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中国风景最像的地方,中国有川西高原,瑞士阿尔卑斯山 绵延数百千米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

在遥远的欧洲瑞士,有一片区域,和我国的四川川西高原非常的像,甚至很多人来这里旅游,就像是川西,因此也有人把川西称为“中国的瑞士”。

(阿尔卑斯山)

欧洲和中国风景最像的地方,中国有川西高原,瑞士阿尔卑斯山

提到川西,很多人都很熟悉,这几年的自驾游,川西是最火的目的地之一。川西高原,位于四川成都-雅安以西,横断山区。是四川盆地像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举世闻名的九寨沟,稻城亚丁,海螺沟,四姑娘山等都属于川西,这里雪山高耸,湖泊清澈,森林茂盛,草原上盛开着鲜花,加上当地藏民的经幡,让这里美的和画儿一样。

(瑞士)

欧洲和中国风景最像的地方,中国有川西高原,瑞士阿尔卑斯山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风景很相似的地方,那一定是瑞士和川西了,来到了瑞士,目光所及能看到的风景,几乎和川西一样。

(阿尔卑斯山)

欧洲和中国风景最像的地方,中国有川西高原,瑞士阿尔卑斯山

瑞士的雪山风景主要是在阿尔卑斯周边,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对于欧洲的地理来说,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是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等等都是发源于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山系很大,广义来说,在瑞士目光所看到的山都是阿尔卑斯山,而要说旅游,很多游客会选择去少女峰,从瑞士首都苏黎世出发,先去因特拉肯,然后乘坐黄金列车上少女峰。

(瑞士风光)

一片山地草原,绿色中透着微黄,山下稀疏的松树,和草地相交,再往上,就是一片一片茂盛的原始森林,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往高处看,一座座挺拔而起的雪山,有的半山腰有雪,网上是石灰色的岩石,有的半山腰是岩石,到了山顶就是雪山风光,阳光下十分耀眼。时不时出现的湖泊,可能不大,被草原森林环保,湛蓝如同宝石,倒影着远处的雪山,瑞士小木屋星落其中,宛如童话。

(阿尔卑斯山)

这几年,随着旅游的兴起,阿尔卑斯山的小火车也慢慢的成为了网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体验过,大家觉得,瑞士和我们的川西,哪个更美呢?

关注我,一起看更美的世界!

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种,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较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的地表形态。根据山地地形的海拔高度可以划分为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等类型,一般海拔在3500米至5000米的山脉就属于高山,而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脉就属于极高山。

绵延数百千米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

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

山地的形成通常与地球的板块运动有很大关系,在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通常会使地表隆起,形成高耸的山地地形,而这些山地的走向又通常会顺着消亡边界的走向,形成脉状分布,因而常被称为“山脉”。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

绵延数百千米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

阿尔卑斯山脉和南阿尔卑斯山脉

我们知道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地区,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在南北方向碰撞挤压而隆起,山脉总体呈东西走向,绵延1200千米,平均海拔达3000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一座高山。阿尔卑斯山脉是一列年轻的山脉,地势十分陡峻,由于板块挤压的继续,海拔还在增高,山顶广大区域有大量冰川覆盖。

绵延数百千米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

阿尔卑斯山脉

世界上还有一列山脉,名叫“南阿尔卑斯山脉”,你知道在哪里吗?这列山脉是不是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南,其实不然,南阿尔卑斯山脉远在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岛国新西兰的南岛上。那么,为什么新西兰南岛上的山脉会被命名为南阿尔卑斯山脉呢?很显然,由于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因此这里位于欧洲以南,以“南”命名应该没有问题。

新西兰地形图

至于,为什么同样取名“阿尔卑斯”,那就是欧洲殖民者的杰作了,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大航海时代以来,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相继被发现,也包括新西兰。欧洲探险家和殖民者在这些新土地上开始殖民,所见到的很多自然景观,都会用欧洲的已有景观名字命名,为了区别会加上“新”、“南”等字。南阿尔卑斯山脉是由库克船长在1770年3月23日所命名,当时库克船长惊叹于该山脉的高大陡峻,很像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因而命名。

南阿尔卑斯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贯穿新西兰南岛,位于岛屿西侧,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全长超过300千米,最高峰为库克峰,海拔3764米。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也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从而强烈隆起,也是一座十分年轻的山脉,地势十分陡峻险要。山顶上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冰川,总数达360处,因此该山脉被称为新西兰南岛的“白色脊梁”。冰川向下滑动,在冰川侵蚀作用下,南岛南部形成了峡湾地貌。

南阿尔卑斯山脉库克峰

南阿尔卑斯山脉地处西风带控制区域,山脉西侧处于西风带迎风坡,西风受到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而山脉东侧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相对偏少。南阿尔卑斯山脉东西两侧气候的差异,对两侧地区生长的植被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坡地区雨水充沛,植被茂密;而东坡地区降水较少,林木稀疏。

南阿尔卑斯山脉东西两侧植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