衣内掏出书籍和红绳。言左手世间婚配情缘名单,右手红色情丝缠男女之足。纵然千山万水也必然成双成对。
于是月老之名从此而来,并受后代祈求婚配的男女供奉。(如若月老显灵,估计得把红丝绳变成钢丝绳才能绑住现在年轻人杂乱的情感吧)
第四位——关公

关公为忠义之神,在南方有时也被称为武财神,主掌人间忠义不平,保护商人财富。神位和神社在武庙内以及南方最为常见,北方多在一些小型公司常见。
关公原形为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因受曹操恩惠却仍念念不忘救主而出名。一生忠义,为当时的世人所敬佩。后世之人为了表彰关羽的忠义,百年尊称其为关公,入武庙。先是在武庙内作为姜太公的配祀,后取代太公成为明清武庙的主祀。
关公最著名的话语为“看尔等如插标卖首耳!”,不强硬、不正直之人建议家中勿摆关公像。
第三位——土地公
土地公是中国供奉最为普遍的神仙(和灶王爷不同,土地公有神位和神社,而灶王爷则有神位无神社,如果灶王爷有神社也就不会成为灶王爷了)。神位和神社主要分布在汉文化明显的乡村处。按行政单位划分的话,土地公是乡镇一级的最基层正神。
土地公的神话记载主要源自于汉朝民间。汉朝官吏蒋子文缉捕盗贼战死于紫金山下。民间感其忠勇奉其为最初的紫金山保护神,为雏形土地公。之后蒋子文的事迹被后世王朝加以褒扬和追封,故民间又将其上升为十殿阎罗中的第一殿秦广王。
隋唐时期供奉区域保护神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渐渐变成十里一土地,百里一城隍。到了明清时期又有土地婆为之成对,均为正神,主掌十里之地太平,五谷丰登,驱邪庇佑。
第二位——财神爷
财神爷主掌人间财富,后历经变化,有时也被认为是福禄寿的管理者。神位和神社遍及全国,包括周边东南亚国家。其神位更是遍及众多家庭。
目前我国传统神话之中关于财神爷一共有九位,这就是我们常知的九路财神,这九位分别为:
中路王亥(商业、商人之鼻祖)
东路比干(文曲星、禄星)
西路关公(武财神)
南路柴荣(周世宗、柴王爷)
北路赵公明(最正统财神、正财神)
西南路端木赐(儒商鼻祖、孔门十哲)
东南路范蠡(商圣)
西北路刘海蟾(全真派祖师、准财神)
东北路李诡祖(文财神、古代以及近代财神像肖像原型)
九路财神中近半数为民间天官天仙,在神位供奉广度以及数量上是最多的,但是祭祀力度和重要程度上较之第一位还稍显差距。
第一位——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为道教至高上神,中国传统神话之中的中古创世神,居神话体系最顶尖位置。主掌道的运转,是一切能量、一切秩序的掌控者。
太上老君在中国神话之中描述有点混乱重合,大体描述即为太上老君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第三代创世神(第一代盘古、第二代伏羲女娲),同时也是中古时期到现在的道教最高神。第一代创世神盘古身消天地间,灵魂轻而上升,一气化归三清,即太清、上清和玉清。三清实为一体,分属不同形态,而太上老君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实体幻化。
太上老君下凡传授道法,其中有一分身即为老子。
太上老君作为道教始祖之神,其神位和神社一定是居于道观供奉中央,且只要有道观,就必定有太上老君,或者三清的神像,而且太上老君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在中国范围内,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地均有太上老君的神社和神位。每年多次祭祀的规模也是道教活动中最为盛大的。
故在神位数量上遂不及财神,但是祭祀力度、重要程度、神社广度和数量上一定是远超其他任何神仙的。
另:妈祖娘娘
妈祖娘娘的神位和神社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以及东南亚众华裔聚集国家。是东南沿海地区祭祀最盛的神灵。主掌通海安全、海上商业兴隆等一切与海有关的吉凶。
妈祖娘娘也是道教正统神仙,祭祀数量也非常之广,是近古时期最为重要的神灵之一。但因其主张海上吉凶和庇佑区域有限制的缘故,其神位和神社并未广泛分布在中国,只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故未上榜。
若不以分布广度,只计算信众数量和神社数量的话,妈祖娘娘可位列前三。
以上就是最受世人青睐和崇敬的六位神灵情况,如果对此有兴趣的读者或者对排名有质疑的读者,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