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漳州110”今年30岁了,但这些你不一定了解……(981) 没落的漳州港,又要火了吗?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态
今年是“漳州110”成立30周年。经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漳州110”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精神高地,“110”成为了公安机关的金字招牌。更令200万民警深受鼓舞的是,国家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站在新的起点,“漳州110”将始终秉持初心使命,永做“人民的保护神”。

30年传承使命 永做“人民的保护神”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里,有三面绣着“人民的110”的锦旗:一面是受助群众送的,一面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一面是国务院授予的,三面旗帜真实地展现了“漳州110”的为民初心。
1985年5月1日,漳州市公安局安装了全国第一个110报警电话。1990年8月1日,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成立治安巡逻中队,负责110接处警工作,“漳州110”正式成立了。同年12月,漳州市公安局为“110报警台”增设服务功能,在全国首创“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启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

建队初期照片
随着30年的传承发展,“漳州110”精神已在漳州公安机关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从‘110报警台’,到‘110报警服务台’,‘服务’两个字,让人民警察的职责翻开了新篇章。”“漳州110”第六任大队长黄海强介绍。

反诈110
县级110
民生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亲临考察指导,为“漳州110”题词“人民的保护神”。
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
30年砥砺奋进,30年创新发展,“漳州110”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一面旗帜。
勇于实践探索 创新社会治理“漳州模式”
早期宿舍
“漳州110”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制度,为的就是出警能更快一秒。30年来,快速反应是“漳州110”的生命线,再快一秒成为“漳州110”始终奋进的动力。
“漳州110”民警处置市医院某警情画面
“收到!马上到!”
7月29日16时5分,“漳州110”闽南师大附中执勤点。接警后,26岁的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漳州110”)民警张善纬,立即带领辅警出发。拿起对讲机的同时,他的脚已经迈到了门外。
16时10分,张善纬到达报警地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门口。
16时20分,警情处置完毕,一起涉嫌故意损毁财物案件被顺利移交到辖区派出所。
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经过30年发展,“漳州110”不断实践探索,“四警四化”现代警务新机制已日趋成熟。
出警画面
从公安110到民生110,漳州公安正着力打造适应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漳州模式”。
止于未发,无警情就是最大的平安。
“不能让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止于未发,是‘漳州110’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市局局长黄华安介绍。近年来,“漳州110”在现代警务机制以及社会治理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探索。
在2016年启动的新一轮警务改革中,“漳州110”持续推动接处警工作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了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现代警务新机制。
“创新社会治理‘漳州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其实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的融合创新发展。”黄华安说。
社会治理创新
永葆忠诚本色 30年锻造的铁军战无不胜
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启动后,“漳州110”治警模式备受各界关注。
如今,“漳州110”的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漳州110”民警救助群众
处警时间如何保障?执法服务态度如何保证?
除了强化纪律之外,记“漳州110”图侦中队给出了更多答案。
去年9月,“漳州110”九中队(图侦中队)正式成立。王微,“漳州110”9个中队中唯一一名女中队长,负责“漳州110”的图侦工作。
警情位置、固定证据、是否需要增援……接到警情后,九中队会点对点给街面警力提供参考。“警情发生后,在街面警力未到之前,我们已经通过视频开始实时追踪。”王微说。
给街面警力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九中队的视频倒查也是执法监督利器。
处警速度快与慢,服务群众态度好与差,主观因素还是客观限制——九中队每月都会对所有队员的执法记录仪视频进行倒查,并在队员绩效考评中予以具体体现。
盘查画面
“这是我们主动给队员上的一道紧箍。”“漳州110”教导员张斌认为,“漳州110”精神始终长盛不衰,离不开自我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
“30年来,我们一共获得省级以上表彰47次,112人次立功受奖,总计42批次510人无一人违纪违法。”黄海强说,“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漳州110’30年来如此,未来更将如此。”
点击查看原文:
“漳州110”成立30周年特别报道(上)30年传承使命 永做“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成立30周年特别报道(中)勇于实践探索 创新社会治理“漳州模式”
“漳州110”成立30周年特别报道(下)永葆忠诚本色 30年锻造的铁军战无不胜
责编:刘兴
审核:方琮 高奇
■龙岩永定:有温度!为10名申请人集中发放司法救助
■全国首个市级诉非联动中心在厦门揭牌成立!
■莆田荔城:有事就去“阿富”民警调解室
最近一段时间,又有很多人开始提漳州港了。各种新闻层出不穷,堪比扫雷现场。
比如说双鱼岛二级开发启动啦,通往厦门的海底隧道又要开建啦,R3线又要开通啦,行政区又要并入厦门海沧啦,近期还有的说,厦门已经收购了漳州港30%的股份啦,漳州港要接入厦门地铁啦,规划图网上疯传,铺天盖地,还有不知道哪里来的投资人一夜间直奔漳州港,刷刷买了几十套房……

网传规划图
来来来,那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让人疑惑的各种传闻吧。
要想知道这些传闻是真是假,首先得要知道我们漳州港的历史和地位。
漳州港,全称为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位于厦门的西南面,这个地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舒适,交通便利,是国际海岸和国内沿海最主要的通道港口之一。它有着“对外开放港口”的大名片,又带着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诏安港区一起并入厦门港,背靠着体制一体化整合优势,享受着最上乘的税费、补贴、口岸通关等各项优惠政策,本来应该有着美好的前景,为什么却好像掉队了?地产行业怎么撬都撬不动?

厦门部分港区地理位置
应该说在房地产如火如荼的2016-2017年,漳州港单价1.5万+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因为它纯粹就是一个小港口,相比国内其他吞吐量巨大的上海、深圳、青岛,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起码那些城市有着庞大的产业链群,而背靠厦门的漳州港,产业却少之又少,厦门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却不具有第一第二产业的活力。没有产业做支撑,做保障,发展经济,就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来为这个港口服务,这完全配不上这港口的土地价值呀!

东山港区
招商港区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传闻的由来,噢,那个房地产中介说,那个招商局也说,还有开发区在说,这么多的传媒公司也在说……瞧,这不是清一色的宣传部门吗,他们宣传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招商。没错,之前说了,要有产业嘛,积极招商引资、开发园区,推动相关产业聚集,不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妥妥的是为了港口服务的。可是,努力了并不一定有用,造成的后果就是大片的房地产企业,因为土地溢价让房产损失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其住宅的性质,让消费者提前买了单。
房企样板房-中餐厅
虽然说努力了并不一定有用,但是成功一定需要努力。如今,漳州开发区已进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只要肯干、敢闯,离“花园式、智慧化、产业兴、人气旺”的宜居宜业滨海生态智慧新市镇的目标,还是不远的,漳州港能再次火爆也是值得期待的。