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分别最适合去哪里? 从云南到贵州,在这里感受“森林乡村”新生之美

包括中国在内的云南省气候由南向北。十里不同的日子,四季不同的风景,选对时间,选对季节,就能看到最美的云南。不同季节去云南,去的地方也不一样,那我们一起来看下。

云南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分别最适合去哪里?

3-5月:罗平、大理、香格里拉

6-8月:普者黑、丽江古城、泸沽湖

9-11月:腾冲、怒江大峡谷、普达措

12-2月:元阳梯田、西双版纳、大理邓诺

云南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分别最适合去哪里?

云南的云贵高原气候让樱花点亮了苍山,独特的喀斯特丹霞地貌使金鸡峰独具特色,垂直高差使山上布满杜鹃花。3-5月也是云南最佳观花时期,纵身花海,拍大片去!

云南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分别最适合去哪里?

每年的2月至3月,罗平的油菜花开得络绎不绝。到了2月底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你可以拿出相机,眺望流动的花海。你可以沿着田野小路,跳进花海。三月里,油菜花开始多了。此时,油菜花虽不黄,却有视觉冲击力。一点绿色和一点黄色也是令人兴奋的。

作为一座六朝古城,大理的樱花盛开,除了浪漫多彩的古城和闻名遐迩的双廊镇外,其他地方都值得一看。春天来了,蓝天下,粉红色的樱花开满了山。除了绵延山的樱花,大理大学的樱花极其灿烂,不同的大学也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大理大学的樱花大道可与武汉大学媲美。

浙江高温预警、四川高温预警、广州高温预警。。。非洲人民终于离开中国去度暑假了。滇东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32度,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地区平均气温24度。堪称中国最好的避暑胜地。

普者黑在彝语中是“鱼虾很多的池塘意思。这片水域有一万亩野生荷花。6月底,碧绿柔嫩的荷花开始出现在普者黑湖面上。七月,荷花盛开在湖面上。除了欣赏荷花,你还可以静下心来对抗炎热的天气。激烈的水战可以帮助你在几分钟内解暑。到了8月份,云南的雨季基本结束,蓝天白云,荷花盛开。走在青米里是一种享受。

在云南人眼里,丽江是个放松的好地方。夏天是用来形容丽江的。整个夏天,丽江从未超过24度。任何时候都要穿薄外套。玉龙雪山六月下雪。束河古镇的小桥,宁静而偏僻的白沙古镇,以及玉湖村传统的东巴祭祀。傍晚,站在清溪水库,望着玉龙雪山的倒影,一切都是没有烟花的自由时光。

泸沽湖是一个“神奇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除了摩梭人独特的母系母系婚姻制度外,还有独特的自然风光。6月底,在清澈的泸沽湖上,我们可以看到“水性杨花”,水汽很浓。从景泰山看到的泸沽湖可能是一般的水墨画。我觉得“仙境”这个词是可以形容的,没有更好的选择。泸沽湖夏季不同于秋季和冬季。秋冬的水果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美,夏天会给你一点朦胧的感觉。

天气转凉了。你也可以参观湿地公园或地质公园,观赏金黄的银杏叶飘落。这个季节最适合步行和停车。秋天有一种特殊的美,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体会到创造的魔力。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只有总公园面积的3%可供游客参观。常年来普达措是合适的。春天有花,冬天有雪,夏天很凉爽。秋天,有颜色。秋天森林的色彩变得非常丰富,如黄黄、淡黄、浓红、浅紫色、深绿等,多元的色彩将普达措渲染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秋天的降雨量比夏天少,透明的蓝天,能让你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天空。

即使在最冷的1月份,几个主要旅游景点的最高气温也基本在15度以上,四季如春。西双版纳是该省纬度最低的地区,秋冬两季都要去。即使1月份气温在25度左右,夏天也会太热,不能交朋友。

倪台。元阳梯田经过冬季梯田放水后,变成了天空下巨大的网状镜子。日出日落时,梯田光滑的水面反射出神奇的光芒,令无数摄影师着迷。

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为沙漠或海洋或热带草原地区。它的特殊性是由云南的垂直高度跨度造成的。天气和热带地区一样。一年四季都很舒服很热。北方雪天,版纳人穿拖鞋,喝冰镇啤酒过夜生活。

从十二月到二月,版纳是避寒的最佳去处。除了气候,版纳还有无数可以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如傣族风情、户外度假、特色美食、高端特色酒店等。它有一个代词,边界的南部。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食物,伸出“舌尖上的中国”,相信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千年白族村庄的“诺邓”。诺邓古村落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西北的山谷中。“诺邓”村的名称自唐朝南诏时期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除汉宫外,还有24个百年来受保护的庭院和玉皇阁。当你冬天来到诺邓,看看村民们如何腌制著名的火腿时,正是观看太极锁水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想逃离都市,那么就去龙塘村吧。

龙塘村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苗寨,因龙而起的渊源造就一方水土,风景如诗如画,生命种子在这里静默繁衍。

当我们还在讨论生态和商业如何平衡的时候,这个连在马蜂窝上都搜不到的世外桃源。

给予了我们最地道的原生态苗寨文化和风光体验。

从云南到贵州,在这里感受“森林乡村”新生之美

从云南昆明到贵州龙塘村的交通其实已经非常方便,我们乘坐高铁至凯里,再驱车前往龙塘村,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

在蜿蜒盘旋的乡村公路上,伴随着两旁的绿植和远方峰峦叠嶂的打鼓山脉,越来越靠近龙塘村。

悠扬的芦笙乐声越来越近,村主任连同十几位穿着盛装苗族服饰的村民,笑容满面地站在招龙风雨桥下,为我们举行了充满苗族特色的欢迎仪式。

从云南到贵州,在这里感受“森林乡村”新生之美

苗族一直以来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如果你到一个村寨首先体验的就是苗寨特别的迎接方式——拦门酒。只见苗族姑娘在门口摆上一碗碗酒,想要进寨就得喝上一碗、两碗或者一口、两口才让进寨子,双手不能碰触牛角杯,尝一口拦门酒,就能感到龙塘人的心意,像酒一样浓烈,也似山泉一样清纯。当然,他们绝对不会过分“压酒”,你喝了他们就高兴,喝得多,他们更高兴,这也是苗族特有的人文景观。

龙塘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龙塘村民全部为苗族,村落坐落在绵延翠绿的山脉怀抱中,目光所至皆为风景,体验之处皆为人文。

苗乡看民俗,原生态文化依旧原汁原味

在村子核心位置的铜鼓广场,是村民传统铜鼓舞和跳芦笙的主要场所,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在现场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既有跟团的游客也有周边闻名而来的散客。龙塘村的影响力越来越多,这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他们的到来。

从云南到贵州,在这里感受“森林乡村”新生之美

铜鼓广场内侧,一座崭新的村史博物馆由项目资助支持村内改建而成,用于展示龙塘村生产生活老物件。

来自凯里市区的游客表示道,“以前来过,住宿条件不太好,村里有点荒,老人孩子居多,听说现在变了样,这次借着苗历新年的机会,就赶来玩一下,在这个博物馆看到龙塘村过去的历史,很有意思。这次感觉很好,跟着她们在广场上一起跳舞,特别有体验感。”

其实,同样具有体验感的还有非遗手工坊。这座工坊由项目资助支持,将村内一所原本的老房子改造成非遗手工坊,主要协助村内妇女传承刺绣、蜡染的传统技艺。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非同寻常的手工技艺和文化传承。

热情好客的龙塘村民告诉我们,苗历新年是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张罗饭菜准备过年,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氛围,并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

一进村民的家门,我们就被热闹的氛围所感染了。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算下来得有20多个人。苗族人过新年,年饭丰盛,讲究 “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其中,鱼冻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一道菜。而年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我们也体验了一把打年粑。

当夜幕降临,房间里摆了长条桌,精心准备的菜肴绵延10来米,甚是壮观。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之后,打工的亲人也回家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村民说:“团年饭,还是人多才能热闹地起来!”

现代新风貌,公益力量打造“神仙山居”

你可能会很好奇,一个小村子,如果来了这么多游客怎么办?最基本的问题是,住哪里?

你一抬头就能看到惊喜!龙塘山房就在前面。

远远的看着山房,会觉得非常惊讶。毕竟这是如此原始的一个村子,根本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深山里,可以改造出这样一座“五星级酒店一样”的民宿。

山房被郁郁葱葱的群山围绕,又有云雾相伴,显得诗意十足。

在即将进入山房时,就可以看到8栋客房沿崖壁山体而建,可以说,这个视线绝对完美,没有任何遮挡。

要说最亮眼的,还得是山房的主楼,风格和客房完全不一样。

外体墙面通体纯白色,现代范儿十足。

进入室内,大量全景玻璃窗设计,一览无遗的就可以看到整个龙塘村。

室内的主色调为原木色调,高级感和设计感并存,过不了多久绝对是打卡圣地。

本来一身疲惫,看到山房却又兴奋起来。

再往外走,是一个超大阳台,在悠闲的下午喝上一杯茶,用昆明话来说,就是板扎。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这里竟然还有泳池,临崖泳池!!!只可惜冬天略冷,要不然绝对要泡在泳池。

在阳台往上看,上面竟然还有一个L型的观景平台。

站在观景平台,低头是炊烟袅袅的龙塘村,抬头便是大自然。

往背后看,就是8栋民宿,可以看到每栋民宿都是超过180度的全景落地窗。

夜晚来临,与朋友在此谈天说地,或是在这山林的宁静之中和自己来一场心灵的对话。夜晚枕着星空入睡,而清晨,清新的山风和阳光又流淌在你的身上。

从龙塘山房俯瞰整个村子,满山坡层峦叠嶂的吊脚楼,梯田倒映着湛蓝的天空。而夜幕降临,村子灯火齐亮,又是另一幅景致。

在龙塘山房最深的感受就是,享受生活的暂停、归隐山居的生活状态。这几天与其说来参加活动,不如说经历了一次“循环更新”。毫无疑问,这几天我们过上了最向往的生活。

“向往的生活”精准扶贫营造内生驱动力

龙塘村村委会主任文冲对我们说,龙塘山房由融创捐赠给龙塘村,这个民宿对龙塘村的帮助很大,仅开业一个多月就已经实现约4万多元的盈利,目前保守估计,龙塘村每年至少可以增收约40万。

如今漫步在龙塘村,处处可感受到乡村生活新风貌。但难以想象,两年前的龙塘村,还是全国二级贫困村。这一切改变源于2018年,这一年,融创中国携手雷山县人民政府、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开始结对帮扶龙塘村。村民们以为帮扶就是送来柴米油盐,吃完了继续过自己的苦日子。可是这次不同,融创和友成基金会派来了很多人,深入扶贫一线,为龙塘振兴实施提供有力、专业保障……帮扶至今,龙塘村增收近300万元,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并初步建立起了解决相对贫困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龙塘样本”为范本,融创扶贫模式正在被应用到更多项目中。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融创还深度参与了云南省广南县、云南省西双版纳红卫村等13省市21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助力超过40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

其中广南“融创·中国石斛湾”文旅项目采用“铁皮石斛+”模式,融创中国西南区域集团捐赠1亿元,4000万专项用于融创·中国石斛湾旅游项目建设,6000万用于实施广南县“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达标中住房补短板项目。

到了第二天,龙塘村里的欢乐仍在继续,钓鱼比赛、拔河比赛、铜鼓广场依旧游客满满……整个村子弥漫着喜悦,也比过去更有底气。而且龙塘村的变化还远远不止于此,正如在这个苗历新年的篝火晚会上,熊熊的火焰驱散了所有的寒意,人人欢心起舞满脸笑容,感染了我们所有人一样。

也正如这越烧越旺的火焰,村民的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龙塘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