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隐藏玩法,当地人推荐的宝藏地,2天1夜全攻略 太湖,苏浙界湖,为何江苏独有?
前几天去苏州太湖玩了2天,跟着当地的朋友挖掘出许多隐藏玩法,这些宝藏地我来了几次竟然都不知道!

环岛公路、网红下午茶、岱心湾、捞鱼磨豆浆、非遗体验、

休闲度假再适合不过了!建议自驾会更方便~

我们这次安排了两天一夜的行程,第一天上海出发 — 旺山景区 — 香乡恬田 —园博园非遗馆 — 晚上入住仁德山庄 — 第二天 东山岱心湾 — 启园 — 雕花楼 — 紫金庵 — 返程
第一站:旺山 · 遇见卢浮宫
真是被惊艳到了,就像是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样。
旺山很大,但最有特色的就是这里了,整个区域融入了很多欧式的元素,各种特色的咖啡厅,每家店铺门前都种满了花,浪漫极了。
还有专属的撸猫、撸兔子区域,光是这里,就可以泡上大半天了。
巧克力博物馆也可以逛逛,那些精美的艺术品竟然都是巧克力做成的,真是大开眼界!
第二站:香乡恬田
很适合带孩子来的一个地方,做香囊、磨豆浆、捞稻花鱼,超级接地气的农家劳作体验,抓鱼特别好玩!
他们的体验项目都是需要提前网上预定的,每年的插秧和收割的季节,都会有大型的活动体验,热闹又好玩。
第三站:园博园
这里以前是园博会的举办地,有湖、有草坪还有花海~经常还会有各种主题活动,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采菱角的季节,坐船一起到荷花池中采菱角,体验感超棒!
入口处的苏州非遗馆一定要去逛逛,除了能了解苏州的非遗文化历史,还能亲自体验,苏绣、香囊、拓印等等,很适合带孩子来体验。
第四站:仁德山庄:
就像是住进了苏式园林里,酒店本身就是独有的风景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傍晚在酒店露台上就可以直接看落日了。
第五站:东山岱心湾
被网友们公认的东山必打卡景区,天气好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蔚蓝!最好拍的是岱心湾这一段,旁边设有停车场,下午去的话,也可以走到桥上,在这里等一场绝美的落日。
第六站:启园
来苏州总得逛逛园林,才算没白来。
启园和其他园林最不同的是,它独享着太湖的好风光,是苏州唯一一个依山傍水的园林,在这里欣赏太湖美景更棒。
第七站:雕花楼
被称为“江南第一楼”,无处不在的精湛雕花让人惊叹,但强烈建议要有讲解!
第八站:紫金庵
紫金庵里的泥塑彩绘罗汉,是颇有名气的,很多人也会来这里祈福。每年11月银杏开的时候,金黄一片,和寺庙超配。
在我国各省中,湖北省的湖泊很多,有千湖之省之称,但湖北省内的湖泊普遍并不大。江苏省虽然湖泊不是特别多,但是拥有好几个大湖,如太湖、洪泽湖等,在国内淡水湖中都是排得上号的。尤其是太湖,形状奇特,且风景美、名气大,有“太湖天下秀”的美誉。

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西依宜兴,北临无锡,东接苏州,南濒浙江湖州,面积约2428平方千米,湖岸线横跨苏浙两省,长约400公里。太湖西面和西南面是山地和丘陵,东面则为平原和水网地带。太湖中有50多个小岛,大都不适合居住,只有18个岛上有居民。太湖的水源主要来自西面宜溧山地的荆溪和西南方向天目山的苕溪,后来有了引江济太工程,长江水也成为其水源之一。在古代太湖称为震泽,为九泽之一,古代能称为“泽”的湖都不小,如云梦泽、彭蠡泽等等。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太湖水域范围逐渐发生变化。

太湖的形成原因一直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说法各异,至今没有定论。比较流行的有有泻湖说、河流淤塞说、火山喷发说等等,最神秘的就是陨击说,即太湖是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球形成大坑最终成湖的,因此太湖的形状看起来比较奇怪。南京大学也通过对太湖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太湖里面有陨石,太湖是陨石冲击坑。在太湖沿岸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不少说法,比如无锡有句古话:“沉落山阳县,露出无锡城。”

相传,大禹曾在太湖一带治理水患,《尚书•禹贡》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商朝末期,周人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周太王喜欢孙子姬昌(周文王),欲传位给他爹季历。泰伯、仲雍为避让而出逃至当时还很落后的江南,史称“泰伯奔吴”。泰伯带去中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深受人们爱戴,被拥为首领,建立“勾吴”国,都城位于太湖边上今无锡梅里一带,称太伯邑,太湖也因此而得名。
图-苏州市地图,苏州拥有绝大多数太湖水域
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朝代更替都以争霸中原、统一天下为终极目标。偏居一隅的太湖地区往往受到战乱的波及相对较小,同时环太湖平原又有肥沃的土地,很容易成为富足的玉米之乡。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逐渐东移、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就越来越高,经济越来越发达。
图-江苏省常州市地图,常州只拥有很小一部分太湖水域
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并不是仅仅为了游览苏杭美景的,主要还是需要将江南的钱粮物资通过水路运到北方。唐朝时,环太湖地区的农业、丝织业、手工业、商业等都蓬勃发展,成为国家税赋的主要来源地和粮食生产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唐朝时期环太湖地区有三州:常州(包括无锡)、苏州、湖州,因此古代太湖就有一湖跨三州之说,苏州居东称为东吴,常州被称为中吴,湖州被称为西吴。三州中以苏州经济实力最强,当时苏州范围比现在大,包括今苏州、嘉兴、上海等地。
图-俯瞰苏州太湖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如今隶属于浙江省的湖州,湖州是个有着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的城市,春秋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在今湖州市吴兴区云巢窑头村筑城置菰城县。秦末,项羽在此建项王城自立。湖州之名始于隋朝,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不过,作为太湖沿岸城市,如今湖州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在地图上你会发现太湖已经几乎全部归江苏所有,湖州只有很窄的一缕水面(湖南岸垂直延伸70米)。
苏南的苏锡常地区和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同属吴语区,从文化上来讲它们原本是一个整体,元朝时还同属一个江浙行省。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为拱卫都城安全,以南京为中心设了一个面积非常大的直隶辖区,湖州府未能被囊括进去,而和苏南地区分开。尽管归属不同,但湖州府还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太湖水域,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剿匪需要,而将太湖全部划给江苏吴县(今属苏州)进行统一管理,湖州从此失去了太湖。
图-俯瞰无锡太湖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的苏锡常进行区划调整,无锡选了太湖沿岸的宜兴,拥有的太湖面积从此仅次于苏州。常州比较可怜,只有武进最南角不到5公里的濒临太湖水域,只比湖州稍强一点。
总之,按拥有水域面积来看的话,目前太湖现状就是苏州最多,无锡次之,常州很少,湖州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