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王国首都-廷布 1976年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车水马龙,繁华程度不输欧美

廷布(宗喀语:ཐིམ་ཕུག།,THL:Thimphu),又译为辛布亭孚亭布等,是不丹王国的首都。

不丹王国首都-廷布

廷布位于不丹西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高处于2,400米的盆地之中,濒临旺河河谷(Wong Chu)[1];人口69,000人(2005年末)。1962年,正式成为不丹首都。

不丹王国首都-廷布

廷布最早建设于13世纪,不丹宗教之父帕久·竹贡西博(Phajo Drugom Zhigpo)喇嘛在此处修建了小寺庙。1641年,沙布东一世阿旺·纳姆加尔将寺庙改建为一座较大的城堡。

廷布原有的大部分建筑均毁于火灾和地震,后经过多次重建,特别是1961年重新修缮扎西却城堡之后,廷布才有了迅速的发展。

自1955年以来,廷布一直是不丹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不丹的王宫、议会大厦、高等法院、陆军总部、警察总部、中央寺院、政府首脑机构和其他重要部门都坐落在廷布。

旅游业和农产业是廷布经济的重要部分;而近年来,食物加工亦逐渐兴起。

在廷布西面有全国唯一的一个国际机场:帕罗机场,一条跑道服务不丹的国家航空公司:不丹航空公司 (Bhutan Airlines)和不丹皇家航空公司 (Druk Air).

巴格达坐落于底格里斯河两岸,自1921年伊拉克宣布独立以来,便一直是伊拉克的首都,同时也是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面积约860平方公里,常居人口达664万。经历过数次战争的洗礼,这座古城如今虽然已经逐渐重新走出正轨,但对比起它上世纪70-80年代鼎盛时期的面貌,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接下来,小编带领大家跟随镜头,重温一下这座饱受摧残的城市昔日的荣光与繁华。

1976年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车水马龙,繁华程度不输欧美

拍摄于1976年的底格里斯河沿河大道,整座城市蓝天白云,道路干净整洁,私家小轿车川流不息,丝毫不逊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象。

1976年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车水马龙,繁华程度不输欧美

位于底格里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两岸高楼林立,环境秀美,在整个巴格达市区境内,共有16座大桥连接底格里斯河两岸,这一数字,即便放到今天,仍然足够令人震撼。

1976年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车水马龙,繁华程度不输欧美

1976年拍摄于巴格达市区的一处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处处透露出繁华的景象。

即便是在40多年前,巴格达市区的天桥上便已经装上了自动扶梯。

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接送旅客的车辆排起了长龙。

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一处公园,一家人正在其乐融融地划船游玩,清澈的湖水和四周茂盛的棕榈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度假天堂,而不是一座沙漠城市。

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一座清真寺和门前的环岛,规模不算大,但整洁如新,庄严肃穆。

巴格达的一处商业街,商铺林立,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

1977年的巴士达港口,是当时著名的旅游胜地,乍一看还以为是现在的圣托里尼。

位于巴格达市郊的一座伊斯兰风格建筑,气势恢宏。

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街心公园,公园内喷泉林立,人头攒动,旁边道路上车辆拥堵。

一处城市广场附近,整座城市尽收眼底。

英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草坪上,正在举办一场板球比赛。

巴格达市中央火车站,曾经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

伊拉克的大学生,打扮非常时髦。

拍摄于同一地点的巴格达2006年和1976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