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有些村庄为什么叫“官庄”? 南阳市官庄工区官庄镇春节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原创)
翻开山东省地图册,在县级地图的页面上,时常见有“张家官庄”,“李家官庄”这样带“官庄”的地名,那么这些带“官庄”的地名是啥意思呢?
现在有“行政村”的概念,对应的还有自然村。一个行政村可以管辖几个自然村,在山东往往是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行政村,有的自然村大的还分一村二村,在日照的两城镇政府所在居然有两城一村二村一直到两城九村,在诸城枳沟镇政府所在地枳沟自然村,也多达枳沟六村。东北一般一个行政村都管辖七八个自然村,因为早些年东北地广人稀,村庄规模都很小,十几户人家,五十年代我生活的一个生产队,居然由四个小自然屯組成一个生产队(现在叫居民組)四个小自然屯的总户数才有二十几户人家。这么小的自然村自然不能单独设立行政村,必须得由七八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当然现在的自然村经多年发展,规模也不小了,但行政村的格局还没变,依然是一个行政村管辖几个自然村。
下面再回归主题,山东现在的村庄是很大,但上推500年或800年,那时的村庄肯定没有现在的规模大,而是比现在小得多,跟东北以前差不多。接触很多农村老年人,很多都声称村庄有500年历史,估计不是确数。所以现在的行政村在那时远远不够行政村的规模。也像东北一样是由几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不同的朝代对基层組织的叫法不可能一致的,有叫村的,有叫"庄"的,有叫“里”的还有叫"亭"的,“弄”的。“官庄”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应对“自然庄”的,就是一个“官庄”管辖几个“自然庄”。
可见,“官庄”不是当官的住的庄,而“行政庄”的意思。
现在时过境迁,很多自然村(庄)由于人口扩张,变成了独立的

行政村,有些带“官庄”的地名依然保留下来,大多数都改掉了。
欢迎讨论,也欢迎质疑,批评指正,但别无理取闹哈。
南阳网讯 (通讯员田金法)在2021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做好关爱帮扶困难弱势群体工作,近日,南阳市官庄工区官庄镇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困难党员、参战老兵、伤残军人、烈士子女和脱贫攻坚一线人员活动,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新春祝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基层群众心中。

马晓燕等班子成员在龙泉村走访慰问
官庄镇党委书记马晓燕、镇长祁亚洲、人大主席杨俊峰分别带领镇党政班子成员协同官庄工区相关领导进村入户,走访慰问,亲切地与慰问对象拉家常,话设想,谈发展,嘘寒问暖,勉励大家要紧跟党和政府的步伐,自立自强,努力让生活迈上新的台阶,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和美,幸福安康。

祁亚洲等班子成员陪同工区党工委副书记刘伟在殷庄村走访慰问
镇党政班子领导每到一处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收入来源等,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表达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新春的祝愿,鼓励他坚定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重身体;同时表示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可及时向村两委及镇党委政府反映,镇党委政府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受慰问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深表谢意,表示将努力克服家庭困难,积极支持党委政府和村里的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努力,使个人的生活、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面貌。

祁亚洲等班子成员陪同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包鹏在张茨园村走访慰问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体现了官庄镇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也进一步加强了干群之间的沟通交流,凝聚了人心,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传递了温暖,弘扬了正能量。通过节前大走访慰问活动,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为全镇接续乡村振兴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杨俊峰陪同工区人大政协工委主任李鑫、扶贫办主任尹清春在官庄社区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